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王老师的身边放着那份“意向表”,一排整齐的表格中,第九行表格格外与众不同,在“是否同意”那里涂着一个“X”,整份表全部是“√”,只有这一个“X”,而9号正好是我的学号。因为我是最后一个填写的,除了王老师,应该还没有人知道我做出的选择,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要自己无愧于心。
王老师生气地看着我,在他的眼里或许我现在的行为无法理喻,但他还是耐心地劝导我。同时,屋子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沉闷起来。师母去厨房洗菜做饭,王老师的两个孩子刚开始还会从房里探出头来看一会,现在都紧缩在房里,唯恐避之不及。
王老师已经把我当成他自己的孩子来训斥,这一点我很清楚。王老师将北大的名声和人生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洪亮的声音里时不时夹杂几句“你明白吗”、“你想过吗”、“你知道吗”的问话。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一开始我还能坚定地用“是”、“我知道”来回答,慢慢地我竟然也开始变得唯唯诺诺,好像自己真的是错了,不敢去看他的眼睛,头埋得很低很低。但后来一想起我当初选择的初衷,我的目光又变得坚定。
我抬起头,用真挚的眼光看着王老师,“王老师,我明白你这样说我都是为了我好,可是我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想清楚了的。我要留下来!”
不知为何,我心里会拿王老师和爸爸比较,如果是爸爸来问我,他在认真的问过我几句发现我还是神情不改的时候,肯定会让我先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的。
王老师还是一副怒不可遏地神情看着我,师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她站在我们中间,对王老师说:“老王,别这么大声,他还只是个孩子,你应该先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吧。”
从师母的话中,我听到一丝熟悉的声音。我将早就准备好的信递给王老师,我知道如果今天不把内心深处的想法说出来,王老师是不能理解我的。
王老师打开信纸,师母也凑了过去一起看。信是爸爸寄给我的,是我入学来收到他的第一封信。
【宝宝:
你还好吗?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了吗?一个人在外无亲无故,更要懂得照顾好自己,晚上睡觉不要太晚,早上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不可偷懒,一懒毁一生。如果有什么事情,就找于成哥哥帮忙。
爸爸早已平安到家,一切都好,不用挂念。爸爸下个月就开始出发,第一个地方就是武汉的汉阳。还记得路上我指给你看的黄鹤楼吗?在它的对面,就是龟山,爸爸以前是住在龟山脚下的。等爸爸回来的时候,再好好给你讲爸爸小时候的事情。
宝宝,进入大学,是你人生成长的关键一步,这里才是你人生的起点。在大学里,学习不再是唯一目标。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同学、室友建立好关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你从小就没什么好朋友,这和你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爸爸也有很大责任,但大学里则不同,你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习惯和性格,和他们搞好关系,不仅要互帮互助,更重要的是能从他们的角度和立场看事情,渐渐地融入他们的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生活里,有困难的时候,一个好朋友绝对要比亲人对你的帮助要多。
在大学里,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开拓视野,这也是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禅六祖慧能禅师虽目不识丁,却能洞晓佛法真谛,说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悟之语。一味地追求知识并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和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方能增长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的视野。
在大学,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抉择。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生,人生就是在不停地抉择。有时候,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句话、一个念头,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重要的事情面前,更要结合长远目标多方利益,深思熟虑慎重决策。爸爸不在你的身边,这些抉择只能靠你自己,这也是你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一步。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也是一种经验,这种经验能让你以后的抉择更加明智。有时候,机会稍纵即逝,让我们做抉择的时间很短,这时候就要果断地选择,或者选择你最想要的,或者是对你最有利的,亦或是最平衡的。如果还是茫然,就去问问老师,他们经历过的事情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他们的建议还是比较稳妥的。
好了,就写这么多了,希望你每一天都快乐。
父:然字
公元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二日】
八百多个字,我细细地读过一遍又一遍。爸爸虽然远在家乡,但在文字中依然流露出他惯有的那种人生哲理。如果不是今天中午收到这封信,说不定我现在已置身广州火车站,在赶往家乡的路途上。
待王老师看完,将信放下,眼神不再那么严肃,声音也柔和了许多,“你有一个好爸爸!”
“是的!我选择留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我要在这里等他!”
“等他?”王老师和师母异口同声地问。
我点点头,告诉他们,正是这封信,我坚定地做出了如今的选择。爸爸说,要么选择最想要的,要么选择最有利的,要么选择最平衡的,使我恍然醒悟,我现在选择的,是我最想要的那一个。
对着王老师和师母,我慢慢将我心中多年的秘密讲述出来。
这么多年,我苦苦守候、为之奋斗的目标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我的爸爸。没有人能明白我与的爸爸感情有多么深厚。爸爸说,舍弃了整个世界都不会舍弃我,说我是他永远的宝,对我来说也是一样,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他能开心地生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不再流泪,不再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