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做最好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老子
孔子说过“上智下愚”,老子在这里说上德下德。唐朝隐士皇甫松指出:“老子烦于论德。”就是因为要区分道、德、仁、义、礼的等级,老子才烦于论德。事实上,也只有从《老子》的总源头“道”来立论,才能论述清楚道德仁义礼的等级。
最上等的德行,具体表现是“不得”,但不得也不是完全没有所得,不得是不贪得无厌。下德是比较普通的德行,也可以说是一种大众德行,它的具体表现虽然是能够不贪得无厌,但并不放弃“得”,所以也就“无德”。
没有得到叫有德,得到了反而无德。难怪有些人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机器人干活也要“得”啊,如电能等,你能不给他吗?
拥有上等德行的人,之所以能够达到“不得”,是因为他们奉行了一种无为的行动准则,他们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有所作为的,就是说,他们觉得没有事情好做,于是对一件事就认真地做;但具有下等德行的人却有所不同,他们凡事都做,他们以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可总是做不好。
上仁与上德是一样的。老子是个批评家,一针见血,但他不是酷评。他批评仁,是承认仁是个好东西,只是它的存在,有太多假的成分。仁者,人也。仁就是人,二人为仁,说明“仁”字表达了二人以上的小集体,因此,仁字有爱人的意义存在,所谓“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拥有上仁的人,其品质和作为与上德者是一样的。
义这个字没有什么象形意义,是一个标准的表意字,在道德领域中,它也表达了一种行为,义气、义举、意义,表达的主要是一种豪爽行为。义气所体现出来的举动,是一种有所作为的行动,它更多地表现了人们的欲望。
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现在仍在沿袭这种习俗,老子看到了人类在向神灵鬼魂讨好,有的人对父母生前不孝敬,父母死后烧香磕头,看着令人憎恨。人类所有虚情假意的举动,都有礼的特点。所以,老子说,即使是最上等的习礼者,也是力图有所作为,为而不得,就捋起袖子大打出手、争夺不止。
老子的叹息是深长的,似乎现在他的声音还在震动着大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现在有人呼唤要维护道德底线,就是害怕失德后,人们将没有安全,充斥的将是争夺、动乱、抢劫、偷窃、盗匪以及战争。
所以,当人类失去了道德约束之后,就不得不发明了法律,希望用它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重新确立获得财物的原则。但法律的束缚力是相当有限的,有道德的人经常不能确保自己的德行,你听说过没有,曾有人见义勇为,事后反而被救护者咬了一口。
老子对德、仁、义、礼的反思,绝对不是颠覆性的,而是想让自己的观点从礼乐的基础上超越出来,通过对礼乐文化的批判来构筑自己的哲学城堡。在他看来,礼乐这种东西是形下之物,属于“下德”的范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他的这一逻辑链条中,礼是最后一位。
实质上,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思维是逆向的。礼是他思维的逻辑起点。他将道置于最高的境地,按黑格尔在《逻辑学》里的说法,是人共有的将世界统一起来的一种思维欲望。现在看来,这种欲望最初在老子的身上得以萌醒,或者复苏。
注重仁爱的人,由于他们顾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因而会影响自身的事业,或者说,当你不顾及自身天赋的张扬时,仁爱观念也会多一些。注重义气的人,表现为对主人的忠心耿耿,那么,他就无法顾及其他人的感受,自然没有仁可言。注重礼节的人,也是生怕得罪人,自然要摒弃其义,所以老子认为,这种前怕狼后怕虎,左顾右盼的人不会忠实于主人,世上失去了起码的信用,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