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道人向董卓后同一指,说:“你看谁来了?”
董卓回头,并没人站在背后,当下大怒,他最痛恨别人骗他,可往面前一看,那三界道人不见了,便问旁边的卫士:“三界道人呢?你们怎么没看好他?”
有卫士说:“他钻到地里去了。”
又有说:“他往下一蹲,便不见了。”
也有说:“他像种树那样往地里越种越深,最后连脑袋也种进去了。”
还有说:“他是越变越小,最后变成粒蚁,便没有了。”
董卓听了,毛骨悚然,脸上现出了恐惧之色。突然感到背后有人拍他肩膀,回头一看,三界道人看着他笑。
董卓打了一个冷颤,问:“你、你你刚才到哪去了?怎么会在这儿?”
三界道人说:“你不是叫我钻到地里去吗?我从你前面到地里去,又从后面出来?”
董卓看他头上,并没有泥土。仍然有些半信半疑,又说:“你上天给我看呀。”
三界道人便指天井的上空,用手指:“你们看,什么来了?”
董卓死死盯着三界道人,那些卫士也紧盯着他不放。
三界道人静静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董卓笑了:“三界道人,你走呀,上天给我看呀,刚才让你用了障眼法,得逞了,现在走不了吧。”
也有卫士得意地说:“太师,我们都盯着他,他上不了天啦。”
貂婵看着,却说:“刚才小鸟飞过,这道长忽然像一条羽毛,落到小鸟身上便上了天。”
董卓却大怒,骂:“三界道人,你欺骗本太师,该当何罪?”
两个卫士上前去捉,手还没碰到三界道人,三界道人却掉到了地上。
两个卫兵慌忙报告:“太师,三界道人只剩下一个人壳了。”
董卓骂:“浑蛋,你以为人是知了呀,是蛇呀,会脱壳?”
董卓过去,刚想伸手摸,有风吹过,把三界道人像树叶一样吹到角落里。
董卓大惊,跳到了一边,说:“见鬼了,今天见鬼了。”
貂婵却说:“今天遇到神仙了。”
董卓跪了下去,说:“神仙莫怪,神仙莫怪,董卓得罪了。”
说话未了,只见一个小鸟从天井落下来,落到了三界道人的头上,然后,又飞走了。
三界道人站了起来。
董卓长跪不起,旁边的卫士也一齐跪了下去。
董卓惶恐不安地说:“老神仙恕罪,小臣多多得罪……”
三界道人说:“我非仙非鬼非人,只在三界行走,知你前世今生,知你生死……”
董卓一听,来了兴致:“你能未卜先知?”
三界道人点头。
董卓一心想早登大位,他便问:“你看我想的事成不成功?”
三界道人竖起一个手指?
董卓皱起了眉头:究竟是一事无成?还是一定成功?还是一线之差?……董卓又问:“你既然知道生死,我是怎么死的?”
三界道人指指貂婵。
董卓紧紧追问:“你是说我她的手里?”
三界道人点点头。
董卓听了,哈哈大笑,能死在爱姬手里,真是我最大的福分。”
三界道人说:“这是上天注定了的。”
貂婵心里大吃一惊,心里想:莫非自己和李儒的合谋杀攻下卓,真的会成功?
董卓却越听越高兴,他心里想,要是死于刀兵,必然是造反被杀,要是死于貂婵手里,必然是登上大位,然后老死在貂婵怀里。董卓便指貂婵:“我的爱姬天下无人能比,她是怎么生的?”
三界道人说:“是呀,确实有来历的……”
却要往下说,听到外面一阵吵闹。
一个金甲武士跳起身来,带了一个军士就往外走,两人探头往外看时,只见一个将军耀武扬威地进来,他的后面大大咧咧地跟着几个人,肩膀上都摇摇晃晃地扛着刀枪。
三界道人忙着出去,说:“施主,请到外面说话。”
一个士兵用手指翘翘自家的长官,傲然说:“我们李将军就喜欢进来说话,偏不出去。”
三界道人说:“这是道教之地,戒喝酒,戒杀生。”
原来,他们有的拿着狗肉在吃,有的手里拿着酒仰头就喝。
李将军哈哈大笑,说:“你们不是有句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么?道教也一样。”
董卓一听,那李将军正是李傕。
董卓正要叫人把李傕叫进来,却听到一个军士从外面跑进来,远远便大声叫:“报告李将军。”
李傕问:“有什么要紧的事?”
那军兵说:“我们所有人马都进入了预定位置,就等打起来了。”
李傕说:“等会有了动静,所有行动要听我的指挥。”
三界道人说:“这是道教清静之地,不要在此说杀戮之事。”
李傕偏了一下头,立刻有几个士兵架起三界道人,丢到了门外的松树下。
董卓坐在后院,又听到一阵凌乱的脚步,便知道门外面有人跑进来了。立刻,便听到外面进来的人说:“报告李将军,董卓还没进入伏击区,却停了下来,他们原地休息。”
李傕紧张地说:“董卓那条老狗好不容易来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跑掉了。”
军士说:“放心,神不知鬼不觉,董卓会钻进‘口袋’里去的。”
李傕便带人到屋檐下,叉着腰观看。一个士兵说:“这条计好,真是锦囊妙计。”
李傕说:“是啊,土匪打死董卓,我们打死土匪,然后上报朝庭去请功。”
又一个军说:“这么好的计策,还不是我们李将军才想得出来?!回去之后,李将军不是将军了。”
另一个士兵骂:“乌鸦嘴,怎么敢这样李将军?”
那个士兵说:“李将军是取代董卓,做丞相了。”
李傕骂:“别乱说话,都闭起你们嘴巴,等会打起来,你们都记得了吧。”
那些兵士说:“不会忘记的,先抢了貂婵,再杀董卓!”
……
请作者们写作时务必警醒:不要出现违规违法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后果严重,请勿自误。(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