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8500000023

第23章 淡泊明志,肥甘丧节

“原文”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

“释义”一个人,如果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那么他的道德、操守就会像冰、玉一样纯洁;一个人,如果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那么他就会表现出一副甘愿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这是因为人的志向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而人的道德操守则是在贪图物质享受的过程中消失的。

淡泊明志留美名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出生,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去世,终年67岁,谥号“清端”,并追赠太子太保。

于成龙的先祖和父亲都在明朝做过官,也算是出身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在乡里倡导孝义之道,颇有长者之风。受家庭熏陶,于成龙从小性格端庄,不苟言笑,又才智过人,是个崇尚实干、不屑空谈的人。

于成龙属大器晚成型。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派,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当县令。

罗城地处偏僻的边陲之地,刚刚隶属于清廷统治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混乱,两任知县一死一逃。罗城万山相连,沟谷纵横,交通落后,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十分贫穷。不仅如此,此地还盛行瘴疠,被人们视为绝境。

于成龙来到罗城,眼前的景象是:荒草遍地,数间茅屋,六、七家居民。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草房,而且破烂不堪。无奈,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这种情况下,随行的五名仆从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意志,抱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于成龙心里清楚得很,要想把罗城治理好,首先要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要想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就要为百姓做些实事,为此,他有条不紊一件一件地落实。

由于于成龙为罗城百姓办实事,所以,罗城百姓很尊敬他。每天早晚都给他请安问好。有时,百姓们还自发地凑些钱送给他,于成龙拒绝不收,百姓们说:“自从老爷到罗城来,我们才过上好日子,我们知道老爷一个人在这里清苦,凑了些钱,是给老爷买酒的。”于成龙却笑着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一个人用不了这么多钱!把它拿回去自己用吧,你们用钱的地方多。”

于成龙是独自一人来上任的,家人仍留在山西。有一天,家人要来罗城探望他。消息传开,罗城人奔走相告。他们以为于成龙的家人来此取钱,便又凑了不少钱给他。于成龙婉言谢绝,笑着说:“从这里到我家6000里,路上带了钱财也不安全。”这些人跪伏地上,感动得痛哭流涕,于成龙也忍不住哭了。但他还是把这些百姓劝回去了,没有接受馈赠。

于成龙在罗城的突出政绩,受到广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的榜样。

三年后,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市)知州。离开罗城时,他连赴任的川资路费都没有,罗城百姓更不希望于成龙走,于是,出现了“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

康熙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二代君王,因此,有些地方还没有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四川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战乱,全省人口锐减。于成龙赴任的合州下辖三属县,人口极为稀少,各种赋税、徭役使百姓苦不堪言。目睹地方荒芜,于成龙决定以招抚百姓为当务之急,他首先革除宿弊,严禁官吏勒索百姓。

合州土地严重荒芜。而流民不愿耕种的原因是,一旦开垦,原主便前来索要。为此,他严格规定了“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的原则。同时明令各县为新附百姓解决定居与垦荒中的具体困难,并亲自为他们区划田舍,登记注册,借贷耕种。由于于成龙妥善解决了合州多年沉积的问题,不到两年,合州人口骤增,土地不再荒芜,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于成龙官职逐渐做大,但是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直没改。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去福建上任时,他依然一捆行囊,两袖清风,开船前,他命差役上岸买了上百斤萝卜。有人感到奇怪,便问:“萝卜是不值钱的东西,买这么多干什么?”他很认真地说:“这些东西是我路上的口粮。”

于成龙刚到福建上任,就为当地渔民做了一件好事。当时,清廷与台湾郑氏正处于敌对状态。所以,在福建沿海地区实行“海禁”政策。当地一些官吏不顾连年兵祸、民不聊生,动辄以“通海”罪名大肆滥捕,使许多沿海渔民蒙受不白之冤。于成龙在审阅这些案卷时,发现牵连人数极多,有时一次处极刑的就达数十人或上百人之多,有的还殃及妇女和孩子。于是他坚决主张重审,对怕得罪朝廷而劝阻他的人说:“皇天在上,人命至重,吾誓死不能置百姓的性命不顾!”在他的主持下,先后使千余名渔民免遭屠戮而获释,没有钱的还发放川资路费。

第二年,于成龙得到福建巡抚吴光祚的赏识,吴光祚专疏向朝廷举荐,称于成龙为“闽省廉能第一”。从此,于成龙得到清廷的赏识和破格录用。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康熙帝下旨,委任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第二年春,又召见于成龙于紫禁城,当面褒赞他为“今时清官第一”,并“制诗一章”表扬白银、御马以“嘉其廉能”。未逾两年,又出任两江总督。

总督是封疆大吏,一个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在赴江宁(南京)上任时,于成龙不住驿站,更不住各地用于迎来送往朝廷命官的公馆。他自己买了一辆车,身上带了些零用钱,供投宿住店用。在两江总督任上,于成龙生活依然如故,每顿饭以青菜为主,从没有鸡鸭鱼肉,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遇有荒年,还要降低生活标准,用屑糠杂米做粥喝。他说:“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米,用来赈济饥民。”在他的倡导和率先垂范下,当地大小官员的浪费之风都有所收敛,一改以前的奢侈之风,不敢讲排场。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一心为民的好官于成龙死于任所,卒年68岁。地方的各级官员都来吊唁,只见室内空空荡荡,并没有值钱的东西,床头放着一个陈旧的竹制容器,里面装有一件绨袍;还有几只瓦罐,有的盛了一点粗米,有的盛了用盐腌制的豆豉。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传来,江南的百姓罢市,聚在一起痛哭。康熙帝闻听于成龙去世,破例亲自撰写碑文,表彰于成龙廉洁刻苦的一生。后来,康熙皇帝多次巡视江南,一直怀念着于成龙,并勉励各级官员向于成龙学习。

贪婪丧节身不保

汉桓帝时期,他身边有一个贴身太监,名叫王甫,汉桓帝非常宠信他。王甫仰仗着桓帝的宠信,用尽各种手段敲诈、收贿朝廷官员,聚敛财富。他甚至敢敲诈皇帝的亲弟弟刘悝。

刘悝在桓帝即位后,被封为渤海王,后来,因为犯了“谋为不道”罪,被桓帝贬为瘿陶王(其封地在今河北宁晋县境),从食邑一郡之租,减少到仅食一县之租。刘悝原本是个奢侈浪费、挥金如土的王子,租税收入的突然骤减,根本无法满足他的日常生活,于是,他便想方设法要恢复原来的爵位。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皇帝身边的“红人”王甫。于是,刘悝找到王甫,让他在皇上面前替他说情。

刘悝知道王甫是一个贪财之人,如果托他办事,不给他好处,他是不会尽最大努力去办的,于是,他就和王甫私下达成了交易,如果王甫能在桓帝的耳边多进美言,使自己恢复原来的爵位,那么,他将给王甫五千万作为酬谢。

虽然两人已达成协议,但是,王甫因为没有马上得到实惠,所以他却从来没有在桓帝面前替刘悝说过半句好话。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桓帝得了重病。在病榻上的汉桓帝,想到之前对自己同胞兄弟刘悝的处罚可能是太重了,于是,便写下遗诏,恢复刘悝渤海王的爵位。

桓帝死后,遗诏当众宣读,刘悝恢复丁原来的爵位和封地。王甫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突然,于是,他便将计就计,在刘悝面前装好人,说因为自己在皇上面前说尽了好话,才使得皇上在临终前幡然改悟,恢复了他的爵位。但是,刘悝根本没有理会他,王甫见刘悝是这样的态度,干脆直截了当地向他索要五千万的报酬费。刘悝虽然整天吃喝玩乐,但是也不是个白痴,他早就打听到王甫根本没在桓帝面前帮他说过一句好话。自己能恢复爵位,完全是因为桓帝开恩罢了,所以他拒绝给王甫一分一厘钱,从此二人结下了仇怨。

与很多宦官的性格一样,王甫的个性也非常阴险残忍,他发誓一定要报复刘悝。所以,他便挑拨灵帝刘宏和刘悝之间的关系,以解心头之恨。

灵帝是章帝之子河间孝王刘开的后代。因为桓帝无后,在他驾崩后,太后与窦武便决定让刘宏继位。灵帝继位时,有很多刘悝的传言,说他非常气愤称帝的不是自己,所以曾打算“钞徵书”赴京即位。王甫就抓住这个机会,添油加醋地将流言传到灵帝的耳朵里,灵帝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但心里却感到相当不快。王甫看透了灵帝的心,心中暗喜,心想刘悝的好日子应该没有多久了。

不久,王甫用了一个小小的手腕,便让刘悝背上了大逆不道的罪名。

王甫知道灵帝听了流言后非常生气,所以他决定再给加把火。于是,他收买了尚书令,让他诬奏中常侍郑飒等人暗中谋划要迎立刘悝为帝,而且刘悝也在招兵买马,时刻在做准备。灵帝盛怒之下,没有做任何调查证实,便命冀州刺史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刘悝收捕入狱,同时将他全家上下一百多口,也全部打入大狱。刘悝被逼自杀,其家眷也全部死于狱中。不仅如此,灵帝还将渤海国的太傅、国相以下的全部官吏,以没有辅佐好渤海王的罪名,全被诛杀。王甫就这样完成了他的报复之计,而汉灵帝不但没有察觉到是王甫制造的冤案,相反还念其有功,加官封侯,实在令人叹息。

王甫对待皇帝之弟尚敢如此,那么对待一般庶民的敲诈就更加肆意大胆了。

汉代对一些重要商品实行专卖制度,以垄断其利称辜榷。而许多官员就利用辜榷来获取暴利的,王甫也是其中的一个。那时,为了防止官吏经商,政府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条例:“若买故贱,卖故责,皆坐赃为盗”,全部“迁徙免罢”。可见,那时对官吏经商处罚之重。

身为中常侍的王甫,当然对这方面的律法了如指掌,但是他却明知故犯。为了掩人耳目,他采用了非常巧妙的手段:他在背后出谋划策,指使门生王翘出面活动,他们肆无忌惮地“于郡官商界辜榷官财物七千余万”,就这样,王甫发了一笔横财。

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王甫执法犯法,暗中操纵经商的事情很快被京兆尹杨彪知道了。他细细调查内情之后,把此事原原本本地上告于司隶校尉阳球。阳球主管司察京师百官不法行为,他对王甫的嚣张跋扈的行为早已恨之入骨。于是,接到上告后,马上采取行动,他趁王甫出宫的机会,进宫面见哀帝,将王甫的辜榷官财物等罪行全部上奏给皇上,请求皇上下诏,将王甫及其党羽收捕,“宜并诛致”,得到汉哀帝的允许后,阳球便逮捕了王甫及其子永乐少府王萌等人。

阳球在主持考审王甫时,王甫吓得一一招认自己犯罪的事实,但最终还是没有被免去酷刑,最后阳球命人将王甫的嘴里塞满了土,将其乱棍打死,而且“僵磔甫尸于厦门子”,尸旁还用大笔写下“贼臣王甫”四个大字。随后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

贪秽贵骄的宦官王甫,就这样受到了严酷地惩罚。这就是道德败坏、贪图钱财的最终结局。

做人的智慧

品格气节是贵是贱,立场不同观点各异。讲气节的人宁死不弃其节,用生命换取做人的尊严,其贵重不是用黄金所能衡量的。不注重气节的人,哪怕只有一口狗食也可以让他屈膝下跪,他们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

同类推荐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博采谋略经典,毛泽东盛赞的处事宝典!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热门推荐
  • 异圈

    异圈

    看似平常简单的动作却暗含乾坤,一篇《锦瑟》,一个麦比乌斯圈隐藏着众多的秘密。不写穿越,坚决不写!如果真要写,也可以考虑嘛,别走呀!
  • 女兵徐丽

    女兵徐丽

    《女兵徐丽》写的是一对恋人的生离死别,亲切感人。女主人公徐丽的命运始终牵系着读者的心,特别是她因意外事故而牺牲,让人深感痛心和惋惜。但小说并没有停留在情感的缠缠绵绵、悲悲切切上,而在思想境界上非常阳光,充满了革命军人包围祖国、包围领空的理想主义。男主人公为了实现徐丽身前的梦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驾机飞上蓝天,圆了他俩共同的飞翔梦,从而把爱情和理想升华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 猫系男观察日志

    猫系男观察日志

    隔壁那只电竞大神沉默寡言,性子清冷。他从未说过一句爱她的话却做了无数件爱她的事。
  • 命运守恒神魔纪

    命运守恒神魔纪

    是什么造就了互相残杀?是什么才能让信仰背叛?命运能看着所有,为何却不出手相救?为何人生而为善,却长而助恶?
  • 魔王抢婚:废柴三小姐

    魔王抢婚:废柴三小姐

    <新文发布>一朝穿越,她从世界顶级杀手女王成为天音王朝凤家废材三小姐凤倾颜。当“她”变成了“她”,强魂入注,卸下废材伪装,整衣冠,扬黛眉,灵眸舒展,一笑倾城,她容貌无双;戏天才,虐渣姐,剑斩庶母,威压九州,她狂傲无双。当她称霸天下时,她说:“你若心上有我,情敌三千又怎样”他宠溺一笑:“我若心上有你,负了天下又何访”。且看她与他如何坐拥天下,笑看世间繁华。
  • 道破神机

    道破神机

    道,天地之理,三界之律!破,斗命改运,狂放不羁!神机,三界奥秘,斗转星移!谁说戒律不可改,谁说神机不可破,且看少年欧阳少沐,寻通玄之法,练不世之功,吞吐天地,解神设迷局!
  • 雪洁雅公主和凯源玺王子

    雪洁雅公主和凯源玺王子

    有三个英国公主,大公主若冰雪,二公主若冰洁,三公主若冰雅。原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城堡里,因一场争夺战而失去了原本的生活。那时‘雪’才九岁,而‘洁’和‘雅’才八岁,战争过后三公主被一个人带着了,后来知道了那个女人就是黑道的老大。三人为了复仇,训练了多年,‘雪’19岁时和18岁的两个妹妹回国后,遇见了樱花艺术学院的三王子,会怎么样呢?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楼

    妄自菲薄而精神错乱的黎晓,勇敢又胆怯抱憾终生的华希,好奇、劫后余生的英达,于忠贞与嫉妒中痛苦沦陷的默默????在夜色下,一切将围绕这个神秘之所展开——楼
  • 韩娱之不一样世界

    韩娱之不一样世界

    不一样的韩娱,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世界教廷退守梵蒂冈,血族统治一切。但是血族内部也不是一块铁板,身为梵卓族三代血族密隐同盟执政官被派遣到韩国首尔担任亲王将在那里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 旧时光里盛开在眉间的烟花

    旧时光里盛开在眉间的烟花

    有一段时光叫,回忆。五月桐花纷飞如雪,曾经丰满了四月眼睛的纯白在枝头悄然落下。整个五月在阳光中倾斜了角度,亦如你以妩媚的风情依傍着纤雨湿花的雅致心事。我时常想那些雕花的窗棂,轻调水的和弦是怎样让千番情思一一倾城,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在我的心里依然清晰无比。在没有风吹拂我悸动的心,所有的湖心涟漪都尘封在水的记忆中,在铜锈斑驳的月光下,我在一段旧事里慢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