登陆注册
9167700000026

第26章 以佛心保持平和,以禅心灵活应变(4)

动动脑子能更顺利地解决问题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了唐德宗贞元初年(785年),却突然改换门庭,学起净土,专门念佛了。

事出有因,原来,那年少康游学到了洛阳白马寺。有一天,他来到佛殿,突然看见殿上有一部经书放出光芒,映照一室。

少康感到很奇怪,上前一看,经书封面上写着“西方化导文”几个字,署名善导,是净土宗二祖所作。

少康法师便说:“我若与净土有缘,经书当现出更大光芒。”话刚说完,果然见经书又放出更大的光明。少康法师由此心服,便发誓道:“海枯石烂,我的净土之心不可改变。”

遂至长安光明寺,礼拜善导和尚生前所居的僧舍。突见善导的遗像飞至空中,说:“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指净土)。”话刚说完便不见了。

于是少康心有所悟,便至浙江传播净土法门。

那时,浙江对净土法门并不熟悉。所以,少康来到后很少有人接受他的教化。那,怎样才能传法呢?

少康想到了一条妙计:从娃娃抓起。他便以自己乞来的钱引诱孩子们说:“阿弥陀佛是你们的老师。有谁念阿弥陀佛一声,我便给谁一枚铜钱,念十声者,给钱十枚。”

孩子们年幼无知,也不知阿弥陀佛何意,听说有钱,便争先恐后地念起佛来。少康也果然履行诺言,把乞来的钱如数付给了孩子们。不久,消息越传越远,来少康面前念佛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少康没那么多钱支付,便酌情减量。

一个月后,他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没那么多的钱了,但我也不想让你们白辛苦,从今而后,每念佛十声,给钱一枚。”孩子们见钱给少了,但仍有钱可挣,便不以为意,反而念佛念得更快了,每个孩子都想多挣些钱呢。

这样月月下来,到了一年之后,孩子们念佛已成了习惯,少康不给钱了,一张张小嘴却仍是常宣佛号。受孩子们影响,当地的大人无论贵贱,也都念起佛号来。少康在街头巷尾一过,所见之人皆佛号声声,响成一片。

少康笑了,妙计终于得售,净土法门终于在百姓心中扎下根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学会动脑子巧做事。巧妙的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气力,可以很便捷地达到目的。当然,动脑子并不是用计谋来对付别人,而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善于思考,想出各种巧妙的点子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佛禅小故事

求正求实,有方有圆

有一天,小沙弥为了寻找一本很喜欢的书,把书房弄得乱七八糟,结果还是找不着。突然书柜上的书一股脑的都掉下来了,他才发现书房已经被他弄得一团乱。“啊!怎么办?都弄乱了!”

小沙弥不知所措地跑去找师父:“师父!书房被我弄得一团乱,怎么办?”

师父说:“凡事不怕纷乱,重要的是你懂得乱中求序。事情和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你看寺院以正殿为中心,其他的殿堂就能按照顺序建盖起来。道路如果有,车辆自然就能依序前进,圆形也有中心,依着圆周,就可以绕成圆圈。而方正的房间,只要四平八稳,就能依序排列了。所以啊,做人处事应该要求正求实,有方有圆,这样在纷乱的社会中,才能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家人依靠的力量、团队领导的中心。”

“嗯!我知道了!只要我把书按照分类整理,排列整其,就容易找书,也不会把书房弄得一团乱了。”

在生活中学会使用禅法

在日本,任何游方僧人想要留宿寺院,必须要参加一场法战。所谓法战,也就是指双方之前的一个小辩论。而且只有在法战中获胜,取得寺主的首肯,才能留宿寺院。

某寺住有师兄弟二人,师兄博学多闻,师弟不仅根机愚昧,而且还有一目失明。

一天,有一游方和尚,来到了这个寺院中想投宿一晚,依规矩应当辩论上乘义理。恰好这天,师兄因为读经太多,身体疲乏,便让师弟去应对来僧,与来僧法战,并嘱咐师弟以“无言对答”来回答来僧的问题。

于是,师弟便与来僧同到法堂坐定,开始法战。

不久,就见来僧起立,走进大师兄的禅房,说道:“大师弟果是法将,学人已被击败,特来告辞!”

大师兄于是说道:“试将经过道来!”

来僧说道:“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两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捏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已技穷,无法再战。因此,他赢我输,只得离去!”

来僧走后不久,师弟追到大师兄的禅房,问道:“刚才那秃驴躲到哪里去了?”

师兄说道:“我知你已赢他,恭喜师弟了。”

师弟气哼哼地说:“什么也没赢,我要揍他一顿!”

师兄不解地说:“这是怎么回事?”

师弟解释道:“哼!他向我瞧了一眼,接着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我因他是来客,必须礼貌,所以就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睛,非常幸运。谁知这秃驴无礼,竟然举起三只指头,暗示我们两个人只有三只眼睛!你说气不气人!因此我举起拳头,正要好好揍他一顿,谁知这个软蛋拔脚就向你这边逃来!”

禅法,就是用禅之道。懂得了禅法,就会知道,有时一句话或几句话就能胜过别人的千言万语,甚至,有时无声的答复更能体现绝顶的智慧。如果在生活中学会使用禅法,一定会处处遍开智慧之花。

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

有一位云游僧人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

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游僧人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游僧人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

侍者小沙弥就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

云游僧人伸出一根指头,侍者小沙弥就伸出五根指头。

云游僧人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小沙弥就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游僧人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

云游僧人心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小沙弥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吧。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游僧人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认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你懂了吗?”

小沙弥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你懂得,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俗语云: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正如无相禅师曰: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

佛禅小故事

坚守信念

以前,四川有一户姓马的人家,祖辈以编卖簸箕为生,人称马簸箕。马簸箕有一个儿子叫马祖道一,他生有异相,牛行虎步,引舌过鼻。马簸箕心想,儿子生的一脸福相,不像做簸箕的料子,不能让儿子这么给耽误了。于是,他便让儿子远行,到湖南南岳怀让禅师处学习。

两年后,马祖学到真传,便回到了故乡四川,想在那里弘扬佛法。马祖回乡有两个目的,一是颂扬佛法,二是光宗耀祖。家乡人听说从湖南来了位得道高僧,于是早早搭好了法台,在道路旁迎接。毕竟,“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可是,当马祖到来之后,乡亲们一看,原来是马簸箕的儿子。众人开始疑惑,随后是议论纷纷,最后,都散去了。

看到这种情景,马祖感慨万分:“学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于是,他准备离开家乡,到别处传学讲道去。

就在他要离开时,他的一位嫂嫂走了过来,要他传授佛法。开始他不想传,但看到嫂嫂如此真诚,就动了心,说道:“你用一根绳子把一个鸡蛋挂起来,每天早晚把耳朵贴到上面去听,等你听到了声音,你也就得道了。”

于是,他的嫂嫂真的用绳子绑住了一个鸡蛋,把它挂在屋内,天天听、年年听。乡亲们见了,开始时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大家都生气了,骂马祖传授歪门邪道,使嫂嫂走火入魔。可这位嫂嫂并不为这些闲言碎语所动,仍然照听不误。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有一天,正当她听得入神时,忽然“啪”的一声,鸡蛋掉在了地上,打破了。原来,是挂鸡蛋的细绳子断了。

就在这一刻,嫂嫂恍然大悟!

同类推荐
  •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十年磨一剑,方成大器! 活出诗意,悠悠人生路,浪漫栖居!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收录的故事经历给后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极具借鉴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聪明人会从中吸取经验,让个人的人生折射出许多人命运的华彩,从而使生命在有限的时间无限延展。
  • 有情有义的感恩故事(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

    有情有义的感恩故事(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都要从孩童长成大人。每一个好故事,都会给孩子们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本丛书精选了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故事,阅读这些温暖而充满智慧的故事,能够使青少年受到启发和教益,提高素质,培养趣味。本丛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青少年最佳的课外知识读物。
  •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一代代人由孩童到老人,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热门推荐
  • 未央漪歌

    未央漪歌

    人生若是都如初见那该多好。一个本是倾心相恋,到头来却只是一场利用与背叛的假象,害我姊妹反目,害我弟兄失散,害我远走他国,但愿从此陌路,相见不相识。一个温文尔雅,一见钟情,却是外热内冷,不择手段,江山美人他都要从对方手中悄无声息一一夺走,紧紧握住。夜,如何其?夜未央。离歌也罢,挽歌也好,都抵不过一曲漪歌。
  • 有思想地生活

    有思想地生活

    生活是一本书,每个人都应该用心去读,并认真汲取其中的智慧,然后让自己有思想地生活。有人说,人死后或者升往天堂,或者堕入地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灵魂来报告这两地的消息。然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死后进天堂还是入地狱,现实的生命无疑都要在这传说的天堂与地狱之间辗转。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感受、思索和体悟。而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又不能找人代替,非由本人身体力行不可。
  • 女科撮要

    女科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中册精选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妖孽国师的小小嗜血魔女

    妖孽国师的小小嗜血魔女

    ”爹地,”凤绛用手捂着受伤的肚子,风华绝代的脸上写满了如玻璃娃娃破碎般的悲伤,“连你也不相信我?也要除了我么?“蓝修沉默的看着她,昔日暗藏流光的蓝眸中洋溢着复杂的光。只见他举起了拿着蓅鸿剑的手,挥斩了下去。身影依旧是那么的俊美,但却还是寒了凤绛早已破碎不堪的心。凤绛眼中的最后一缕幽光终于随着这一动作消散了,曾经如星光闪耀在其中的眸子--空洞了。再砍下的一瞬间,一道火红的身影冲了出来,挡在了凤绛身前。”不!!!!“凤绛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缓缓倒下的身影,”南宫魅!!!“······预知下事如何,请看下章。。。
  • 幽舞轩心

    幽舞轩心

    男主角叫轩麒,主要讲述了他打抱不平遇到了夏月,夏暖两位姐妹。他们帮助别人杀了贪官独孤穆熙儿子,独孤穆熙权高位重,要杀掉轩麒等人。轩麒等人被迫逃跑,途中遇到女主龙冉,最后皇帝得独孤穆谋反,轩麒等人帮助皇帝,他们展开了一场撕杀.......
  • 这个世界:诉

    这个世界:诉

    这个世界也许最幸运的存在就是精神病了,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有人曾经疯狂的想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可是当他离开时他的世界伴随着现实崩塌。你可以是Gary,可是方悦生,可以是月,可以是任何人,那么你是谁,你知道吗?那么我是谁?唐南十年后的归来是无意还是不然,欢迎来到他的世界。
  • 腹黑魔帝的冷神妃

    腹黑魔帝的冷神妃

    神族第一位女战神,传说中无情无欲的神族第一美人,传说中引起神魔两族开战的红颜祸水,她独自守护了失落的神族遗址上万年,魔君为了她挖掉了自己的心……君无言:“当年无心的你我亦可以守你千万年,如今一直终于有心的你让我该如何放过,言儿,你逃不掉的……”帝九言:“我曾是神族最强的神,奈何无心我只能遵从本能守护神族遗址,这男人万年来不知为何一直站在遗址外面,直到重活一次,他将心分给了我一半,好想把他的感情也分出了一半,狡猾的男人……”
  • 鬼才传

    鬼才传

    何为鬼才?逆天而行,无情,无义,亦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