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900000018

第18章 战将粟裕(4)

参谋们还没有理解,他又说,向敌人的来路前进。他们不是从富安、安丰方向来吗,我们就往那个方向去!参谋们这才明白,敌人离开了,那里不是更安全吗!

部队连夜出发,第二天天刚亮时就到了鲁家灶村。

站在村北的小河边看着河南那条通往安丰的小路,粟裕判断,敌人要到三仓去,一定会从这里走。他说:“不要停下来,赶快过河!”

果然,不出所料,机关刚刚过去后卫就同敌人交了火,躲过了敌人,但目标暴露了。他命令部队加速北移,中午时分到了四灶。炊事班埋锅做饭,水还没有烧热,敌人的后续部队过来了,他们只能再走。

天黑时他们到了七灶,准备停下来时又发现了敌情。粟裕果断指示,往南走!敌进我进!

凌晨,他们赶到了张家灶。敌人刚刚离开这里。队伍一边做饭,一面派侦察员出动。不一会儿就有侦察员来报告:“唐家洋的鬼子正集合在场上听一个当官的讲话,还有一些鬼子把抢来的东西押往据点去了。”

粟裕看看还没有升起太阳的东方,说,这会儿他们集合不是回去,而是想杀我们的回马枪!我们要马上走!

“往哪里走?”

粟裕指着地图,说:“往南,越过丁家所的公路,跳出他们的合围,我们到东汤家园。”

队伍又出发了,很快到了公路上。细心的粟裕发现,路上有很多皮鞋印,还有一堆新鲜的人屎。看来敌人还是刚刚过去,后面还会有跟进的敌人。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越过公路!”

我们的队伍过去不久,敌人就从海安方向开了过来。埋伏在公路边上的部队无不为粟裕的神机妙算而折服。

第二天清晨,他们全部跳出了合击圈,到达了预定地点汤家园。

提出党军“一元化”

有人说,粟裕是卓越的战略家,他经常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提出一些十分重要的见解。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作为一个战略家已日趋成熟。在根据地提出了党军一元化的领导问题,就是突出的一例。

粟裕到苏中后不久,根据华中局的指示,将苏中划分为四个分区和一个特区。第一分区包括江都、高邮、宝应三个县;第二分区包括兴化、东台、台北、泰东四县;第三分区包括泰兴、泰州、如西、靖江四县;第四分区包括如东、如中、通中、通西、通海和海启六县。地方成立联合抗日司令部,活动于顽我友结合部的兴东泰地区。

当时苏中党政军的各级领导都是分开的。为了加强统一,协调关系,苏中设立了党政军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在对敌斗争等方面,党政军各方的配合总的说来是好的,但也有时会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不能适应十分严峻的对敌斗争。

1942年的六七月间,粟裕开始酝酿给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区党委发电报,建议在根据地自上而下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

同时他思考的问题还有改善三结合的武装体制问题。苏中军区成立以来,区党委一手抓建立和发展地方武装、民兵自卫队,使主力地方化;一手抓主力部队的发展,相对集结主力,进行机动作战和整训,已经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主力部队长期频繁作战,消耗过大,缺少整训,不利于今后的大发展;二是地方武装数量虽已超过主力,但较多用于执行警备任务,较少用于进击敌人,还不能独立担负起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三是苏中今后除第二分区北部可能稍趋缓和外,其他地区特别是第三、第四分区将更趋紧张,回旋余地更加狭窄,部队过于拥挤,容易遭受损失。

粟裕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应建议抽出一部分主力团,选择较安定的地区进行整训。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由留下的部队承担,或将留下的主力团与地方团合并后承担。

粟裕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陈丕显、管文蔚、叶飞、钟期光等同志的原则同意后,于7月19日向军部和华中局发了电报。

7月29日,军部复电原则同意,对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指出暂宜慎重;对改善武装体制提出了具体意见。此后又经过反复酝酿,到1942年9月经华中局和军部批准,对全师(即第一、第四、第七、第五十二团),并予以充实加强,使主力团实行地方化,与各县团合并,成为地方团的骨干力量。经过这次整编,使军区有主力在手,随时可以对重要方向实施突击,而各分区、各县也都有较强的武装作为机动兵力,配合区游击队和民兵,担负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主力军得到了轮流作战、轮流整训的条件,地方军则大为加强,并在斗争中逐步成长,上升为新的主力。而大量半脱产和不脱产的民兵,成为群众性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力量和不断补充壮大我军的源泉。实践证明,这次整编是成功的。

同年12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经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批准,撤销了各级军政党委员会,建立了统一领导的各级党委,作为党政军民的最高领导机构,从而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苏中区党委由粟裕任书记,陈丕显任副书记。第一地委书记兼第一分区政委韦一平,第二地委书记兼第二分区政委陈时夫,第三地委书记兼第三分区政委叶飞,第四地委书记兼第四分区政委吉洛,兴东泰地委书记董逸峰。

实践证明,这种一元化的领导体制,对于当时的对敌斗争是十分有利的,也是苏中抗日根据地能够坚持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于敌情的严重,1942年7月,华中局、军部曾几次给粟裕发来电报,指示新的斗争形势,要求有新的方针以适应,主要内容是:一、苏中斗争是长期的,南浦襄吉是长期的对手,你们至少准备苦斗一年到两年,一切取决于熬得过,撑持得住,只要能保持骨干,即是极大胜利。二、苏中工作应以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日伪军工作、组织领导革命两面派、领导民兵为中心,其他任务均应围绕此一中心去进行。三、全线大的突击作战,不可能改变敌人的部署,而小型武装偷袭与群众交通破坏战,则起了积极作用,一团兵力左右的突击,也需要打几次以振奋人心,全军全师的全线出击则不甚适宜。

对华中局、军部的指示,粟裕认真地做了研究,认为指示是要求苏中对敌情做充分的估计,对形势做最坏的打算。从整体上讲,这无疑是正确的。

同时,粟裕认为上级给予苏中区的任务是留有余地的。在党委会上他回顾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他说,那时的条件比现在困难得多,我们熬过来了,撑住了。当前敌我力量的对比,敌人虽有相当的优势,但我们并不是绝对的劣势;我们在社会基础、群众基础上更有强大的优势。苏中抗日根据地是能够长期坚持,并且能够对全局做出较大的贡献的。关键是既要防止对敌情缺少清醒的估计,不顾实际地盲目硬拼;更要防止在严重形势下看不到有利因素,丧失坚持原地斗争的信心,消极地化整为零。

为此粟裕提出了“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原地斗争”的方针,确定以武装斗争为主,进一步处理好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的关系。在作战指导上,我们认为对付敌人的“清剿”和“清乡”,的确比对付“扫荡”更困难,但是敌人兵力不足,不可能在苏中全区同时进行“清剿”或“清乡”,使我们有可能选择敌人的弱点和后方予以突击,迫使敌人推迟或局部更改部署。我们要求区别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基本区、中心区、游击区和边缘区、敌占区,“清剿”、“清乡”区和非“清剿”、“清乡”区),力求把敌人进攻的重点压缩到更小的范围内,以利于全局的发展。

正是由于党委书记粟裕解决了上述几个方针性问题,对苏中坚持原地斗争和以后的大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统管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

这一年粟裕还经历了一件大事,就是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合并。

苏南反“清乡”斗争后,1947年8月,第六师师部及所属第十八旅陆续北撤到苏中第一分区。

苏中第一分区的地理位置很重要,1940年我军北渡长江后即在江都开展工作,黄桥决战后,又派人进入高邮、宝应两县,苏中区党委成立后,派惠浴宇等同志去开辟、建设江(都)高(邮)宝(应)地区。第十八旅到达后,决定由第十八旅经营第一分区,把这里作为恢复和发展苏南的出发地和后方基地。

1942年3月正式成立苏中第一分区、苏中第一行政专员公署、中共苏中第一地委。1942年3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第六师番号不变,统一由第一师指挥,谭震林同志任第一师政委。但是,谭震林同志未曾到职,后调军部别有任用。这时,苏南的丹(阳)北地区和澄(江阴)(无)锡虞(常熟)、苏(州)常(熟)太(仓)地区也已划归苏中区党委领导,以后在长江以南、京沪铁路以北分别成立中共苏中第五地委,地委书记金柯,和中共苏中第六地委,地委书记钱敏。

1942年苏中部队统一整编,为加强苏南工作,经华中局、军部决定,由王必成同志带领一师二旅四团、教导队和盐城、兴化警卫团各一部共2000人渡江南下,在溧阳地区与第六师之第十六旅会师,合编成一个旅,番号仍用第十六旅。

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1942年10月,中央军委命令第一、第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任师长兼政委。

这一段时间,粟裕的工作更忙了,事情更多了。既要抓对敌斗争,又要搞根据地建设,还要协调很多的内部关系,因而也就更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和才干。

粟裕对苏中是很有感情的,对苏中的斗争也是很怀念的,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他总结苏中的情况时说,综观1942年,日伪军对苏中根据地的“扫荡”,四五百人的小“扫荡”平均每周一次,千人以上的较大“扫荡”平均每半个月一次。从开始反“清剿”的6月到11月中旬,日寇增设据点49处,使苏中区日伪据点增加到339处,增修公路19条,全长450公里。我苏中根据地又有所缩小,部分游击区变成敌占区,但是,全区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和基本区,仍然保持相当数量的主力部队,各分区仍然保持着一定范围的中心区和广大的游击区,各县武装坚持在县境内进行斗争。同时边区、敌占区工作和日伪军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全面建设,根据地更加巩固,各项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了。

危难之中的粟裕

火烧篱笆300里,短枪队显神威,反“清乡”运动显成效

从1943年开始,粟裕领导苏中军民进行了一场反“清乡”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斗争中,苏中军民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粟裕也在斗争中显露出十分成熟的军事家和军事战略家的才干。

这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的日子,日寇开始“清乡”,叫嚣“6个月内把新四军消灭干净”!粟裕坚守苏中。

说起反“清乡”斗争的由来,必然要说到当时的历史背景。

1940年11月,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决定,要在中国的华北、华中占领区彻底“整顿治安”,“彻底开发并获取国防资源”。1941年年初,日本侵略军提出了在华北搞“大扫荡”,在华中搞“清乡”的方案。

此后不久,日本中国派遣军第十三军团司令官泽田莽中将和派遣军总部参谋、汪伪南京国民政府军事顾问晴气庆胤,具体制定了“清乡”的实施计划。

这份计划很快送到了他们的最高决策机构——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和日本派遣军总司令俊六大将手上。

他们一拍即合。汪伪政权想利用这一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巩固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因而这一计划被他们视为国策。

很快,伪政府成立了所谓“清乡委员会”,汪精卫自任委员长,陈公博、周佛海任副委员长,李世群任秘书长。于是一场“清乡”的闹剧就开始了。

日伪的“清乡”是从苏南开始的,苏南区党委和新四军六师经过艰苦奋战,进而转为隐蔽坚持,原来在那一带活动的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奉命撤出苏南,进入了苏中一分区。

对此,汪伪政权大吹所谓“清乡”的胜利,并很快制定了“民国三十二年度上半年清乡工作训令”,确定苏南继续“清乡”,在浙东进行“清乡”试验,而“清乡”的重点放在了苏中抗日根据地。他们首先选定的“苏北第一期清乡实验区”就是苏中的四分区。把天生港、丁埝一线以东,丁埝、马塘、南坎一线以南,东至黄海,南至长江的地域划为“清乡”范围。

日伪方面调兵遣将,把在苏南参加过“清乡”的日军第六十一师团的四个大队和部分宪兵调到了苏中,同时把伪第三十二师、第三十三师、第三十四师也调集过来,再加上这里原有的警察、特工和行政人员,先造成了所谓军事上的优势。

为了把这里的抗日武装力量一网打尽,他们构筑了175公里的竹篱笆封锁圈,三里一堡,一里一哨。“清乡”区内的重要集镇和村庄,都驻有敌伪人员,同时封锁了长江边的大小口岸,仅有的少数出口,也派重兵把守,彻底切断了这里的交通。完成这些部署以后,日伪叫嚣:“6个月内把这里的新四军消灭干净!”

应当说,新四军的一些同志对1943年的形势的严重性是认识不足的。在1942年冬天召开的南坎会议上,苏中区党委传达了上级关于“今年打败希特勒(指1942年),明年打败日本(1943)”的政治口号,对反“清剿”胜利后的形势盲目乐观。宣传上强调了反攻和抓紧反攻的准备,而忽视了对未来艰苦斗争的宣传。

同类推荐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中国政府层级结构、法律地位、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当前改革政府层级体制的突破口在于地级市。但是,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省级政府已经很难对市县政府的权力和利益作根本性的调整,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因此,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必须走出权力收放、无序博弈的局面,从整体上、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职责权限,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使地方政府逐渐从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转化为地方公共利益的“合法代理者”。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世界社会主义纵论

    曹长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特邀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世界社会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共运教研室主任、科社与国际共运专业主任、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会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本书研究了村民选举中各个层面政治精英的角色和所采取的策略。国家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举措的出台;省级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在自己的行政区域里成功付诸实施;地方政治精英“构建”村民选举;村庄政治精英充当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政治参与机制“制作人”的角色。通过对四级政治精英的角色和策略运用的阐述,勾画了中国村民自治与村民选举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城市贫民

    城市贫民

    北上广深中国的一线城市,全国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人涌向这里,他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一天一天在这里消耗着自己的青春,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在光纤靓丽的都市背后处处是为理想为生活痛苦挣扎的人们……
  • 无极之武极天下

    无极之武极天下

    在遥远星空深处有着一个逆天种族,修逆天功法,开天破地,为后世津津乐道。然而在某一天,该种族突然间降临了“天”,“天”太强了片刻间就灭了该种族。“穆儿,孩子我无极一族就靠你了,一定要完成复兴我族的使命啊!”一魁梧男子看着眼前的少年说道。“父亲放心,孩儿就算死也会复兴我族的。”少年坚定的说道。“为父先封存你的记忆和天赋等到了时机就会自行解开,孩子你要记住我组乃是逆天而行的,一定要记住。”说完便随手封印了少年的天赋和记忆。随后男子便消失在天地间。......
  • 声音消失之谜

    声音消失之谜

    校园、宿舍、公共澡堂、洗手间、楼梯、轨道、一系列等地方发生的一些怪异的声音,声音远处传来靠近时消失,弄的人心惶惶。
  • 窃天路

    窃天路

    万物皆为我养料,诸天万界皆是我盗窃的目标。我的目标不大只是盗盗个世界的法则,运气,至宝,世界之力啊等等。
  • 武压众道

    武压众道

    天地万物生,世间杀戮起。人类运势生,只是为蝼蚁。自创为武道,职位求生存。天地起苍茫,万物皆抗争。一人战天下,只为心中道。万物皆可杀,职位成就道。这是一个充满抗争,杀戮的世界,人人只为超脱,一位叫做解帝的人从源星穿越而来,为了心中的武道,为了崇祯武道,不惜与天地万物为敌。本书里没有YY,只有那充满男人色彩的热血,杀戮的战斗。
  • 疯狂的卡徒

    疯狂的卡徒

    没有魔法,没有斗气。这里只有光怪陆离,神乎其技的卡片。这里是卡片的世界。希望读者喜欢。
  • 网游莲花之令

    网游莲花之令

    韩青宇大学期间找了很多工作都觉得很无聊,心灰意冷之中,打算醉生梦死,自甘堕落,没想到网络抽奖中了一个游戏头盔,戴上头盔的瞬间,他好像找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 血能者

    血能者

    沉睡了一千年的吸血鬼,流浪到中国,成为世上唯一的吸血鬼驱魔师……茅山传人居然是吸血鬼!?荒天下之大谬……且看流浪中国的吸血鬼之故事。
  • 殇之祸水倾国

    殇之祸水倾国

    我本是个公主,却因上一辈的过错生活在牢笼里,终于,他来了,他承诺我总有一日会带我脱离牢笼,他愿做树干,努力汲取养分,让我这朵红梅娇艳绽放,我信他,等他。十年光阴,冗长的等待,终于他来了,他信守诺言,将我带出牢笼,但十年的离别改变了一切,他脱离了树干的颜色整日着绿衣,或许他早把当初的童言忘记了。可是,一切远没有那么简单,大概从我踏出牢笼的那一步起,我就已经进入了一张由谎言编织的网里,无论怎么挣脱也逃不开。直到那时我才明白,曾经的牢笼,原来是最安全的保护伞,好想回到那里,却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将自己囚禁在另一个牢笼里。我对梅独舞,暗自思忖,我们就像风与蒲公英,他带给我自由,同时又将我送入另一处牢狱。
  • 她灵

    她灵

    异界来客,掀起位面狂潮,主角与灵界少女的校园生活,升灵玄机,主角强势进化。灵界,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