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部队的工作,周恩来是很富艺术性的。他先说:“西藏的特点是解放军解放了西藏,平叛、民主改革、打印度反动派立了功,‘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管,保卫了边防的安全,西藏人民非常感谢你们。”然后才提醒大家说;“你们要经得住考验,‘文化大革命’不能不受客观影响,你们是几十年的解放军,总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感情真挚,充满了信任。最后,他对军队提出了严厉批评和要求:“军队不允许分派,解放军要超脱,要有无产阶级党性。”“解放军和西藏人民是不可分的,不管如何困难,解放军一定要做好榜样。”
言语中充满了信任,又有着很强的逻辑性,易于为大家接受,他的话对西藏的军民团结、军政团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寓理于喻
有时,形象、生动的比喻远比一通长篇大论有效。周恩来说服领导干部们接受思想改造就没有讲大道理。
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选取恰当的比喻,能使人产生具体的印象,能让抽象晦涩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甚至使你的主题变得更明确。
1963年,党内外存在一些不正之风的现象使周恩来的内心感到很不安。5月底,他专门召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人的会议,做了关于过好“五关”的报告,要求广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一步步地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才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把国家建设好。
他说:“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一切革命者,尤其是革命干部,必须过好“五关”。
“过‘五关’”,“五关”加引号,明显表示借用和强调。“过五关”原是古代的一个故事,三国时,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自然是过了关的胜利者。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自然是传说),足以说明过关的艰难。过不了关的失败者更是大有人在。后来就被大家借用来用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方面,表示成功、失败或完成任务的艰难。周恩来借用来是要说明思想改造的极端重要性,勉励大家自觉、主动、长期、愉快地改造思想,永葆革命青春。
借用比喻,格外形象、生动,使听的人印象深刻又易于接受。
周恩来说,一切革命者,尤其革命干部,必须过好“五关”,才能永葆革命青春。
“思想关”是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政治关”即解决立场问题,参加了革命,有过功绩,立场也不能打保票。“社会关”是说我们有改造社会的任务,而社会是复杂的,没有坚强的政治信念,反会被“旧社会”改造了,至少是被污染。“亲属关”实际是指自己带亲属走革命路,还是自己被家属拉得离开革命。“生活关”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大家知足常乐,艰苦朴素,心情舒畅,把心放到共产主义事业上,而不是追求物质、精神享受。
周恩来说,这“五关”的核心是思想改造的问题。事物是发展的,新旧事物的交替便是无止境的。反映新旧事物的先进和落后的思想也会是无止境的。一万年后,在人们的头脑里还会有先进和落后的矛盾,所以要思想改造,而且也是无止境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能不能在斗争中站稳立场,经得住长期的考验,能不能有正确的工作态度、高度的政策水平、密切的群众关系、坚强的党性,关键还是个思想改造问题;能不能抵制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是资产阶级改造我们,还是我们改造资产阶级?”能不能让社会锻炼、改造自己的亲属?能不能克服追求名利、享乐的低级趣味,而加强政治责任感,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关键还是个思想改造问题。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思想改造的重要性,周恩来现身说法。
他说,“我出身于一个封建家庭,小时候开始受的是封建主义教育,学孔夫子那一套”。后来,“受过资产阶级教育”。“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脑子里多多少少都有旧的东西,不过经过改造现在是个革命的知识分子了”。受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教育,而现在是个革命的知识分子,完成这个转变的关键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深入群众、深入火热的斗争中,不断地锻炼、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周恩来说,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革命者了,也算是一个老党员了,但是还不能说、也不敢放松思想改造。他再三表示,愿意带头进行思想改造,过好思想关。
在人们心目中,周恩来是政府总理,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崇高,高山仰止,连他都认为自己还需要改造,那么有谁能说自己不需要改造呢?又有谁会羞于承认自己要改造呢?所以,当周恩来要求大家经常反省、经常“洗澡”、“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让思想永不生锈时,大家当然口服心服,乐于接受,并且自觉进行思想改造了。
讲到“政治关”,周恩来列举了陈独秀、王明、高岗。他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都为革命做过不少工作,有过贡献,还都担任过总书记、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尚且“立场不保险”,有的竟堕落成托派,有的卖身投靠了外国,有的变质成为反党集团的头子,终于没过得了政治关。他们之所以有如此下场,关键是在革命过程中没有坚持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甚至停滞、倒退、变质,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走向革命的反面。
陈独秀、王明、高岗都是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或见过,或听过,自然极有说服力。
讲到“亲属关”,周恩来说,人人都有亲属,不只是直系的,还有本家,还有亲戚。同社会关系一样,亲属关系也是一个互相影响的问题。他接下来又讲到了自己。他说,我的家庭亲属关系很复杂。我们是旧家庭、旧环境、旧观念,怎样才能带领全家投降无产阶级,是个大问题。我曾经召开一次家庭集会,对二三十个亲人说,我现在就要带领你们去向无产阶级投降。我经常谈到封建家庭,是要批判它,否定它;否定封建的亲属关系,不是要消灭亲属,而是要挽救他们,将他们改造成为新人,真正和人民群众同爱憎,共甘苦,心连心,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
周恩来呼吁领导干部:“首先是我在内的407个人(当年国务院正副总理和73个直属机关的主要领导)做出表率。”
接着,周恩来指出:“老爷固然要反对,少爷也要反对,不然我们对后代不好交代。”“老爷”,是个比喻,实指身居领导岗位却脱离群众、作威作福、不为群众服务的干部;“少爷”也是个比喻,实指出身干部家庭,却没有革命的思想和行动,甚至倚权仗势、干坏事的干部子弟。这些干部子弟不但不是革命和建设的生力军,相反,“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包袱,阻碍我们的事业前进”。
“老爷”、“少爷”、“包袱”,三个比喻把这些没教育、改造、培养好的干部及干部子弟的现状、恶劣影响、对国家和社会的不良影响说得非常具体、形象、生动。
周恩来还以历史为例说,秦始皇能够统一中国,本事、功劳不可说不大;做了皇帝,权威不可说不高,可他溺爱二世,而二世携重器既无功,又无能,结果万世帝业仅开了个头,秦就亡在“二世”手里;二百多年的清朝则亡于“八旗子弟”。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封建社会,但历史也可以借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多了,切忌造就一大批少爷小姐、太子公主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包袱,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甚至断送党和国家的前途。
周恩来寓理于喻,用形象的手法阐述自己要说的道理,又不伤和气,使每一个听了的人都能从心底里认识到过好“五关”的重要性。
巧用类比
“我只不过是头小毛驴。”类比往往比笼统的原则和一般的道理更有说服力。
我们在与人交流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辛苦了半天,结果仍无法把自己的意思解释清楚。这件事自己很明白,可是要使听众也明白,就需要做深入的解释。怎么办?不妨尝试类比法。
类比用在沟通上是把较为简单的事理与复杂的事理相比较,从较为简单的事理证明或推论出与之有某些相似之处的复杂事理。这种方法因其简明直观,往往一下子就能打动人心,使其信服。沟通高手深深地懂得:类比往往比笼统的原则和一般的道理更有说服力!周恩来就经常用类比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很快明白并接受。
1946年11月,周恩来应邀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纪念鲁迅逝世10周年大会。
他讲话时,在引用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后,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我们“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
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天周恩来与周围的同志聊天。一位同志说:“我仔细研究过骆驼的性格和本领。它的特点是坚韧顽强、抗寒抗病、忍饥耐渴、吃苦耐劳,同时它又具有强大的负重力,能长途跋涉,过沙漠、穿戈壁,抵御狂风暴雨,互相团结御敌,直至获得胜利,因而它被誉为‘大力士’、‘沙漠之舟’。依我看,恩来同志就是我们党内和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周恩来听后连连摆手说:“不、不,我只不过是一头小毛驴。”
1958年7月,周恩来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对记者说:“你们记者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
“文化大革命”后期,周恩来病魔缠身,仍然苦撑危局。在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还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都要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贡献给人民。”
周恩来并没有讲很多大道理,但牛、骆驼、蜜蜂、春蚕的大公无私、牺牲奉献、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精神却深入听者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