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700000172

第172章 西洋哲学史大纲(4)

五、“哲人时代”总论。这些“哲人”,所主张的虽非一致,却有一个相同之点。这个相同之点在于一种评判的精神,他们不肯跟着人说话,也不肯胡乱承认社会的制度礼俗!因此,知识、教育、政治、法律,都逃不了他们的评判,有的说知识是不能得到的;有的说知识全是主观的感觉,以个人而不同;有的说法律是强有力的人的权利;有的说道德是无能的,大多数用来欺骗压制那强有力的少数人的;……诸如此类,大概都只是不肯说现成话,不肯“人云亦云”。这种独立的思想评判的精神,便是思想发达的表示,便是思想进步的先声。所以我说,若没有普洛泰戈拉和高尔吉亚一般人的破坏,未必能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般人的建设。

〔参考书〕

Plato’s Dialoguls esp.Protagoras,Gorgias,Theaetetus and Sophist.

(第四章)苏格拉底略传

希腊那些“哲人”很像老子、邓析一班人,当时的苏格拉底很像中国古代的孔子。孔子因为当时的“邪说暴行”太多了,所以主张一种建设的哲学。苏格拉底也是因当时的“哲人”太偏于破坏的一方面,所以极力主张一种建设的哲学。

苏格拉底的生年大约在467B.C.,他的父亲是一个雕像师,他的母亲是一个收生婆。他少年时也曾做过雕像的生活,据古代相传的话,他的雕像在当时也颇有名。后来他常常觉得有一种良心上的命令,说他应该去教人。他从此便抛了他的美术生涯,专做教育事业。他的教育事业,并不是聚徒讲学,也不是像那些“哲人”受人钱财,替人家教子弟。他到处和人问答,一步一步的逼人。叫人不得不自己承认错了。后来他的名誉越大,同他讨论的人更多,他最恨人没有知识,却偏要装作有知识的样子。所以他最爱和那些假知的人辩论,揭破他们的假面具,叫人家知道这些人原没有一点知识。当时的人说他是雅典的第一个智者。他自己说这句话却也有一分道理;因为别人没有知识,却偏要自以为有;他却自己知道自己没有知识,这便是他和众人不同之处。他的智慧,即在于此。

但是,他这种揭破别人假面具的手段,虽然使人痛快,却得罪了许多人,所以当时有许多人痛恨他。当时的喜剧大家亚里斯多芬编了一本戏叫“灵”,把苏格拉底写成一个极无赖的诡辨家。后来苏格拉底到了老年的时候,有许多恨他的人联名控告他,说他:(1)不信国家所承认的神道,另外崇拜别种不正的神道;(2)诱惑少年子弟。他在法庭上自己辩护的口供,由他的两个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详细记下来。他那时不但不认他被控的罪名,并且把他的原告驳得一句话都回不出。但是当时裁判他的公民都不喜欢他的口辩。所以500个裁判员之中有280人宣告他有罪。他的原告要求法庭定他的死罪。按当时的规定被告可以自请减轻,但是苏格拉底不肯仰面求人。他不但不肯求情,竟自己在法庭上说像他这种人终身教人向善,论起功来,应该在“表功厅”(prytaneum)让占一个位 子。他这种倔强的神气格外得罪了那些裁判员,所以定了一个服毒自尽的罪。

他关在狱里等死的时候,仍旧天天和他的朋友弟子议论学问,毫不改变常度。他的弟子克里托用钱买通狱卒,备了船只,要想把苏格拉底救出去。苏格拉底执意不肯逃出去。柏拉图的《裴多篇》里面,记苏格拉底临死的情形最可感动人。我且抄译一段,以展示他的人品精神——那管监的进来,拿着一杯毒药,苏格拉底问道:“我的朋友,你是有经验的人,可以告诉我怎样吃法。”那人答道:“你服药之后,只管走来走去,等到两腿有点走不动时,再睡下来,那毒药自然会发作了。”他说时把杯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面不改容,接了杯子又问道:“我可以滴两滴敬神吗?”那人道:“这药分量正够用,没得多余。”苏格拉底说:“我懂了。”……他把杯拿到嘴边,高高兴兴的一气喝干。……那时我们(弟子们)再忍不住了,泪珠直滚下来,我(裴多)蒙着眼睛,竟哭起来。……克里托也忍不住了,走开去哭。阿波罗多罗斯竟哭出声来了。只有苏格拉底一个人还是镇静如常,他听见哭声,问道:“这是什么声音?我打发妇人们走开正因为怕她们要哭。我听人说,人死时应该安静才好,不要 哭了。”

他这一说,我们都惭愧得很,勉强忍住了眼泪。他走来走去,后来他说两腿走不动了,便仰面睡下。那管监的时时把手捏他的脚上腿上,问他可觉得痛。他说脚上不觉得了,那人又捏他腿上,渐渐上去,都变冷了。苏格拉底自己用手去摸,一面说道:“等这药行到了心头时,便完了。”

那时他已把头盖住,到了腰部变硬时,他忽然把被揭开,说道:“克里托,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的钱,你不要忘记把这笔债还了。”克里托说,“我决不忘记,你还有什么吩咐?”苏格拉底不答。过了一会,我们听见响声,伺候的人把被揭开,他的眼睛已陷了。克里托把他的嘴和眼睛闭上。

这就是一个哲学家的死法!

苏格拉底死于B.C.399年。他这一死感动了他的多少弟子。他身虽死了,他的影响却更远更大。柏拉图的许多“主客”体的着作,全都讲苏格拉底作发言的人,这是人所共知。后来柏拉图一文再传到亚里士多德,遂成希腊哲学的正宗。此外还有麦加拉学派,昔勒尼学派和犬儒学派,都是苏格拉底的弟子所创建。这也可见他的影响了。

〔参考书〕

Plato’s Apology,Crito,Phaedo.

Xenophon’s Memoralilia,Apology.

Burnet’s Greek Philosophy.

Pt.I,pp.126-150.

(第五章)苏格拉底的学说

一、史料。做希腊哲学史的人最难定苏格拉底的学说,究竟是什么?这种困难由于几层原因。第一,他自己不曾着书;第二,他的弟子柏拉图,处处用他做说话的人。我们读柏拉图的书时,很难分别哪些话是柏拉图自己的,哪些话真是苏格拉底的,第三,亚里士多德虽曾论及苏格拉底的学说,却又太简略了,叫人不容易懂得。——因此,这二千多年以来,这个大问题,竟不曾有完全满意的解决,依我个人的意见,大概近年新出的约翰·伯内特教授的《早期希腊哲学》(1914),讲这个问题最讲得圆满。本章所论大半都根据于这部书。所有我自己增添之处,并非别有见解,不过因为伯内特教授的书不便初学,不能直译,故不能不增加材料详细解说。

二、自叙。柏拉图的《裴多篇》里,有一段说苏格拉底自叙他的思想变迁的历史,他说他少年时候最爱研究“天然科学”,要想知道万物的原因和存在变迁之故。他自己寻思生物的原起是否由于冷热两者的结合,他的形状是平的呢?还是圆的呢?感觉与知识有何关系,我们思想的作用是由于气呢?还是由于血呢?这种种问题,他想来想去,总没有满意的解决。后来他听见阿那克萨哥拉有一部书说万物原起都由于心(nous),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不料他读了那书,才知道阿那克萨哥拉还只是说气,说以太,说水,和种种不相干的东西。他的“心”不过是一种“做戏无法,出个菩萨”的救急方法。

他因此大失所望,后来决意自己去研究一种新方法。他自己说这个方法的性质如下:

……从此以后,我对于研究外物一事觉得有点厌倦了。我想人看日蚀,须要用一盘水看水底的影子,才不致被日光伤了目力。我如今也是如此,我若单用眼睛去观察外物,将来恐怕要乱了我的心灵。所以我决意从“识别”(Judgments,Jowett 译作“ideas”,Cary 译作Reasons;此从Burnet 译)一方面下手,要从这里面寻出外物的道理来。……我的方法是,我先指定一条最强的理论,认为真的;凡有不合于这条的,我便以为不真的。(Phaedo,99-100)

这一段说苏格拉底的方法很重要,他要从“识别”下手,要从“识别”里面寻出外物的道理。他人说他的方法是先认定一条公理,作为是非的标准。这话初看去是演译的方法,其实不然,伯内特说他这种公理不过是一个假定的根据(Hypothesis)。辩论的时候,双方都承认这个假设,便可辩论。苏格拉底的辩论都是如此。他总是先提出一个假定的理论,问他的对家承认不承认。若承认了,他便一问一答的问,那人不能不承认那先定的根据不是真的,于是苏格拉底又换一个理论,问他的对家承认不承认。承认之后,他又设法把那个根据推翻。如此上去,叫那人觉得他的理论都不能成立。然后苏格拉底慢慢的把他引到一个正确的根据上。

我们可举一个例。色诺芬的《回忆录》里面有一段(四篇二章)记苏格拉底和一个少年问答。那少年说自己想做一个政治家;苏格拉底对他说,一个政治家应该知道什么叫做正,什么叫做不正,那少年说他都知道。

苏格拉底说,我们何不画两行,一行写“正”的事,一行写不正事,这个办法好么?

那少年答道,“好。”

问 诈伪应该在哪一行?

答 不正的一行。

问 骗人呢?

答 不正。

问 偷盗呢?

答 不正。

问 掳人做奴隶呢?

答 不正。

问 怎么这些事都是不正吗?

答 那是自然的。055

西洋文明

的本质

问 假如有人出兵征服有仇的敌国,把敌人降为奴隶,那可是“不正”吗?

答 那可不然,那是“正”的。

问 那位将军出兵上阵,不能不用点诡计,用诈取胜,那可是正的吗?

答 很正的。

问 他打胜了,带了许多敌人的财产回来,这也是正的吗?

答 正的。但是我以为你刚才所说欺骗掳掠的事,不过单指对于朋友说的。

问 如此看来,我们只好把这些事都分写正与不正两行了?

答 我想是的。

问 我们如今可说,这些事施于自己的人,便是不正;施于仇敌,便是正的,是吗?

答 正是如此。

问 假如一位将军打败了,军心慌乱,不能再战,他没有法子,只好哄他们说救兵立刻就到。他们信以为真,军心又振,就转败为胜。这不是欺自己的人吗?

答 我看这事该在正的一行。

问 儿子有病,不肯吃药,他父亲骗他说是好吃的东西,他儿子信了这话,吃了药病就好了。这件骗人的事,该在那一行?

答 只好放在正的一行。

问 假如你的朋友十分绝望的时候,你怕他要寻死,把他的佩刀偷去藏了。你说这件贼案该在哪行?

答 也应该在正的一行。

问 刚才你不说对于自己人行这些事都是不正吗?

答 我把那话收回。

问 我再问你,有两个人都做了不正的事,一个是有心做的,一个是无意做的。这两个人,哪一个更不正呢?

答 我如今竟不能相信自己回答的话了。我刚才说的话,经不起你一问,便觉得和我说那话时完全不同了。……

这是他问答辩证的方法,这里所引的一段是破坏的方法。有时他把对家所承认的假定都推翻了,然后重新举许多例,一条一条的证明一个正当的理论。那就是建设的方法了。

三、全称界说。亚里士多德说苏格拉底主张两事:一是归纳的论理,一是全称的界说,这两事其实只是一事,归纳的论理就是苏格拉底的问答做的辩论。这种问答,从许多做法的例上归到一个全称的界说,故可说是归纳的论理,什么叫做“全称的界说”呢?例如说:“孔子、墨子、孟子都是人。”这种界说,从个体里面认出他们的“共相”,认出他们同是“什么”(Tò тЕbтc),这便是全称的界说。这个“什么”,往往译作“概念”(Conepts)。伯内特(p.154注)极不赞成这个译名,他以为“概念”和苏格拉底的本意不对,故改译作“Forms”,直译为“法”,我认为“法”与后来亚里士多德的“法”相混,故译为“共相”。原文是Ein,或Iseal,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所用本是一个字,不过意义各不同,故译为苏格拉底的“共相”,柏拉图的“意象”,亚里士多德的“法”。

苏格拉底说人的感觉只能知个体的事物,不能知他们的共相。共相须由心灵用理论推得。譬如我们说这块木头和那块木头相等,这块石头和那块石头相等。这个“相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决不曾先拿一个“相等性”去做观察的标准,可见这个“相等性”是由观察外物引起来的。但是外物的观察虽能引起这个“相等性”,那观察的外物却仍旧是木头石头,究竟不是“相等性”。那些木头石头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可见那“相等性”并非外物所能发生的。我们见了那些相等或不相等的木石,便引起一个“相等性”。这个“相等性”是我们回想起来的。那“相等性”只是一个绝对相等的法相。我们从相等的外物回想到那绝对的相等性。见外物是感觉的作用,回想到相等性是心理的作用。此外,见美的物便回想到美相,见善事便回想到善相,都是这个道理。

这种“共相”的学说本来起于毕达哥拉斯一派的数理论。讲算学的人自然最容易从几个三角形上想到三角形的绝对法相;从这个圆那个圆想到绝对的圆相。但是苏格拉底把这个学说推广出来,包括一切道德和美术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 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 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 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热门推荐
  • 传说中的王者

    传说中的王者

    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须永远接受孤独,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诉说一代王者的经历。
  • 不老不灭

    不老不灭

    千年前,千年后,秦天海原本应命尽于护镖一役,但他的命数却在护镖一役中,出现了变化,似乎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改变着他的命数!“我还没去找你,你竟然敢来找我?难道,你以为我就收不了你了吗?”“就凭你?一千年以来,就算我每天只杀一人,死在我手里的人比国家军队还多,你认为,你有能力与一个国家对抗吗?”这本书讲述一个僵尸在一千年后,与美女天师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新人新书,喜欢这类书的朋友,请多多支持,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都是我创作的动力。(更新时间分别为中午12点,下午5点,晚上九点。一天三章,稳定更新。)
  • 末世重生之苏寒

    末世重生之苏寒

    上一世,你是女主,男人、权利、能力、机缘,什么都是你的!我只是一个女配,我的权利、我的机缘统统都是你的,包括我的命你也要,好!我有尊严,自爆而亡!这一世,你依旧是女主,我依然是女配。我自己过的逍遥,男人、权利统统归你。我倒要看看,这一世没有了我的铺垫,你还会和你的男人们笑傲天下么?看女配如何在玛丽苏光环下活得逍遥!
  • 紧急通知,萌宝来袭

    紧急通知,萌宝来袭

    她是他哥哥的未婚妻,却被迫成为他的女人。“暖暖,那个孩子是你们的私生子吗?”他将她压在墙壁上,冷冷逼问。他疼她宠她保护她,宠得无法无天。白暖知道,沈耀白的心情只分开心和不开心,而不管他开心不开心,都喜欢找她发泄……终于有一天,她难以承受一切选择逃跑,他断掉她所有的退路。“暖暖,从你跟我在一起的那天起,就注定你无处可逃。”
  • 新南山记

    新南山记

    秦普祭奠亡妻,恰被路过的狐女郞撞见,遂引出了一场旷世的人狐恋。人狐恋,浪漫旖旎,固然美好,却有违天论,注定要充满艰辛,且爱情再美,亦有审美疲劳,而人间婚姻图得亦不是单单的男欢女爱。天下,芸芸众生,来到世上,皆是受上天眷顾的,上天不夺你性命,其他则轻易不能夺你,却是有人硬是将生存生生地建立在剥夺别家的生存之上,可不逆天而行了吗?辛大郞自是不肯接受。且不说人对他族,只人与人之间的亦是充满了争斗,为权利、为名誉,呵!为得太多了,山野女爱上富家郞,却不为什么,只为爱情,然,爱而不成,失落中又邂逅了落拓王孙,遂再作荡气回肠爱情。
  • 乱唐奇情

    乱唐奇情

    她穿越了,去了大唐王朝安史之乱发生的前一年。然后只是个寄人篱下的十四岁黄毛丫头。看她如何在这乱世中去保小命,谋幸福。这是一个不存在历史中的小姑娘亲历一场历史风云的故事。PS:一半翻历史,一半开脑洞,大事考据,小事戏说。
  • 你温暖了我的流年

    你温暖了我的流年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爱到骨子里!即使自己遍体鳞伤,仍然痴心不悔“可以做朋友吗?”是一段故事的开始。“还可以做朋友吗?”是一段故事的结束你愿意用多久等一个不爱你的人?在没遇到下一个对的人时,她会一直等下去,因为他是她的Sunshine她本只想和他做朋友,但奈何心中有爱,直到最后她还是在说:“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伤心难过时,别忘记还有我,我一直在,你的难过我来为你分担!”Youwarmmyfleetingtime.Toloseyou,thereisnosuninmyworld.
  • 腹黑总裁的变身小娇妻

    腹黑总裁的变身小娇妻

    安然醺酒脑出血死亡,与出车祸身体破碎只剩完整头颅的上官婷组合成新人。按常理都是大脑支配身体,所有人都以为和成人是上官婷,不知道为什么安然的灵魂主宰了这具身体。组成的新人如何生活?腹黑的总裁与天真可爱的女主间会发生什么事?可怜的女主又是怎么处理这些矛盾的?请大家拭目以待。
  • 浮生若殇

    浮生若殇

    乱世之中,三界祸乱,战火迭起。如果说上天注定,那么是否会有人相信人定胜天?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颗棋子,在命运的棋盘上垂死挣扎。这是一场关于人神的故事,是一篇永无止境的悲歌。远古的神祇啊,请您原谅这场肃杀,请您超度彼岸的亡灵,令他们的灵魂重回天河……
  • 豪门天价聘礼:前妻难追

    豪门天价聘礼:前妻难追

    曾经相爱的两人,因为某些不得已的事情而选择分开。男人在五年的时间内迫使自己成为强大的人,强大到不再失去她。女人也变得更加成熟,妩媚。再次见面,男人原本准备好质问她的话,在看见她的那一瞬间,什么都说不出,只想把她拥入怀里。女人名叫顾倾城,人如其名,倾国倾城。男人名叫方君乾,全球最大财团的继承人,莱欧集团的总裁,全球福布斯排名前五。那一次见面后,方君乾对她念念不忘,想尽一切办法和她结婚,婚礼当天因为一些小误会,婚后对她恶语相向,有时候还会动手打她。误会解开,他对她万般宠爱,简直就是妻奴。她说过喜欢玫瑰花,他就为她建了一座玫瑰庄园。他们越是幸福,就会有人想要搞破坏,这一次他们能否携手走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