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800000094

第94章 风范人间山水长——十位哈军工“两老”的人生简介(1)

沈毅

沈毅生于1894年,江苏常州武进县沈家大屋村人。沈毅的父亲和叔叔都是贫苦的雇农,后来继承了祖上的6亩地,除了种地,就是在太湖上撑船维持生计。14岁前沈毅一直下地种田,1908年才入私塾读书。辛亥革命后,他入高小直至农业学校,因为聪明且刻苦,他考取中南大学。1924年,30岁的沈毅到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留学6年,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后来主攻化学,最后跟法国教授研究毒气等军事化学。1930年,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归国,在上海闸北开了一家缫丝厂。工厂开业生产不久,爆发了举世瞩目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他的工厂被日军炮火摧毁。在民族大义面前,沈毅决心投军,抗日救国。1932年夏,他到南京国民党航空摄影学校当教官,这期间他制成中国第一张航空摄影底片,受到上级的表彰;后又转入南京小汤山炮兵学校任教官,并晋升为少将。

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都曾是他的学生。在任教官的时候,他与进步女青年王蕴华结婚。

沈毅多才善谋,在教学之余,写了一本关于屯垦备战的专着,颇具前瞻性,引起国民党高层的重视。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他把家乡的土地抵押出去,在连云港地区陆续建了一些小型农场,专门收留东北流亡学生,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一时影响甚佳。

全面抗战后,以农场的学生为骨干,组成10个特种工作团,共有3万余人,从连云港到江西一线驻防,沈毅担任总团团长,并被委任第三战区专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是顾祝同,负责苏浙地区的1938年前后,沈毅对国军的节节败退深感失望,他的老同学里有中共党员,劝说他投向中共一边,于是沈毅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与周恩来、叶剑英、徐特立等中共领导人见面。有留法经历的周恩来与沈毅一见如故,十分器重这位才华超群的专家,他们俩深谈多次。周恩来的信任和尊重,使沈毅下定去延安的决心。

1938年10月,沈毅偕全家和亲属老幼40余口从长沙出发,辗转西行。国民党高层获悉,下令堵截。沈毅在学生的帮助下历尽艰险和千辛万苦才到达延安,参加革命。

第一个来迎接他的是八路军总部代表徐立行,抗大为沈毅召开了欢迎大会。

沈毅带来不少炮兵的器材和技术资料,他被任命为八路军炮兵团参谋长,与郭化若、邱创成等一起工作。当时八路军只有这唯一的炮兵团,技术力量奇缺。沈毅的到来全团皆大欢喜,马上组建一个教导营,沈毅当主教官,为老红军干部教授炮兵基本知识和步炮协同作战。因为大家普遍文化水平低,不懂三角、几何,沈毅就用筷子来讲解模拟。为了让学员学会实弹射击,他还找朱总司令批准了三发炮弹。百团大战打响后,沈毅带教导营部队到达前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常抵近敌人碉堡20米左右射击,这种“大炮上刺刀”的战法打得鬼子心惊胆战,从缴获敌人的文件得知,敌人只要一听到八路军的炮声就要赶快撤退。有一次,敌人指挥部设在山顶上,火力点居高临下,我军连打9炮不中,沈毅赶来,只打两炮,就消灭了敌人。沈毅在八路军的炮兵建设上做出重大贡献,连毛泽东见面也开句玩笑,称沈毅为“神炮兵”。

然而,让沈毅夫妇万万想不到的是,在延安整风运动里,他们竟遭遇铁窗之灾。

1943年上半年,运动进入审干、肃奸阶段,来自国民党营垒的沈毅被怀疑是“国民党特务”,沈毅夫妇被关进八路军延安警备司令部的监狱。

是年秋,陈赓奉命从太岳前线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听说炮兵专家沈毅被当成“国民党特务”关了起来,惊讶不已,在百团大战中英勇杀敌的炮兵专家早已誉满全军,怎么会是特务?陈赓去找毛泽东,他说道:“国民党要是派沈毅这样有名望的留法专家来当特务,成本是不是太高了?”陈赓说服了毛泽东,最后毛泽东同意把沈毅夫妇放了出来。这是陈赓第一次搭救沈毅。

1943年,走出监狱的沈毅由贺龙和陆定一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上级让他为军队高级干部开文化课,他为大家讲数学,听课的高级将领里有林彪、贺龙、陈赓、萧劲光等人。当时延安的大生产运动正热火朝天,沈毅一边教课,一边开荒种地,他最受人们称赞的是运用自己深厚的化学功底开办了制醋厂和印染厂。八路军军装的染色问题一直困扰着后勤部门,沈毅用废弃的炮弹引信做原料,较好地解决了染料问题。他还试制过凝固汽油弹。总之,当时延安人都知道专家沈毅对办工厂、搞经济确实有一套。

抗战胜利后,沈毅本想跟随同有留法经历的陈毅将军去山东,但林彪对沈毅特别器重,1946年,林彪点名要求中央派沈毅去东北。此时,沈毅的长子沈苏生在通化日本战俘和当地土匪的暴动中为掩护通化警备司令宋承志而光荣牺牲。东北来的电报只说沈毅的大儿子受了重伤。沈毅心急如焚,向安葬在延安的老母亲坟墓最后告别,偕全家人向东北进发。

到达哈尔滨后,东北局任命沈毅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特种兵纵队参谋处长兼炮工处长。沈毅再次发挥善于办工厂和经营企业的专长,他在东北解放区办了不少工厂,如丹宁厂、炸药厂、炮弹厂等。他充分利用银行贷款,未雨绸缪,从来没有超出预算。

他的经济头脑和管理企业的才能受到李富春、伍修权、何长工等领导同志的赞赏,李富春不仅推广沈毅的好经验,还让他当参谋,对整个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工作提出意见。

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强大的夏季攻势,十万大军攻打四平,林彪要报一年前守四平大败而回之仇。重视炮兵的林彪不会忘记沈毅,沈毅奉命带300门大炮参加四平攻坚战。当时他蓄着大胡子,战士看到后高兴地议论开了,这回好了,大胡子炮兵专家来了!但是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官是名将陈明仁,在双方惨烈的攻防血战后,四平没有被解放军拿下来,林彪询问沈毅的意见,这仗还打不打了?沈毅说,没有炮弹了,撤吧!

1948年秋的锦州战役,朱瑞带炮纵上前线,沈毅的主要任务是在后面准备炮弹。

他废寝忘食,精心组织,用汽车和火车把20万发炮弹安全地运到前线,最后只用了8万发就攻下锦州。

四野打下天津后,沈毅碰到朱德总司令,朱总司令对沈毅说:“咱们年龄都大了,休息吧,让年轻人去干……”沈毅感念总司令的关怀,想到新中国就要诞生了,自己虽然年近花甲,也要为国家再出一把力,他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办一所炮镜研究所,为国家培养炮兵人才。沈毅当时不可能有激流勇退的预见。

全国解放后,原四野特种兵部队炮兵纵队政委钟赤兵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民航局局长,民航局初创期经费奇缺,又接受了大批“两航起义”的技术人员,连发工资都成为难题。钟赤兵想起沈毅会办企业,懂经营管理,就把沈毅调到民航局,主管财务等八个处,是钟赤兵、唐凯等五人领导小组的成员。

沈毅成为局里最忙的领导人之一,为了给“两航起义”的干部发工资,他绞尽脑汁发展生产,办了不少工厂,同时尽力照顾好四野老干部的生活福利;为了安排好入朝作战的干部家属,他不得不去买住房安置这些妇孺老幼,使老战友们无后顾之忧。

他用公款购置了不少德国的炮兵器材和科技书籍、资料,准备条件成熟后办研究所。

沈毅所做的这些事都是经过局党委研究同意的,作为局长兼党委书记的钟赤兵是清清楚楚的。

1951年底,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首先在中央各党政军机关铺开,随即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资金大进大出、人员待遇也较高的民航局成为国家机关里众目睽睽的“铺张浪费”典型,是中央首先锁定的大目标。

主管财务的沈毅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去政务院找周恩来总理,汇报民航局的财务收支情况。总理安慰说,写一个报告送来吧,政务院批一下就没有事了。沈毅回到局里起草报告,遭到局长的反对,连写三次报总理的报告都被扣下。在泰山压顶的形势下,局长捂不住盖子了,最后抛出沈毅,宣布沈毅是民航局的头号“大老虎”,不容沈毅辩解,就予以关押。

沈毅有贪污的罪行吗?没有。在全国各级干部都享受供给制的时候,作为正军级的高干,沈毅的住房、用车等待遇都是组织安排的,所有计划外的花销和发放福利都是局党委决定的,民航局开支大也都事出有因,有账可查。

在全国上下积极“打老虎”、运动急剧扩大化的狂热中,沈毅的问题还没有认真调查清楚就被最高领袖批复死刑,打入死牢,失去自由。突如其来的塌天大祸把沈毅的夫人王蕴华急坏了,她四处求救,找过黄镇、罗瑞卿、吴德等人向上反映情况,但无济于事。这些高级干部表示,主席定的案,没有办法了。当时周恩来和朱德对“沈毅大案”也有异议,正苦于爱莫能助之时,恰好陈赓从朝鲜前线回国组建哈军工,他与毛泽东关系密切,只有陈赓能让沈毅死里逃生。

陈赓是1952年6月回到北京的,从他与李懋之的谈话中可以知道,陈赓已经敏锐地看出“三反”运动在极左思想指导下正走向扩大化的歧途。他说:“一个兵站站长被打成“大老虎”,说他贪污了五汽车金子,这可能吗?”他指示李懋之为错打成“老虎”的三兵团干部甄别平反。

陈赓了解沈毅,早在1951年他赴朝参战前就曾有意让沈毅跟他到朝鲜去,在沈毅看望他时,陈没有直说,后来跟钟赤兵提出要沈毅一起入朝作战,被钟拒绝了。钟事后跟沈毅说:“陈赓想带你去朝鲜打仗,让我回绝了。”后来沈毅一直惋惜地说,如当时陈赓直接跟他说明去朝鲜作战,他一定会去的,为民族和新中国而战是义不容辞的。

陈赓这次回国,对震惊全军的“沈毅大案”自然早有耳闻,一位为我军建设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专家,莫名其妙成了要杀头的罪人。陈赓怀疑,这八成是一桩冤案,但他什么都不能说。当下燃眉之急是先把沈毅救出来,怎么从刀下救人呢?陈赓自有办法,他带人去探监,以创建哈军工需要沈毅这样的大专家为理由,果断地把沈毅带走。因为陈赓怕夜长梦多,才大胆地先斩后奏,把沈毅送到哈军工筹委会;三天后,他让军务参谋沈清波把沈毅护送到哈尔滨。在这期间,陈赓先去面见毛泽东,说明沈毅是着名炮兵专家,哈军工正缺这样的人才,刀下留人,将功折罪,对创办军工有利。毛泽东认为陈赓说得有道理,就点头了。然后,陈赓又先后与主管“三反”运动的薄一波和最高法院院长董必武沟通,自然一切顺利。哈军工在最高法院补办了改判死缓、监外执行的法律手续,沈毅的性命总算保住了,陈赓第二次搭救了沈毅。

哈军工建院以后,沈毅以待罪之身临渊履薄,老老实实,勤奋工作,无论是在翻译室翻译外文科技资料,还是为预科学员辅导数理化,他都发挥了一个老专家的作用。

同住71号宿舍楼的邻居回忆,冬天里一下大雪,第一个自觉下楼去扫雪的人必定是沈毅。他经常默默为集体做好事,随时向管理他的部门领导汇报思想。哈军工党委执行陈赓的指示,大胆信用沈毅,发挥它的专长。1958年,黑龙江大学刚成立,缺少教员,哈军工派沈毅去黑大和黑龙江商学院教高等数学,他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1959年,根据沈毅多年自我改造的良好表现,哈军工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公开宣布特赦沈毅,恢复他的公民权。沈毅衷心感谢党和政府,他的一个儿子和女婿都是哈军工学员,他也十分感谢哈军工,虽然已是65岁的老人了,但工作干劲更大了。不久,学院派他去哈尔滨空军第一航校(即现空军第一飞行学院)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为友好国家阿尔及利亚的空军军官讲课。当时在哈尔滨找一位精通法语的军事科技专家,非哈军工沈毅莫属。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在上海溘然长逝。沈毅听到消息后痛哭失声,不能自持。在他的人生中,陈赓是救命大恩人,纵然九死也报答不了陈院长的大恩大德。

1963年初,沈毅到北京看望四野老首长罗荣桓元帅,谈起当年那场“三反”运动自己遭到的不白之冤,罗帅十分同情,说你当初早点来找我就好了,可能还有办法挽救,后来我知道了,已经不能为你说话了。

1966年夏,“文革”轰然爆发,沈毅预感到自己凶多吉少。果然,9月下旬,从北京来了几个神秘的空军干部,直奔沈毅的家,不做任何解释就开始抄家,凡是信件、照片和有文字的纸张统统不漏,全部抄走。当时,江青与叶群密谋,派空军人员到上海大抄文艺界人士的家,抄沈毅家的情况几乎是上海抄家的翻版,其中隐藏的阴谋诡秘至今不明。

沈毅遭遇灭顶之灾,他被哈军工的红小兵看押,受尽皮肉之苦。有一次,他想起四野老首长林彪了,就给大红大紫的副统帅写了一封求救信,交给红小兵,请代为转交。疯狂的孩子们哪里会听“老反革命分子”的吩咐,顺手就把信扯碎了。

同类推荐
  • 知道点世界名人(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全新彩图版)

    知道点世界名人(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全新彩图版)

    本书从政治巨子、军事风流、思想圣哲、文学大师、艺术巨擘、科学巨匠六部分,分别介绍了世界的历史名人。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一枕荒凉如旧梦

    一枕荒凉如旧梦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纷纷乱世之中,那些才子佳人们演绎了无数爱情故事,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至今流传为佳话。《一枕荒凉如旧梦》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张爱玲、阮玲玉、周旋、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女子与梅兰芳、徐志摩、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以神秘感情为主线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伴随着大家对他们的情感追忆,始终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绚烂而又寂寞的人生,谁能读懂?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热门推荐
  • 穿越:柔肠一寸为君留

    穿越:柔肠一寸为君留

    他说:“我向来桀骜不驯,却为你人仰马翻。”她说:“这一世你辉煌也好,苦难也罢,都有我相伴。”人与人,一场缘,心与心,一段情。两个穿越到未知异世的女子,将如何展开一场盛世生死之恋。爱恨情仇,缘起缘落,最终情归何处?
  • 夏洛克伯爵

    夏洛克伯爵

    我的名字,夏洛克·波拿巴无论前世我叫什么,无论我前世是男还是女,这世都是以逝去的亡者之灵的身份出现,仅仅作为怪物,不要把我当做救世主,救你一命我要你用一生偿还这笔债务,带上你前行或许只是我肚子饿了而已,不为善者不为恶者,唯一信得过的只有那一纸契约而已。——“签下这份契约意味着和魔鬼为伴,迷失在迷雾之中沉醉于黑夜之中,你,愿意么?”她穿着黑色的修身燕尾服,带着高高的圆顶礼帽,手中永远优雅的握着一根黑色的权杖。绯色的瞳中带着的嗜血。“我…愿意。”倒在地上不甘心失败,又或是被绑在处刑架上痛苦嘶嚎,在大海之中无法得到救赎又或是被无辜当做巫女焚烧的小女孩。选择回到主的怀抱还是……选择恶魔的正义?——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给票多点击多收藏~
  • 灵界传奇:凤澜魅影

    灵界传奇:凤澜魅影

    也许是幸运,让她穿越了!在这个大陆上,她一定要展现出她的风采,让那些“很照顾”她的人另眼相看!不过…她在追求这个无止境的黑洞的途中,居然碰见一个大无赖!无耻!下流!简直是不可理喻!
  • The Market-Place

    The Market-Pl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繁林

    繁林

    人生的开端与结尾中途中会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慢慢来吧日子还长,慢慢过吧道理很多。
  • 谁说异能很厉害

    谁说异能很厉害

    为了一个女生去泡另一个女生,结果被人家男朋友报复,在生死的边缘赵尘觉醒了异能,被虐无数次后得到异能还是被虐了,说好我是主脚呢?我赵尘要换个打开方式…
  • Drift from Two Shores

    Drift from Two Sho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卷人事总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卷人事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EXO之等待

    EXO之等待

    她和他们一起长大,他们宠她视她为生命,直到她的出现,一切都变了,他们开始讨厌她,甚至恨她,任凭她怎么解释,却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在她十六岁那天,她被害死,那天原本是她出道的日子,她六岁被星探发掘,在sm公司苦苦的练习了十年……一朝重生她发誓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