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个人能力发展自己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什么叫“希言”呢?
最高的道理,最高的境界,不是文字语言所能表达的,只能意会、领会,或者去悟,晓得是怎么一回事,但说不出来,一说出来,就走样了。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自然科学的自然。“希言自然”,并不是现在人说的自然科学的理论。“自然”一词,在《老子》中不可作为物质世界的自然来理解,而是哲学名词。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问这是什么道理,“孰为此者?”谁在主宰这件事呢?他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的法则!
生活中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那种轰轰烈烈的事情有如昙花一现,对于爱情也一样,再美的开始都会趋于平淡!平淡只是失去了先前的浪漫,但那份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稳定和谐。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民十几年,捕了很多很多鱼。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渔民买回来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它们就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民很高兴,经常赏小鱼给它们吃。它们觉得主人对自己这么好,于是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而那几只老鸬鹚就惨了,吃的少,挨骂多。不久,几只老鸬鹚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被主人杀掉炖了汤。一日,几只年轻的鸬鹚突然集体罢工,一个个蜷缩在船头,任凭渔民如何驱赶,也不肯下海捕鱼。渔民抱怨说:“我待你们不薄呀,每天让你们吃着鲜嫩的小鱼,住着舒适的窝棚,时不时还让你们休息一天半天。你们不思回报,怎么这么没良心呀!”一只年轻的鸬鹚发话了:“主人呀,现在我们身强力壮,有吃有喝,但老了,还不落个像这群老鸬鹚一样的下场?”
人生的规律,同样逃不过一个法则,必然也是有生有灭的。老子告诉我们:“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他是阐明人事物理的同类相从的道理。比如一个人想与人合伙做生意,成立公司,他就得“道者同于道”,这是很简单的原则。一个喜欢文学的人,自然喜欢与文学的人结合在一起,来做朋友,志同道合,切磋怎样创作。
一个喜欢吹牛的人,结交的朋友,一定也会吹牛,否则两个人就吹不起来,大眼瞪小眼,不如回家睡觉。
秦汉以前,道与德两个字,往往是各自分开的。道、德两个字合起来做一个名词用,是秦汉以后的事。道,是形而上的“道”,它与形而下的“德”字对称。德者,得也。所以我们可以解释,德是良好行为的成果。我们懂得了这个字义,在文句上就容易了解了。“失者同于失”,你要是走邪路的人,自然碰到的都是倒霉鬼挤在一起。你要向失败方向走,失败的因素都会来凑合你。这就同西方的谚语所说: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先要使他发疯。发疯与毁灭当然差不多了。所以,一个人倒霉了,他所交往的人和事,也都不对了,都是随倒霉而来的。况且他还偏要和那个倒霉的方向去凑合。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也就是如孔子所说的话“德不孤,必有邻”,恰好相同。
中国人喜欢谈君子小人。君子和小人的分别,主要不是体现在社会地位上,也并不是表现在智慧和能力上,而在于对德行和礼仪的熟悉程度。
光熟悉还不行,还得对自己的行动有具体限制和要求,不可贪婪索取,对于这些限制和要求,老子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人类在行为方面的严重越轨既然侵犯到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加以比较严厉的限制是不行的。但这种限制正如前面曾经讲过的那样,往往不能制止暴行,反而掩饰了一些虚伪和阴谋,使他们的活动照常进行。
老子论道,对人们的行为,并不指望通过德行限制就有功效;人也不是以礼仪加以束缚,就乖了。他寄希望于人们思想上的自觉。干什么事,都贵在自觉啊!
老子在这里谈到了两方面的顺应自然。一是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力谋求发展,做事情,自身具备的条件达不到要求,不要勉强;二是事物总是呈阶段性发展,当这一阶段结束,就要识时务,自然地转到另一阶段,不要强求自己蛮干。
这两个观点确实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