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放弃的人活得更开心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
圣人、智慧、仁义、孝慈、技巧和名利这些东西,是人生活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价值的体现,居然被老子视为祸乱天下的根源,人们如何能承受得住?
关于国家、社会、世道、人心等方面的问题,老子以浅显的道理告诉人们:世上原本没有争夺、不和、强弱、是非、盗贼,也没有君子小人的分别;人人以己为师,以己为榜样,以己为工具,以己为圣人,以己为巫师,以己意志为行事的准则。那时候的天下,国家安然、正气浩然、人心肃然、秩序井然;那时候的社会,没有所谓的“大道”、“正道”、“天道”、“人道”、“邪道”以及“王道”和“霸道”,人们只管按照自己脚下的道路行进,不必受到任何管束和限制。老子所指出的和所赞扬的便是这样一个时代,那是一个没有所谓圣贤和英雄的时代,又是一个人人都是圣贤和英雄的时代。
老子说到了智慧,与对待仁义一样,他并不反对智慧,而智慧本身也没有可以反对之处。但是,他又认为智慧是人心突变的惟一原因。老子凭什么敢于这样武断地得出结论?
可以设想,在一个智力水平大致差不多的群体里,人们的差别只有身体的强弱,这样的人际关系,仅仅是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关系,是英雄与群众的关系。但是,人群中自从涌现出一个、两个,接着许多所谓的智者后,于是群体渐渐就失去了安宁。智者说他有本事,标榜自己可以给大家带来幸福,他们不把自己的智慧用来修心养性,而是要用它们来证明自己如何杰出,可以造福人类。
“见素抱朴”的意思是,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或虚荣,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了这个素质之后,也不是用它作为谋生的工具,而是为了放下一切解脱。
老子认为要摆脱人的物化状态,找回人的“本真”,就必须放弃目的性的追求。也就是说,人的存在要保证真实的本性与恒久的生命力,没有这个前提,人的生活就是与道相反。由此出发,老子确定了“物我”、“人我”的关系,处理好这两种关系,要解决生命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这一前提。“物”作为感性存在的基础,用它来养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物养”很容易导向对物的执着,走向算计和掠夺,将生命的意义寄托于得失,为物所役,这样让人活得不开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对于养生,非常有用。将物我、人我的关系简约到最低限度。
让民众的现实生活是原始的,让他们固守一种朴实心理,削弱他们的贪欲之心,禁止他们接受一些歪理邪说,避免他们因不能满足欲望而带来的忧虑,等等,老子平民参与意识强,可一不小心又站到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认识治国道理。今天看来,总觉得这种观点幼稚可笑。
人为了生存和利益,是需要动脑子的,不能固步自封。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很快吃光了鱼,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走到海边,钓到了不少鱼。
一个国家,老百姓生活不断改善,这样才算遵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笫二位的,管理是以发展为基础、为前提的管理,离开社会的发展谈政治,只能使国家变为一潭死水。如果从发展的合理性分析,管理是笫一位的,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无从谈及发展。但这种科学管理决不是以政治替代自然法则。
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他总是将管理放在首位,如何适度控制管理首位的现象,还得需要相互间的制约。缺乏相互牵制的社会体制,要么是混乱不堪,要么是不利于发展。老子没有站在与这个问题另一面的角度来认识,没有抓住社会的本质属性,自然导出了荒谬的观点。
现在有些年轻人受西方某些哲学家思想的影响,缺乏起码的独立思维,以致在这些极其简单的社会学理论面前左右徘徊,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我们在某些领域,认识问题的方法,不如中国古代的先贤,这是值得反思的。
中国眼下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我并不是厚古薄今,但我们不能因为进步了就掩饰自己的不足。老子不是后来人们想像的那样反对仁义、反对孝慈。他看到了当时社会不对劲的地方,希望人们慎重对待仁义、孝慈,不要被假象蒙蔽。可是多少人仅从语言本身分析,断章取义,结果误解了老子。
老子对那个时代,深深感到痛苦和不满,因此他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人们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本来还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但却被一些吹牛自己是圣人、标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搅乱了。现在,对靠卖弄自己谋取名利的人,你感到可恶不可恶?一个社会,如果卖弄的人吃香喝辣,那么这些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聪明人,就成了规则的破坏者,潜规则的执行者。
“绝仁弃义”,是要废除那些假仁假义,伤天害理的做法。有人口头上大吹仁义道德,轻许诺,无诚信,离散人心。至于“绝巧弃利”,那是针对人类喜欢耍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认高明而言的。东西方宗教都认为使巧用计,想办法耍手段的人,都是为了图利自己,这些人是强盗心理,行为是不道德的。因此,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我们生活修养的中心原则。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人的思想观念随时保持纯净无杂,这是一种很高的生命境界。
也就是佛家禅宗的两句话:“不思善,不思恶”,内心清明透彻。“抱朴”的“朴”是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始木头,表面看来粗糙不显眼,其实佳质深藏,光华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我们的心地胸襟,应该随时怀抱这种原始天然的朴素,思想纯洁无瑕,以这种状态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这样,就不会落入主观偏见。
人彻底无欲,简直不可能,假使做到了,那就超凡入圣了。儒道两家,并没有叫人做到绝对的“无欲”,而是“少私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