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4000000004

第4章 1898—1901:太后反击与义和团运动

“帝遇疾,皇太后复训政。”

紫禁城的子民一开始并不了解“大内”里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当他们看到那条诏令后,他们就明白,当今皇帝正面临性命之忧,而这种忧虑并非来自于疾病。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虽然离奇但是一些分辨力不高的中国人会认为这是真的。当时,光绪皇帝得知慈禧太后要从颐和园回来,在她离紫禁城不到11公里时,皇帝担心自己会有危险,换了便衣躲在英国的使馆中。还有一个传言说英国的使者不但拒绝向光绪皇帝提供帮助还将他囚禁并送回了紫禁城接受慈禧太后的斥责。英国的使者非常粗暴地将使馆的大门关上,这种情况通常是不会出现的。哪怕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光绪皇帝也不会没有其他出路,因为北京不止一座外国使馆,他完全可以再向别的外国使馆寻求帮助。

我想真正的经过大概是这样,年少且悲惨的皇帝确实想出逃,但是被宫中的太监拦下了。后来,我从一些太监那里听到了事情的原委,他们说的似乎更加真实。皇宫大约有3000名太监,他们痛恨皇帝推行改革不仅是因为敬畏慈禧太后还与他们个人的利益相关。这些太监们同保守派的想法一致,若是维新运动成功,将会引来一场灾难,就算影响不到整个中国,也会影响整个紫禁城。他们都希望太后可以让这腐朽的制度继续存在,以此确保他们能够继续这种奢靡的生活。

虽然光绪皇帝无法解除自己的危难,但是他不想连累朋友。对于维新派的安危,皇帝已经无能为力了,只好做最后的努力发了一封密函通知康有为:太后再次执政后将威胁到维新派领导者的性命。当时,康有为已经带着他的学生梁启超(后来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逃离了太后的势力范围。

世人皆知,最初康有为去了香港。他在香港避难时得知了自己的弟弟、几位关系密切的朋友,以及那些拥护自己的人遭遇不幸的消息。

维新派最终败给了保守派以及顽固派。支持维新的核心成员没有几人可以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躲过灾难,这些人都被囚禁起来,永不释放,其中徐致靖御史因引荐康有为被定罪;陈宝箴还算幸运,只是被免去了湖南巡抚的职位;而宋伯鲁不但被罢免御史的职位还不准再入朝为官。帝师翁同龢本来也难逃惩处,但是他在朝中有诸多好友,也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如果他死了会引起连保守派也不敢得罪的人士的强烈不满,所以,太后只是罢黜了他的职位,让人暗中对其监视。不久,翁同龢就在贫困中辞世了。直到11年后,太后和皇帝都离世了,人们才敢于承认和怀念他的功业。1909年,宣统皇帝即位之初,翁同龢的头衔和荣誉都得到昭雪恢复,并被追谥为“文恭”。

杨深秀、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以及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这六位为推动变革而英勇就义的烈士被载入史册。他们在慷慨赴死前,曾有刑部官员上书要求对他们进行审判。不过,铁血无情的慈禧太后直接驳回了这请示,下旨说:“无须审判,即刻处死。”

而可怜的光绪帝,若是也能同这六位义士那样慷慨赴死,那么他便不用在别人的脸色下忍受十年。这一切和他人的宽容无关。但是紫禁城却哄传着他不久于人世的消息。按照惯例,凡是皇帝病危,朝廷定会发布消息网罗天下名医。各地官员都依照旨意遍寻名医并将他们送往紫禁城。皇帝即将辞世的谣言逐渐成为了现实,因皇帝没有阿哥,所以需要从合适的皇族人员中选出继承者。

但是,知道真相的朝廷重臣谁都没有勇气向慈禧太后为皇帝求情并拥护其重掌大权,不过还是有一些政治家,他们用激昂的文字批判太后囚禁皇帝的做法。总督荣禄甚至还收到了一封刘坤一的谏书,这位两江总督用犀利的文字抗议了这件事。其他地方反对的呼声也很高,甚至还有人发表威胁的言论。这些抗议的人除了海外华侨便是一些生意人,他们通常在西方人控制的城市做生意。徐元善就是上海抗议群里的核心人物,当他感觉到自己随时会被朝廷逮捕时,便由上海逃向了澳门并受到葡萄牙的保护。

同一时间,康有为也在海外组织人员抗议清政府罢黜皇帝的行为。他还建立名为“保皇党”的协会拥护光绪皇帝,在华商和华侨居住的各国都设有支部。他们凭借自己的言论扰乱清政府,完全不在乎皇族权贵的势力。在这样的舆论下,太后及其党羽不得不因为压力取消了废黜光绪皇帝和杀他的计划。

1898年9月,64岁的慈禧太后再次执掌朝中大权,这时的她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清晰;被囚禁的光绪皇帝已28岁。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光绪皇帝时常被迫像个低贱的随从,跟随慈禧太后在紫禁城和颐和园之间往返。这种旅途是非常烦琐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住所的变动对光绪皇帝而言,根本没有区别,不过是换个地方被囚禁而已。他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名为玉澜堂,玉澜堂水光潋滟,可惜光绪皇帝看不到这风景。紫禁城中囚禁光绪的地方是“三海”最南边的瀛台小岛,这个地方也叫瀛洲,传说里面住着神仙和玉皇大帝。后来民国时期的总统接手了这里以及四周的宫殿。身为客人的我,有机会可以来到这个小岛,参观这个光绪皇帝最后生活的仙境。我向民国政府提议,保护这个岛屿,以此来祭奠其中孤寂忧伤的亡灵。

过了几个月,慈禧太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执行筹划已久的立储大计。于是她选择端郡王的儿子溥隽为大阿哥。慈禧太后这样做,是因为端郡王深得自己喜爱,而且他也厌恶西方人和维新派。继承人选定后,慈禧不允许溥隽成为比她思想开明的人,于是派了思想保守的崇绮和徐桐引导他。

因为立储诏令,紫禁城又开始盛传皇帝病危。慈禧太后不想引起动乱,便决定在皇帝的病情再一次急转直下之前不发表任何意见。与此同时,北京发生了另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这让慈禧以及效忠慈禧的人都转移了注意力。我不打算将义和团的事件叙述一遍。大多数人认为,义和团最初反对的目标并非西方侵略者而是清朝政府,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义和团运动自一开始便敌对基督教徒以及西方侵略者。罗伯特·赫德爵士曾直接指出,义和团只是一群空有热情的愚昧之人。山东最先爆发义和团运动并非偶然。德国人在山东半岛的侵略行为让山东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然,清政府也需承担一部分责任,腐朽的制度、不堪一击的军事力量让国家走向了灭亡。不过,那些愚昧的民众未能看清这一点,他们认为是西方列强的阴谋导致了中国的民不聊生。如何才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呢?唯一可行的方法便是将西方的一切抹去,不论是他们的发明还是他们所信奉的神灵,以及他们那高人一等的姿态。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年代过早,不然德国希特勒的事迹一定会对其有所启发,他们将找到一个非常恰当的理由来反抗外国侵略,就像德国排犹那样。由于一些明显的原因,清政府出于本能已无法继续坐以待毙,它开始策划随时引导百姓同西方列强对抗。值得一提的是,自17世纪起,就一直有股隐在暗处的力量对清朝的安定形成一定的威胁。现在,愤怒不已的人们极有可能与这股力量形成同盟。假如光绪皇帝能够顺利进行改革,就不会发生清政府同义和团结盟这样的事情。荣禄和袁世凯所领导的军队实力是那群拿着弓箭的几千人组成的民间武装无法相比的。可以确定清政府的一些官员对义和团是同情的,不然义和团运动的命运同其他地区被瓦解的运动就是相同的。在清政府允许董福祥等拥有军事力量的同情者加入义和团后,义和团便变成了一个暴力组织。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同这些同情者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担任山东巡抚的满族人毓贤,他极为仇教排外,这样一来便成功阻止了皇帝改革运动的实施,这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清政府都十分不利。就义和团的问题,他上书向皇室出谋划策,成功让朝廷与义和团结为联盟。一位美国作家这样评论:“内心对这些爱国人士报以同情,并将他们看作是拥有强大力量的盟友。”还有一个在北京居住的美国作者也说:“义和团能够起义要归功于他。”

民间的白莲教对清政府而言是个巨大的威胁,能多次叛乱,义和团则在开始时被认为是起源于该教。之后,朝廷颁布的命令对义和团极为不利,毓贤立即采取行动挽救了义和团。这是因为在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他管辖地区被人杀害,而德国借机占领了胶东半岛。为了安抚西方列强,他被罢黜山东巡抚的职位,但他依然深受朝廷赏识,随即被调往山西担任巡抚。这件事让他更加排外。不久,义和团于1900年展开疯狂行动时,他冷酷地屠杀山西省内的传教士。义和团敌对外国的行为博得了他的同情,于是,他上书朝廷为义和团辩解,说义和团是正义之师,完全可以被委以重任将国家从西方列强的铁蹄下解救出来。他还说,义和团那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助于同西方列强争斗。他说,镇压义和团无疑会给清朝带来灾难,这就好像折断自己的翅膀。

在这已经无须继续讲述义和团如何在紫禁城被人们接受继而发展壮大了。愚昧粗鲁的刚毅和醇亲王是第一个相信义和团的,慈禧太后是最后一个。在山东担任巡抚的袁世凯,在学习义和团的做法后发现义和团的理念并不实用,便放弃了。但是掌权者们已经完全采用了义和团的理念,根本不理会荣禄以及其他官员的谏言。

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以及日本外交秘书被杀的事件拉开了群众围攻使馆的浪潮。一直到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慈禧太后明白是自己导致了这一切,她根本没有勇气留在紫禁城面对得胜的洋人,这不足为奇。对此,慈禧太后假装为了她的子民,为了领土完整,牺牲自己的利益将皇帝之位归还给光绪皇帝。她知道光绪皇帝不会恐惧目前的灾难,并相信仁慈且“孝顺”的皇帝一定会宽容自己的。所以,即便自己非常生气也很妒忌,她也要带着光绪逃走,她不会让那个放肆的背叛者对自己落井下石的,她甚至可以全然不顾中国的领土遭外人入侵。假如她遭遇不测,她侄子必须同自己一起承担。

光绪皇帝想要留在紫禁城,但被慈禧太后否决了。这里还需提及一位可怜的女子,珍妃。珍妃是光绪皇帝最爱的人,也是最理解光绪皇帝的人,她为了皇帝到慈禧太后面前求情。急着出逃的慈禧太后根本不理会她,慈禧是不会让光绪皇帝对抗八国联军的。紫禁城的北门已经安置好了出逃的马车,而八国联军很可能就要追上来,已经没有时间了。珍妃还在为希望留守紫禁城的皇帝苦苦哀求,愤怒的慈禧太后却不由分说命人将她丢进了井里。

我还从一位在宫殿里当值的太监那里听到另一说法。他们表示这个说法也是听别人说的,因为他们当中没有那件事的目击者(我从未遇到过一个人承认他是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当时,太后对珍妃说:“我们都有归宿的地方并应该坚守在那里。我们不能落在洋鬼子手里。你与我的命运是相同的,那就是死。所以,你先走,我会紧随其后的。”然后,珍妃在慈禧太后的叹息声中被太监拉走扔进了井里。

太后垂帘听政的宫殿是位于紫禁城东侧的宁寿宫,而那口井(我觉得1900年后它就被废弃了)就在宁寿宫前面。我时常陪宣统皇帝在井边谈话,他时常讲起他6岁时发生在这里的悲剧。也许,这里会有一个哀怨而孤寂的灵魂不肯离去。倘若纪念光绪皇帝的祠堂被设在玉澜堂或者是瀛洲小岛,那么在这口井旁边也应该立块碑纪念珍妃。

过了几个月,慈禧太后回到了紫禁城并撤回了之前有关亲近义和团以及排斥西方国家的诏令。她还晋升珍妃为皇贵妃,赐谥号恪顺皇贵妃。对于珍妃的死,想要洗脱罪名的慈禧太后让人传言说,“遵驾西狩”忘记带珍妃前往,对此悲伤而悔恨的珍妃便自杀了。

可是,居住在宁寿宫的慈禧太后会觉得安宁吗?

同类推荐
  • 三国梦之吕布

    三国梦之吕布

    内容介绍:【愿回溯时光到公元一八四年】【摘方天画戟在群雄逐鹿之前】【看斜阳余辉洒落汉末帝王殿】【看赤兔在虎牢内外惊世绝艳】【走过严馨蔡琰貂婵三女身边】【在众人面前垂下虔诚的双眼】【许下生生世世不了的钟情缘】当人中吕布,不光拥有着天下最快的赤兔,天下最利的画戟,还拥有了二千年后的见识。那么,曹操!还会是他的敌手吗?
  • 化学大唐

    化学大唐

    富家不用买良田,化学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化学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化学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化学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做实验学化学。————某个穿越唐初的逗比化学家招生广告。(作者非化学出身,是一临时抱佛脚逗比二把刀,有错误请使劲用票票砸死我!)(作者智商是九手的,急需筹钱买一个八手的,请各位亲打赏支持!)
  • 穿越盛唐当驸马

    穿越盛唐当驸马

    唐朝公主出了名刁蛮跋扈,唐朝驸马出了名的命运悲惨。主角顾元溪灵魂穿越到唐玄宗天宝五载,阴差阳错娶了唐玄宗女儿。盛唐之下,波诡云谲。唐玄宗年老沉溺于享乐之中,杨家姐妹骄纵淫逸,李林甫口蜜腹剑,诸皇子明争暗斗,黑衣大食向中亚扩张,安史之乱缓缓萌芽。主角既要对抗刁蛮任性的公主,又要应付朝里朝外的阴谋。看主角如何振夫纲,泡美女,戏弄皇室贵族,平朝野,中兴大唐。
  •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小学老师一朝穿越在古代一个傻子乞丐的身上,身份的落差让他无法适应乞丐的生活,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一种可以御寒的绝世武功,于是乎他开始收拾乞丐众创业。这是一个创业加娶妻的故事。本文爽文向,不求合理,但求轻松完成人生巅峰。
  • 大明1636

    大明1636

    笑看大明风弄朝,不言国殇心救世。你权倾朝野却挡不住内忧外患。他挽狂澜,定乾坤,救浮生。你杀的人他来救,天下地狱,我不下谁下?今生本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谁想一不小心被穿越成男人!泱泱大明岌岌可危,他拿什么来拯救?战场上有谁为他身披银甲逐敌千里,朝市中又有谁为他运筹帷幄机关算尽,在起义流民,满清鞑子,大明言官之间他如何披荆斩棘,光复大业!故事走到结局之前没有人允许他停下来休息!只是天下一统之时容我相妻教子,与民为乐可好?你们想怎么左右他的命运呢?
热门推荐
  • 转生之九变苍穹

    转生之九变苍穹

    我靠,就这么死了,我可是圣域的第一主宰之圣啊,等等这个女人是谁?别,别亲我,完了我的初吻,咦,好重的玫瑰花味···················洛天悲催的喊道·············
  • 我的虚无界

    我的虚无界

    虚似位面世界由亿万生灵意念、信仰之力形成的伪位面世界,比如地球人类的游戏、小说、电影等等..作为千千万万白领群中的一员陈涛一直是一个胸有大志的有为青年在某场合之下等到了一颗由地球核心形成能穿越一个个世界的‘虚界’之后表示某个人的闷骚人生开始!前期风起穿越、云涌都市,中后期宇宙星河,默默耕耘小作品..如有不满意之处请各位书友谅解!
  • 看看到底怎么投稿短篇

    看看到底怎么投稿短篇

    之前的妖女的修炼法想投稿称短篇,但是按照章程走下去后,却始终不得要领。客服搜索问题栏里也显示不出来,贴吧发帖,也没人回答,所以,开书询问
  • 魅华绝代:倾世妖姬

    魅华绝代:倾世妖姬

    女主因爱情穿越异界大陆,在这里实力堪称为尊。某一天,一位老者预言她所朝思夜想的人,魂魄分散在各个异界的角落中,她为复活男主,开始了成神之旅。“无论你远在何方我都会找到你,哪怕复活后的你,功力尽失,容颜尽毁,我也无悔!若成神无门,我便坠入魔道与天帝为敌,只为你能复活。”柏陌雨
  • 荒古九天

    荒古九天

    荒芜大世界,在荒古初开之时,凶妖神魔争霸,祸乱天下,整片完美无垠的天地,在各族巅峰至强者的在一场天顷大战之中被打破,分裂为了九天十地,从此万族划分天下,三千大道争峰,霸族独尊一域,万灵臣服,苍莽山脉下,一个古寨少年虚天,引雷罚,铸天体,以妖孽的天资,坚韧的性格,从神秘的南荒深域走出,踏入了浩瀚而广袤的九天十地,揭开了一段段古老而恐怖的禁忌传说,从此天下,风云动九天,血雨落十地,,,荒芜大世界,无数修行人潮,以古老淬体之法为路,以诡秘炼神之术为途,借天地伟力锻筑己身,以身证道,超脱红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浅浅倾城

    浅浅倾城

    某日,苏浅被娱记逮了一个正着,问她:做厉太太的感觉如何?小姑娘没心眼,捂嘴偷笑:当然好啊,终于嫁给梦寐以求的男神啦!娱记又问:那结婚前和结婚后有没有什么不一样,苏浅先问了句:你们的采访会上电视吗?他会知道吗?娱记也不算睁眼说瞎话,谁都知道厉先生很忙,没时间看这种新闻,苏浅于是睁眼说瞎话:当然有区别,没结婚之前是他管我,结婚之后是我管他。哦,原来厉先生是一个妻管严,而此时的厉先生就坐在电脑面前看直播。没结婚之前,厉先生是这么说的:苏浅,没有我的允许不准谈恋爱,苏浅,接戏不准有任何的亲热戏份,结婚后厉先生是这么说的,厉太太,不准和别人传绯闻,厉太太,你可以吃醋,但是不能让我吃醋,厉太太,请把结婚证交出来,厉先生从结婚之后就见过结婚证一次!
  • 只要是你就好

    只要是你就好

    我要给你设计一个我们两个人温馨浪漫的家,颜书唯对陶天舒说,相爱时的山盟海誓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离开五年之后的颜书唯被迫回到海城,与陶天舒不期而遇,昔日的爱人已有佳人相伴,颜书唯落寞孤寂的身形,某个深夜感叹,你会不会突然想起我,然后泪如泉涌,才发现你曾亏欠我太多。
  • 我叫阳光

    我叫阳光

    一个失去记忆的少女,忘记自己是一个吸血鬼,内心依赖着一个美丽的男吸血鬼,却喜欢着另一个自称是自己曾经的爱人的吸血鬼,引起两个吸血鬼的争夺.引起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战争.在经历过很多事后终于成熟,并阻止了吸血鬼和人类的最后一战.
  • 超时空魔王

    超时空魔王

    是谁让世界变得混乱?是谁让死亡充满了世界?是谁让战争继续?没错,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异时空的魔王拉哈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