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他人的意见才能充实自己的内涵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水往低处流,流入大海,大海接纳一切。老子从这一现象,想到了人,如果谁有大海的胸怀,不是同样博大吗?大海是不想称大的,所以“能为百谷为王”。在老子心目中,只有“天下乐推而不厌”的人才是大政治家。骄傲待人是没有好处的,惟有谦虚,方能受益无穷。“有容乃大”,有接受批评的雅量,能够接纳他人的意见,充实自己的内涵,这才能使自我不断的成长。
地位越高,越要谦虚。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且用人不疑,诸葛亮充分地展示才华,鼎定了三国的局势。荷坚在草茅之中得到王猛,推心置腹,后来天下他得到了一半。这些都是“善用人者为之下”的实例。
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经久不衰,而且愈来愈繁荣昌盛,是和道家这种开阔的文化胸襟、吸收各种先进文化而不断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分不开的。
一听到不同意见就瞪眼、跳脚、骂人,而不是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可取之处,那是很不好的。事实上,能做到虚怀若谷的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许多真正的行家、专家、大家,都很谦虚,他们的成功,跟他们的谦虚有极大的关系。可是,老子紧接着还有一句话:“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意思是,想要统治人民,对他们说话就要谦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的诗。
有智慧的团队领导想要把一帮人带好管好,一定要先以谦卑的言辞来感召大家。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要干大事莫要当大官,他认为即使当总统也不是大官,而是人民的公仆。
你越要干大事,就越要把自己的利益安排在人民的后面。否则,想得到人民的拥戴是不可能的。李嘉诚在谈到他作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时说:我不英俊,但最要紧的是以诚待人。如果没有诚恳,你周围的人迟早都会离开你。……如果每个人都帮助你的话,你一定能成功。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可谓为当官的,不,为人民公仆开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中国人有惧官的心理,显然是位置不同造成的,或者用时髦的话说是“场效应”,你看,无论是皇宫,还是衙门,房子都比老百姓的处所高大宏伟。人们只能远视,或者仰视。当官的出来前呼后拥,威风凛凛。见到当官的要远远地跑开,否则他会找你麻烦。当官的到你家去,绝对不是好事,不是收税,就是抓人,所以一代代,形成了中国人惧官的性格。
惧官心理,从老子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他想改造国民性格,教育老百姓,“你们把腰杆挺起来,不要怕当官的”,显然一点作用都没有,于是他教育当官的,不可让老百姓害怕他们,方法是:“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你的地位高,不要让老百姓感觉到有什么负担;你走到老百姓的跟前时,不要使他们感到畏惧。
惧官心理实在不好,有的领导真心想给下属多提建议,参与策划,可是大家聚头开会,发言的很少,生怕讲错了,甚至紧张得不能充分地描述自己事前想好的某种创意。下上沟通难,人的智慧资源就浪费掉了。还有的员工怕领导,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在领导面前埋头干活,聚精会神的样子,可领导一离开,他就不干活,偷闲起来。所以,领导常常难以看到下属真实的工作态度和能力。
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得按老子的方法,领导者要消除与下属的鸿沟,不让大家怕他,他自己要做到经常主动与下属沟通,并且沟通时不要把自己摆在领导者位置,居高临下的说话,如“欢迎你谈谈想法”,等于是把自己与对方区别开了,表面上谦虚,实际上对方只把你当成一个平易近人的领导,而不是平等对话的谈话者。
上下沟通不好,先是下惧上,上嫌下,接着是下恨上,上恶下,再接下来冲突发生,下为了不再怕上,就要颠覆上。所以领导者一开始认真对待下属,平等对话,不打官腔,不剥夺对方的思想,那么就会是另一种“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局面。
老子讲了两次“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一次是“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次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认为第一次是强调自身修养,一个人具备完善的条件,没有人能比得上,无隙可钻,自然别人就争不过他。第二次是强调群众基础,一个领导者得到群众拥护爱戴,所以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自身修养好,才有个人魅力,有感召力。
虚伪和欺诈,在事物的进化中日益成为人类的本性,这种本性无论值不值得提倡,都存在于人类的自身中,它们一旦在竞争中体现出来之后便是相互之间的拼死斗争。但它们有悖于万物的自然之理,希特勒掀起的战争陷入了非正义的泥坑,它的虚伪与欺诈性终究被暴露在了世界人民的面前,他的群众基础不过是纳粹分子,而与整个世界人民相比,力量太小了。
老子看出了人性中的虚伪和欺诈成分,所以他的一套“不争”的理论核心是谦下包容,最后达到“争而不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