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什刹海形成“五大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以银锭桥、烟袋斜街为核心)、小吃、旅游、休闲多业态互动街区(以护国寺街为核心)、休闲娱乐产业聚集区(以荷花市场为中心)、高级特色餐饮产业区(以德内大街北口为核心)、四合院民俗博物馆(以大小金丝胡同为核心)。为此,2011年西城区投资3700万元,重点改造了前海东沿区域;2012年对环湖地区景观环境实施“扩边”,将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环湖4800米铁质护栏全部拆除,更换为古朴典雅的汉白玉材质护栏,栏杆望柱采用莲瓣石榴头样式,配以云雕刻净瓶与双面莲花图案浮雕。同时,对银锭桥周边、荷花市场北端广场、广化寺周边地带进行整治,增设旅游信息查询、金融服务等设施,在西海什刹海入口处再建一座处理量1080立方米/小时的水处理厂。
在2013年6月8日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中,大运河“申遗”正式展开,并将作为2014年中国“申遗”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国家文物局正式确立了首批申请点段,其中包括什刹海附近的万宁桥和东不压桥。
除此之外,什刹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中可以感受“活态形式”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民俗民风、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手工艺制品,以及传承人等。
有人举例:过去在什刹海附近流传一种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岔曲,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初,由于岔曲曲调高雅,曲谱保留较少,擅长演唱者仅有十余人。1979年秋天,一些曲艺爱好者组织“集贤承韵”票房,在什刹海附近一位名叫钱亚东的老先生家中举行活动,并到各区县文化站及工厂、学校演出。90年代后期,一些曲艺界艺人成立“霓裳续咏”、“永庆升平”两家票房,2004年组建“老韵京音”曲坛之友,使这一曲种延续。为了避免岔曲的流失,西城区文化馆实施各种保护措施,举办插曲演唱活动,邀请年事已高艺术家重新登场。鬃人是北京独有的一项民间手工艺品,过去在什刹海附近的市场、胡同中十分常见。
早年间第一代鬃人艺人王春佩因其作品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名声大震,被称为“鬃人王”,他去世前将手艺传给了儿子王汉卿,后来又传到了一位名叫白大成的年轻人手中。白大成住在前海西侧的东官房,曾多次出国进行艺术交流,介绍传统鬃人艺术,使许多外国人为之倾倒。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他将自己的家布置成博物馆,展出自己制作的鬃人作品,对外开放。西海西岸米房胡同住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叫双起翔,以制作彩塑京剧脸谱着名。1980年初邓小平访美时,曾将他制作的一尊“自在观音”作为国礼赠送美方。2005年底,他的住家被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命名为“家庭艺术馆”。据一些文化研究者列举,什刹海一带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民间传说、太极拳、鼻烟壶、风筝、宫廷补绣、宫毯、堆绫、民间小吃,以及宫廷正骨疗法等传统工艺、技术。
六、北京的城市名片
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批复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旧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积极探索适合保护要求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危旧房改造的模式,改造中心城危旧房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稳步推进现有危旧房改造。”
2003年西城区政府宣布:根据专家的设想,未来的什刹海将建成四合院式的购物中心,即环湖全部改造成四合院式的商业场所。对此,许多人对于什刹海是否面临大规模拆迁感到忧虑。当时,西城区一位副区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承诺:“不论将来什刹海地区如何改造,有一条原则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这个地区不会大拆大建。将来在这个地区,人们不会看到推到大片平房盖新房的情景,即使是推到破平房盖新的四合院也不行。”实际上,有关部门明白,因为什刹海作为文物保护区不能成片开发,所以较难吸引外来投资者,国家又不可能大量投资对环湖四合院进行搬迁改造,因此这一设想很难实现。2005年2月24日北京主要媒体全文公布《人文奥运行动计划》,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发布这一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将“什刹海风貌区”与国子监古建筑游览区、琉璃厂传统文化商业区、明清皇城景区、古城垣景区并称“五大传统文化景区”,作为城市景观营造工程,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重要内容。
然而,人们对于改造后的什刹海能否保持包括胡同、四合院与居民日常生活状态等人文特色感到担忧。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有人统计,随着北京城市“危改”提速,到2007年北京四城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的胡同消失了八百余条。
文化学者金汕忠告:“人们不应该遗忘当年拆毁北京城墙的历史教训,近年来大量地拆毁胡同、四合院及历史街区是在重蹈覆辙,重犯当年的错误。”
文物专家谢辰生认为:“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历史街区,成了特有的文化资源和人文遗产,形成了古都的整体环境,当前应该切实保护好已经规划并确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其历史建筑。”
社会学家周孝正建议:“相关改造工作应该按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实施,政府部门应该将相关的信息公开,并邀请有关专家和居民代表进行论证。”
2013年5月4日西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孙劲松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对于网络上转发“地产开发商近百亿资金改造什刹海”和“什刹海即将开始拆迁”等传言予以否认。当日,西城区官方微博澄清:所谓“什刹海拆迁近百户”更是子虚乌有。什刹海旧城保护示范项目非商业开发,也不存在拆迁,将按居民自愿的原则进行人口适度疏散,腾退后的院落将进行修缮保护,并用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文化传承发展。孙劲松主任透露,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已立项,全称为《北中轴线核心保护区·什刹海地区保护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保护示范项目),此项目不涉及拆迁。6月27日他又在由西城区举办首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工程公众交流活动”中,现场回答网友和居民提出问题,听取民意时表示,这项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保护示范项目》主要内容是:在什刹海文保区内进行一期试点项目,共涵盖地安门外大街、烟袋斜街、白米斜街三个街区,总占地约15.56公顷,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至前海东沿,东至地安门外大街东侧沿街建筑。一期试点项目总投资83亿元。在试点区域内,实施古都风貌保护和修缮;进行区域交通组织优化,尝试建设多点地下机械停车设施,增加停车容量,并建设地下过街通道。他专门强调:“什刹海地区不会建会所,而是以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为主,包括文保区腾退的院落修缮,最后都是让老百姓能够进得去,有的看,不是变成某些人的私人会所。”
根据这项规划,第一期试点将分六项,分别为:(1)地百联大片区改造;(2)地铁8号线织补项目;(3)地安门外大街产业提升及风貌整治;(4)鼓西项目;(5)人口疏散及院落腾退;(6)白米斜街片区市政管理。改造后的项目区域为:沿街商铺将以明清风格单体建筑为主,通过引入和配置特色商业、艺术家工坊及文化互动旅游产业等,形成以“慢生活+艺术性消费”为主体的特色街区,重现北中轴线旧时繁华,同时,在年内开始实施白米斜街人口疏散,按照“政策长期稳定、居民自愿申请、预签疏散协议、整院实施腾退”的基本方针开展相关工作。在此项计划中,地铁8号线计划内容为:以明清建筑风格的二层商铺为主并通过连廊形成“空中胡同”街区,使游客可以在观景平台观赏什刹海风光,同时,引入老北京特色的餐馆,以及商铺、银行等设施。“鼓西项目”理念为“均衡的中轴、重塑的景观、开放的空间、串联的街区”,开辟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地下机械停车和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采用下沉方式,引入特色博物馆等。地安门大街项目,计划以沿街27处区属商业门店为主组建统一的商业运营公司,提升现有商业业态,突出旅游与商业的功能定位,打造一条结合奢华享受、美食品鉴、民俗风情、休闲养生、创意生活为一体的全体验式商业街,重现“前朝后市”街景繁华。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方面,有关部门尊重居民对拆迁以及权益方面的合理诉求,一方面加强市政设施的保障能力,铺设环湖燃气管道,实现燃气入户;另一方面在自愿前提下适度疏散人口,尤其要在烟袋斜街以及附近大、小石碑胡同迁离已有部分居民。在谈到商业化是否影响文物原貌问题时,孙劲松解释道:“我们做什刹海这个保护项目,不光是要保住什刹海的街道、胡同,也要保住这些住在这里大部分居民和人文的活动,因为什刹海是北京的一个瑰宝。”
为了进一步整治什刹海地区街道秩序,西城区有关部门自2013年起在什刹海地区实施了一项整顿街道秩序的“净街工程”,包括清除长期堆放在胡同里的杂物、废物,拆除违章建筑,纠正违章停放车辆现象,腾退空地建花坛和流动车位,恢复周边170余条胡同原有风貌。在居民积极配合下,整顿工作顺利进行。据报载,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内四家资质较好的废品收购站合作,采取“实物奖励”方式,回购长期占压消防通道、堵塞庭院过道和堆积在公共空间的报废机动车、自行车和废旧木材、家具等。居民与市场商户代表自发组成“居民事务自管会”,负责在胡同巡逻,发现并举报违法占道现象。
人们期许,什刹海这张“城市名片”一直延续下去。
什刹海——人民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