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108例,临床表现为:①大便干结难排;②大便艰涩不畅;③神倦气短;④口干少津;⑤舌燥纳呆;⑥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或舌红苔少,脉细弱。痊愈34例,显效5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4%。
经验心得 本病常因年高体衰,久病体弱,产后体虚,劳逸不当,或过用发汗通利之药,导致正气亏虚,常以肺气虚,脾失健运,肾阴亏损为主。肺主气与大肠相表里,主肃降。肺气虚,大肠传导失职;脾主运化,脾虚失健运,精微化生来源不足,日久及肾,肾主五脏之液,司二便,肾阴亏损,阴亏津枯不能濡润大肠,肠道干涩致大便干结不通。其病机的关键在肺、脾气虚而致阴津亏损,如“无水舟停”之理。治宜益气养阴,调节升清降浊枢机,达到润肠通便之效。便必通汤中重用黄芪、党参、白术以补中益气,健运脾胃为主;配以何首乌、肉苁蓉以益肾养阴,润肠通便;杏仁有“提壶揭盖”之意,宣肺降气,降泄润肠;枳实行气消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益气养阴、润肠通便之效。
方剂出处 黄配宜.便必通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108例.安徽医药,2005;9(1):22便秘汤
药物组成 柏子仁、火麻仁各30g,郁李仁30g,制旋覆花、降香、白术、虎杖、金银花、广藿香各15g,代赭石20g。
随症加减 加减:热象突出上方加金银花、虎杖各20g;气滞上方加广藿香20g;血虚上方加当归20g,黄芪40g;阴亏便秘加明党参30g,生熟地黄各20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4次,每次200ml。
功效主治 行气,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7例,治疗10日后显效18例(48.6%),有效15例(40.5%),无效4例(10.9%)。
治验:吴某某,男,66岁。患者因外伤导致腰椎骨折而入院治疗,曾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及中药外敷治疗骨折,以后出现大便秘结难忍,痛苦不堪,治疗过程中曾用开塞露和中药通腑均未能彻底通便,每日靠****解便少量。患者腹胀,腹痛,急躁,善怒,舌质红,苔黄腻厚,脉弦滑。根据出生年月,分配在中药组进行治疗。拟服上方,每日4次,每次200ml。口服1日后排矢气并解大便多量,先硬后溏。连服10日,大便爽快、精神爽,几年前至今的便秘亦治愈。停药后每日正常大便1次。
经验心得 方中柏子仁、火麻仁、郁李仁均有润肠通便、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制旋覆花、降香、广藿香、代赭石均有增强肠蠕动、降气作用。虎杖、白术有通便、增强肠蠕动作用,该中药连续服用10日,疗效尚佳,且稳定。
方剂出处 衡炳芳,等.中药便秘汤治疗便秘37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4;22(2):40便秘一号方
药物组成 黄芪、党参、熟地黄、玄参、生何首乌各15g,当归、枳壳各9g,白术20g,肉苁蓉20g,升麻6g,制大黄6g。
治疗方法 上述方剂加水1000ml,煎煮45min,煎至400ml,分2次口服。
功效主治 益气养阴,补肾健脾,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70例,显效41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87.1%。
经验心得 功能性便秘与当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过食肥甘导致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直接相关。这些病因可导致火邪内蕴,耗气伤津,传导失司,加之滥用泻剂,更致气损津亏,便秘愈甚。尤其老年人胃气已虚,脾肾阳气功能低下,气虚乏力,若遇上述致病因素,便秘之症更为顽固。正如《丹溪心法·燥结》所云:“一如妄以峻利药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也”,故气津不足、气化不利是本病的病机根本。本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玄参、熟地黄益气养阴;升麻、枳壳调畅脏腑气机;肉苁蓉滋补肾阳;制大黄荡涤大肠,以通为用。全方共奏益气养阴、补肾健脾通便之功效。
方剂出处 张镇国,等.便秘一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70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4):39补脾宣肺汤
药物组成 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20g,甘草10g,麦冬10g,黄芪15g,党参10g,白术50g,生地黄10g,当归10g,桃仁10g,火麻仁10g。
治疗方法 生石膏捣碎以冷水2500ml先煎10min,后再加入其他药物煮沸20min,倒出头煎药液再煎1次,2次煎出液合并约500ml,早晚各服250ml,每日1剂。顽固性便秘每日1.5剂,早晨和中午服1剂,每次250ml,晚再煎1剂,临睡前服250ml,日服3次,6日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益气补脾,宣肺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8例,痊愈23例,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治验;李某,男,62岁。大便困难3年余。近半年来,3~7日才解便1次,且较困难,常四肢酸懒乏力,腹部不适。经用上述导泻药物及多方求治未见好转,于2002年5月8日来诊。
查体:年老体弱,稍消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脾虚肺燥,治宜益气补脾,宣肺通便。服补脾宣肺汤3剂,每日1.5剂,日服3次,2日后患者复诊,自述服药1.5剂后,腹内辘辘作响,8h后解大便1次,先干后软成形,3剂尽,大便每日1次,无任何不适感,再服上方4剂,每日1剂,日2次,巩固疗效。
停药4个月随访,大便每日1次,无不适。
经验心得 便秘由燥热内结、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气血两虚、下元亏损所致。根据临床观察,长期便秘多为气阴两虚,热结相兼之虚中夹实。脾主运化,脾虚运化无权、传送无力往往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唐宗海《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曰:
“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
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便秘与肺的关系密切,当塞因塞用,以补开塞,治以补脾生血,宣肺通便的治疗原则,自拟补脾宣肺汤治疗。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气以益肺气,培土生金滋养肺脏,且重用白术,使健脾补脾,敷布津液之力更宏;肺主一身之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故配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麦冬辛凉宣泄,滋阴润燥,清肃肺气,有助于大肠经络之气宣通,改善其血液循环,以恢复其正常的传导功能;生地黄配当归滋阴养血,气虚血行缓慢多有瘀滞,故用当归配桃仁活血通络润肠;火麻仁质润多脂,起到润燥滑肠生津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脾、宣肺通便之功。
方剂出处 柴守方.补脾宣肺汤治疗便秘68例.河南中医,2004;24(6):42补中益气汤
药物组成 黄芪、党参各30g,白术20g,陈皮、升麻各6g,柴胡、当归各10g,炙甘草5g。
治疗方法 开始全部病例用本方加大黄15g,每日1剂,用清水800ml,煎取药汁200ml,1次温服。大便通后,单纯用补中益气汤原方,每日1剂,用清水800ml,煎取药汁200ml,1次温服,6日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停药后观察8周,然后判定疗效。
功效主治 补气益血,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183例,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停药后保持大便通畅8周以上者)86例,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停药后保持大便通畅6周者)52例,有效(症状体征好转,停药后保持大便通畅3周者)32例,无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停药1周后便秘如前者)13例。总有效率93%。
治验:叶某,男,72岁。12年前开始便秘,大便3~5日1次,干结难排,常用开塞露或服大黄苏打片等药。症见:形体消瘦,疲倦无力,纳呆,舌淡、苔白,脉虚细。中医诊断:虚秘混合型。西医诊断:老年慢性单纯性便秘。处方:黄芪、党参各30g,白术25g,陈皮、升麻各6g,柴胡、当归各10g,炙甘草5g,大黄15g。如法服用。2h后解出大量大便,先硬后软。后上方去大黄,给予补中益气汤原方,连服1周,每日能解大便1次,排便畅顺,食欲增进。连服4个疗程,停药8周后大便保持每日1次,为软条状便,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经验心得 补中益气汤因有补中升提之意,故临床多用治气虚下陷之证。补中益气汤既能升清,又能降浊,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临床上只要在原方的基础上稍事加减,其应用远远不限于气虚下陷证。便秘的产生及排便困难这两个病理过程,均为脾肺气虚所致。因脾肺气虚不能蒸化津液滋润肠道,故便秘;因气虚推导无力,故排便困难。所以用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而生血,使津液运行,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少佐荡涤肠胃、推陈出新之大黄,使中气充沛,传导有力,大便得通。但大黄终为悍利之品,久服恐伤正气,因此用大黄宜速战速决,中病即止。
补中益气汤治疗便秘疗效可靠,无一般通便剂的腹痛、腹泻之弊,长期服用无副作用,远期疗效亦佳,所以最宜年老体弱、儿童、产后气虚便秘者服用。
方剂出处 岑长所.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单纯性便秘183例.新中医,1998;30(5):45柴平汤
药物组成 黄芩、半夏、厚朴各15g,陈皮、炙甘草各5g,柴胡、槟榔、枳壳各30g,苍术10g。
随症加减 湿郁化热者加决明子20g,黄芩20~25g;伴肛裂者加白芍30g;肛裂久不愈合者加黄芪30g;兼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50g;兼肾虚者加肉苁蓉20g,生何首乌15g。
治疗方法 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燥湿运脾,行气导滞。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36例。治愈:16例(占44.4%),均于服药1~3剂后排出大便,继续服药3~5剂,大便顺畅,排便时间在10min以内,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
18例(占50%),均于服药1~3剂后排出大便,继续服药3~5剂,排便顺畅,时间在10min以内,伴随症状消失,但遇感冒、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生活环境改变时易复发,再服本方仍然有效;无效:2例(占5.6%),服药4剂未能排出大便,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4.4%。
治验:吴某,女,27岁,产后便秘伴****疼痛8个月。患者于8个月前通过剖宫产生下头胎婴儿,产后第3日开始进食,胃纳欠佳,但因奶水不足仍勉强进食滋补品。产后1周开始排大便,临厕努挣1h后排出羊矢状硬便数粒,伴****剧痛并滴血。此后多方求医,经某医院肛肠科诊断为肛裂,予清热活血中药煎汤坐浴及肛裂处涂白及膏,服益气补血、补肾润肠等中药汤剂,疗效欠佳。也曾服过大黄、玄明粉、番泻叶等泻下药,服后可于1~2日内排便,停药则又需3~5日才解大便1次。
刻诊:4日未解大便,腹胀,嗳气频作,口中黏腻,胃纳差,舌淡胖边有齿印,厚白腻苔布满全舌,脉弦细。中医诊为便秘,证属气滞湿阻,兼脾不健运。治法以行气燥湿为主,佐以益气健脾,柴平汤加减。处方:柴胡、槟榔、枳壳、白芍、黄芪各30g,黄芩、半夏、厚朴各15g,陈皮、炙甘草各5g,苍术10g,白术50g。服上方2剂后于次日晚上解大便1次,开始时排出困难,粪质硬如羊矢状,****疼痛,无滴血,随后排出黄色成形软便,量少,有排便不尽感。继续服上方,每日均排出黄色成形软便。3日后胃纳好转,无腹胀,口中无异味。8日后肛裂愈合,厚腻苔尽化,诸症悉除。随访半年无复发。
经验心得 气滞湿阻型便秘可由多种病因引致,如平素久坐少动,或有腹部手术史,或情志不舒等,致气机阻滞,津液输布受阻,形成内生之湿浊,不能通调而下,肠失濡润,故虽内有湿浊但大便却干硬或呈羊矢状。此外,嗜食肥甘厚腻可损伤脾胃,脾不健运,聚湿成痰,阻滞气机,亦可导致气滞湿阻证。
气机阻滞,大肠传导失常,腑气不通,故见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嗳气频作、腹胀、胃纳差,舌苔厚白腻,脉弦滑或弦细等症状。
柴平汤是小柴胡汤和平胃散的合方。小柴胡汤治疗便秘,不是直接攻下通腑,而是调畅气机,使津液输布正常,肠道得润而达到通便的目的。而平胃散则燥湿运脾,行气导滞,使中焦湿浊尽化,大肠传导恢复正常。两方合用,则气机通达,肠道濡润且传导正常,便秘得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