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5800000005

第5章

在三洞五沟,景色最好的是杏林沟,尤其是每年春天。

清明前后,五里长沟先是到处星星点点的淡色花蕾,一夜间,铺天盖地都是雪白的杏花,两面坡上高的、低的,山崖上探下来长的、短的,沟底努力向上伸展茂密的、稀疏的,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每到这个时候,杏花那淡淡的香气会飘过几条沟,我们十多个张家沟的孩子就闻香而动,几乎是日日窜在杏林沟——当然不是赏花,我们还没有那个美感,且年年岁岁身边随处可见,我们是贪婪蜂蜜。

我的祖爷爷从山东逃难过来时三十岁,走到杏林沟已是秋天,看到整沟的杏林及累累的杏儿就留下了。祖爷爷用了一个多月在向阳的坡上凿出两孔小窑洞,随后出去打短工赚点粮食,祖奶奶则领着我爷爷提个箩筐摘杏子——挤出杏核砸出杏仁熬油,即可炒菜当灯油,杏肉晒成干,冬天实在没粮食时可充饥。第二年春天,祖爷爷在缓坡上开出几片地,一个家族就此开始蔓延。

这本是一沟野杏林,几百年自生自长,退化变异,结出的杏有大有小、有红有黄,有软有硬,口味有甜有酸、有面有涩。如果是爷爷领我回杏林沟,几乎闭着眼都能说出每一棵杏树结的杏是甜是酸——从八岁开始,我爷爷几乎攀过这条沟里的每一棵杏树。

其实,在三洞五沟,杏林沟的地最贫瘠——石头多,坡陡,当地人根本不在这里费时开荒地——基本不长庄稼。勉强糊口对付着不饿死,等我爷爷十二三岁,便去张和尚家当了长工,随后在张家的恩赐下,举家搬迁到张家沟。但山里人憨厚,都认为杏林沟姓孙了,我家的那两孔窑洞在那儿,地里长不长庄稼都是我家的地。

杏花开时,总有河南的几个放蜜蜂的人各携几个蜂箱过来,一直待到秋后才带着蜜蜂离开,时间久了跟我家都成了朋友——爷爷说从沟底刚挑上来的泉水里加两勺蜂蜜,那个甜啊。确实,杏林沟就是甜的——那些蜂客大多数跟我爷爷熟识,且又住在我家杏林沟的窑洞,只要跑去,总会往我嘴上抹上点蜜。

这就是我老往杏林沟跑的动力。

跟我老去的有儿时几个伙伴,山里孩子野,大人基本不管。只要天黑回家不被狼叼走,其他时间自由自在,提个筐子美其名曰割草,其实野草遍山,几镰刀下去就满满一筐,随后将筐子放到一处,满山疯跑。

那种快乐直到现在都挥之不去,渴望至极。偶尔的酣睡,我的梦里从没有出现过现在,或者从那个山坡的村里走出的任何印迹。三十年的改变除了身体、思想好像仍是那几条沟里野跑的一个孩子。不过,手里割牛草的镰刀还在,以备随时刻意自残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就像个田鼠洞,思想里也存有岔道或者救生的辅助洞口,但最宽阔的注定是故乡的回忆或者归去的路;就像一大片庄稼地里,正午的太阳白花花的,苍茫大地就我一只田鼠支棱着前蹄看着远方,看累了,拨拉下已经成熟的口粮,含满双腮,衣锦还乡。

偶尔我们会在杏林沟碰到张和尚——他极其喜欢甜食,只要有俩钱必定是先买点蜂蜜,往往提上半瓶蜂蜜往回走,没有出了杏林沟就底朝天了。这时我们都知道他该涮瓶子了——远远看着他坐在一个石头上,拿那个瓶子灌点山泉摇晃摇晃仰脖喝了,再灌上,一遍又一遍。

有时候我会跟全村人一起去劳动,但那种集体性的劳动毫无乐趣可言,唯一还能想起来的就是休息时张和尚绘声绘色的故事——他懒惰不干活,也不在乎给不给工分,生产队长拿他没办法,就让他给大伙提点水,休息时讲故事让大伙乐和乐和。

张和尚爱吃甜又老喝凉水,这导致他老放屁,往往大家围坐着听他侃到高潮,“嘟”的一声,一片笑骂。有一次可能是他的屁太臭了,跟他挨得近的几个妇女作呕,“呸呸”地吐唾沫,张和尚站起来,一本正经——这倒是奇怪了,吃屁还吐核呢……

其实,此时的张和尚已经不那么快乐自在了,你想家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每天只能混个三成饱,于是自诩光明磊落的张和尚开始想办法活下去了——当然他绝对不会对哪家哪户偷摸,他往往直接就在将成熟的庄稼地里拿,掰几穗玉米就啃、从地里扛上捆小麦就走……

大伙心知肚明,基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集体的就是张和尚的,他饿了到你家也是吃。但生产队长不干了——这个人跟刘胜爷爷相处得不错,后来把自己闺女嫁给了刘胜他爸。有一次张和尚窜进玉米地刚掰了穗玉米,这位队长猫在旁边直起了身子。村里人都说是为刘胜爷爷买了个地主泄私愤——张和尚被抓走了。

张和尚被抓进去,随后送到看守所。据说他到了里面勤快得不得了,挑水、扫院子、打煤糕、给犯人送饭无所不干,看守所没好的但总有口吃的,别说逃跑了,拘留期满了撵都撵不走。

所长最后发话了:再不走枪毙了你!张和尚笑嘻嘻地把墙角的铁锹扛上:那我走。但这个得给我,我回去好好改造!所长哭笑不得挥手让他赶紧走人。

第二次去,就和回家一样,所里这个喊:张勤挑水!那个说:张勤去把猪喂了……整个一个编外人员。临走如法炮制扛起人家的锄头——我回去好好改造用得着。

接下来张和尚该掰玉米掰玉米,该挖红薯挖红薯——生产队长不去告了,因为告了也没用,公安局都说了:没有太大破坏集体的行为,张勤可以特殊对待嘛!

尽管时不时要为肚皮发愁,但张和尚自由随性,随心所欲地活着。

我很快进入了小学,满山疯跑成了偶尔的享受,就算我最钟爱的杏林沟,也只有每年的暑假期间跑去两趟,花已谢,果不熟,几只松鼠上蹿下跳,受了惊吓的野鸡呱叽叽地叫着飞到乱草中,索然无味。而这一切拜张和尚所赐,那句“吃公家饭的”如一座山压在我背上,并在我父亲嘴里一次次描述着,刺激着我一路向前,无法停顿。

一年级在张家沟小学,尽管刚满六岁的我比所有孩子都小,但我必须每一次都得考第一,因为我父亲已经是我们小学的民办教师兼校长了——全村唯一一个高小毕业的。全校三个年级二十几个孩子,一二年级在一个教室,我父亲语文数学都教:一年级拿出语文课本看黑板,二年级向后对着墙做数学第二课后的作业……

相比我的压力,村里人有些忐忑,提心吊胆:全体学生挨家挨户撕掉某领袖画像——党史上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18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到第二年9月份山里人似乎才有感觉。刚上一年级的我跟一帮孩子挨家挨户“检查”,发现就撕掉领袖画像的举动让山里人知晓这又是一个开始——连糊在灶头的报纸上有这位领袖的照片都被撕掉,就像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一样,他们中的大多人看着窑洞里被撕掉的空白处发呆——黑乎乎的窑洞墙壁,那块空白让他们发毛——撕掉这个又要贴哪个了?

好在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用再贴谁了——我父亲按上面精神给大伙讲了一课,内容就是三中全会前在《人民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用普通话念完这个社论,然后用老家话说:党换了领导,就是邓小平同志!他是务实的,大家的好日子快来了。没多久,所有土地分给了个人,牲畜分给各家——农民有了自己的地就等于有了一切。很快粮食就够吃了,很快衣服有换洗的了,家家院子里养上了猪,一群群的羊儿飘上了山坡……这个变化张和尚总结过:过去是“天天催,集体干活糊弄鬼”,现在“不用催,自己地里没白没黑”。

尽管地里活多,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但父亲从没放松我的学习:你是吃“公家饭”的,不用去地里干活,也不要出门,把我布置的作业写了,晚上回来我检查!

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后别的孩子漫山遍野去跑了,我只能在翻着课本实现“吃公家饭”的目标,先复习当天的再预习第二天要讲的。

现在想来当时山村学校的复式教育真的很有意思,又复习又预习的,我们一年级那点东西很快就掌握了,于是闲来无事往往在课堂上偷听二年级的课程——好比刚知道1+1=2就去学111+111等于多少了,父亲在一年级末发现我这种乱七八糟的学习态度后,毫不犹豫就把我转到关庄镇小学,仍是那句话——你是“吃公家饭的”。在这就毁了。

从这一年起,我在外面住的时间逐渐比在张家沟多了,小学在关庄镇——初中到县城——再回关庄镇——高中去地市——大学考到省城,每周回去一次——每月回去一次——每年回去不了几次——直到回去睡一晚都成了奢望。

父亲当年到关庄镇读书时认识了我母亲,后来尽管我姥爷坚决反对,但我母亲以死要挟最终嫁进大山——这在当年轰动整个关庄镇,且不说当地的居然嫁给个外来户的后代,只说放着镇里那么多好小伙不找,却要找个山里的土包子已经让我姥爷差点吐血。

我到关庄镇上学就住在姥爷家,虽然对外孙没意见,但看到我百分百会想到我父亲——姥爷基本不跟我多说一句话,每天冷冰冰的面孔。尽管姥姥非常亲我,但每到周末我总是早早就拾掇好书包,下课铃一响背起就走,直接跑回张家沟。大学毕业那年国家才开始实行双休日,也就是说我在学校期间每周就这么一个礼拜天,其中在关庄镇的四年小学里是最期待的。

十里山路,夏天还好说,跑回去也就刚擦黑,冬天经常跑了不到一半,天就黑透了——山路本就难走,再加上曲里拐弯,到处能看到黑黝黝的一堆东西,尤其是起了风的时候,摇摇晃晃不自主就想到青面獠牙、妖魔鬼怪。第一次跑夜路我磕磕绊绊回到家,眼泪不由自主就流下来。妈妈把我拉在怀里使劲抱了抱,责备我为什么不听姥姥的住下,我只是摇头。

自此,每个周末的下午,母亲都会在沟口那块大石头旁等我,无论寒暑。到现在我的梦中有时仍在跑啊跑,但总不到尽头,看不到家。

我就是要回家,我想念张家沟的一草一木,我想念杏林沟的松鼠野鸡,我想念窑洞暗暗的温暖的油灯,我想念炉子上面热乎乎的红薯,我想念晚上睡觉妈妈掖被子的手……

我不恨姥爷对我的冷漠,反而有太多感激,首先他遗传给我他的记忆力——姥爷在关庄镇当过总会计,十多个大队的账报上来,他看一遍就报总数,旁边有人不服气打了遍算盘后目瞪口呆,分毫不差。虽然我没姥爷那么超常,但偶尔也让人目瞪口呆,比如多年前有个饭局,席间有个第一次见面的人爱讲笑话——自此再没联系,再次偶然又坐到一个桌子上,他早已不认得我是谁了,但我直接报出他的名字并说起那次饭间他讲的笑话,几乎一字不差。在报社当编辑期间,有个夜班,老总过来问某个小稿子大概什么时候发的,我想了想,随口就把日期版数报了出来。四个月前啊,每天几十个版面,老总根本不信,夜班编辑们起哄,后来老总输给我一条好烟。

但记忆力超群并不全是优点,好的坏的过去总在脑海盘旋,且清晰如昨日,挥之不去,搅得自己寝食难安。我小学毕业前不久,姥爷莫名自杀,十多年后大舅步他后尘。当时不理解,现在自己偶尔也冒出这个念头,才知道心累才是不想活下去的借口。

第二个感谢的是我姥爷教会我打麻将,这为我最风光的那次衣锦还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姥爷好静但爱极了麻将,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村里打麻将,四个人打十多个围观,这让我姥爷伤透了脑筋。我见过几次姥爷打麻将,别人起了牌都立到跟前,条饼万逐一摆顺,后面站的人就开始指点,打这个打那个。我姥爷起了牌全扣着,自己盲摸一遍后仍扣着——后面站多少人都不知道他的牌,自己静静的,该碰碰,该吃吃,该胡胡,据说从没错过一张牌。

我五年级那个冬天,张和尚干了件惊人之举,刚开始大伙笑破肚皮,但后来都不笑了。爷爷跟我说:真不想他能这么干,但这个事情干得真不错。

土改分地时张和尚死活不要,牲畜更连看都不看,村里后来给他争取了个五保户,乐得他屁颠屁颠随后就搞出个名堂。这年春天他从山后捡了两只小羊,问遍三洞五沟无人认领,张和尚无奈就养了起来,养着养着他脑子里估计就开始勾画出这个事。

他变勤快很多,懒觉不睡了,也不到处溜逛了,像对待孩子样照看两只羊儿——张和尚牵着羊儿穿过张家沟成了风景——不打不拽拿草哄着羊走。这两只羊儿茁壮成长,年底时成了张家沟最肥的两只羊,但收羊的去了几次,出多高价张和尚都不卖。

进了腊月,过了二十,张和尚在一个早上窜到大队部的窑洞,踹开门,不知怎么鼓捣的就搞开喇叭喊上了:老少爷们,都到村前的打麦场,有羊汤喝啊……大伙将信将疑到了打麦场,发现张和尚远远站在打麦场边,盯着两张羊皮发呆。杀羊的已经将两只羊宰好,两口大号行军锅热气直冒……那天张和尚一口都没喝,看着三洞五沟的家家户户拿着家伙端走羊汤,嘴里就一句话:平常我老吃你们的……当时我放寒假在家,父亲让我去端点,说是张和尚的一片心意。端上羊汤,我突然发现张和尚满头都是白发,脸上的皱纹如刀刻,条条深入额头——回家对爷爷说起,爷爷掐了掐手指,快六十岁的人了也该白了。

喝了几口羊汤,爷爷出窑洞站在院子边盯着村前的打麦场,我跟出来看到张和尚佝偻着将锅里的骨头捞出,他身后村里几乎所有的狗都眼巴巴看着,张和尚一扬手骨头飞出,二三十条狗冲出……

同类推荐
  • 狙击生死线

    狙击生死线

    韩光和蔡晓春都是狼牙特种大队的顶尖狙击手,他们是生死战友,同时也是竞争对手,两人更是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军医赵百合。后来,蔡晓春因违反军纪离开了部队,他带着赵百合出国做了雇佣兵。而韩光转业到了滨海特警,成为功勋狙击手。滨海即将迎来世界经济论坛,滨海公安局严阵以待。不料,韩光的狙击步枪被神秘盗窃,回国的赵百合更被这支狙击枪枪杀……韩光则成为被追缉的杀人疑犯。蔡晓春离奇出现在滨海市,被幕后黑手何世荣雇用,准备刺杀海外财团老总何世昌。韩光和蔡晓春之间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警方和军队严密合作,韩光一举捣毁黑暗势力,韩光和蔡晓春的最后决斗,在一片废墟上展开……
  • 合浦珠

    合浦珠

    书叙金陵书生钱九畹的婚姻事:钱生的老师和妓院鸨子合谋坑骗九畹,因妓女赵友梅向钱生说明,其密谋未遂,便经官诬陷;钱生逃至范家,与小姐梦珠私订终身,但范家要求必须明珠为聘,当钱生得到明珠时,范家已接到程家下聘的明珠,于是考诗择婿,皆大欢喜。
  • 故乡情韵

    故乡情韵

    本书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爱情为重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个版本的改变,包括情感方面,也出现了逆潮流而动的新鲜事。
  • 满巴扎仓

    满巴扎仓

    在一种探秘解密的氛围里,手头阔绰而又神情专注地打开故事的宝盒。小说情节引人入胜,哈森的译笔也精到流畅。作品意境如高原般深远,叙事质地则似草海般温润:任凭粗暴的风沙袭向无辜的秘境,那珍贵的遗产也必然坚韧地造福于大众民间。作品展现了十九世纪末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社会生活图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众多、性格鲜明,塑造了一群为保卫蒙古族文化遗产而舍生取义的医生喇嘛形象。小说结尾设计巧妙、浩然大气,将珍藏几代的蒙古族药典以手抄经卷的方式广布天下,治病度人,既有提倡各民族和平和谐的政治高度,又有仁爱天下的宗教情怀。
  • 旧辙

    旧辙

    《旧辙》收录了作者2000年后新作《我的连队》、《男左女右》、《村长老赖》等4篇,处女作《热的雪》,成名作《旧辙》,代表作《父亲进城》,影响争议最大之作《边缘或大侠》。
热门推荐
  • 我们,今生安好

    我们,今生安好

    陌景寒说他是天使。锦夏沫不信,在她看来陌景寒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可陌景寒如果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天使锦夏沫,你会爱上他么?
  • 恶魔,你让开

    恶魔,你让开

    叶枭的出现把林萧的生活变得十分得烦躁,而叶枭却把两人之间的这些事情当成了乐趣,也因此改变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 在动漫遨游的日子

    在动漫遨游的日子

    二次元装逼系统,只为装逼而来。第一卷:喰种世界第二卷:绯弹亚里亚第三卷:fatezero(第四次圣杯战争)第四卷:零之使魔第五卷:青之驱魔师
  • 重友传奇

    重友传奇

    面对白色恐怖,面对血腥的大屠杀,面对失败的大革命,有一位呐喊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工农红军的核心领袖,在巍峨起伏的井冈山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一位大别山走出的少年,从最底层的小兵,就像燎原之火,逐步成长为人人敬仰的将军!此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妃公主

    我妃公主

    谭静宜是21世纪什么都相当凑合的人,她刚刚一只脚才踏进职场,还没站稳却因为在一场大火中的见义勇为,将她的人生彻底改写。她带着前世的记忆,穿越到了混乱的战国。本以为一次穿越可以重塑命运,做回倾国倾城、多才多艺、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女主。可是为什么别的女主穿越不是皇妃就是公主,最差也是个千金小姐,而她谭静宜却穿到一个做不成女主的丫鬟身上?而且还是个呆呆傻傻,被和亲的公主主子竟然逼迫她代嫁的瘦柴丫鬟!她用自己的智慧、胆识和专业知识在战火纷飞的乱世和明争暗斗的后宫一次次化险为夷,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收获爱情,并身居高位。当真相越来越近最后竟然发现她不过是别人的一枚棋子,这一切的一切不过只是个局中之局……。
  • 假面柔少的呆萌小白

    假面柔少的呆萌小白

    女孩挽过乌发,悠悠看向窗外。承诺就那么经不起风吹雨打,任凭那么多承诺始终没有一个陪到自己最后。抬头,还是那片蓝天,还是那样的碧蓝,未曾变过。可曾在我身边的人、许下的承诺没了......
  • 体育世界

    体育世界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向大自然不断发出呐喊、挑战的历史。那无尽的天空宇宙,那波涛汹涌的江湖诲洋,那险峻阴喑的高山密林,那人迹罕至的沙漠洞穴,那神秘瑰丽的南北两极…… 在这套丛书里,你可以看到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勇士们、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感人肺腑的壮举,请不要忘记他们。该书具体介绍了50个体育英雄最为辉煌的故事:英雄刘翔、飞人乔丹、球王马拉多纳、中国女排、棋后谢军……追求竞技体育超越自我生理极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追求超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都是“语言”,聪明的女人总能够通过人的这些行为读懂那些“言外之意”。本书就是通过介绍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内心世界,引导女人充分发掘自身的细心、感知力等天生的性别优势来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语言、读懂他人的行为语言,从而成为生活中善解人意、举止有度的俏佳人。
  • 凌灵玄世

    凌灵玄世

    一个平凡的少年,在一家面馆里受尽欺辱,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人生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一个曾今的霸主附体,让他从无名小辈变成了家喻户晓得一代霸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