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话说得很巧妙,简单而形象地勾勒出商人之所以为商人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对于跨入信息化时代的商家而言,更是如此。全球一体化的逐步确立,电子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林立的商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开始了日益惨烈、你死我活的全球争夺战,使得原本喧嚣、复杂的商场变本加厉,暗无天日。
当一家家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以后,当一个个商学新理念不断漂洋过海登陆的时候,当原本脆弱的中国企业一个个相继倒闭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投向国外商学领域的眼光转向国内,是不是应该把引进国外商学宝典的脚步走稳一些,是不是应该认真研究一下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中国历来重农轻商的政策,造成了我国现在商业的不发达,但是,在千百年的发展史上,也出现了众多耀眼的商业明星,集大成的商界泰斗,无疑这些“先圣”当中胡雪岩是最明亮、最耀眼的一位。
胡雪岩(公元1823年~1885年),名光墉,号雪岩,安徽绩溪人。先后经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曾经营钱庄,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构筑了一个纵横交错、遍及全国的商业大厦,曾经富甲一时,被誉为“一代巨贾”、“红顶商人”。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第一大豪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清廷特赐二品顶戴,赏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殊荣的人。
胡雪岩和一般商人的不同在于,他令人敬佩的做人和经商理念。他崇尚的信条,诸如“有钱大家赚”、“不抢同行的饭碗”、“吃亏就是占便宜”、“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权重如山,财流如水”等,为自己在商界赢得了相当高的人气指数,他以诚待人、以信交人,使自己的名字成为了信誉的代名词,成为了驰骋商场的金字招牌。
120多年前,因政治仇人的陷害,挤兑风潮的上演,胡雪岩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输得起才是真英雄”这一掷地有声的内心独白仍萦绕在百年后的人们心头。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地位,堪与中国古代“商圣”陶朱公范蠡相媲美,后人誉之为“亚商圣”。胡雪岩是个商业奇才,他的成就以及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商业范围,大家不禁惊叹:“古代神州竟有如此商人,可谓奇矣。”就连大名鼎鼎的左宗棠也在奏折中写到:“胡雪岩,商贾中奇男子也,人虽出于商贾,却有豪侠之慨。”鲁迅则称他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清朝人陈代卿曾用这样的语言评点胡雪岩的一生:“游刃于官与商之间,逐追于时与势之中;品尝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
胡雪岩的一生的确极为奇特复杂、离奇曲折,他是我国封建社会商人经营成功的浓缩,更兼终结了旧式的传统商人,开创了我国新式商人的先路。
然而,不可置疑的是,虽然胡雪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与其处的历史环境——封建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当我们理性地看待胡雪岩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的人生,他的奋斗,他的为人处事的方法,他对商业的独到理解,都可以给当代的商界人士和众多读者以诸多的启示。总结并归纳这些,也正是《胡雪岩商学全书》成书之目的。
本书从简单地追忆胡雪岩的生平往事入手,分析了聚财无数但仍如履薄冰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坎坷一生以及他游走于官商两道的深谋大略,重点阐释胡雪岩在立志在我、成事在人、白手起家、融会贯通、诚信待人、顶天立地、以人为本,成就霸业、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充满自信、胆量过人、目光长远、稳操胜券、悬壶济世、扬名立万、善假于物、借力使力、灵活处世、左右逢源、敢于冒险、稳抓机遇及做大场面、铸就品牌等方面的造诣,使之成为对现代社会切实有用的、带有一般规律性的经营理念和处世之道。
本书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是研究胡雪岩的重要作品,是学习胡雪岩的权威资料,是喜欢胡雪岩的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值得大家珍藏!但由于本书时间有限、成书仓促,书中难免有一些纰漏,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2006年8月李贺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