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古老、雄伟、险峻的三危山,是敦煌东边的一道天然屏障,为莫高窟、绿洲农田阻挡了狂风黄沙。“危峰东峙”是敦煌八景之一。
我国最早的地理志《禹贡》记载的“窜三苗与三危”的三危,就是指这座山峰。
登上危峰顶端,极目远眺,大漠戈壁、党水北流、草原绿洲、长城烽燧、清泉湖泊尽收眼底,又因山上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在烈日曝晒下,像熊熊大火焚烧过一般,所以又名“火焰山”。雨后黄昏的三危山更是神秘莫测,别有一番景致,只见三座山峰,危如欲坠,在落日的余辉中,披戴着万道金光,闪烁着灿烂光芒。当年乐傅和尚行至山下,这万道金光在虔诚的佛教徒眼里仿佛出现了千万尊佛的金身。这就是“三危佛光”。
三危山上的三座危峰,排列有序,气势逼人,像三把利剑刺向蓝天。传说古时候,这里是牛脊梁山,没有那三座危峰。山上白天挂太阳,晚上挂月亮,人们安居乐业。有一天,山上的太阳、月亮突然不见了,黑暗寒冷,人们难以生存。经查问,才知道是让下凡天狗偷走了,准备吃掉。
当地有武艺高强的弟兄三人,名叫大危、二危、三危,带领乡民到牛脊梁山赶跑天狗,夺回了太阳和月亮。可天狗贼心不死,见乡民下山回家种田,又来偷走太阳、月亮。这样,天狗偷了一次又一次,三危弟兄和乡民夺了一回又一回,非常劳累。为了长久保护太阳、月亮,三危兄弟决定永不下山,整天守卫在山上,吓得天狗再也不敢来偷了。从此,太阳、月亮按时升起落下,人们又过上了好日子。
天长日久,站在牛脊梁山上的三危兄弟,变成了挺拔的三座危峰,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把牛脊梁山改名为“三危山”。
要进三危山,必须通过前山梁上的一座木牌坊,这就是“南天门”。穿过南天门,是一条羊肠小径,崎岖坎坷,直通山腹。在山腹部的深沟幽谷里,有一眼永不干涸的甜水井,名叫“观音井”。井旁有一座静谧幽雅的寺院,叫“观音庙”,终日香烟袅袅,磬声悦耳,经声朗朗。庙旁胡杨翠绿,红柳茂密。相传,南海观音菩萨从瑶池赴宴归来,路过三危山前,只见桔红色的晚霞中,五光十色的瑞气萦绕着三危山峰,如花似锦,万紫千红,好似蓬莱仙境。她只顾低头赏景,不料手中的净水宝瓶一斜,洒下甘露数滴,落在山谷,化为一眼水井,便叫观音井。据说,饮了观音井水,延年益寿,可除百病。再往深山谷中走去,还有一座唐宋时期修建的古庙,名“老君堂”,是为供奉太上老君而建的。其龙凤砖雕,图案精美,价值极高。
三危山峰,为中峰最高。中峰顶端,建有王母宫正殿一座,殿后是玲珑精巧的木构三层楼阁,保存完好。山上为啥要建立王母宫呢?
相传王母最早就住在这座山上,她若出去游山玩水,讲经说法,便让一只美丽的三青鸟送信引路。有一次王母外出,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三危山突然火光冲天,烟雾弥漫。三青鸟虽奋不顾身地灭火,终因身小力单,未能如愿。王母归来,使用法力灭了大火,但迟来一时,三危山已被烧得寸草皆无,残不忍睹。王母只好搬到瑶池去住。后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听了“三青鸟”的故事,吟诗一首: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