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800000067

第67章 走过三次长征路的老红军——记贺振新将军(3)

历史应该记住,贺振新带来的121名井冈儿女是新中国第一批建设新疆、保卫边防的知识青年,他们在天山南北原始荒芜的戈壁滩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把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屯垦戍边大业,许多人已经长眠于祖国的边陲。但他们的子孙们继承了父辈的事业,发扬兵团人的精神,再创新的辉煌。

八、从哈军工到南京炮兵工程学院

1952年,贺振新夫妇奉命到北京中央马列学院学习。战争年代,穿行在枪林弹雨里,没有机会坐下来读书,他经常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而遗憾;这次进京学习,实现了多年的夙愿,贺振新和肖平都特别高兴。

1954年8月,贺振新夫妇从中央马列学院毕业后,一起调入哈军工。中央军委任命贺振新为炮兵工程系副主任,不久任该系政委,后兼该系军械科学研究所政委,并增补为学院党委委员;肖平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员。

陈赓器重贺振新,他把英气勃勃、面容清瘦的贺振新介绍给大家时说:“贺振新同志战功不小啊,是王震同志的老部下,1938年,他光荣挂彩之后,是白求恩大夫给他做的手术啊……”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战士,结束了20余年带兵人的军旅生涯,到哈军工这所全军最高军事科技学府工作,贺振新感受到不小的精神压力,他必须尽快熟悉新环境、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他由衷地拥护陈赓院长提出的“两老办院”等一系列教育思想,满怀信心地要在炮兵工程系政委的新岗位上再立新功。

贺振新特别注意深入到学员当中去,了解学员的思想和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学员的思想工作。1955年,部队干部终止供给制、实现薪金制后,许多调干学员一下子有了不菲的工资收入。贺振新给学员上军事艺术课的时候反复讲,你们一下拿了这么多的钱,可不能大手大脚乱花呀!家里都穷,要节省下来,给家里的父母寄去。他经常结合自己的战斗经历讲当年红军的艰苦奋斗历程,勉励学员们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做又红又专的革命军人。

炮兵系系主任赵唯刚是一位长期在苏联工作的资深老同志、熟悉炮兵专业的老专家,贺振新十分尊敬赵主任,他们之间的合作走过了一段磨合期,总体上看,是团结共事的。1958年,赵主任离开哈军工,主持全系业务工作的是从南京调来的炮兵专家祝榆生副主任。贺振新与祝榆生紧密合作,为我军培养出一大批炮兵工程技术人才。

1955年全军授衔,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贺振新是哈军工最早的五位少将之一。

1959年12月底,周恩来总理到哈军工视察,贺振新在炮兵工程系大楼前迎候总理,并代表全系向总理汇报工作。

根据陈赓“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战略构想,哈军工开始分建和再建。1960年2月27日,军委办公会议决定:炮兵工程学院以军工炮兵工程系为基础,迁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扩建。炮兵工程学院院长为孔从洲中将,廖成美任政委,贺振新任副院长。

然而武昌新校址并无扩建的余地,筹委会不得不另外选址,颇费周折,最后确定在西安。

4月,军委指示,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应于6月份开始南迁。军令如山。面对如此艰巨复杂、规模庞大且急如星火的军事行动,炮兵系领导真有点千头万绪,焦头烂额。搬迁过程中,教学不能停,政治运动还要搞,院领导又要求其为其他三个系的搬迁创出经验,谈何容易!且不说人员的走和留,家属、孩子的安置问题就够头脑发胀的。炮兵系的设备都是大家伙,各种供教学用的高射炮就有好几门,初步统计,光包装箱至少要约3000只。搬迁的指挥工作就压在贺振新、祝榆生等系领导的肩上。

关键时候,哈军工人平时养成的斗志旺盛、令行禁止的军人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带领学员们昼夜奋战,一个月的时间,2700多箱物资全部包装待发,搬迁工作井井有条。尽管困难时期大家的肚子咕咕叫,全系人员始终情绪饱满。6月2日,第一列军车驶离哈尔滨站,开往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

然而,哈军工人面临的种种困难也接踵而来,最大的问题是房屋不够用,在“火炉”武汉的酷热天气里,家属们挤在小房子中,生活困难。学员们除一部分人在沈阳小河沿炮兵第二政治干校借读外,来武昌的学员们没有足够的教室用,为了不影响教学,因陋就简,挤在一起上课。贺振新经常讲当年在哈尔滨筹建军工时如何克服困难,鼓励大家发扬母校的老传统,讲团结、讲风格、争取时间,尽快铺开摊子。炮兵工程系开始了“西安基建,武昌落脚,沈阳上课”的三地办学的过渡期。

1961年6月,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到西安检查炮兵工程学院的基建工作,感到校址不符合军委的要求,而且水源不足,难以长久维持。军委遂决定停止炮兵工程学院的营建,重新安排新的校址。正好南京高炮学校校园宽敞,军委决定两校对调。于是,炮兵工程学院从武昌、沈阳和西安三地,水路并进,浩浩荡荡,东迁南京。进入孝陵卫200号的校园中。

三地办学的艰苦阶段结束后,炮兵工程学院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的军队院校跟全军一样,在林彪“四个第一”、“高举紧跟”、“突出政治”等花样翻新的指令下整天忙得团团转。1964年6月,孔从洲院长调任军委炮兵副司令员,作为炮兵工程学院资格最老的老红军,贺振新副院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处处以身作则,为师生做表率。有一次,学员们在校园里的一大块稻田里插秧,贺振新站在田埂上看了一会儿,见没有干过水田活儿的年轻人把稻秧插得七扭八歪,贺振新喊道:“都上来吧!”他脱了鞋,挽起裤脚,下了稻田,一边插秧,一边给学员讲解插秧要领。贺振新插的秧横平竖直,规规矩矩,小时候下过田的他还没有忘记农活。学员们口服心服,都说,首长还是种田的老把式呢!

那个时候上级要求干部下连队当兵。贺振新带头,到某炮兵连队当列兵。他本来身体不好,但仍和战士一样出操、站岗,有空就给战士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没有一点大首长的架子。

九、新疆履新,风云突变

1965年,病休中的贺振新偕夫人在北京看望老首长王震。老战友之间的主要话题是新疆建设兵团,贺振新关心留在新疆的那些老部下,听到新疆建设兵团事业的大发展,他很振奋。

王震的夫人王季青请贺振新和肖平吃苹果,肖平问是哪个地方的苹果,怎么这样好吃?王季青说,这就是你们25师的苹果呀!

王震认真地问贺振新:“愿不愿意回新疆干呀?老部队可都想着你呢!”

贺振新一直把新疆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新疆情结深深镶嵌在他的感情世界里。

王震知道,南京炮兵工程学院跟哈军工一样,被列为“全军不突出政治的落后典型”,贺振新为此心情抑郁,就建议他去新疆建设兵团任职。王震说:“眼下天天高喊突出政治,院校工作太难搞了,我看你离开算了。”

同类推荐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蒋经国传

    蒋经国传

    本书以大量的史料、访谈和经历描述了蒋经国一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活动,以及蒋经国所处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及国际大背景。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热门推荐
  • 蜕变王者

    蜕变王者

    风流快活的冷家公子在他十六岁生日的时候被自家老爷子送进杀手训练营,昔日的风流公子,今日的冷酷杀手。他的强势回归又会又怎样的故事?请看《蜕变王者》
  • 珠云香

    珠云香

    从小到大我只做一个梦,很奇怪。当我第一次告诉娘亲时,她不以为意没有放在心上,笑着说我年纪小,思虑太过,才会做梦。“会早生华发的。”娘亲掐了下我的鼻尖,整了整我的衣襟,牵着我去给祖母请安。祖母的院子很大,也很远,要穿过府里的花园的长廊,从西厢这头走到东厢这头。在我的记忆里,每天天还未亮透,娘亲抱着我,母亲的大丫鬟流苏打着灯笼在前面,寂静的长廊里只有嗒嗒嗒走着的声音。清晨在我的印象里朦朦胧胧,用泛黄的纸扎的灯笼在眼前晃啊晃,忽明忽灭。长廊上的柱子沾着水汽,散发着奇怪又好闻的味道,我以为是一种木头的味道。娘亲告诉我,“那是被水汽侵蚀的味道。”
  • 腹黑太子遇上绝色太子妃

    腹黑太子遇上绝色太子妃

    “喂,我说,前面那个男的,你够了啊,我已经知道你的招式了,对姑奶奶没用,虽然姑奶奶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姑奶奶是看不上你的,即便是你的背影有那么点好看,身形儿有那么点魅力,但是姑奶奶见过的美男可是数都数不过来,你就别装了。”紫苏一头凌乱的头发,还有一撮没一撮的还挂着烂菜叶,被鸡蛋侵湿的贴在头上东一块西一块,眉眼到是不错,只是脏兮兮的脸已经看不出她的姿容,黑色披风随意裹在身上,赤脚站在街道的石板上,脚背上还粘着一大块鸡蛋壳,邋遢落魄成这样也算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咳咳。。怕是鱼被惊得不敢出来,雁被吓得掉下来吧,花也是醉了,月也不忍直视吧!喂!你再说一遍!我绝不会召唤五个小会伴儿打死你的!
  • 月光下的呢喃

    月光下的呢喃

    他,灵魂分裂,步入两个时空,唯有圆满方可回归,但是两个时空仿若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她,他养的一株月灵花,慧根刚成,便遇主人此横祸,她二话不说冒着灰飞烟灭的危险落入轮回,历尽千辛万苦生死折磨,终于换来他圆满的机会,却不想奸人陷害,惨遭怀疑,眼看着时光流逝,机会将无。。。
  • 青春最狂唯我独尊

    青春最狂唯我独尊

    隋嘉可,一个泼辣性格豪爽的霸道女总裁,在老师们的面前却是一个言听计从的乖乖女,这貌似,跳转有点大啊······偶遇千年不变冰山脸,完了,这水火不容的日子,怎么过啊······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过去之人

    过去之人

    2044年,华夏国明珠市万民广场地底宫殿内,名叫郭霖的男人拔出了插在这里的一把剑。2049年,同一个地方,名叫郭曲的男人来到此处,看着眼前的男人,沉默中再次拔出了一把剑。这是一个关于少年们燃尽灵魂去守护的故事更新时间:每天上午九点,下午七点左右
  • 容若喧

    容若喧

    纳兰容若,他一生的守候:为了水;为了荷;为了一锦白衣;为了他的爱人,卢氏。他,有过蓝色忧郁,有过粉色浪漫,有过绿意浓浓,有过素洁淡雅,有过忧而不怨的忧怨,有过悲而不伤悲伤~~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名利遍,一生纯白不染~~从翩翩少年,到芊芊公子。他的一生,在传奇,希望,失望,爱与回忆中度过。这就是他,桀骜不驯的他······
  • 神仙微信群

    神仙微信群

    我加入了一个神仙聊天群,每个神仙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正宗神仙,还抢了他们发出来的神奇红包,撩妹神器
  • 北城无旧人

    北城无旧人

    这是几个北方女孩和一个南方女孩的校园故事。安夏9岁的时候初识筱初,11岁才和筱初有了交际,12岁才和筱初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筱初是一位南方的女孩,因为父母的原因,她从南方学校转到了北方,并与安夏成为了同学。安夏13岁认识了八月,那是初一刚开学的那天。安夏与八月的初识并不怎么和谐,可以说是一见面就互撕的那种关系,不是你讽刺讽刺我,就是我挖苦挖苦你。但后来安夏与八月在互相吐槽中也成为了好朋友。上了初中后的安夏与筱初没有分到一个班级,筱初跟她和安夏共同的另外两个闺蜜分到了一个班级,而安夏独自被分到了另一个班级,并且认识了八月。后来认识了八月的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