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译文”
人们只懂得解释和阅读有形文字的书,却不懂得阐明和研究大自然中的无形书;人们只知道弹奏普通有弦琴,却不知道欣赏大自然无弦琴的美妙琴音。也就是只知道运用有形迹的事物,而不懂领悟无形的神韵,这种庸俗的人又如何能理解音乐和学问的真趣呢?
“解说”
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说,凡人平生各有好嗜之事,有好书画者,有好琴棋者,有好搏奕者,有好奇珍者??爱好虽有不同,但皆能带来乐趣。《奉亲养老新书》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贴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配、浇花种菊、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以上种种,皆使人乐而忘忧。不过,从事这些活动,都要求人必须神用专注,否则,反而乱神耗气。比如,若你爱好音乐,就要把情感和自己的理念都投入在乐曲所描叙的事物中。因为古人认为音乐可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善消扰郁,助人入眠;通调血脉,抖擞精神;发人遐想,启迪心灵。使心情愉快,心愉寿自长。又比如,习字作画,也像练气功那样,要做到正形、静心、用意、运气。练字之前,须先绝虑凝神,心正气和;习字之时,则须端正己容,秉容思生,临池志逸。作画之时,要心与意合,手、眼、心保持高度一致,动中有静,使神志畅达、气血流通,对身体健康大有权益。再比如,读书之时,凝神定志;若有所得,心中欢欣;读到妙处,神采飞扬,使心志得到抒发。
总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神用专注,以锻炼人体各机能组织的协调能力。
“例解”
吴野洲的养生之道
吴野洲先生谈到养生之道,说:“我的身体健康与绘画是连在一起的。画画能够修心养性,排除烦恼与杂念。绘画的时候,思想很集中,心是很静的,能够达到陶冶性情的效果。画画是要动脑筋的,想画得好一点,更是要动脑筋。我的脑子一直比较清楚,与绘画时动脑筋很有关系。我力求进入新的境界,便不断地开动脑筋,使我的脑子得到了锻炼,至今记忆力还很好。”
吴老说:“绘画还使我的身体得到锻炼,增强了体质。我没有学过气功,但有人说我绘画就是练气功,看来有一定的道理。几十年来,我天天笔耕墨耘。常常是上午画,下午画,晚上还画,直至翌日凌晨二时才入寝。绘画的时候,研墨、展纸,到站着上下左右地挥毫,看似节奏缓慢,实际上随着绘画时的姿势的变化,手指、手腕、手肘、肩膀和腰腿等全身各个部位都在运动,增加了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