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3例,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3~5d或7~8d1次;或周期不延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兼症或见腹胀,腹痛;或见咳嗽,息粗;或见汗出,气短;或见心悸,胸闷。舌质淡红或偏红,舌苔薄白或薄黄少津,脉细弱。且为老年发病,病程达1年以上。大便1~2d一行,便感轻松,随访3个月以上大便保持正常者为治愈;大便周期延长改善,3d左右一行,且粪质转软为好转;排便周期长,粪质硬结,便下艰难均无改善者为无效。结果治愈22例(占51.2%),好转18例(占41.9%),无效3例(占7.0%),有效率93.0%。
经验心得 老年顽固性便秘因患者年龄偏大,体质偏弱,病程偏久等,阴津亏乏,大肠失荣,也与脾、胃、肺及气血有关。脾胃受损,气机不畅,则影响大肠传导,致糟粕不下。肺气不宣,津液不布,则大肠干涸,粪质硬结不下。气滞则血瘀,终致肠道失于濡养而便下艰难。治顽秘方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旨在治病求本,滋阴生津,润肠通便。因兼症繁杂而有加减,兼腹胀、腹痛者,加厚朴、枳壳、陈皮,既可行气止痛,又可使养阴药补而不滞;兼咳嗽、息粗者,加杏仁、瓜蒌,既可宣通肺气,又可畅调大肠气机;兼胸闷、心悸者,加丹参、枳壳、桃仁、当归,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养血润肠;兼汗出、气短者,加黄芪、人参以助益气升提固脱。另外老年顽固性便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的调养,如合理饮食,多食含纤维食物,忌辛辣油炸之品,保持心情愉悦,养成定时登厕习惯,以此取得最佳疗效。
方剂出处 史晓彬.自拟治顽秘方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43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5):380滋肾润肠汤
药物组成 炙黄芪30g,太子参20g,白术100g,当归、白芍、肉苁蓉、生何首乌、枸杞子、麻子仁各20g。
随症加减 脾虚甚者,加党参、茯苓;肾虚明显,加杜仲、淫羊藿;阴津亏损,便燥严重者,加玄参、生地黄、麦冬、玄明粉;腹胀严重者,加厚朴、莱菔子;若腹中积冷,加威灵仙;脏腑热甚,加金银花。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均坚持治疗1个疗程,最多3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一切润肠通便药。并忌辛、辣、燥、热之品。
功效主治 补脾益气,滋肾润肠。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86例,痊愈23例,显效5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
经验心得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日以上无排便。肠蠕动常常由胃—结肠反射引起,故排便常发生在进食之后。老年人便秘,除了排便困难痛苦之外,还有其他潜在的危险性,常因便秘而诱发脑出血、心衰等急危重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调和,则大便通畅。
肾为先天之本,为阴阳之根,脾肾功能的盛衰直接影响大便功能。年老之人脾胃功能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乏源,肠道失润;中气不足,大肠传导无力。肾阳不足,不能温润大肠,阴寒凝结;肾阴不足,津液干枯,大便干结,而致便秘。与此同时,常有燥热气滞等夹杂其中。根据吴鞠通“以补药之体,作泻药”的理论,结合老年人便秘多由脾肾亏虚所致这一特点,运用补脾益气,滋肾润肠法治疗本病。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健脾益气,以增加肠蠕动功能,特别是白术,少量能健脾止泻,大量能刺激胃肠分泌增加,吸收减少,肠腔内渗透压增加,促进肠蠕动;当归、白芍养血润肠,生何首乌、枸杞子补肾、益精血;麻子仁能促进肠蠕动,润肠通便;肉苁蓉温肾,增加肠动力。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补脾益气、滋肾润肠之功。
方剂出处 孙广全,等.补脾益气滋肾润肠法治疗老年性便秘86例.辽宁中医杂志,2004;31(8):654滋肾通便汤
药物组成 女贞子20g,墨旱莲15g,生地黄15g,玄参10g,麦冬10g,麻子仁15g,杏仁10g,郁李仁10g,枳壳10g,厚朴10g。
随症加减 大便硬结难下严重,体壮者加用生大黄10g,体弱者加用熟大黄10g;气虚加黄芪30g;阳虚加肉苁蓉20g。
治疗方法 每日1剂,诸药先浸泡30min,再文火煎30min,分2次早晚空腹温服,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滋肾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6例,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治愈26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
治验:于某,男,69岁。自述大便干硬,秘结难下,7~8日1行,临厕须竭力努挣,甚则腹胀腹痛,已6年余,曾多次治疗未效,且于2年前解大便时突发下壁心肌梗死。现大便时更加紧张,口干,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证属肾阴不足,肠道燥热。用滋肾通便汤基本方加熟大黄10g。服药1个疗程后,诸症好转,去熟大黄继服1个疗程完全治愈,追踪半年未复发。
经验心得 老年患者因年老体虚,肾之阴精不足,各脏腑组织失去肾阴的滋养濡润,加之过食肥甘辛辣,肠胃积热,耗伤津液,津失输布,不能下润大肠而导致老年性便秘的发生。
滋肾通便汤方中选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肾阴;玄参、生地黄、麦冬滋阴清热,增水以行舟;麻子仁、杏仁、郁李仁润肠通便;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故用枳壳、厚朴除胃肠气滞,行气以通便。
诸药合用,滋肾通便,标本兼治。
方剂出处 郭惠敏.滋肾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46例.河北中医,1999;21(3):147滋阴补肾润肠汤
药物组成 生地黄、麦冬、天冬、桑椹子、黑芝麻、何首乌、肉苁蓉、太子参、当归、胡麻仁、火麻仁各15g,杏仁、柏子仁、芒硝各10g,大黄、甘草各10g。
随症加减 气短者加党参、黄芪;偏阳虚者加山药、补骨脂、淫羊藿;瘀血加丹参、赤芍。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早饭前、晚饭后各服200ml,1周为1个疗程,可治疗4个疗程。
功效主治 滋阴补肾,养血润肠。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0例,患者用药4个疗程,痊愈30例,占75%;好转8例,占20%;无效2例,占5%。
经验心得 老年便秘在中医学属“便秘”之范畴。久病伤阴、伤血,在临床上多从津液不足论治。饮食失节、起居久时,以致脾、胃、肾受损,加上老年人多脏器功能减退,尤以脾肾衰退更为突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肾司开合,开窍于前后二阴。若脾胃失健,肾司失常,则大肠转化功能不利,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湿阴所胜,大便难”,又如《养生四要却疾》曰:“肾虚则津源不足,阴液不足则大便干涩不通”。所以,此病以肾阴不足或津液不足为生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不可急于求成,以免损伤肾阴及气血津液。临床上应用滋阴补肾润肠饮治之,主要以生地黄、麦冬、天冬、桑椹子、黑芝麻、何首乌、肉苁蓉、太子参、当归来滋阴补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以核桃仁、火麻仁、杏仁、柏子仁通便兼安神,佐以芒硝、大黄来软坚通便。诸药合用滋阴补肾、益气养血润肠。
方剂出处 宫兴胜.自拟方治疗老年性便秘40例.黑龙江医学,2005;29(4):313滋阴润肠方加减
药物组成 生地黄20g,麦冬10g,玄参10g,杏仁10g,瓜蒌子20g,火麻仁20g,桃仁10g,当归10g,生白术30g,白芍10g,枳壳10g,甘草5g。
随症加减 阴虚甚加石斛10g,玉竹10g;气虚加党参20g,黄芪20g;血虚加肉苁蓉20g,何首乌10g;血瘀加丹参10g,牛膝10g;血热加牡丹皮10g,赤芍10g;湿热加黄芩10g,黄柏10g;气滞加木香10g,厚朴10g。
治疗方法 上方加冷水400ml浸泡0.5h后,文火煮沸20min,取汁200ml,二煎文火煮沸后取汁150ml,两煎混匀后分两次服用,时间分别为上午早餐后半小时和下午2时。14日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多食蔬菜、水果,忌辛辣、肥腻、生冷之品,保持情志愉悦,劳作适宜,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功效主治 滋阴润肠。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230例,服药时间最短2周,最长3个月。治愈152例占66.1%,好转66例占28.7%,无效12例占5.2%,总有效率为94.8%。
治验:蒋某,女,66岁诊。主诉大便干燥难解十余年,初则大便3~4日1行,后症状渐加重,近2年渐5~7日难得一便。
曾服排毒养颜胶囊、酚酞片、番泻叶、生大黄等通便之品,仅图快一时,停药后便结如故,且药量越用越大,甚或用开塞露、灌肠等法,经各项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来诊时大便干结,7日未解,腹胀难忍,不思饮食,伴口干,左下腹触及团块,舌质红,有裂纹,少苔,脉细。证属阴虚肠燥,治拟滋阴润肠。处方:生地黄20g,麦冬10g,玄参10g,石斛10g,玉竹10g,瓜蒌子20g,桃仁10g,火麻仁20g,杏仁10g,生白术30g,白芍10g,当归10g,枳壳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先给予清洁灌肠,清除宿便,再服中药,并逐渐减用泻药,同时嘱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适量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服药1个疗程后,大便已转软成条形,2日1行。治疗2个疗程后,大便已日行1次。
再连续服药2个月以巩固疗效,并嘱保持定时大便。随访1年,精神好,寝食安,大便调。
经验心得 慢性便秘临床多见阴虚肠燥。其原因与体质禀赋以及内外环境密切相关。慢性便秘患者素体阴津不足,肠道干燥,肠失濡润,则大便干结。慢性便秘患者常不遵医嘱,长期服用一些缓泻药物通便,久则耗伤阴液,不能下润大肠,使肠道干涩,致肠燥便秘,因此治宜滋阴润肠。方中生地黄性寒,味甘、苦,清热生津,滋阴润燥,为主药;配玄参、麦冬以增液行舟;杏仁、瓜蒌子、火麻仁润肠通便;桃仁化瘀润肠、当归养血滑肠;白术益气补脾,生津润肠;白芍养血敛阴;枳壳调畅气机;甘草益气生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生地黄、玄参、麦冬、当归能扩张血管兴奋平滑肌;白术能促进肠道分泌作用,并可使胃肠蠕动增速,大剂量应用,作用尤为显著;桃仁、杏仁等均有一定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强排便作用;瓜蒌子、火麻仁富含油脂,能润滑肠道,枳壳的有效成分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能使胃肠平滑肌收缩有力。因此,该方具有促进肠道蠕动而达到通便的作用。此外,在中药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注重情志调护,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多吃些水果、蔬菜,控制辛辣厚味,增加饮水量,更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方剂出处 王敏英.滋阴润肠方加减治疗慢性便秘230例.四川中医,2005;23(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