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十章6儿子,你要努力拼搏
儿子做作业的时候经常找妈妈求救,妈妈一开始还很热心,等到她发现孩子并不是不会,只是不想动脑筋的时候,妈妈就变得总是很忙,没有时间了。这一次,儿子拿着练习本走到了看报纸的爸爸面前。
“爸爸,您能给我讲讲这个题吗?我不会。”
爸爸放下报纸,拉着儿子的手说:“爸爸给你先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快乐的小蜗牛,有一天,小蜗牛从水坑中看到只有自己背上背着又硬又厚的贝壳,十分不开心,它问妈妈:“为什么其他小动物的背上都没有这个又硬又重又难看的壳呢?”妈妈解释道:“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支撑,只能慢慢地爬行。这个壳是来保护我们的!”
小蜗牛反问道:“可是小毛虫也没有骨头,爬得也不快啊!为什么它不用背?”妈妈说:“可是毛虫长大了会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啊!”
小蜗牛又问:“蚯蚓呢?它变不成蝴蝶,为什么也没有像我们一样的壳呢?”
妈妈说:“那是因为蚯蚓会钻到土里面,大地会保护它啊!”
小蜗牛听完之后,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妈妈劝慰着伤心的小蜗牛,你猜她怎样说?
孩子冥思苦想,然后说:“妈妈来保护你?”
不对,妈妈说:“所以我们有壳啊!这个壳就是我们用来保护自己的。能够自己保护自己,自己帮助自己,不是很好吗?”
儿子突然说:“那我也想有一个壳了。”爸爸笑着说:“我们没有背壳,但是却有脑壳啊。脑袋就是用来想东西、自己解决问题的,不然要它干吗?”
儿子明白爸爸的意思了,于是自觉地回去想题目了。
很多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偷懒,看参考书的答案,抄袭同学的试题,或者让爸妈、表兄弟之类的帮忙做。如果是女孩的话,大家一般都会容忍一些,因为女孩子有时候确实不擅长数学题;但如果是男孩子的话,爸爸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及时控制好这件事情,让他学会独立思考。
其实,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也具有“马太效应”:善于思考者越能思考,不想思考的人越不能思考。如果爸爸不能及时鼓励孩子去思考,他们就会慢慢放弃思考的能力,给自己贴上一个“不善于思考”的标签,如同一个罩在玻璃杯中的跳蚤一样。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立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
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习惯了,麻木了。就算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念头都没有。
自我设限是人生的最大障碍,因为爸爸和妈妈可以达到的思考高度终归是有限的,如果孩子放弃了自己思考的能力,就等于永远也超不过父母的影响。许多人悲哀不在于他们不去努力,而在于他们总爱给自己设定许多的条条框框,这种条框限制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和奋进的勇气,看似一天到晚在忙碌,实际上自己已经套上了可怕的枷锁,注定碌碌无为。
如果是一个女孩子,我们可能对她会有其他方面的期望,而这种期望也并不影响她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而如果是一个男孩子,没有一点思考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他一生的危险性将是可以预见的。没有什么比培养男孩子独立、努力的精神更重要。他注定要长成一个支撑一家人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