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100000007

第7章 中国的城市在哪里(6)

城市发展离不开富人,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所以既要吸引他们来投资,也要尽可能让他们来消费。一座发展中的、繁荣的城市,必定需要更大量的富人以及与他们的需求相适应的高消费,需要奢侈品和远高于平均水准的服务。这与城市资源的均衡分布及普遍性社会保障并不矛盾,要坚持对富人的超标准服务按高于市场价收费,对奢侈品课以高税。这些收入越多,政府用于城市发展和补贴穷人的钱越多。当然,吸引富人也是城市间的竞争,如果征收过度就会失去富人。只要管理得当、法制健全,对富人的消极影响不必过虑。不时有人指责富人的炫耀性消费,其实真正的富人不会在手上戴上十只戒指,大多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奢华生活,最善于炫耀的恰恰是某些媒体。心态健全的居民、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少年也不会轻易受到诱惑,参观了皇宫就想当皇族的人毕竟是少数。

2010年12月30日

好事为什么不能做好

去年初上海市政协大会召开期间,我就虹桥机场等候出租车不便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事提案,不久有关方面派人当面给我作出答复。我提出的建议是,将出租车等候区的商店拆除,将公交和长途车站移开,扩大出租车候车区,并且像深圳、北京等地的机场一样,将直排两行上客改为多排斜行上客。答复令我非常满意,因为机场也将按这样的办法改造,一年内就能完成。

今年初政协召开前,果然听到消息,虹桥机场出租车候客区改造完毕,条件大为改善,旅客候车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可是1月7日晚上我在虹桥机场等出租车时遇到的情况却使我有些失望。候车区固然宽畅多了,出租车完全可以多行斜排停放,在上客后就能直接离开,不必相互等候,但眼前的出租车却依然一辆辆排成竖行上客,而且经常后继无车,过了好一会才见有车从候车区驶来。我问调度是怎么回事,他说因为下雨天旅客不愿走出到室外上车,所以只能用老办法。结果我等了半个多小时。

当时我想,上海多雨,春夏季节更多雨天或阵雨,如果一下雨就只能用老办法,那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照理,主管部门在制订改造方案时就应该考虑到下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当初在候车区加盖一个雨棚,应该不会增加多少钱,也不会有什么技术上的困难,现在再来解决,不仅会增加投资,而且又得影响正常的运行。

但今天早上听到东方传呼的广播,才发现还有管理上的原因。根据旅客的投诉,一些出租车占着等候的位置,却迟迟不肯出车,因此后面等候的车进不来,旅客走不了,等候的队伍排了四圈,等候的时间普遍超过半小时。出租车司机这种行为照理应该受到客运管理员的制止,但来自某出租公司的管理员却无动于衷,真正的管理员又不露面。

尽管我没有到现场做调查,就已经能够断定这种怪现象的根源所在——机场等候的出租车不再分长途和短途,这也是这次改造的措施之一。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就已经有了担忧,如果背后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做得到吗?

这是虹桥机场候客出租车多年没有解决的矛盾:出租车司机候客排队的时间很多,有时甚至要等好几个小时,但乘客的路程长短差别很大,有的只需要一个起步价的车程,有的却是上百元的车费。于是一度出现司机拒载短途客,或者向乘客额外索取“补贴”,还有个别调度员将长途乘客调给熟悉的司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前几年都实行将长途、短途分开候车的办法,一般排队等候的司机拉长途,短途则由特定的公司承担,司机一般不必排队。所以机场候车处原来都有中、英、日三种文字写的通告,配上标明范围的地图,绝大多数旅客也习惯了这样的办法。

我本来以为,既然管理部门取消了长短途的区别,肯定已经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现在看来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显然这些赖在停车位不愿出车的司机,是嫌乘客的目的地不够远,在等更合适的乘客。管理人员不闻不问、无所作为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与这些司机有特殊关系——或者属同一家公司,或者是熟人,或者对方碰不得。

但是站在司机的立场想想,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如果他等了四个小时才轮到这次出车的机会,上来的乘客只到西郊宾馆,车费才十多元,几小时等候的回报实在太低!当然主管部门也可以做出强制规定或者给予处罚,但这样一来,司机们就会不来机场候车,到时候旅客在机场会叫不到出租车,或者等候的时间更长。短途乘客很可能一直等不到车,即使勉强上了车,也得看司机的脸色,或者变相多付车费。如果一定要调出租车进机场,或者让某出租车公司保证机场有足够的车,只通过行政命令或铁腕措施恐怕难以奏效。

改善机场等候出租车的条件,为旅客提供便利,缩短旅客候车时间,是一件好事。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目的也是好的。既然如此,就请主管部门继续努力,将好事做好。一方面,应该在候车区补建一个雨棚,方便乘客上车。另一方面,一定要在保证司机和乘客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切实解决长途、短途乘客与司机等候时间之间的矛盾。有的措施效果究竟如何,既需要事先的调查研究,也应该做必要的试验,不能哪位负责人一拍脑袋就做决定。个别司机的过分要求和违规行为固然应该坚决制止,但多数司机的正当权益也要切实保护。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优质服务,虹桥机场这个上海窗口是亮不起来的。

2006年2月21日

这样的上座率有什么意义?

当铁道部发言人宣布高铁的上座率高达120%时,我和多数对高铁运行状况稍有了解的人一样,颇感意外。因为自从7月1日沪宁城际高铁开通以来,我已乘过六次。除了7月1日当天是买的VIP票,坐在车尾(事先报道可坐在车头,上车后才知道车头的VIP座根本不开放),看不到其他车厢的情况外,其他五次都看到了车厢中的空座,有时看到一节车厢内的乘客不到一半。就是那间VIP座,八个座位也只有五位乘客。不过按照铁道部运输局综合部主任李军的说法,我才发现自己实在孤陋寡闻,原来高铁的上座率有自己的统计标准,“高铁列车中途停站,旅客有上有下,席位是可以复用的,所以上座率超过100%并不一定超员”。这充分证明了“中国高速铁路自运营以来始终保持客流非常旺盛的状态,高铁上座率120%是真实准确的”。

但我还是不明白,这样特殊的上座率有什么意义,因为公众无法通过这样的上座率来了解高铁实际运行的情况和成效。大家心目中的上座率是很简单的,就像一个有一千个座位的电影院,卖掉了八百张票又没有退票,那就是80%的上座率。至于买了票不来,或者开映后就走了,都没有关系,因为票款已经收到了。但听了李主任的解释才知道,高铁的上座率完全反映不出经济效益,甚至可以与客流的实际情况无关。举个极端的例子:从上海到南京发出两列列车,一列是直达车,上海上了九百位旅客,还有一百个空座,上座率是90%,以每张票一百五十元计,收入是13.5万元。另一列车途中停靠六个车站,也是一千个座位,始发站至第一站间有八百位旅客,第二站至第五站间完全无人,第五站至第六站间又有八百位旅客,上座率是160%,以每张票三十元计,收入是4.8万元。那么,90%的上座率与160%的上座率如何比较?160%的上座率就能证明“客流非常旺盛的状态”吗?

我记得以前铁道部门使用“人千米”这个单位,无疑要比简单的上座率精确得多。在上面的例子中,上海南京间以三百千米计,前者就是二十七万人千米,后者以每段五十千米计,就只有八万人千米,高下立现。

其实,现在高铁都用电子票,进站都需经扫描,每张票的信息非常完整,完全可以采用更精确的“上座率”。如上座率应该以全程为单位进行折算,上海南京间应以满三百千米为1个基本单位,像上例假设的那两张票,每张只坐了五十千米,只能计为0.16单位。用这种方法计算,后一列车的上座率只有30%,而前一列车依然是90%,应该比较能反映实际情况。另一种办法是根据收入计算,如每张票以一百五十元为单位,后一列车的每张票只能折为20%,上座率为6%。采用这些统计办法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困难,却能使公众了解高铁的运行状况和效益,远比目前的120%上座率“真实准确”。

2010年8月13日

光靠铁道部解决不了春运难题

连续几年都写了有关春运的文章。有一年我曾写道:何时春运不再成问题,让我们在新年以后、春节之前能写点轻松的话题?今年尽管我已就春运接受过电视和电话采访,但一直不想动笔。可惜事与愿违,现在还是不得不说几句话,因为我不相信铁道部开出的支票,我认为光靠铁道部解决不了春运难题。

铁道部声称,春运之难在于运力不足。所以寄希望于铁路建设,待运输能力提高到能满足客流需要时,春运就不成问题了。在铁道部方面,或许并没有算错,因为到2012年能铺好多少千米新铁路,建多少新车站,改造多少旧铁路,最终能达到多少运力,不会有什么误差,多大的运力可以输送多少旅客也不难计算。而且确定这样的目标后,也便于向国家要钱——除非国家不想保证春运,否则就得有这些投资。

但是我不知道铁道部是怎样估计2012年的春运客流量的,是根据目前的数字,还是按照多大的增长率估算的?可这是一道谁也没有把握的难题。比如今年的客流量和提前量,就明显受到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事先有几个人估计到了?那么从现在到2012年这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春运的主力“农民工”会增加还是减少(尽管可能性不大)?如果增加的量超出了铁道部目前的预期,岂非又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吗?

我一直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铁路春运之难,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扫清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障碍,让一部分“农民工”及时“摘帽”;一是从根本上消除利用火车票牟利的行为。

谁都明白,相当大部分每年往返于工作地与故乡之间的“农民工”,实际上早已是城市或城镇的产业工人了,甚至已跻身管理人员。可是却无法在工作地入籍,更不能接家属子女来定居,或者虽然家属子女同在却不能享受当地人同样的待遇。为了适宜这样的特色,或者说是为了保持这样对自己有利的特色,雇主方也留出长长的停产期,有的甚至要到年底才发当年的工资,到次年立春后才重新开工,经常保持一大批临时性质的“农民工”。要是“农民工”不受身份和户籍的限制,那么他们中的大部分早已过了“临时工”的阶段,应该转为正式工,或者签了长期劳动合同,成为工会会员和城市居民。他们完全可以留在城市过年,或者将父母亲人接来过年,或者享受探亲假,在春节以外的时段回乡探亲。如果这样,春运的客流固然会高于平时,但不会出现现在那样越来越高、高不可攀的盛况。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上海等沿海大城市每年也有大批“农民工”迁入,但他们很快就成为产业工人、职员及城市的主人,并不需要每年奔波在春运路上。如果从今以后,随着“农民工”在城市定居而使春运客流减少,铁道部的目标就能提前实现。

当然,这不符合某些“民俗学家”的愿望,他们希望春运潮越高越好,不是有人赞扬广州火车站的盛况,建议要以此“申遗”吗?我不知道这位“民俗学家”的祖籍何处,总不至于世世代代都在广州吧!他为什么不身体力行,每年回原籍祭祖团聚呢?为什么不到火车站站上一天,或者随返乡民工挤上火车享受一番呢?

至于第二方面,尽管铁道部至今没有承认,我却一直深信不疑。每年春运前铁道部都信誓旦旦,保证如何采取措施打击票贩子,杜绝以票谋私,但只要春运一开始,没有哪一个车站没有票贩子,以及数不清的高价票。就是对铁道部坚称的运力不足说,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无论事先如何积压,到了除夕、初一,该走的还是都走了,甚至还会出现几天冷清。我想没有哪一个是步行回家的,无非是最终不得不买高价票,或者改乘汽车或飞机了。如果是前者,岂不还是购票难,而不是运力不足?如果是后者,那为什么不能提前协调,铁路、公路、民航还不都是国务院管的?

同类推荐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本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发展状况,包括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初创阶段、浅谈电子报纸的发展前景、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我们中国人

    我们中国人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我只想为前辈们要实现的一个未完成的梦想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过往的前辈们,一路走好,你们付出的心血会在将来的中国人身上发出光芒。
  • 疼痛护理手册

    疼痛护理手册

    《疼痛护理手册》共分五篇,主要涵盖了疼痛的概述、疼痛的治疗、疼痛常见疾病与护理、急性疼痛与护理、疼痛病房管理几方面。《疼痛护理手册》内容系统全面,语言简洁明了,实用性强,能为从事疼痛护理实践的护士提供理论依据,对疼痛临床护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 挖尸人

    挖尸人

    我叫方良文,外号挖尸人,生活艰难,我不得不另辟途径,开了一间‘挖尸工作社’,我是老板,也是员工,唯一的,别人不敢去的地方,我去,别人不敢回收的尸体,我来,这就是..挖尸人。
  • 重生之霸占女神

    重生之霸占女神

    怀着重生的秘密,林训重拾那些恍惚而过的青春年华,在最好的年龄去狩猎最美的女神,绝不让自己眼看着那些美好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变成遗憾。林训座右铭:我要倾尽一生,霸占所有女神!
  • 以后的爱

    以后的爱

    苏倩苏熙青春中的成长和爱情
  • 生必避君

    生必避君

    “……在此,我谨代表高一全体学生向学校和老师承诺,在接下来……”整个阶梯教室里流淌着从话筒里传出来的略带慵懒的嗓音,声线却是极其的清澈抓耳。门外一道响雷,大雨哗啦啦的下,陆宁柚从后门偷偷摸摸推门进来,拍了拍身上的水渍,迅速坐进班级的位置里。身边的辛芮低着头在桌面下画着什么,嘴里咬着笔杆,用橡皮在纸面上轻轻擦了擦。“你去哪儿了开学典礼都迟到?”她歪头瞥了陆宁柚一眼,轻咬笔杆说话含糊。“领书本。”陆宁柚垂下眼睛,睫毛湿润,“你在画什么?”能容纳千人的阶梯教室里坐满了高一的新生,周身全是刻意压低声音的讨论,辛芮笑嘻嘻的举起一直藏在桌面下画画的速写本,“你看,新生代表。”速写本上画着的男生侧脸被黑色画笔勾勒的特别精致,狭长的眼眸微微下垂,唇角却有一道轻微上扬的弧度,下巴线条流畅,五官融合的恰到好处。“新生啊?”陆宁柚盯着画像琢磨了一阵子,“还挺好看的。”辛芮眨了眨眼,伸手指了一下前方的台上,陆宁柚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台下一千多人静静看着,那个所谓的新生代表缓缓的念着稿子,言简意赅的致辞被他念出来,简直好听的要命。我是高一五班,周慕齐。”
  • 缘来只有你

    缘来只有你

    传说在梦与现实之间存在第三世界,有人说那里是最现实的梦境,有人说那里是最梦幻的现实,李梦觉不知道哪种说法是对的,但是他知道来了这里,他可以重新活一次,为自己活……“为什么会是我?”“缘分来的时候,只有你有资格站在我身边。”
  • 网游之妹妹的隐藏性格

    网游之妹妹的隐藏性格

    “紫汐你什么时候才愿意真正接受我们啊?”——朝日奈兄弟们“我早已经被世界抛弃了,又有什么资格拥有感情……”——慕容紫汐“ST☆RISH是因为你才存在的,回来吧紫汐,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们。”——ST☆RISH“是吗……”——慕容紫汐“紫汐,我不能再陪你了呢,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爱你。”——顾清风“为什么都要离开我,明明说过会永远陪着我的……”——慕容紫汐“紫汐,对着天空,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吧,他会听到的。”——朝日奈绘麻“听到又有什么用,他已经不会回来了……”慕容紫汐“紫汐,别再这样子了,伤害的还是你自己。”——美风蓝“伤害吗?是不是死了就可以跟他在一起了……”紫汐
  • exo重生女配大战白莲花

    exo重生女配大战白莲花

    你变了,变到我心里了。by——EXO相信我的人,不需要我的解释,不相信我的人,不配拥有我的解释。——叶凉心我知道,你是个好女孩,但我真的好爱好爱EXO,所以,对不起。——夏然复仇累了就回头看看,我一直在你身边。——郑秀晶
  • 原谅年少不懂爱

    原谅年少不懂爱

    不管你的人生怎样悲惨怎样精彩,在别人眼里都不过是一个看了就忘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