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纪末叶,十字军东征以后,意大利商人控制了东西方的中介贸易。公元1347年10月23日,该国******商人乔治·勒克维伦立了一张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保险单,承担“圣·克勒拉”号商船从******至乔马卡的保险。由于保单没有订明乔治所应承担的风险,它还不具备现代保险单的形式和内容。
直到18世纪中叶,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英国伦敦后,这才有了近代保险和保险组织。当时,伦敦的某些咖啡馆是进行海上捕捞、船舶及附属用品拍卖的主要场所,由此也成了保险商品交易场所。其中劳埃德咖啡馆的托马斯·费尔庭,在一批忠实主顾的支持下,于1769年成立了一个海上保险团体。这个保险团体于1774年迁入新的营业地点,取名劳合社。从此,近代保险诞生了。
保险的内容可从两个视角来揭示:从经济的角度上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少数不幸成员的损失由包括受损者在内的所有成员分担;从法律角度来看,保险是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的合同安排,保险人同意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给被保险人或收益人,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单位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
人们通过交纳保险费的形式,将一部分资金聚集在保险公司,一旦有投保人遭受了损失,保险公司便拿这笔钱的一部分加以赔偿,使生产或生活能正常进行,从而保证社会稳定,这便是所说的“千家万户保一家”。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转移风险、补偿损失,即投保人通过交纳少量保险,将风险转由保险人承担,一旦发生风险,则进行损失分摊,由众多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摊少数遭受灾害事故的企业和个人的损失。这也是为何保险公司总能支付巨额赔款的原因。
因为世界上总存在这样那样的危险,而小概率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保险公司常与其他保险公司签订再保险合同,以共同承担危险责任,这样整个保险业才能够存在并获得发展。
经济学常识“路径依赖”理论
道格拉斯·诺思是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人,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述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认为,事务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导致的结果是:人们一旦选择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自我强化。
“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现在的选择决定了将来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可以解释人们一切关于习惯的问题。
沿着既定的路径都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停滞不前。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优化也好,锁定也罢,在“路径依赖”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们对利益的考虑。对组织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要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
对个人来说,人们一旦做出某种选择之后,就会在原有的道路上不断投入各种资源,直到哪天他们发现自己选择的道路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价值,才做出新的选择。也就是这时,他们才发现前期的巨大投入可能会因为重新选择而变得一文不值。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银行就是让原封不动的100元变为102
如果你手中有100元钱,你在一年中既没有花出去也没有将其存进银行,到年终的时候依旧是100元。但是你要将这100元存进一家银行的储蓄账户,储蓄存款的年利率如果是2%。那么到了年终的时候,银行会将2元的利息记人你的账户,这样一来你账户上的金额就增加到102元了。银行不但为你保存了初期的100元,还能将原封未动的100元变为102元。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之所以有“银行”之称,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关。在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往往代表的就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这最早见于太平天国洪仁玕所著的《资政新篇》。
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最初货币兑换商只是为商人兑换货币,后来发展到为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款,但不支付利息,而且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兑换商的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货币兑换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手中聚集的货币发放贷款以取得利息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了。
银行发展到了如今,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金融机构。银行是一种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说到银行,我们就不得不谈一谈利率。利息是对货币的使用所支付的报酬,利率是在单位时间内所支付的利息数量占所借本金的百分比。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人们为借钱所付出的代价。比如,以上的例子,2%就是利率,而2元就是年终所得的利息。
利率通常都是用每年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在今天复杂的金融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的利率。利率主要因贷款的期限或者借款人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利率还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顾名思义,就是你在银行或者媒体上看到的公布出的利率,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有一个储蓄账户,名义利率就会告诉你账户上的存款金额在一定时期内将增加多快。而实际利率则是相对名义利率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来校正名义利率,由此来说明你储蓄账户的购买力在一定时期内增长多快。可以认为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如果银行告知你的名义利率是每年4%,而通货膨胀率是每年2%,那么,你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实际价值的增加是每年2%。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明智的人会选择使用实际利率来计算实物投资每年赚到的以实物衡量的收益,而不是以名义或者货币的利率来计算。
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因此要说明利率的决定必须分析货币的需求与供给。根据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决定货币需求的是利率和收入水平。货币需求是指整个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量。
经济学常识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与流通的渠道足够多,那些需求不旺或销量差的产品,其共同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可以与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即众多的小市场在汇聚以后,能够具备与主流大市场相较量的市场能量。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经济理论,是美国人查尔斯·安德森提出的。2004年10月,《连线》杂志主编查尔斯·安德森发表了《长尾》一文,文中最早提出了“长尾”这一概念,它被用来描述亚马逊与Netflix等类似网站的商业与经济模式。“长尾”是通过安德森仔细对娱乐市场进行观察,并将传统娱乐业与网络娱乐业进行对比之后得出的一个概念。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以及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给忽略了。
比如,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的是少数贵宾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比如某家著名网站,虽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广告商,但其却没有一个大客户,收入完全来自被其他广告商忽略的中小企业。安德森认为,网络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人民币走进了“6”元时代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首度升值“破8”,而这之后用了近一年半时间,也就是在2007年10月24日,首次涨到7.5元。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度“破7”,1美元兑换人民币6.992元,人民币迈入“6”元时代。
专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快速升值,实际上是美元贬值速度太快。而基于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人民币是否继续大幅升值,主导权还是在美国,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给我国增加的一个大难题。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汇率涨到8.50,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用更少的美元可买此商品,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1.76美元。所以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变低。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变高,便宜好卖。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到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5美元,买的就少了。简要的说,汇率就是用一个单位的一种货币兑换等值的另一种货币。
汇率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1.按照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按照国际制度的演变划分,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是由政府制定和公布的,浮动汇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2.按照制定汇率的方法划分
按照制定汇率的方法划分,有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在制定汇率时必须选择某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这种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制定出对它的汇率,这就是基本汇率。一般美元是国际支付中使用较多的货币,因此常把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是指各国按照对美元的基本汇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货币之间价值比率的汇率。
3.按照银行买卖汇率的角度划分
按照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有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买入汇率也称买入价,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也称卖出价,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中间汇率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
4.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划分
按外汇交易交割期限划分,有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也称现汇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
远期汇率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交易,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们不遗余力地进行影响汇率变化原因的探讨。在影响汇率长期变化趋势因素的分析中,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最负盛名。自卡塞尔发表其名作《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以来,经济学家们围绕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得购买力平价理论成为最具影响的汇率理论。卡塞尔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可以用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对本国货币的需求,也是可以用以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就是本国与外国的购买力交换,所以,汇率取决于两种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比率。卡塞尔还进一步表明: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汇率是由两国的物价水平所决定的。
影响汇率短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利率。人们用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货币,除了作为支付手段用于购买国外商品和劳务外,投资也是获取外汇的重要动机。一般情况下,到哪国投资,就必须以那个国家的法定货币作为结算工具。如果某个国家的投资平均收益率高于其他国家,那么其他国家的货币就会向这个国家转移,这个国家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必然促使其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这个国家的投资平均收益率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的货币就会被兑换他国货币,投资于收益更高的国家,导致该国货币需求减少,汇率下降,货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