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疾病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群像”。
心理疾病有很多种类,歇斯底里、焦虑、嫉妒、抑郁症以及鲜为人知的“微笑忧郁症”。在本章之中,笔者将详细地讲述各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和自我治疗的方法,以期能够对人们有所帮助。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也很短暂,每一个细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心理疾病更是如此。当人们发现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时,就应该及时自查,自我调整,让心理保持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1.笑出来的抑郁症
一提到抑郁症,人们的脑海中便会出现“无精打采、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满面愁容、垂头丧气、情绪低落”等带有消极情绪的字眼。
的确,抑郁症患者常常出现悲伤、忧郁等容易被人察觉的抑郁情绪。
但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将悲伤挂在脸上。有些抑郁症患者,从外表看来,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对人彬彬有礼,即使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他们也能一笑了之。事实上,微笑不代表他们快乐,相反,他们的内心可能正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
安娜是一家大型美容机构的部门经理。在所有上司以及同事的眼中,安娜是一位乐观开朗、活泼热情、谦虚有礼的好同事。提到安娜,大家都会想起她那亲切而真诚的微笑。然而,安娜的丈夫威廉却对此大为不解。原来,安娜已经有两年没有给过威廉笑脸了。非但如此,安娜还常常摆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面孔,有时甚至对威廉口出恶语。
威廉是一名大学教授,五年前,他和安娜办理了结婚手续。他回忆说,刚结婚不久,妻子的确热情开朗,整天笑容满面。那时,她参加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只是一名普通的服务人员。三年前,安娜由于工作出色荣升为部门经理,薪水自然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两个人的交流却明显不如以前多了,而没事的时候,安娜有时会闷闷不乐地坐在一边,对威廉的问话很少回应,有时又会情绪暴躁地对威廉大吼大叫。
威廉表示:“除了对我爱搭不理,安娜对三岁的儿子也是不冷不热的。”刚开始,威廉以为是安娜刚刚升职,工作压力太大,情绪紧张所致,以为过几天安娜就会像以前一样笑声朗朗。然而,一天天过去,安娜的情绪非但未见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低落,而且她还经常对威廉恶语相向。不过,如果威廉有学生或者同事、朋友到家里做客,安娜就会迅速变成和蔼可亲的贤妻良母,她会不辞辛苦地亲自下厨做上一大桌子菜,笑眯眯地招呼客人,把温暖和热情周到传达给每位客人。
发现安娜人前人后的反常表现后,威廉咨询了自己心理学的同事,同事建议他带妻子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威廉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安娜终于同意随丈夫来到亚历山大医生的心理诊所。
经过与安娜夫妇的沟通,亚历山大初步判断:安娜是患了微笑抑郁症。经过分析,亚历山大发现,安娜之所以在威廉的朋友或学生面前表现得热情开朗,一方面是出于礼节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维持自己和威廉在朋友或学生面前的形象。安娜对同事们彬彬有礼,笑容满面,除了礼节与维护面子外,还有保全自己的工作的需要,即为了自己的前程,她必须做到落落大方、谦和有礼。在顾客面前的微笑,则带有职业性色彩,是为了顺利完成工作,也是受自己责任心的驱使。
安娜微笑的背后,是孤独寂寞,是难以排解的抑郁情绪;安娜的微笑行为已经具有了表演的性质,与她内心的痛苦感觉严重冲突,难以实现“真我”的表达。
微笑型抑郁常常发生在像安娜这样的都市白领,尤其是服务行业工作人员或高级管理、行政人员身上。患者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感觉心情压抑,他们时而优柔寡断、陷入深深的自责情绪,时而烦躁不安,厌恶周围的一切,也常常出现对事物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然而,在他人,尤其是亲人之外的人面前,他们却刻意将自己的痛苦和忧愁掩藏起来,以面带微笑的姿态若无其事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也正是因为他们出于满足礼节、面子、个人尊严、事业前途、责任心等多方面需要的目的,才将抑郁症隐藏起来,从而导致人们难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而患者的病情也可能因此得不到及时治疗,使病情加重。
因此,对微笑型抑郁症,人们应该多加警惕。
除了与安娜相仿的礼节等方面的需要,还有一种情况是有自杀倾向的重症心理抑郁患者为了实现自己的自杀行为,刻意掩饰自己的痛苦,他们的强颜欢笑往往是为了麻痹医务人员和照顾自己的亲人,使他们放松对自己的看管。从这一方面考虑,如果抑郁患者突然出现“情绪好转”,照看者更应该提高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征兆。
这时,心理医生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注意,以防止其出现自杀行为。
心理医生汤姆在参加心理治疗研讨会时讲了一段令他抱憾终生的经历。一位英俊潇洒的18岁男孩来找汤姆,他语气平静地问道:“医生,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世间这么多种死法,哪种死法是最好的?”
一个稚气未脱的男孩把自杀说得好像在探讨一道普通的数学题一样,这令汤姆感觉十分惊讶,也十分好奇。不过,由于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汤姆并没有做出回答。
然而,男孩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微笑着追问汤姆:“跳楼怎么样?”
汤姆摇摇头说道:“跳楼当然不好,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会变成肉饼,太难看了。”
男孩眨眨眼睛,又问:“那么,触电好不好?”汤姆感觉这个男孩是在捉弄自己,不过由于没什么要紧事,他便继续回答说:“触电当然也不好,你想想,死的时候全身都会抽搐,样子多恐怖啊。”
“上吊应该不错,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得高高的,你说呢?”
“不好,那不成了市场上卖的咸鱼啦?”
男孩最后问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喝农药总好一点吧?”
汤姆恐吓这名男孩:“喝农药可不是最好的办法。农药喝下去了也不是很快就能死掉。要是发现得早,被人送到医院抢救及时就能捡回一条命,但是抢救的过程却会让人非常痛苦。”
男孩惊讶地愣了片刻,便微笑着向汤姆告辞离开了。
五天之后,汤姆无意中在网络上发现了一张寻人照片,照片上的人很像那位男孩。于是,汤姆打电话与家属联系,果然照片的人就是那个男孩。之后,汤姆和那名男孩的亲人一起报了警。
又过了几天,警察来诊所找汤姆,还带来了一张死者的照片。死者是一名男性,尸体已经腐烂了。不过,从面部特征以及眉心的一颗黑痣,汤姆一眼就看出这名死者就是那名前来咨询自杀的男孩。经过和警察沟通,汤姆终于恍然大悟,原来那名男孩是患了微笑型抑郁症。
而自己却被男孩的微笑假象所迷惑,没在男孩来咨询时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他为此常常自责,认为如果自己能够对微笑型抑郁多些了解,就可能会挽救那名男孩的生命。他之所以把这一件事告诉大家,目的就是提醒大家,要警惕微笑型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症也被称为隐匿型抑郁症。心理学家班杜拉研究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中,隐匿性抑郁症患者所占比例为10%~30%,发病者中女性居多,约为男性数量的两倍,大多数患者发病的年龄在36~64岁之间。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可能有各种躯体不适,比如消化不良、心脏不舒服和头疼、神经衰弱、呼吸困难等。而由于患者的躯体症状较为明显,患者在向医师讲述自己病情时可能就会忽视或遗漏了自己抑郁症方面的情绪表现,因此常常被误诊为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症等其他疾病。患者的抑郁症因治疗不及时而发展成为重度抑郁症,不但容易引发更多的躯体疾病,致使患者出现自残或自杀的行为。这就要求医生对抑郁症有足够的了解,在问诊时详细询问和观察患者的情绪,引导患者表达出自己的抑郁心情,从而让“隐匿”的情绪显现出来。
2.管好嫉妒心
嫉妒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一种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病症。在日常感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会被动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不知不觉地主动嫉妒别人,可以说嫉妒有害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全的社会心理活动。
有时候太过自卑或自傲,会使人们产生嫉妒心理。人太过自卑,就会觉得身边的人都比自己强,就会不自觉地嫉妒别人;而太过自傲的人,也就是自大,觉得处处都比别人了不起,那些好的事物都应该属于自己,因此他们对比自己强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甚至会因为嫉妒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样,当人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带不走任何东西。可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得到某样东西,所有的得失都是一种必然,失去不要太在意,得到也不要沾沾自喜。如果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那么在处理嫉妒心理的时候就会比较冷静、理智,也不会因为嫉妒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当嫉妒心理萌生的时候,人们要做的是积极主动地调整、约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不受嫉妒支配。事实上,虽然成功需要靠自身的努力,但他人的帮助也同样重要,所以不要因为嫉妒心而轻易地得罪他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嫉妒是因为攀比才产生的。如果你自我感觉比别人优越,那么就尽量放低姿态;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尽量努力赶上别人。不要与人攀比,这只会让人们失去自我。做快乐、自由的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即使做得不够完美也没有什么遗憾。
别人的成就和感情,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可以羡慕,但不要嫉妒,因为嫉妒只会让自身停滞不前。这时,人们需要做的是努力追赶对方。
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冷静客观地看待产生嫉妒的诱因,才能找回理性的自我。当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人,嫉妒心自然也就消失无踪了。
其实,有时候人们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心胸的关系。心胸狭隘的人,通常比较容易嫉妒别人,因此,要尽量保持宽容的心态,胸怀大度,才能消除嫉妒心。
19世纪初期,肖邦从波兰流浪到巴黎,结识了当时乐坛有名的匈牙利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初到巴黎的肖邦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然而弗朗兹·李斯特却对他非常欣赏,觉得他的才华并不比自己差,只是缺少一个好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已。于是,弗朗兹·李斯特想方设法地帮助肖邦举办音乐会,提高肖邦的知名度。
但人们都对这个无名小辈表示不感兴趣,没有人愿意安静地听肖邦弹奏一曲。对此,弗朗兹·李斯特非常苦恼。怎样才能让观众认同肖邦,并让他赢得荣誉呢?最后弗朗兹·李斯特想出了一个他认为不错的好办法:在那个时代,每次演奏钢琴曲的时候,剧场的照明灯往往会提前熄灭,因为只有在一片黑暗中和安静的氛围下,才能更好、更集中精力地聆听音乐。
弗朗兹·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他把手指放在钢琴键上时,会场的灯熄灭了,现场一片漆黑,他悄悄地让肖邦坐在自己演奏的位置上,而自己则站起来走到后台。肖邦聚精会神地弹奏钢琴曲,台下的观众被这美妙的声音征服了。当演奏完毕,观众看到台上这位钢琴新星时,不禁惊讶万分,之后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对肖邦的认可,也是对弗朗兹·李斯特胸襟的钦佩。
由此可见,弗朗兹·李斯特是一个心胸宽大的人,在面对才华横溢的肖邦时,他不但不嫉妒,反而欣赏对方,支持对方获得荣誉,这种气度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因此,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和品质修养,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与人和睦相处。
智者往往懂得扬长避短,懂得对自己有利的人给予欣赏和肯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会赏识别人,也是能达到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
嫉妒别人,容易对别人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自己被别人嫉妒,并因此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你会是什么感觉?所以,要适当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此一来,嫉妒心理就会收敛很多,与别人和睦相处。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每一个埋头沉浸在自己的事业和感情之中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当一个人忙碌起来的时候,他还会有时间去嫉妒别人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让自己忙碌起来,转移嫉妒心理,这也不失为一个调整心态的好办法。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要“想开些”,不要嫉妒他人,只要人们努力提高自己,相信会比他人做得更好。
面对比自己出色的人时,要乐观、快乐一些,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总是处于愤怒、嫉妒的状态,那么他将很难平静、客观地去看待事物。
正所谓“旁观者清”,如果一个人对他人产生了嫉妒情绪,可以找知心的朋友或周围的亲人诉说自己内心的不快,别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能会适当地给予自己一些意见,同时也能对自己进行一些语言上的开导,帮助自己阻止嫉妒心的膨胀和发展。只有采取正确的办法,才能调整好心态,应及时纠正嫉妒心理,并约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摆正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