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800000092

第92章 无瑕人品清如玉——记自动控制专家张良起教授(2)

张良起和刘杜珍相互礼貌地点点头,两个年轻人就算认识了。原来,李苾的外公、李苾夫人的祖父与刘杜珍的祖父是同胞三兄弟,刘杜珍叫李苾夫妇“四哥”和“姐姐”,她从野外实习回来后应姐姐之邀到哈尔滨玩儿几天。

青年男女间的缘分到了,一切都是那么顺畅。李苾夫妇轻轻一牵线,张良起就找到了意中人!他们之间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波浪起伏。千里姻缘,鱼雁往还,他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了。

1956年,刘杜珍大学毕业后分回家乡,在长沙地质勘探公司水文地质科工作。等待两年的张良起与刘杜珍商量好,决定暑假里到长沙完婚。

张良起不愿声张结婚的事,没有从哈军工开张介绍信就悄然来到长沙。刘杜珍请单位开结婚介绍信,领导问:“男方的介绍信呢?”坏了,没有啊!领导一脸严肃:“男方没有介绍信,我们情况不明,这信不好开,我们要对你负责呢!”

书生张良起哪里明白这等结婚手续?

只好向哈军工紧急求援。很快,哈军工的电报飞到刘杜珍的单位。

领导掂起电报不认账,“这电报上也没有公章呀,叫我们很犯难哟!”哈军工再发一封说明情况的电报,张良起和刘杜珍总算拿到了介绍信,这才领到结婚证。

他们直奔上海,新媳妇见到慈祥和善的公公婆婆。张良起在锦江饭店订了两桌,宴请父母双亲、弟弟妹妹及在沪至亲,张的当日上午,父母双亲特地安排了拜祭天地与祖宗的传统仪式,老父身着中式服装行三次跪拜大礼,随后两位新人向天地与祖宗行三鞠躬礼。

事隔多年,刘杜珍去北京看望在美国生活了九年的四哥,说起当年结婚的旧事,李苾教授很是感动,他赞叹道:“张良起的家庭是很传统、很正派的中国家庭啊!”

五、创办导弹自动控制专业

1957年秋,根据国防建设的急需,哈军工在空军系第七科的基础上开始筹建导弹工程系,首先在全院范围内抽调教员。1958年4月,学院把张良起调到导弹工程系,任导弹自动控制教研室主任兼专科副主任。此时,多年在电磁场理论研究中已取得可喜成绩的张良起意犹未尽,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放下熟悉的专业,服从上级的安排。

导弹自动控制系统是导弹的大脑,是当时世界上最尖端的军事技术之一。可当时哈军工谁见过导弹?摆在张良起面前的是一张白纸,怎么教这个全新的专业?大家都是一片茫然。好在根据中苏军事协议,“老大哥”向中国提供了教学导弹,并派来苏联专家。张良起是第一批到北京接受苏联专家培训的哈军工专家之一。

回到学院,张良起手中只有随苏联导弹带过来的说明书和收集到的少量相关期刊论文,怎么给学员开课,就靠他自己了。万事开头难,张良起“现学现卖”,为备课,不知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有一次他在家里晕倒,刘杜珍听见“砰”的一声,一看人躺在地上,吓坏了。张良起苏醒过来后说,没有关系,在教研室也曾经昏迷过。刘杜珍劝他千万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把身体搞垮了。

导弹自动控制专业从无到有,一点一点丰满壮大起来。在张良起的培养下,年轻教员也走上讲台,哈军工毕业生一批一批走向戈壁大漠、大山深处,为中国两弹一星的上天立下历史功勋。毫无疑问,张良起是这支英雄队伍里的杰出代表。

1960年11月,根据国防部的命令,张良起终于穿上军装,佩少校军衔。1962年,张良起晋升为教授;半年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前夕,哈军工退出部队序列,集体转业,校名改称“哈尔滨工程学院”,张良起被任命为导弹工程系副主任。

六、“牛棚”轶事

张良起素来谨慎寡言,从不张扬。他有个“隔一夜”的习惯,就是今天想到的事,明天再说,这中间可以反复思考一下。张良起在历次政治运动里幸免于难,与他这个习惯不无关系。

然而,谁也料想不到的“文化大革命”突然爆发,天下大乱,哈军工成为全国瞩目的“火山口”。张良起没有躲过这场暴风骤雨,他摊上不白之冤,1968年4月29日被抓进55号楼的“牛棚”。

起初,专案组允许刘杜珍每周给张良起送换洗衣服,夫妇俩还能在看守人员的监视下见上一面。是年6月,哈军工航空发动机专家、“两航起义”人员凌之巩副教授被活活折磨死在修堤工地上。作为同住一个楼里的邻居,刘杜珍闻讯后不胜凄然。那天她趁送衣服之机悄悄塞给张良起一张纸条,告诉他这一噩耗:“凌之巩暴死于修松花江堤的工地上,相信你会坚强面对目前的处境。”

入秋,哈军工505教研室的造反派到刘杜珍工作的黑龙江水电学院煽动,该院也把刘杜珍关进“牛棚”,但晚上允许她回家。

寒冬很快降临了,哈军工大院各个锅炉房的烟囱吐出了团团黑烟。一天凌晨,刘杜珍还没有起床,突然响起熟悉的敲门声,她一惊,莫非良起回来了?小心翼翼打开个门缝一看,果然是良起!原来,哈军工革委会有令,让“牛棚”里的牛鬼蛇神们去烧锅炉。那可是个遭罪的苦活儿,要凌晨起床冒着寒风推煤车,监管牛鬼蛇神的造反派才不想吃那份儿苦呢,他们正裹着被窝呼呼大睡。张良起就趁没有人管他的凌晨潜回家里,给妻子送封信。

满身寒气一脸煤灰的张良起示意刘杜珍别出声,他掏出信来,低声宽慰妻子几句,就匆匆离去。

刘杜珍马上低头看信:

杜珍:

我没有那么傻,绝不会轻生。倘使我有不测,那必另有隐情,切勿轻信他人之言。历史上是有过冤案的,若不幸至此,你当善自珍摄。书架下面两层的数学、物理书籍,可将其变卖。

良起

危难中的张良起冒险回家安慰妻子,而且设想到最不幸的结局。刘杜珍捧着信连读几遍,不禁泪流满面。

不久,刘杜珍随学校下放到五常县拉林镇,而且不允许她回哈尔滨,从此与张良起音信断绝。

“牛棚”里的张良起搞不明白,他的“罪行”为什么开始升级了:24小时有人“贴身伺候”,连如厕也有人“陪同”,晚上有强光灯照着……当时他头上戴着四顶大帽子:“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教授集团成员”、“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特务集团黑干将”。

多么吓人的“尊号”啊!但张良起心里很坦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在瞎胡闹。

全家都是读书人的张家,在践踏知识、革文化命的乱世里不被冲击才怪呢!张良起的小妹妹受不了毒打而含冤自杀,张良起心中的哀伤和凄苦难以言表。

1969年5月18日,专案人员向张良起宣布:“你的问题还没有了结,现在是人治,不是法治。现在决定放你回家,但不许出一道门。”

张良起步履蹒跚地走出“牛棚”,春天的阳光让他眼花目眩,终于可以自由地走回家了。比他先出“牛棚”的刘杜珍迎出家门,患难夫妇重新团聚了。张良起仍属靠边站的“问题人物”,只能默默跟着潮流向前走。

七、南迁长沙

1970年夏,哈军工被肢解,主体部分南迁长沙。他奉命给待运的家具等物品编号建账,每天围着木箱子打转转,始终没有人通知他走还是不走。张良起只管干活儿,绝不多问。过了很长时间,系里的头头们才想起张良起,对他说:“你怎么不动弹啊?快回家准备,让你去长沙呀!”

在长沙工学院时期,张良起只是二大队的普通教员,“文革”的冲击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他一如既往埋头于学问。正值国际上现代控制理论大发展时期,他密切关注国际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动态,意识到刚起步的机器人与磁悬浮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在“读书无用”的社会舆论下,他默默地给年轻人讲授多门课程。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英文水平,他用原版英文教材为他们讲授自动控制学。从1972年到1975年,他为“工农兵学员”上课,兢兢业业,费尽心力。他和汪浩分头带学生到上海仪表厂实习,两位老师同住一间宿舍,汪浩早睡早起,张良起则相反,以致该室灯火通宵达旦。

“四人帮”肆虐横行,国家仍在大混乱中,学校像是一艘风雨飘摇中的破船,教学和科研都难上轨道,张良起常常暗自叹气。直到“文革”结束,国家走上改革开放之路,长沙工学院变为国防科技大学后,这位着名的控制论专家才出任自动控制系的主任,张良起真正感到扬眉吐气了。

1980年9月,身兼湖南省自动控制学会领导人的张良起邀请国际着名自动控制专家、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古田胜久教授来校讲学,成为国防科大和湖南省自动控制学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契机。1983年,张良起在国防科大主持全国首届自动控制专业教育工作暨研究生培养讨论会,推动了国内自控学科的发展。1984年11月,已经是国防科大校长的张良起以普通教授的身份率团赴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回访古田胜久教授,他仔细地考察了古田教授的机器人实验室。在东京大学,他兴趣盎然地参观了磁悬浮实验室。怀着追赶国际科技前沿水平的急迫感,张良起回国后,迅速在国防科大开设机器人和磁悬浮的研究课题。他亲自参与的机器人科研工作结出硕果,中国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制造出两足步行机器人的国家,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八、在国防科大校长的岗位上

1983年岁末,国防科大还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银河亿次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校园里一时专家云集、车水马龙。

两年前就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的张良起仍埋头在教学和科研中。那天,张衍校长把张良起请到办公室,告诉他一个重大的消息:学校的领导班子要换届了,校党委认真研究后准备推荐他为下一届校长。张良起大吃一惊,不假思索地一口回绝。他对张衍校长说,我只能搞教学和科研,绝不是当领导的材料。张衍见劝说不了,微笑着打住话头。

几天后,北京来电,国防科工委政委刘有光请张良起教授到北京来一趟。张良起知道,肯定又是为了当校长的事情。他打定主意,坚决不能松口。

刘有光到远望楼看望张良起,刘老将军是当年哈军工的副政委,张良起十分尊敬这位老领导。一见面,刘有光就问:“国防科技大学怎么办才好?听听你的意见吧。”

张良起连忙设防:“刘政委,我可当不了校长啊!”

“不让你当校长,”刘有光笑道,“只是听听你的意见,怎么办学,怎么配备班子,你敞开了讲。”

张良起放下心来,坦率地陈述自己对办好国防科大的意见。

其实,刘有光是在当面考察张良起,他对面前这位温文尔雅、稳重厚道的学者很是满意。他让张良起回长沙时给张衍带个口信,给他来个电话。两天后张衍的电话打过来,刘有光说:“工作做好了,就这么定了,你们上报吧!”

12月30日,张爱萍将军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大新老班子交接座谈会,他充分肯定了国防科大首届领导班子在张衍和李东野的领导下所取得的突出业绩,接下来宣布,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任命的国防科大新一届领导班子是:张良起为校长,汪浩为政治委员,陈启智为副校长,张文峰为顾问。

军令如山,张良起只能服从中央的任命,尽管他从内心里不愿意当官。

1984年1月13日,国防科大召开新老班子交接大会,张衍光荣地完成了首任校长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他把接力棒交给了张良起教授。年事已高的曹鹤荪、周明、慈云桂三位老先生也卸去副校长之职,把工作交给陈启智教授。

新班子上任伊始,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前届班子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以学科设系、设专业的进程;二是实现“从一个中心到两个中心”的转化。

4月,国防科大校园里春意盎然,新任领导张良起和汪浩带着一股改革的锐气主持扩大的工作会议。前不久,校党委向全校公布了1984年的工作要点,指出“1984年是学校继往开来、稳步发展、开拓前进的一年”。全校人员积极响应新任领导的号召,精神面貌愈加振奋。这次会议以传达贯彻国防科工委召开的17所院校校长和党委书记座谈会精神为前导,着重研究国防科大如何贯彻改革精神,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的问题。

张良起向刚从上海考察回来的曹鹤荪欠身说道:“曹老,请您把考察上海交大的情况介绍一下吧?”

曹鹤荪笑盈盈地说:“好的,我这次去上海考察兄弟院校改革、创新的经验,收获不小。在我的母校上海交大,人家告诉我,交大办学经验可用九个字来概括,叫做‘门槛高、要求严、基础厚’……”

大家对交大的经验以及北京、西安、武汉等有关兄弟院校的新经验深表赞同。

这次会议认为,国防科大的改革要从管理抓起,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为教学、科研和创办第一流大学创造各种软、硬件环境。

同类推荐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关东枭雄张作霖

    关东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为什么能够崛起?一个穷小子,一无权,二无势,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于成就了霸业,除了上天眷顾以外,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冒牌天骄

    冒牌天骄

    开着外挂碾压,一切!直到星河毁灭!
  • 魔战仙狂

    魔战仙狂

    一位魔族软蛋的崛起,一起天地狂栾的风波。少年许下一言:今我虽为牛马,明我必屠龙佛像。踏破九霄,只为证明自己,哥不是废物!
  • 里八神讲鬼故事

    里八神讲鬼故事

    里八神讲鬼故事由各种小故事组成胆小者勿看
  • 旧神的游戏

    旧神的游戏

    亓十三,清河派第二十二代弟子!在一次清除大凶灵的意外中,发现一群身怀异能的人群,这群人把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世界称为旧十二界,并且自称为——玩家!
  • 作命面具微小说集

    作命面具微小说集

    作命面具原创各种类型的微小说集----------------------------------------------------------不定期更新
  • 禁止踏入之秘境仙湖

    禁止踏入之秘境仙湖

    一个由梦境牵扯出的惊天大阴谋,到底有何联系?诡异的西域古国-什国遗迹里他们会遇见什么?神秘的什国人到底预言了什么?大雪山脉深处的类似三星堆文明究竟是何人所造,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第四股势力,到底会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所有线索几乎指向了罗布泊地下城时,究竟又会发生什么,而双鱼玉佩究竟是什么?罗布泊的秘密会真相大白嘛?最后的宿命究竟...会如何...
  • 美人心酒

    美人心酒

    为了一世荣华,她不惜借他人之手,将伤害自己的人,爱自己的人全部推入万丈深渊。而最终,自己亦成为刀咀鱼肉,万般无奈妄想地回头,才发现,自己最终竟是孤身一人,独赴黄泉。“如果可以重来,你可曾后悔?”“后悔又如何?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回来。”不知何时起,我已如此孤身一人。好孤单。真的,好孤单……真相残忍揭开,一切尘埃落定。她终于身陷无底深渊,再无力挣扎。她愕然回首——他已不见。真是奇妙……也悲伤的故事。
  • 快穿之反派炼成史

    快穿之反派炼成史

    她是快穿玩家界面挑选出来的。十个人,不同性格,不同系统,不同的路,相逢,必是敌人。没有聪明的大脑,只有冷冰冰的系统,告诉自己:“拥抱他(她),再伤害他(她)。”【JJ首发】
  • 凤栖梧,待卿归

    凤栖梧,待卿归

    隐于极北之地的冰之古族中,作为最受人尊敬的神女她竟然爹不疼娘不爱,她最疼爱的妹妹还伙同族中长老们一起杀了?!再次睁眼,她有疼她爱她的爷爷和哥哥,也有嫉她妒她的庶姐和姨母,也有玄脉缺失的废柴躯体。呵,玄脉这种低端的东西她根本就不需要,她有修炼灵力的灵脉就好;还有捡回来的珠子给她打通隐脉;顺道捡回来的还有一个被冻傻了的美男,似乎有什么不得了的身份啊,不过,能给她养眼就好。某神尊:妹妹,你还是不记得本尊吗?某女:叫娘子!某尊:娘子…某女:叫夫人!某尊:夫人…某女:叫…某尊:媳妇,你想起本尊没啊?某女:嗯,没有。前世今生缘起灭,梧桐树下待卿归。
  • 梦里闯三国

    梦里闯三国

    三国洪流,英雄辈出。是怎样的意外,让赵子龙不再愚忠刘备,转而开创自己的天地。收典韦,降徐晃,高览慕名来投,荀攸,郭嘉更是拜服;遇甄姜,逗甄宓,美人扑面强袭。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更多精彩,尽在梦入三国。然最精彩的却是神秘的遁甲天书,一个梦是真是假,赵云能否突破梦境找到心中的答案,能否乱天成功,是梦碎从此消散,还是与众老婆逍遥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