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意场上敢为先
胡雪岩认为:“说是说‘慢慢儿’,但绝不是拖延,更不是搁置,想到就做。帮他做事,须知这一点。”
有一次,胡雪岩探知青帮要替太平军护送上海购来的一批军火。由于当时战火纷起,军火买卖利润十分巨大,回扣也不菲。胡雪岩早就想做军火生意,苦于无处着手,如今凭空知道了这条消息,正可捷足先登,虎口夺食,把这笔生意夺回来自己做。若是一般人来说,绝对不敢去冒这种大风险。
胡雪岩一旦决定做军火生意,就当机立断,决定大干一场。想罢,事不宜迟,他立刻坐轿赶往王有龄府宅。
王有龄听他述说,高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刚才抚台黄大人召见我,商议要海运局拨一笔款子购置500条毛瑟枪,加强浙江绿营兵的装备,我正愁差谁去经办,你若有兴趣,可应承下来。”
胡雪岩心算一下,毛瑟枪每支约50两银子,500支需2.5万两银子,回扣一分以上,起码可获利3000两银子,是一笔好买卖。当下他立刻应允,请王有龄开了一张3万两银子的官票,预备到上海花费。然后收拾行装,雇了一只小火轮,连夜奔赴上海。
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匆忙是因为他深知商场如战场,稍有懈怠便坐失良机。胡雪岩算定太平军购军火不会很快,洋商必定讨价还价,延误时日,把太平军逼到最后关头,好敲一笔高价。从高老三口中,胡雪岩得知太平军欲购500支枪,这批军火数量巨大,洋商不可能有现货,待从外国运来时,时间又过去一个月了。故而胡雪岩满怀信心要把这批军火半道易手,为己所用。
不几日,胡雪岩到了上海,求见上海青帮首领廖化生,说明来意。廖化生笑呵呵道:“生意人人做,就看谁占先,凭胡先生的才能,这笔生意非你莫属。”
胡雪岩谦虚道:“靠我单枪匹马,万难成功,还要老哥鼎力相助,事成之后,老哥可分三成利润,算是合伙生意。”
廖化生喜出望外,没想到胡雪岩如此慷慨豪爽,道:“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自家弟兄任你差遣。”
“我对洋商所知甚少,请老哥派一位懂行的弟兄陪陪我。”廖化生沉思片刻,说:“眼下有一位弟兄,在洋行当通司,外国话说得流利,深谙洋商底细,就叫他帮助你如何?”胡雪岩道:“最好,最好!”不一会儿,一位弟兄带进一名穿洋装着皮鞋脑后留辫子显得不中不西的青年,不伦不类,十分滑稽。廖化生向胡雪岩作了介绍,此人名欧阳尚云,在洋行干了多年,懂法兰西语和英吉利语,告诉胡雪岩说:因从小就在洋行当小厮,学会说洋话,天长日久,中国话反而生疏了。胡雪岩见他聪明伶俐,反应灵敏,暗忖今后得好生待他,将来同洋商打交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欧阳尚云果然对上海洋商了如指掌,问起洋商底细,如数家珍,娓娓而谈。胡雪岩从他口中得知,太平军向英商麦得利所购500支毛瑟枪,因现货不齐,麦得利向国内拍电报催运,商定下月初交货。胡雪岩算算还有20多天,不禁拍手称庆,真是天助我也,20天用来周旋,时间绰绰有余,商场规矩,只要货未交出,一切协议契约,均无约束,签约毁约,司空见惯。胡雪岩久经商战,有信心令麦得利改弦易辙,撕毁与太平军的签约,把生意转给自己做。主意打定,胡雪岩叫欧阳尚云同麦得利联系,亲自和他面谈。
第二天,欧阳尚云陪同胡雪岩,前去一家洋酒馆会晤麦得利。一路上,欧阳尚云不断向胡雪岩介绍洋人的礼节、习惯和规矩,不知不觉到酒馆门外,这时,麦得利快步出门厅迎接,他身材瘦长,像根晾衣竿,鼻子尖细且弯,令人想起鹰嘴。
麦得利爽朗大笑,紧紧抱住胡雪岩,几乎令他喘不过气来,强烈的口臭使胡雪岩头晕目眩。热烈欢迎之后,胡雪岩在餐桌旁就座,开门见山同麦得利谈起那笔军火交易。麦得利连连摇头,说已同别人签约,不可失信。胡雪岩说知道你同谁签了约,那是一伙与合法政府作对的乱民。麦得利说自己是商人,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是魔鬼。胡雪岩反问对方:知道五口通商的条约吗,那是外国政府同清廷签订、保护外国商人在华利益,如今你们同反对清廷的乱民做军火生意,无异于反对中国政府,还能受到保护吗?
这一招很厉害,麦得利无言以对。胡雪岩抓住要害,进一步说,如果清廷得知这笔交易,派兵截获军火,那时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要受到政府追究责任,利弊如何,不是明白无遗吗?麦得利苦笑着,耸耸肩膀,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奈何。他狡辩说,枪支已经启运,很快到达上海,若中途毁约,将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告诉他,自己可以代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提高出价。麦得利双眼一亮,连叫“OK”,表示很有考虑必要。胡雪岩盯住他说,不是考虑,而是必须,否则自己将运动所有力量破坏麦得利同太平军的交易。
麦得利将信将疑,转向欧阳尚云,询问他胡雪岩在中国官场上的影响和势力究竟有多大。欧阳尚云告诉他、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胡雪岩的钱财,足可以买下浙江半个省的地皮,相当于英伦三岛的其中一个。麦得利惊得张大嘴巴,连连伸出拇指比划,金钱的力量立刻降服了他,麦得利明白同胡雪岩这样的巨富打交道,比同“乱民”太平军来往有利多了。
没费多大力气,麦得利就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同胡雪岩商谈起购买枪支的具体事宜。胡雪岩允许把每支枪价格提高一两银子,麦得利高兴得手舞足蹈,斟满一杯洋酒,同胡雪岩碰杯,庆贺生意成交。从中胡雪岩轻松地获利5000多两银子。
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胡雪岩有胆识,敢冒着常人都不敢的风险去做生意。也正是因为胡雪岩常常立足于“敢”字,才使得他生意一直红火。
所以胡雪岩常说:“生意场上的胜败就在于你‘敢’与‘不敢’”。所谓“敢”与“不敢”其实质乃是以胆识与谋略为后盾的。“敢”是因为有勇有谋有胆识,“不敢”是因为无勇无谋无胆识。敢于冒险,也正是在这“敢”与“不敢”之间的差别,产生出的结局会截然相反:一个是胜,一个是败。
胡雪岩能在商场上势力张扬迅速,常常立于胜地,就是因为他“敢”字当头,有勇有谋有胆识,敢于冒风险。
付诸实施,这就是要反应迅速,敢想敢干。生意人面对的总是与时局、政局紧密相连,且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具体的市场。市场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以及变化,对于生意人来说往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能及时针对具体市场情况做出迅速反应,才能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经营渠道,也就是为自己开拓出新的财源。
不用说,这也正是生意人应该大动脑筋的地方。胡雪岩凭借的正是这种“想到做到”的精神,推动着胡雪岩家业的迅速扩展。
台湾高阳先生在《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胡雪岩:“胡雪岩做事就是这样,不了解情况,为求了解,急如星火,等到弄清楚事实,有了方针,他就从容了。”
胡雪岩自己也有一句至理名言,他认为:“说是说‘慢慢儿’,但绝不是拖延,更不是搁置,想到就做。帮他做事,须知这一点。”
对于胡雪岩来讲,他对市场变化及走向反应极为敏锐,并且想到了就做到。于此,他在哪里都能发掘出发财的好机会。
2
为人所不为,刀头上舔血
胡雪岩说:“机遇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机遇越好,风险越大。”
胡雪岩办的钱庄,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向逃亡的太平军兵将融资,接受的存款可以不付利息,因为那些逃亡兵将只求保命保产,根本谈不到还要利息。但是接受太平天国兵将的存款,弄不好会担上通逆的罪名。
胡雪岩明知吸收太平军兵将的存款冒有极大的风险,但他还是决定冒险一搏。他这么去做,自然有他自己细致的考虑,首先是这一举措确实有它的可行性。太平军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已历数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定从各种来路积蓄了不少的私财。如今太平军败局已定,他们中的好些人已经开始暗地里盘算着如何逃过这场劫难。对于太平军兵将来说,这个时候是保命容易保财难,而他们只要保住财产,逃过这场劫难之后,风头一过,局势一定,后半辈子也就可以衣食无忧。这些人的财产当然是变成现银存到钱庄里最保险。
然而,不用说,接受逃亡太平军兵将隐匿私产存到钱庄的钱款,风险也是存在的。其风险有二:第一,按朝廷律例,太平天国兵将的家财私产便是“逆财”、“逆产”,照理不得隐匿。接受逆产,私为隐匿,一旦查出,很有可能被安上通“逆”助“贼”的罪名,与那些太平军逃亡兵将一同治罪。胡雪岩刚刚经营起来的钱庄生意与社会地位,很可能会随之毁于一旦。
第二,太平军逃亡兵将的财产既是“逆财”、“逆产”,被抄入公则是必然的,被抄的人倘若有私产寄存他处,照例也要追查。接受这些人的存款,如果官府来追,则不敢不报。虽然官军中不乏贪财枉法之辈,自己搜刮太平军兵将可以逃过官府抄没家产的追查,但尽管如此,也决不能完全排除有些人要一查到底的可能。这样,一旦查出,即使不被安上接受“逆产”的罪名一同治罪,存款也必被官府没收,按钱庄的规矩,风平浪静之后有人来取这笔存款,钱庄也必得照付,如此一来,钱庄不仅血本无归,还要“吃倒账”。
有这两层风险,接受太平军逃亡兵将的存款,也就确实有点类似去刀头舔血了。但是这笔“买卖”风险大,获利也大。因为这样的存款不必计付利息,等于是人家白白送钱给你去赚钱。因此胡雪岩仍然决定做,这就是他勇毅的体现,结果证明胡雪岩的判断胜利了。这笔太平军的存款大大地增强了钱庄的实力,使得胡雪岩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
商业经营中,常有宝贵的商机出现,等待人们发掘,然而机遇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机遇越好,风险越大。商机一纵即逝,到底要不要抓住机会,同时承担风险,这就要求决策者具有当机立断的勇气。
勇就是决断,对广大商人来说,关键时刻,往往一念之差,出入甚大。所以,是否敢拍板定夺,决定着一笔生意的成败。尤其是大部分资金积压于一处时,一旦调度不当,常遭倾家荡产之灾,商人多虑,若不能佐以多勇,犹豫辗转,且不说劳心劳力,贻误时机,单是这种工作方式,也会让雇员、合作者甚至对于其本人大为担心。商人的勇毅不存,商业上开拓的锐气就会折杀,局面也就可能经常徘徊不前。
3
智勇结合,揭穿迷雾
胡雪岩曾说:“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刀头上的血也要舔。”
胡雪岩在上海做蚕丝生意。他的徒弟打听到,上海市面将会不平静,帮会组织“小刀会”将在八月起事。起事了会带来什么反应?该怎么应对?
如果小刀会在八月起事,此前专做丝生意,估计不会有太大风险。只是,假定小刀会声势扩大了,外边的丝很难运进。知道了这一情况事先囤丝,大批吃进,也是一笔好生意。但是囤丝又有囤丝的风险。首先是要压本钱,假定市面不出半月又平静了,囤丝也就意义不大。这就需要下决断了,因为商人不可能得知与下决断相关的所有信息,所以就有风险。在最后时刻,只能根据大致的情势估算。至于估计是否准确,情况会不会按估计的方向发展,这都是一个待定之数。正因为是未知待卜的,才需要商人勇毅果敢的品性。所以此事对胡雪岩的判断也是一次考验。
胡雪岩这次做出的判断是:大量买丝,囤往租界,必赚!高价亦不惜。
他的辅助理由是:洋人暗中支持小刀会,政府必然要想个法子治一治洋人。最好的法子就是禁止和洋人通商。所以过不了三个月,洋人有可能有钱而买不到丝,丝价会大涨。
局势果然按他的估计发展了。两江督抚上书朝廷,力主禁商而惩罚洋人,清廷也回复答应这么做。
这是胡雪岩自立门户以来第一笔大宗生意,为了这笔生意,他调集了几十万银款,其中多半是钱业同行拆借的,大家都相信胡雪岩有手段。其实是胡雪岩下的判断不会错。回头想一想,假定这一次恰恰是胡雪岩错了,或者是丝已囤了三月,利息已经进去了几千,忽然市禁大开,丝价大跌,恐怕我们一开场就看到的是终场的胡雪岩了。
幸好,结局甚为圆满。胡雪岩从官场、从洋场、从江湖得来的消息也都千真万确,没有纰漏,这一决断变成了现钱,胡雪岩经商的勇毅,得到了回报。
要做一个能赚大钱的成功的商人,必须有过人的胆识和气魄,简单说来,也就是要敢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或者想到了但不敢去做的事情,特别是能察人之所未察,在人所共见的风险中看出人所未见的“划得来”,并且只要看准了就敢于去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风险。当然,勇毅并不是决断的唯一因素,这种勇毅是有基础的,那就是对事情的全面彻底的了解,预见的眼光,正确的推断。
胡雪岩能以白手起家而至一代豪富,其间重要的在于他抓住了清末乱世这个时代的许多机遇。他是商场上的勇者,他曾说:“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刀头上的血也要舔”,他能在别人眼中充满危险的地方发现商机之所在,不怕风险,当机立断。他的经营生涯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
4
临危不惧,敢闯敢干
胡雪岩说:“越怕越误事,索性去闯,反倒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