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65700000001

第1章 《孤独与沉思》

~1901 法国~

Alas! How can I blow out the light blue eyes, like a candle?

唉!我怎能吹得灭这淡蓝的眼睛,像吹一支蜡烛?

“获奖理由”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名人小记”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

当浪漫主义文学长久地站在诗坛的浪尖上,人们开始厌烦这种自我实现的感情宣泄。多愁善感和无病呻吟的创作让人们觉得这是在亵渎神圣的情感世界。在此背景之下,诗坛需要另一流派来冲击不平衡的现象,“帕尔纳斯派”的崛起正应验了这一切。这种与浪漫主义背道而驰的潮流迅速占领高地,对人们的灵魂大肆洗礼。苏利·普吕多姆也在这一时期乘势而上。

忧郁的童年生活让他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同时也无形当中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普吕多姆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相当优秀,每次考试几乎都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尤其出色。他还常常对文学名著爱不释手。然而就在他得意于通过了中学理科会考时,却因患眼疾不得不放弃报考理科的愿望,转而攻文。

普吕多姆从小和表妹生活在一起,情同手足,亲密无间。耿直的他认定表妹是未来的妻子,周围的大人也经常拿他们开玩笑,所以他坚定地以为表妹也是钟情于他的。不曾想,正当普吕多姆沉浸在所谓的爱情里时,表妹却写信告诉他已经决定嫁给他人。这对普吕多姆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对表妹的爱实在是太深了,如此真诚地去爱,从未想过表妹会投入他人的怀抱。而其他女子再也走不进他的感情世界,任何女子的闯入都是对那份爱情的亵渎,从单相思中惊醒过来的普吕多姆终身未娶。

他曾在后来和好友谈到这份感情,坦言道:“对她的感情使我明白了世间真的有柏拉图式爱情,而我就是那个活生生的见证人。至今我都觉得她是最天真的,然而她也是专横的,以致我想起来就会觉得从那时开始再也没有任何感情能这样充满我的整个灵魂。”

普吕多姆自小接受基督教的影响,后来又因身体原因被送到外祖母家静养。外祖母一家是狂热的天主教徒,普吕多姆很快就受到熏染,迷上了宗教。这让原本就沉默寡言的他更加阴郁深沉。母亲担心身体虚弱的普吕多姆增添精神上的负担,就让儿子离开了那个宗教之家。不久,现代科学气息日益浓厚,他的宗教之心开始熄灭,转而接触唯物主义哲学。但这并不能使他彻底从痛苦当中挣脱出来,他怀着对上帝的怀疑和愧疚,夹在科学与神灵的中间迷茫。内心的煎熬不能得到救赎,促使他不断地创作诗句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成年后的他这样说道:“心十分脆弱,仅维系于两三个回忆,这两三个回忆使一切都黯然失色……”

“内容梗概”

世界上最伤痛的不是身体上的残缺,而是内心的孤独。那些作为最珍贵的期盼,最原始的感情成为人们活着的支撑点。苏利·普吕多姆就是忍受着这样的伤痛为我们谱写了一部华丽而凄美的著作。

《孤独与沉思》中,存有低沉的灵魂也有高亢的呐喊。不管读者怀着怎样的心情去阅读,最终都会陪同他迈向灵魂的终端,去感受似乎带着节拍的生命。

期盼、怀疑、向往这样简单而平凡的字眼成了普吕多姆诗句当中的主要关键词。他对爱情有多期盼就有多孤独,对上帝有多怀疑就有多悲伤,对快乐有多向往就有多苦闷。然而,即便如此,也千万不要把他看成是一位悲情悲世悲怀的诗人。事实上,尽管命运与他周旋不止,但是他仍然保持高度乐观的姿态生活,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假如你的手整个白天忙个不休,一小时的夜晚仍会使死者羡慕,他们甚至连一晚的相爱都不能够。”

“精彩赏析”

一盏明亮的孤灯,一杯清香的茶水,在这静谧的书桌前,让我们翻开获得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诗集《孤独与沉思》。这是十九世纪诗坛巨匠普吕多姆精琢细雕的文学,里面注入了他的生命,他的灵魂,他的思想。他在诗集当中多次谈到爱情、宗教、科学、艺术以及战争,试图通过诗歌向人们传递那份只属于他的感情世界,提倡崇尚科学、理性分析,则是他作为帕尔纳斯派先驱代表的创作态度。

随着纸张唰唰地声响,泛黄的书页呈现诗集的目录,这是由《考验——爱情、怀疑、梦幻》、《意大利速写》、《战争》、《孤独》以及《沉思集》五部分组成的诗集。从1865年发表的第一本诗集《长短诗集》到1866年出版的《考验》再到1868年出版的《意大利速写》。这些诗集涵盖了普吕多姆的大部分创作精品。其中《破碎的花瓶》、《天鹅》、《命运》、《献词》等诗篇尤为著名。稍后我们会慢慢品读,就像品茶一样,需要小口小口地嘬才能体现它的清香。

那么,先来看看这位诗坛巨人在《考验》中编织了怎样的感情世界。开头就是爱情篇,普吕多姆早年因痴情于表妹而深受打击,也难怪他要发泄一下了。他在一篇叫《灵感》的诗中这样写道:“一只色彩奇异的孤鸟,落在一个女孩肩上;可是她拔去它艳丽的羽毛。”那五彩缤纷的孤鸟就是诗人的心脏,想要靠近那个女孩,却被拔去了全身艳丽的羽毛!自己全部的心意在一瞬间崩塌,表妹的身影依然在眼前徘徊。“制造了痛苦,用鸟的整件彩衣。柔软的绒毛,还带着身体的温热,残忍的嘴吐出微风把它吹散。”刺痛心灵的难过是无力抗拒的,就像当初陷入爱情的漩涡一般。然而,最残忍的不是表妹如何地伤害,如何地刺痛,而是那颗滴血的心脏还存有一丝温热。诗人感叹:“这鸟,就是我的心;那女孩,犯了罪恶,是我提起来就禁不住流泪的女伴。”那就是诗人朝思暮想的,真真切切的表妹,她犯了罪恶,伤害了诗人,但诗人并不怨她。

年轻的普吕多姆,正在自家门口翘首期盼着表妹的到来,尽管他知道表妹与他再没有关系。表妹就像那个外表鲜亮的女孩,把自己的心脏肆意地伤害。她在自己面前嘻嘻哈哈,丝毫没有悲伤的表现。诗人心中痛苦着,却不知道怎么摆脱这强悍而残忍的《命运》,他说:“要是我在丑一些的眼睛下懂得爱情,该有多好!那我就不会这么长久地在世上忍受这唯一刀枪不入的辛酸回忆,它离得再远,对我来说也是记忆犹新。”他其实是悔恨自己的,为什么要一而再地放不下呢?把这没有结果的感情交给命运去主宰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就能实在地说服自己了。不然“怎能吹得灭这淡蓝色的眼睛,像吹一支蜡烛?”然而,这算是上帝对自己的考验吗?

一直以为表妹是上帝赏赐给自己的天使,只要虔诚地信奉上帝,幸福的生活就会追随而来。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怎么会让自己承受如此难忍的痛苦呢?普吕多姆内心苦痛地挣扎着,这是不是又一次的考验呢,他不知道。整日整夜地与恶魔搏斗,与自己的灵魂搏斗,但是始终找不到任何答案,怀疑篇中的这首诗《搏斗》,细致深刻地讲述了他的内心世界:“每天晚上,我都被一种新的怀疑折磨,我向这怪物挑战,我肯定,我否认…纠缠着我的思想,这陌生的恶魔,在我失眠之时更显得吓人。”那是魔鬼,是整日整夜折磨他的魔鬼,住在他的心中,在夜晚猖狂。那恶魔“在我狭窄的床上,欢乐已被驱逐,我搏斗着,却动不了,如在墓中。”这不是现实中的恐怖事件,却依然使他的心恐惧,因为他内心在挣扎,在吼叫。心脏已经拧成了一面盾牌,不疼是假的,疼也是假的。“有时,母亲过来,提灯照着我,看见我大汗淋漓,便对我说:‘孩子,你不舒服?为什么不睡?’”世界上还有比母亲更爱自己的人吗?她发现诗人的异常,为诗人照明了黑夜,一句关切地慰问,着实给了诗人不少的安慰。诗人感动,温暖。 “我被她替人担忧的善良感动,一手放在额头,一手放在前胸,答道:‘妈妈,我今晚和上帝搏斗。’”这一切的恐惧都来自于诗人对上帝的怀疑与表妹的痛惜。但是此时此刻,诗人又变成了母亲怀中的孩子,叫一声“妈妈”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憔悴。

怀疑上帝是一项罪不可恕的罪过,这样的行为得不到任何的救赎,他这样想着,思想却一步步向科学、理性靠拢。持着怀疑的态度,清除不尽残留的迷信,这是普吕多姆最纠结之处。那如同梦幻般的快乐,短暂而不真实,他祈求,抵触,敏感,不知所措。

扉页上印着“梦幻”两个字,就已经说明在他的心中,美好的生活好似遥不可及。假如过上一个小时的欢乐时光也是值得的。留不住岁月,也许还能留住那一丝快意。诗人曾在《梦幻》中这样期盼过《欢乐》:“为了一小时独一无二,永不再来、前后都浸满泪水的欢喜,你能够,你应该把生命热爱:谁没有轮到过幸福?至少也有一小时。”诗人的要求就是这样简单“一小时”,他劝告世人,也包括自己“一小时的太阳使全天得到祝福;假如你的手整个白天忙个不休,一小时的夜晚仍会使死者羡慕,他们甚至连一晚的相爱都不能够。”是啊,我们羡慕一些生活,也有人一直羡慕着我们的生活。所以“别抱怨,你活着!这就谈不上不幸!世人,妒忌着你脆弱的心,将用生命去换取欢笑。”欢乐值得品尝,值得留住快意,“山峰将接受无穷无尽的寒冷,海洋宁可不眠,沙漠甘受烦恼。”这样的欢乐看似简单,却需要跨越无数阻碍。

治愈心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时间与离开。与其每天面对着折磨自己的恶魔,不如干脆地离开。普吕多姆这样做了,时间给了他创造奇迹的可能,离开给了他短暂的激情和遗忘。

1866—186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版诗画集《意大利速写》和一本抒情诗集《孤独》,我们现在翻到的这首诗,就是《意大利速写》中的代表作《昼与夜》。那是在佛罗伦萨的十月,苦难的伤感侵袭内脏,诗人为什么总是活在悲伤当中?他不知道。于是他这样感慨“大师,当你把恐惧注入这石头,你知道闭上眼睛远远不够,做梦,也是受苦,这你知道,为了大家都活着,谁都不要睡觉。”

孤独的他对爱的执著再次体现,与之相衬的还有孤独篇的《天鹅》,同样的哀叹、同样的感伤。语言依旧美丽而简洁,透露出伤感。那只天鹅在诗人的笔下必然会是这个样子:“幽深宁静的碧湖光滑如镜,天鹅划着巨蹼在水中滑行,无声无息。它两肋的羽绒犹如春雪在阳光下消融;这飞禽,在映照着乳白和紫红、美丽的夜色的灰蒙蒙湖中,如同钻石当中的一个银瓶,翅包着头,沉睡在两重天空之间。”

多么美丽的天鹅!普吕多姆就是这样用客观而不加修饰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容易忽略的美景。带着些许的忧伤、哀叹、怀疑和反思,他出版了最后的抒情诗集《孤独》。

与此同时,他仍然能在记忆的裂缝中看到表妹的一颦一笑,一个人的时候,这些画面就肆无忌惮地入侵到脑海,夭折的爱情落在纸上,化作了经典传世之作——《破碎的花瓶》。无论是谁给谁一击,都是致命的,因为在乎。当花瓶上出现裂痕之际,就是花瓶破碎的开始,花儿枯萎的前期。或许,她伤害他的时候没能听见那一声响动,但是他确确实实地碎了心。

在忍耐了很长时间之后,他不恨她,只怪自己不争气,不能守住最后的完整,还要让原本裂开的心碎不成型。

“心已破碎,别去碰它。”就像那破碎的花瓶,再也无法愈合。其实,除了他自己,谁会去碰触那不堪回首的过往呢?

1870年普法战争和亲人的死亡让普吕多姆对上帝的怀疑再一次升华,上帝真的爱着他的孩子吗?为什么战争与死亡能够那么轻易地俘获世人?上帝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脚下?他无法理解上帝对世人的考验,更无法接受上帝的冷漠。这般根深蒂固的怀疑使他失去了心中的信仰,使他的思想领域不断扩大,更促使他向人生价值意义的最深处探索去。

战争篇毫无疑问是在普法时期创作而成的。可以想象,当时的普吕多姆刚刚加入帕尔纳斯派,从文学技巧和形式上都很欠火候,所作的诗歌无法体现张扬。然而,战争的爆发呼唤了他天赋。他仇恨战争,厌恶杀戮,渴望和平。这首《血之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昔日杀戮的战场再次生长出美丽可爱的鲜花时,诗人疑惑了:“我们在杀戮在打仗,太阳却创造了春天,不久前士兵相残的地方,长出了美丽可爱的鲜花。”尽管尸体遍野的气味实在难闻,盛开的花瓣却依旧清香扑鼻。大地,残忍地吸吮着人类罪恶的鲜血,怎么能开出圣洁而纯白色的雏菊呢?为什么花儿不会被染成鲜红色?诗人不能理解,他这样质问那些不懂人情世故的花瓣:“你们毫不内疚地开放,漠然地对着我们的痛苦,法国的花呀,咱们可说是一家,你们应该为我们的死者悲哭。”诗人不是恨花儿不染风情,而是恨战争让花儿显得漠然,显得不顾世俗。

普吕多姆从开始的抒情诗转变为创作哲理诗,最终又转向散文篇。这是他内心的成熟、也是他思想上的进步、更是他灵魂上的升华。

有人这样评价过他“文学里的哲学家,哲学中的文学家。”他自己也在诗中这样说道:“是诗人还是哲学家?”这一切当然是不得而知。普吕多姆的《沉思集》也确实震撼了当时的文学界。在散文集中,他首先代表自己发表了对诗歌的看法:“诗是翻腾的内心之叹息,诗是被心谱成音乐的宇宙。天生是诗人兼哲学家的人非常不幸;他最甜蜜的幻想变成了痛苦的沉思;他审视所有事物的两面,并因此为他所欣赏的东西的死亡而悲泣。”他认为仅仅成为哲学家的人也是可悲的,因为那些哲学家花费毕生心血在什么是快乐之源等类似的问题上。可是当诗人就很幸福了,因为幻想不是最大的痛苦。

他觉得一个水平不高的学者或许能带来比真正高水平的学者更难懂的著作。“兴趣只是愚昧时期的权宜之计。”

散文中同样再次强调:幸福也不是长久的,只有长久的痛苦才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幸福和快乐也是不一样的。幸福能够存于心中,快乐却只能像一道闪光,稍纵即逝。诗人从诗歌、著作、快乐与痛苦、情人与爱、愚蠢与善良、礼貌、真诚、骄傲、教育、艺术、死亡、真理等多方面角度,为我们细腻地解剖了人生的真谛。

十九世纪的普吕多姆世界观凌驾于新概念之上,诗篇技巧高超,内容更是触及到了人们内心的渴望,一激涟漪,惊起了广泛的共鸣。这也是普吕多姆获得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击败其他文人,在法兰西乃至欧洲受到众多人群崇拜的主要原因。他的诗歌成了当时人们效仿的典范。

清茶一杯,心事尽显,慢慢地合上书本,思想仍在十九世纪游荡,从封面上开始穿越《孤独与沉思》——苏利·普吕多姆。

“名家点评”

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求、无法驱散的疑虑和伤感,成为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些作品形式完美、措辞严谨,并富有一种精雕细琢的美感。他的诗色调丰赡华丽,对音韵旋律不十分注重,但在他所创造的形式中,却使感情与意念的表达更能伸缩自如。他的整个心灵在这些诗中展露无遗,他娓娓而叙,柔顺而不流于伤感,那种高贵、深邃的沉思和无法抑制的哀怨深深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忧郁的气息使人人为之感染。

同类推荐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本书选取《红楼梦》中的贾府下层人物中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人,分别就他们的个性和命运遭际展开深入剖析,文笔细腻、观点独特鲜明。作者给几乎每个人物都设定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好让他们的命运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取舍中,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命运的“惟一性”……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本书为作者几年来所写杂文集。作者认为杂文是民意的载体。本文所写文章批评了社会的阴暗面,讴歌了社会的新风尚。
  •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爱你:黑道王子(完)

    爱你:黑道王子(完)

    我,伊沫涵,5岁的时候,父母因飞机事故死亡、弟弟失踪,后被舅舅带到韩国生活,后又修炼成为韩国杀手界的NO.1,心中相信自己一定会把弟弟找到。可万万没想到回国当天晚上初吻就被一个超帅的绝色美男夺走,恩?是自己走桃花运哩?还是自己太吸引人了?或我魅力太大了?更不幸的是,自己竟然和他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并且是同桌!!!。。。。
  • 蓝天碧海白婚纱

    蓝天碧海白婚纱

    “我决定了我以后的第一桶金带你去见李易峰”“真的吗”“我说一不二”“好啊我记住了”这是年少无知的一句承诺她却记了一辈子“等你尝过所有新鲜感等你终于感到了厌倦我带你回家好么”“你浪你的我等我的”你还记得我叫你抬头看的那片天吗?他心无她她还是没有撒手就走这是心有不甘还是真的那么喜欢?
  • 我的世界,觉醒

    我的世界,觉醒

    被Alex救回的林枫失忆了,他忘记了过往的一切,因此他和Alex踏上了找回记忆的旅途,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林枫找到了友谊,找到了伙伴,并且找回了记忆,但是林枫不再是记忆中的他,他早已成了林枫。
  • 深缘恋

    深缘恋

    你说你药者很牛?不好意思,她药者医者毒者兽者灵者;你说你家那只破老虎很牛?不好意思,她把最高贵的“云”当宠物;你说你仙幸之体很牛?不好意思,她不死神体;你说你三种元素很牛?不好意思,她六种元素全有。这样一个天才,却为情走火入魔,伤她的那个男人,你给SO恋滚粗来,保证不打死你!
  • 《黑道天师》

    《黑道天师》

    一场玄门道术与现代科技的殊死较量,一场美女警察与茅山道士的儿女情长。集枪法和道法于一身的驱魔警察,是如何掀起黑道上的血雨腥风!王者只有一个!谁能笑傲江湖!
  •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不可不知的人脉法则

    在众多“80后”步入或即将步入30岁之际,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在为生活和事业艰辛打拼,他们离成功还很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脉或者不擅于经营人脉。本书立足于20几岁这一特定人群,从年轻人的人脉现状、错误的人脉经营方法,以及建立人脉的具体技巧和场景出发,为年轻人的成功指点迷津,为事业的辉煌扫除障碍。
  • 璇玑王妃

    璇玑王妃

    自古以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彼时的中原一分为四,南梁、北周、东齐、西楚,其中南梁北周是为不分伯仲的大国。纷争二百余年,有人悄然步乱天下之棋局,只待收网之时,将中原收入囊中。
  • 重生豆蔻岁月

    重生豆蔻岁月

    魏安然是一只奋斗在社会底层的蚂蚁,却与一枚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帅哥青梅竹马十六年——女的自卑不敢言爱,男的别扭不肯表白。可没人告诉过他们,闷骚的孩子也会被老天爷玩。一日,她遭遇飞来横祸,七日后,她重生,由魏安然变成了卫安然,且貌美如花,人见人爱。她记得生前的许多事,许多人,却独独忘记了自己最爱,也最爱自己的那个他。
  • 瑜伽之路

    瑜伽之路

    《瑜伽之路》以被称为印度《论语》的《瑜伽经》中的八分支法为切入点,介绍了八支分法的概念、方法,并以八支分法为线索,重点对生活中存在的烦恼、关涉生死的疾病、生命中的爱与恨等现实与心灵问题,做了瑜伽意义上的解读与阐释,从而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