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的布局特点是:三山环拱,一水缭绕,自然风貌得天独厚。“笔架立于东,葫芦卧在西,金山峙其北,韩水绕郭南流”,构成一幅“三山一水护古城”的壮丽图景。葫芦山前有西湖,笔架山麓有东湖,布局循其自然,巧于因应。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博得先人的青睐,利用天然之美,择址构建美丽的潮州古城,的确是高明之见。
潮州古城有先民足迹可考是在6000多年前,形成雏形的年代有史可考则是在宋代。据《潮州二千年》记载: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刚上任的潮州知军州事郑伸组织筑城,历时3年”。此后历代均有修筑,形成了外郭内城的完备格局。但由于朝代的更迭、战火的破坏,到了元末明初,潮州城已是破烂不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指挥俞良辅重辟城西南,增筑石墙,全面修建府城墙。修建后的府城,城墙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二尺,面宽一丈五尺,周围一千七百六十二丈。环城开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安定门、南门、北门等七门。于城门外构筑月城作为屏障,并于城墙上造敌楼44座、窝铺67座、雉堞2932个,十分雄伟壮观。随着历史的变迁,府城的南、西、北三面城墙均因城市扩大区域建设的需要而拆除,现仅存东面濒临韩江的古城墙,北起金山,南至南门,全长2132米,保存城门4座,即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并建有城楼。
广济门俗称东门,是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城门。楼置于高大台基上,台正中辟一高3.62米、宽3.99米的拱门。楼为三层重檐歇山顶,面宽五间,穿斗式梁架结构。城楼面临韩江,直对湘子桥,楼上旧有对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
潮州城内布局严整有序,经纬分明,重点突出。城内区域划分,按传统说法为“北贵、南富、东财、西丁”。所谓北贵:古城的北面为历代府衙县署、学宫城隍所在,且位置又居全城之上方,统领全城;南富:南面多为豪富宅院之地,今从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等数巷的民居建筑规模尚可看出当年的繁盛;东财:东面临江,水陆交通便利,故铺户行栈林立,成为商贾生财之地;西丁:因西面是作坊集聚之地,而工匠多为男性,故属丁,如今尚从铁巷、打银街、裱画街、胶柏巷、竹篾街等巷名,可想象当年古城西片手工业生产基地工匠云集的情景。由此可想象出当年古城动静结合、功能分明的城市布局。
古城内的街巷按我国传统的“方型根基”贯串成棋盘式的格局。城干“经涂”有三:中有大街(即太平路),东有东街(即东平路),西有西街(即西平路);“纬涂”也有三:中有汤厝巷—开元后巷—佘厝巷—西门街(即现在的西马路),贯穿东门与西门,北有府巷,南有开元前街(南北这两条“纬涂”并没有贯穿东西,不甚完整,但已显示出其基本格局)。在这块方型格局中横直组成许多巷道,在古城的中轴线上,前面是潮州府署,后为海阳县衙,署前侧有府仓,东侧为府学宫,县衙后面有县仓,西侧为县学宫,署前向南伸展有府前街、仙街头(常称为新街头)交接开元前街,使中轴线明显突出府署在古城北上方的几何中心位置。
古城整体构成一幅建筑艺术画面,主题鲜明,虚实结合,刚柔相济。金山、银山(西湖山)、韩山(笔架山)与韩江三山一水的自然地形给古城以优美的环境,雄伟壮观的城楼、衙署、寺庙、祠堂与街亭(牌坊)相联系,府第庭园,郭外八景相媲美,构成古城整体建筑壮丽的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