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700000022

第22章 荷泽大师神会传(1)

南宗的急先锋,北宗的毁灭者,新禅学的建立者,《坛经》的作者,——这是我们的神会。在中国佛教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有这样伟大的功勋,永久的影响。

一、神会与慧能

神会,襄阳人,姓高氏。(《圭传》作姓万,又作姓嵩,皆字之误。各书皆作高。)《宋高僧传》说他A年方幼学,厥性惇明。从师傅授五经,克通幽赜;次寻庄老,灵府廓然。览《后汉书》,知浮图之说,由是于释教留神,乃无仕进之意。辞亲投本府国昌寺颢元法师下出家。其讽诵群经,易同反掌。全大律仪,匪贪讲贯。闻领表曹侯溪慧能禅师盛扬法道,学者骏奔,乃效善财南方参问。裂裳裹足,以千里为跬步之间耳。

居曹溪数载,后遍寻名迹。

《宋僧传》所据,似是碑版文字,其言最近情理。王维受神会之托,作慧能碑文,末段云: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

《圭传》与《灯录》都说神会初见慧能时,年十四,则不得为“中年”。慧能死于先天二年(713),年七十六。《宋僧传》说神会死于上元元年(760),年九十三岁。据此,慧能死时,神会年已四十六岁,正是所谓“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圭传》说神会死于乾元元年(758),年七十五,则慧能死时他只有三十岁;《灯录》说他死于上元元年(760),年七十五,则慧能死时他只有二十八岁,都不能说是“中年”。以此推之,《宋僧传》似最可信,王维碑文作于神会生时,最可以为证。

《圭传》又说神会先事北宗神秀三年,神秀被召入京(在700年),他才南游,依曹溪慧能,其时年十四。宗密又于慧能略传下说:有襄阳神会,年十四,往谒。因答“无住(本作位,依《灯录》改)为本,见即是主”,(主字本作性,依《灯录》改,)杖(本作校,《略钞》作杖,《随解》云,以杖试为正。)试诸难,夜唤审问,两心既契,师资道合。

神会北游,广其闻见,于西京受戒。景龙年中(西历707-709),却归曹溪。大师知其纯熟,遂默授密语。缘达磨悬记,六代后命如悬丝,遂不将法衣出山。(《圆觉大疏钞》卷三下)宗密在《禅门师资承袭图》里引“祖宗传记”云:年十四来谒和尚。和尚问:“知识远来大艰辛,将本来否?” 答,“将来。”“若有本,即合识主。”答,“神会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大师云:“遮沙弥争敢取次语!”便以杖乱打。师于杖下思惟,“大善知识,历劫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

《传灯录》全采此文,几乎不改一字。宗密自言是根据于“祖宗传记”,可见此种传说起于宗密之前。宗密死于会昌五年(841),已近9世纪中叶了。其时神会久已立为第七祖,此项传说之起来,当在8世纪下期至9世纪之间。《宋僧传》多采碑传,便无此说,故知其起于神会死后,是碑记所不载的神话。

大概神会见慧能时,已是中年的人;不久慧能便死了。敦煌本《坛经》说:先天二年,慧能将死,与众僧告别,法海等众僧闻已,涕泪悲泣,唯有神会不动,亦不悲泣。

六祖言:“神会小僧,却得善等,(明藏本作“善不善等”)毁誉不动。余者不得。”

最可注意的是慧能临终时的预言,——所谓“悬记”: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师,大师去后,衣法当付何人!”大师言,“法即付了,汝不须问。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辽乱,惑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转。”

此一段今本皆无,仅见于敦煌写本《坛经》,此是《坛经》最古之本,其书成于神会或神会一派之手笔,故此一段暗指神会在开元、天宝之间“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竖立宗旨”的一段故事。

更可注意的是明藏本的《坛经》(《缩刷藏经》本)也有一段慧能临终的悬记,与此绝不相同,其文云: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这三十七个字,后来诸本也都没有。明藏本《坛经》的原本出于契嵩的改本。契嵩自称得着“曹溪古本”,其实他的底本有两种,一是古本《坛经》,与敦煌本相同;一是《曹溪大师别传》,有日本传本。

依我的考证,《曹溪大师别传》作于建中二年(781),正当慧能死后六十八年,故作者捏造这段悬记。契嵩当11世纪中叶,已不明了神会当日“竖立宗旨”的故事了,故改用了这一段七十年后的悬记。

二十余年后建立宗旨的预言是神会一派造出来的,此说有宗密为证。宗密在《禅门师资承袭图》里说:传末又云:和尚(慧能)将入涅盘,默受密语于神会,语云:“从上已来,相承准的,只付一人。内传法印,以印自心,外传袈裟,标定宗旨。然我为此衣,几失身命。达磨大师悬记云:至六代之后,命如悬丝。即汝是也。是以此衣宜留镇山。

汝机缘在北,即须过岭。二十年外,当弘此法,广度众生。”这是一证。宗密又引此传云:和尚临终,门人行滔,超俗,法海等问和尚法何所付。和尚云:“所付嘱者,二十年外,于北地弘扬。”又问谁人。答云:“若欲知者,大庾岭上,以网取之。”(原注:相传云,岭上者,高也。荷泽姓高,故密示耳。)这是二证。凡此皆可证《坛经》是出于神会或神会一派的手笔。敦煌写本《坛经》留此一段二十年悬记,使我们因此可以考知《坛经》的来历,真是中国佛教史的绝重要史料。关于《坛经》问题,后文有详论。

二、滑台大云寺定宗旨

《宋僧传》说神会

居曹溪数载,后遍寻名迹。开元八年(720),敕配住南阳龙兴寺。续于洛阳大行禅法,声彩发挥。

开元八年,神会已五十三岁,始住南阳龙兴寺。《神会语录》第一卷中记南阳太守王粥(弼?)及内乡县令张万顷问法的事,又记神会“问人债”到南阳,见侍御史王维,王维称“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这都可见神会曾在南阳;因为他久住南阳,故有债可讨。

《圭传》说:又因南阳答王赵公三车义,名渐闻于名贤。

王赵公即王琚,是玄宗为太子时同谋除太平公主一党的大功臣,封赵国公。开元、天宝之间,他做过十五州的刺史,两郡的太守。

十五州之中有邓州,他见神会当是他做邓州刺史的时代,约在开元晚年(他死在天宝五年)。三车问答全文见《神会语录》第一卷。

据《南宗定是非论》神会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正月十五日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建立南宗宗旨,并且攻击当日最有势力的神秀门下普寂大师。这正是慧能死后的二十一年。《圭传》说:能大师灭后二十年中,曹溪顿旨沉废于荆、吴,嵩岳渐门炽盛于秦、洛。普寂禅师,秀弟子也,谬称七祖,二京法主,三帝门师,朝臣归崇,敕使监卫。雄雄若是,谁敢当冲?岭南宗途甘从毁灭。

此时确是神秀一派最得意之时。神秀死于神龙二年(706),张说作《大通禅师碑》,称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三帝谓则天帝,中宗,睿宗。)神秀死后,他的两个大弟子,普寂和义福,继续受朝廷和民众的热烈的尊崇。义福死于开元二十四年,谥为大智禅师;普寂死于二十七年,谥为大照禅师。神秀死后,中宗为他在嵩山岳寺起塔,此寺遂成为此宗的大本营,故宗密说“嵩岳渐门炽盛于秦、洛。”

张说作神秀的碑,始详述此宗的传法世系如下:自菩提达磨天竺东来,以法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继明重迹,相承五光。

这是第一次记载此宗的传法世系。李邕作《嵩岳寺碑》,也说:达摩菩萨传法于可,可付于璨,璨受于信,信恣于忍,忍钟于今和尚寂。(《全唐文》二六三)这就是宗密所记普寂“谬称七祖”的事。《神会语录》也说:今普寂禅师自称第七代,妄竖和尚(神秀)为第六代。

李邕作《大照禅师碑》,也说普寂临终时诲门人曰:吾受托先师,传兹密印。远自达摩菩萨导于可,可进于璨,璨钟于信,信传于忍,忍授于大通,大通贻于吾,今七叶矣。严挺之作义福的碑,也有同样的世系:禅师法轮始自天竺达摩,大教东派三百余年,独称东山学门也。自可,璨,信,忍,至大通,递相印属。大通之传付者,河东普寂与禅师二人,即东山继德七代于兹矣。这个世系本身是否可信,那是另一问题,我在此且不讨论。当时神秀一门三国师,他们的权威遂使这世系成为无人敢疑的法统。

这时候,当普寂和义福生存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和尚出来指斥这法统是伪造的,指斥弘忍不曾传法给神秀,指出达摩一宗的正统法嗣是慧能而不是神秀,指出北方的渐门是旁支而南方的顿教是真传。——这个和尚便是神会。

《圭传》又说:法信衣服,数被潜谋。传授碑文,两遇磨换。

《圭图》也说:能和尚灭度后,北宗渐教大行,因成顿门弘传之障。曹溪传授碑文,已被磨换。故二十年中,宗教沉隐。

磨换碑文之说,大概全是捏造的话。慧能死后未有碑志,有二证。

王维受神会之托作慧能的碑文,其文尚存,文中不提及旧有碑文,更没有磨换的话。此是一证。《圭传》又说:“据碑文中所叙,荷泽亲承付属。”据此则所谓“曹溪传授碑文”已记有神会传法之事。然则慧能临终时又何必隐瞒不说,而仅说二十年外的悬记呢?此是二证。

《历代法宝记》也说慧能死后,“太常寺丞韦据造碑文,至开元七年,被人磨改,别造碑文。

近代报修,侍郎宋鼎撰碑文。”这也是虚造故实,全不可信。

今据巴黎所藏敦煌写本之《南宗定是非论》及《神会语录》第三残卷所记滑台大云寺定南宗宗旨的事,大致如下。

唐开元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神会在滑台大云寺演说“菩提达摩南宗”的历史,他大胆地提出一个修改的传法世系,说:达摩……传一领袈裟以为法信,授与惠可,惠可传僧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惠能,六代相承,连绵不绝。

他说:神会今设无遮大会,兼庄严道场,不为功德,为天下学道者定宗旨,为天下学道者辨是非。

他说:秀禅师在日,指第六代传法袈裟在韶州,口不自称为第六代。今普寂禅师自称第七代,妄竖和尚为第六代,所以不许。

他又说,久视年中,则天召秀和尚入内,临发之时,秀和尚对诸道俗说:韶州有大善知识,元是东山忍大师付属,佛法尽在彼处。

这都是很大胆的挑战。其时慧能与神秀都久已死了,死人无可对证,故神会之说无人可否证。但他又更进一步,说传法袈裟在慧能处,普寂的同学广济曾于景龙三年十一月到韶州去偷此法衣。此时普寂尚生存,但此等事也无人可以否证,只好听神会自由捏造了。

当时座下有崇远法师,人称为“山东远”,起来质问道:普寂禅师名字盖国,天下知闻,众口共传,不可思议。如此相非斥,岂不与身命有雠?

神会侃侃地答道:我自料简是非,定其宗旨。我今谓弘扬大乘,建立正法,令一切众生知闻,岂惜身命?

这种气概,这种搏狮子的手段,都可以震动一时人的心魄,故滑台定宗旨的大会确有“先声夺人”的大胜利。先声夺人者,只是先取攻势,叫人不得不取守势。神会此时已是六十七岁的老师。我们想像一个眉发皓然的老和尚,在这庄严道场上,登师子座,大声疾呼,攻击当时“势力连天”的普寂大师,直指神秀门下“师承是傍,法门是渐”,(宗密《承袭图》中语)这种大胆的挑战当然能使满座的人震惊生信。即使有少数怀疑的人,他们对于神秀一门的正统地位的信心也遂不能不动摇了。所以滑台之会是北宗消灭的先声,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革命。《圭传》说他“龙鳞虎尾,殉命忘躯”,神会这一回真可说是“批龙鳞,履虎尾”的南宗急先锋了。

三、菩提达摩以前的传法世系

在滑台会上,崇远法师问:唐国菩提达摩既称其始,菩提达摩西国复承谁后?又经几代?(《语录》第三卷)这一问可糟了!自神秀以来,只有达摩以下的世系,却没有人提起达摩以前的世系问题。神会此时提出一个极大胆而又大谬误的答案,他说:菩提达摩为第八代。自如来付西国与唐国,总经有一十三代。

这八代是:

(1)迦叶

(2)阿难

(3)末田地

(4)舍那婆斯

(5)优婆崛

(6)须婆蜜(当是“婆须蜜”之误。)

(7)僧伽罗叉

(8)菩提达摩

崇远又问:据何得知菩提达摩西国为第八代?

神会答道:据《禅经序》中,具明西国代数。又惠可禅师亲于嵩山少林寺问菩提达摩,答一如《禅经序》中说。

在这一段话里,神会未免大露出马脚来了!《禅经》即是东晋佛陀跋陀罗在庐山译出的达摩多罗与佛大先二人的《修行方便论》,俗称为《禅经》。其首段有云: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婆崛,尊者婆须密,尊者僧伽罗叉,尊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

同类推荐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绝古战仙

    绝古战仙

    只是因为与一个自称恶魔的光球做了笔交易,作为典型无神论者的吕战从此踏入了修仙世界,然后他的三观彻底崩塌了......
  • 木槿恋

    木槿恋

    因为爱你,我将爱埋藏心中;因为爱你,我独自一人走向痛苦;因为爱你,我放下所有,随心而活;因为爱你,我放弃一切原则,只为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因为爱你,我默默守护,只为你一个回头就能看到我……
  • 断思槿

    断思槿

    【本作品断更中,暑假见!】她,在这个社会生活的很不辛。在一场车祸中快要被车撞死的她遇到了一只帅气的土地公公,而且还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不知道什么鬼的地方,她又遇到了使她头疼的两个富家公子。她会怎么和他们相爱相杀呢?“嫡晟,我问你。你说,怎么样算是喜欢一个人?”“。。。。。。凭你自己的感觉。这我不知道。”“她脾气不好,还是我家的丫鬟,我怎么会喜欢上她?!”“这位公子请喝茶。”某女恭恭敬敬的递上茶杯。“喂,姑娘,我看上你了。咱们找个吉日拜堂吧。”某男笑着望着她。她默默喝了一口茶,然后全吐到了他脸上。“嫡陌,你个大混蛋!”
  • 真武少年

    真武少年

    “少爷,快醒醒,比武招亲大会正等着你上台比武呢?”“比武招亲?你们搞什么,我这是在哪里,比什么武?”“少爷,比武胜利,当晚就要和美女拜堂入洞房。”少年看到擂台上站的美女,正是自己暗恋的校花。“给我剑,老子拼了老命也要抱得此美女入洞房。”真武大陆,少年赵荣从此开启了一个逆天强者的升级之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果断杀伐。修炼等级:真武者,真武师,真武王,真武魂,真武皇,真武宗,真武圣,真武帝,真武大帝,真武魂帝
  • 难渡心

    难渡心

    一个闷热的夏夜,郑悦跟随上司陆昊天一同走出中天集团大楼。突然,一声尖利的刹车声传入了陆昊天的耳朵。回过头时,郑悦已被高高地抛向了空中......6年后,东城第七病院陆续送入了一批饮用“康怡”饮料而出现突发症状的青少年引起了《东城周报》记者郑逸凡的注意。敏感地她再次走入中天集团大楼,6年前的那场车祸、“康怡”配方、秘密账本、盘剥员工......一个个黑幕猛烈地撞击着她的神经。而当她发现自己从大学时就暗恋的学长也深陷其中时,她原本就不平静的内心更是被击起了千层波涛!孤身潜入,斗智斗勇。然而在生死威胁和爱人面前,她将做何抉择?在利益、情感的重重纠葛下,她将向何处去,心又将向何处去?究竟何处才是“心之所安”?
  • 武侠征程

    武侠征程

    卫翼有些搞不懂自己所处的世界,到底是一个游戏,还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说是真实的世界吧,自己却还能够升级,可以看到自身数据化的属性。说是虚拟的游戏世界,可是却无法退出,又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活的很快乐!”卫翼洒脱的想到。
  • 蓝色备胎

    蓝色备胎

    主角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三年前的一天接到一个离奇的短信,陷入了一个离奇的三角恋,这么多年他能找到事情的真相么
  • 强势魔妃被扑倒

    强势魔妃被扑倒

    她是异世来的魔,穿越成天王朝的废材丑颜嫡小姐,强势归来,智斗蛇蝎心肠的姨娘,表里不一的庶姐,渣男,成了世人眼里的绝世妖妃,惹谁都不能惹的魔女,当她遇上他,说:你长得太漂亮了,比我还漂亮,我不要你,他说:那我去毁颜了,以后你就没这么漂亮的人带出去拉风了他是世人眼里天王朝的残废噬血王爷,有着世人不知的绝世美颜,他负尽天下,只为她红颜一笑,用尽温柔只宠她一人,他说,只要你喜欢的,我会赔上全世界去找,她答:我喜欢那边那个美男,还有这个,他说:全世界的男人,你只能有我一个,她说:惹上我就要有背负罪孽的觉悟,背叛我就要有下地狱的准备,只因我是个魔,他答:为你我早成了魔,我们刚好配一对,只为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初恋别嚣张

    初恋别嚣张

    祝千双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有着很美好的天气。云朵飘浮在空中的形状,都有些像爱心。即使是夏季,依旧带着一丝凉爽的微风。怪不得经常听到有人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就连空气都带着香味,而人在恋爱的时候,世界都是粉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