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四章7出差回来给爸妈备礼
养儿方知父母恩。等到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年父母养育自己时的辛劳。这种体验,也算得上是孩子送给父母的礼物。很多人成为家长以后,才发现生活的需要极大的耐心的责任感。当女人变成母亲、男人变成父亲之后,他们开始成熟,学会了忍让和承受。孩子的到来让家庭成为社会的一个完整的细胞,孩子让父母发现自己的与社会紧紧相连,所有这些改变,也是父母的一段成长,像孩子的换牙、长个。想到这里,父母应该心怀感激。
懂得感恩的人,生活才能幸福。我们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有的人自己有了家庭,就顾不上父母的生活了,其实,越是自己做了家长,越是能体会父母的辛劳啊。我们用孝来定义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种孝是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
有一篇著名的小说,里面讲的是父亲带着儿子生活,后来娶了一个女人。女人非常不愿意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于是买了一床毛毯,准备将爷爷送进敬老院。
拿到毛毯的爷爷心理虽然非常难过,但嘴上还是说:“你真是个善良的人,这条毛毯真柔软,盖上它一定会很舒服的。”小男孩看在眼里,伤心极了。后来,小男孩说:“不如将这床毛毯剪成两半吧,等我长大以后,另一半就用得着了。”
孩子的话让在场的父亲感到震惊和心痛,他没有想到,自己在孩子面前将爷爷送进敬老院,孩子将来也会学着把自己送进敬老院。没有人照料的孤苦生活谁都不愿意要,孩子的话让父亲警醒:不能够这样对待养育自己的父亲。
要让孩子懂得孝顺父母,自己首先就应该孝顺老人。如果孩子从小就看到父母孝顺爷爷奶奶,他自己也会受此影响,学着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反之,孩子也会按照父母对待老人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冷漠、自私的父母很难教育出知恩图报的孩子。
有的孩子动手打爷爷或者奶奶,当然,他们并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在成年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这时家长不要以暴制暴,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绝对不能容忍这种行为:
“你见过我打爷爷奶奶吗?”
“你见过别人打老人吗?”
“任何人,他对别人不尊重,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你必须记住这一点,记在心中。”
爸爸还可以在生活中体现出对老人的尊重。比如出差回来,除了给同事、老板、妻子和孩子带点礼物之外,一定要记得给爸爸妈妈也留一份礼品。礼物不一定贵重,但体现了你的一片孝心。你可以让孩子去拿给爷爷奶奶,让他也体会一下送礼物的快乐。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会把孝敬父母当成一件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事情。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孝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人都应该参与其中,爸爸又怎能例外呢?
现在的孩子们身上暴露出学识有余、品行不足的缺点,这正说明家庭在感恩和孝顺这两方面的教育不足。一个只懂得向父母索取的高材生和一个从小自己打工给父母赚医药费的孩子,家长喜欢哪一个,答案一目了然。教育他孝敬,就像教育他要读书识字一样重要。
孝不是等孩子长大后让他每个月提供生活费,而是在他的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孝顺不过是这颗种子产生的自然而然的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