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女儿不知什么时候,抽屉上多了一把锁,而且经常半夜房里的灯还亮着。有一天,妈妈看见女儿神神秘秘地拿着一个小盒子放在了带锁的抽屉里。妈妈不经意地问了女儿一声,女儿高兴地说:“保密。”后来,妈妈帮女儿收拾房间,发现垃圾桶里有一团被女儿揉成一团的纸,妈妈好奇地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我爱你……”,后面还有字被墨水弄脏了,看不清了。妈妈非常吃惊,她想起了每天晚上,女儿房里的灯亮着,女儿拿着盒子……,妈妈觉得女儿有点不对劲,但善良的妈妈马上想:不,我相信我女儿,她不会……,一定是我弄错了,我坚决相信我的女儿。
以后几天,妈妈都没有“监视”女儿,仍像往常一样对女儿。一天晚上,女儿早早回到家里,帮妈妈做家务,还亲自下厨,炒了妈妈最喜欢吃的菜。吃饭的时候,女儿从房里带出了一个盒子和一张纸条,妈妈非常吃惊,因为女儿手里的盒子正是那天女儿神秘放进抽屉的盒子。女儿依偎在妈妈的背上,拿出纸条,深情地读着:“妈,我爱你,如果我是荷花,您就是为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女儿读完后,笑着说:“妈,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段话是我反复修改后写的,这个礼物是我用零花钱买的,送给您,祝您生日快乐!”顿时,妈妈全明白了,那灯、盒子,妈妈都明白了。
妈妈非常感动,也觉得对不起女儿,于是把她原来的想法告诉了女儿。女儿听完后,笑着说:“妈,您不是没偷看我的抽屉嘛,而且您也仍然信任我嘛,只‘想想’没关系。”妈妈笑了,她得意地笑了,因为她庆幸当初只是“想想”,她庆幸当时给了女儿一次机会,才有了现在自己的这份机会。
信任还是友谊之泉。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我们珍爱。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友情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那恐怕就叫做信任。红苹果只留给灌溉果树的人品尝。别的人摘下来尝一口,很可能酸倒了牙。
获得友谊的最基本条件,就是信任;维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也只有信任。友谊之链不可继承,不可转让,不可冷冻在冰箱里永远新鲜。友谊需要滋养。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血。友谊是很贪婪的,绝不会满足于餐风饮露。友谊是最简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营养,需要用时间去灌溉。友谊必须述说,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在交谈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在倾听的时分全神贯注。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因此,友谊最重要的就是信任。
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过于失信别人,“信任”会让生活更美满、幸福。人生本是一条有始有终的长旅,它的珍贵就在于它的不可逆转。而“信任”是唯一一个可以带给他人甚至自己逆转机会的品质,因为那属于心灵的最珍贵的东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我把世俗的东西都抛开,只求一颗不受纷扰的心灵。”如果失去了“信任”,恐怕就难以慰藉心灵,使之得到安宁和温馨。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对人多一份关怀和帮助,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理乔治·波菲特原本就是一个小旅店的伙计,他就因为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使自己的梦想成真。
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夜,一个简陋的小旅店里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不巧的是,这间小旅店早就客满了。“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这鬼天气,到处客满,我们怎么办呢?”这对老夫妻望着店外阴冷的夜晚发愁地说。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让这对老人出去受冻,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铺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价付客房费,小伙计坚决拒绝了。临走时,老夫妻开玩笑地说:“你经营旅店的才能真够得上当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那更好!起码收入多些可以养活我的老母亲。”小伙计随口应道,哈哈一笑。没想到两年后的一天,小伙计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来信,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信中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
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老夫妻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善待别人本身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去帮助别人,往往就会落个失落和埋怨。为了得到回报而去帮助别人也不是真正的善待别人,我们只有怀着一颗平静、无怨无悔、不图回报的心去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善待别人。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善待别人呢?
1.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需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别人。不要为了得到别人的关心或回报,我们才去关心别人,我们应该诚心诚意地、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别人,而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去有意接近别人。另外,关心他人不光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还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关心别人,首先要弄清楚别人是哪方面需要帮助,是情感上受伤害需要心理安慰,还是事业上受挫折需要物质帮助,或者是身体不舒服需要照顾慰问。有的人受到伤害,可能不喜欢别人去打扰,这时候我们就不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引导他把心中的怨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慰他;如果别人是因为物质上匮乏,我们便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伸出援助之手;对于在病榻上的人,则需要给他强大的精神安慰,以帮助他战胜病魔。
2.善于成人之美
在平日里,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做到成人之美。当我们满足了别人的愿望,给别人提供了方便后,别人也会愿意满足我们的愿望,给我们提供方便。乐于成之美的人也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成人之美不但可以成他人之美,也可以成自己之美。
3.懂得换位思考
善待他人就需要我们做到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我们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设想一下当自己处在同样的境况下,是否也会希望别人能伸出援助之手。于是,我们就会主动的去帮助别人,善待别人。当我们用一颗宽容、感恩、幸福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时,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丽,人与之间是如此的美好。
帮助别人是获得幸福的第一原则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为乐的品德,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助人为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也是我们做人应有的道德。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助,并从中感到幸福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己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趋人之急,甚于己私”,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种精神发扬到现在,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见人遇到灾难时,排他人之忧就是解自己之忧。我国古代名医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华佗行医不像当时其他医生那样,一定要病家寻上门来才给医治。他经常是主动去给病人治病,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他常常跋山涉水,餐风宿露,到几千里、上百里以外去给人医伤治病。有一次外出看病回来,天已经很晚,途中碰到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他就主动走上前去询问。路人说:“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就在路旁为他诊断,告诉他说:“你肚子里有虫,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会好了。”那人照办,果然肚子不疼了。当这位病人要感谢华佗时,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华佗的一生中不知有过多少次,经他抢救而生存下来的病人不计其数。
帮助别人,也是我们得到幸福的第一原则。有一对老夫妻,生活窘困,迫于生计,他们只好利用家靠路边的便利,腾出半间屋子开了一个杂货店。由于店面小,货物也少,生意稀稀落落,挣不了几个钱。有人劝两位老人提高货价,因为这里交通并不便利,来往的人会因为急需而不计较物价,老夫妻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因为他们开店只是为了够生活。相反,他们目睹南来北往的行人因焦渴干裂了嘴唇,便在店前挂了一个牌子,免费供应茶水,而且无论白天黑夜随时要随时供应,从不间断。两位老人也没有子女,就把过往行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慢慢地,他们的名声沿着公路传扬开来。来往的行人总爱在这里停一下,歇歇脚,顺带买些东西。小店的生意也渐渐好了,几年后,竟成了一家拥有数十万资产的百货商店。
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财富,很多人对此难以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就上面的故事而言,来往的行人喜欢这家小店,他们看重的不是几分钱一杯的免费开水,而是老夫妻朴实善良的心意。有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我们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都会主动报答。真正对他人伸出援手的人都不希望回报,在他们眼中,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快乐就是最大的报偿。
这是一则关于幸福的经典故事。
全世界最富裕的人住在一个叫“幸福谷”的地方。这个人有满足感,有健康、宁静的心态,不仅如此,他还有一张永远也花不完的财产清单,愿意与人共享。甚至他的财产也愿意分给每一个人,其实,只要你看一眼清单,就会明白他是怎样获得这些财产的。
我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我获得健康的办法就是生活有节制,仅仅吃维持我的身体健康所必需的食物。
我不仇视任何人,不嫉妒任何人,而是热爱和尊敬全人类。
我从事我所爱的劳动,我还将游戏和劳动结合起来,因此我很少感到疲劳。
我每天祈祷,不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而是为了更多的智慧,用于认识、利用和享受我已经拥有的大量财富。
我不使用辱骂的语言。
我不要求任何人的恩赐,只要求我有权利把我的幸运分给每一个人。
一个人,在助人为乐的道德实践中,会自然地使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得越多,他就越坏。”人世间就是个大的展览馆。我们从人品的“展览”中看到:世间的助人为乐者都不是庸庸碌碌、自私自利之徒,而是富有的幸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