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700000015

第15章 楞伽宗考(1)

菩提达摩教人持习《楞伽经》,传授一种坚忍苦行的禅法,就开创了楞伽宗,又称为“南天竺一乘宗”。

达摩死后二百年中,这个宗派大行于中国,在8世纪的初年成为一时最有权威的宗派。

一、引论

在5世纪的晚期,北方有两个印度和尚提倡两种禅学,开辟了两个伟大的宗派。一个是跋陀,又译作佛陀;一个是菩提达摩。佛陀弟子道房传授“止观”禅法给僧稠(480-560),僧稠成为北齐的大师,撰《止观法》两卷,道宣《续僧传》称其书“味定之宾,家藏一本。”止观禅法是南岳、天台一派的主要教义;虽然南岳慧思(514-577)和他的弟子天台智都远攀马鸣、龙树做祖宗,而不肯明说他们和佛陀、僧稠有渊源,我们可以推测佛陀、僧稠是南岳、天台一宗的远祖。A菩提达摩教人持习《楞伽经》,传授一种坚忍苦行的禅法,就开创了楞伽宗,又称为“南天竺一乘宗”。达摩死后二百年中,这个宗派大行于中国,在8世纪的初年成为一时最有权威的宗派。那时候,许多依草附木的习禅和尚都纷纷自认为菩提达摩的派下子孙。牛头山法融一派本出于三论宗,讲习的是大品《般若经》和《大集经》,道宣作《法融传》,凡2433字,无一字提到他和楞伽宗有关系。但是牛头山的后辈居然把法融硬派作菩提达摩的第四代子孙,成了楞伽宗的忠实同志了。还有岭南韶州曹侯溪的慧能和尚,他本是从《金刚般若经》出来的,也和《楞伽》一派没有很深的关系,至多他不过是曾做过楞伽宗弘忍的弟子罢了。但是慧能的弟子神会替他的老师争道统,不惜造作种种无稽的神话,说慧能是菩提达摩的第四代弘忍的“传衣得法”弟子。于是这一位《金刚般若》的信徒也就变成《楞伽》的嫡派了。后来时势大变迁,神会捏造出来的道统伪史居然成了信史,曹溪一派竟篡取了楞伽宗的正统地位。从此以后,习禅和尚又都纷纷攀龙附凤,自称为曹溪嫡派,一千多年以来的史家竟完全不知道当年有个楞伽宗了。

我们看了楞伽宗史迹的改窜与湮没,忍不住一种打抱不平的慨叹,所以现在决定要重新写定菩提达摩一派的历史。

道宣(死在667)在7世纪中叶编纂《续僧传》,很明白僧稠和达摩两派的旨趣和倾向的不同,他在“习禅”一门的叙论里说: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念处即印度禅法的四念处)清范可崇;摩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

当7世纪中叶,道宣当然不能预料以后六七十年中的楞伽宗变化升沉的历史。然而,正因为他不知道8世纪以后争道统的历史,他的《续僧传》里保存的一些楞伽宗史料是最可靠的记载,可以供给我们考订那个奇特的宗派的早期信史,可以使我们用他的记载来和8世纪以后伪造的史迹相参证比较,考证出后来种种作伪的痕迹来,同时从头建造起一段可信的中国禅学史来。

道宣的记载之外,近年敦煌出现的古写本,和日本保存的古写本,都供给我们重要的史料。

二、菩提达摩

关于菩提达摩的种种传说,我曾有《菩提达摩考》(《胡适文存》三集,页四四九-四六五),发表在八年前(1927),我现在把我的结论摘记在这里: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婆罗门种,他从海道到中国广州,大约在刘宋晚年(约470-475),但必在宋亡(479)之前。

证据有二:

(1)《续僧传》说他“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可证他来在宋亡之前。

(2)《续僧传》(卷十九)的《僧副传》中说僧副是太原祁县人,从达摩禅师出家,为“定学”之宗,“后乃周历讲座,备尝经论,并知学唯为己,圣人无言。齐建武年(494-497),南游杨辇,止于钟山定林下寺。卒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即[梁]普通五年(524)也。”依僧副的一生看来,他从达摩出家必是在他二十多岁时,约当萧梁的初期(约485左右),因为建武元年(494)僧副只有三十岁,已离开北方了。

旧说,达摩曾见梁武帝,谈话不投机,他才渡江北去。见梁武帝的年代,或说是普通元年(520),或说是普通八年(527)。这都是后起的神话,并非事实。证据甚多:

(1)《续僧传》全无此说。

(2)僧副一传可证梁武帝普通元年达摩在北方至少已住了三四十年了。

(3)杨玄之《洛阳伽蓝记》(成书在547[年])记达摩曾游洛阳永宁寺,此寺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达摩来游正当此寺盛时,约当516[年]至526[年]之间。

(4)不但7世纪的道宣不记达摩见梁武帝之事;8世纪沙门净觉作《楞伽师资记》,(敦煌写本)其中达摩传里也没有此事。

(5)这段神话起于8世纪晚期以后,越到后来,越说越详细了,枝叶情节越多了。(看胡适同上书,页四五八-四六一)这可见这个神话是逐渐添造完成的。

旧说他在中国只住了九年,依我们的考据,他在中国差不多住了五十年。他在北方最久,“随其所止,诲以禅教”。道宣说他“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我们推算他在中国的时间,上可以见刘宋之亡,下可以见永宁寺的盛时,其间大约有五十年。印度南部人身体发育甚早,所以少年人往往显出老态,很容易被人认作老人。达摩初到中国时,年纪虽轻,大概已被中国人误认作老头子,他也乐得自认年高。后来他在中国久了,真老了,只好“自言年一百五十岁”了。(《洛阳伽蓝记》也说他自言一百五十岁。)《续僧传》说达摩在北方所传弟子,除僧副早往南方之外,有道育、慧可两人。慧可传中说:达摩灭化洛滨,可亦埋形河涘。后以天平(534-537)之初,北就新邺,盛开秘苑。

这可见达摩死在东魏天平以前,所以我们假定他死在西历530左右,那时他的弟子僧副已死了六年了。

道宣记达摩的教旨最简单明白。8世纪中叶,沙门净觉作《楞伽师资记》,(有巴黎、伦敦两本,朝鲜金九经先生有排印本。)记达摩的教旨也和道宣所记相同,可以互相印证。我们用《续僧传》作底本,遇必要时,用净觉的记载作注释。《续僧传》记达摩教义的总纲云: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然则入道多途,要惟二种,谓理行也。

壁观是达摩的禅法,即是下文说的“凝住壁观”。四法即是下文说的“四行”。安心属于“理”,发行属于“行”,下文分说: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师资记》作“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师资记》作“更不随于言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这是从“理入”安心的路。虽然不废“凝住(巴黎本《师资记》作“凝注”)壁观”,但注重之点是“含生同一真性”、“无自无他,凡圣等一”的理解,所以称为“理入”的路。

行入者,四行,万行同摄:初,报怨行者,修行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怼。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师资记》作“喜心不动,冥顺于法”)也。

三,名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

四,名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师资记》说第四条稍详,云:“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智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则行檀舍施,行无恡惜。檀度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道宣叙述达摩的教旨,是有所根据的。他说: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语,卷流于世。 净觉也说:此四行是达摩禅师亲说,余则弟子昙林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曰《达摩论》也。

昙林也许就是《续僧传》中《达摩传》附记的林法师。传中说林法师当“周灭法时(577[年]),与可(慧可)同学,共护经像”。

道宣生于596[年],死于667[年],他用的材料是六七世纪的材料,比较最近古,最可信。我们看8世纪前期净觉的《楞伽师资记》的达摩传,还可以看出那时的人还尊重道宣所记,不敢妄加材料。到了8世纪以后,有许多伪书出现,如《圣胄集》,《宝林传》 等书,大胆的捏造伪史,添出了无数关于达摩的神话。(《宝林传》久已失传,近年日本发现了一卷,中国又发现了六卷,共有七卷,不久将刊入《宋藏遗珍》内。)北宋和尚道原在11世纪初年编纂《景德传灯录》,尽量采纳了这些伪造史料,最不可信。后人看惯了那部11世纪的《传灯录》,习非成是,竟不认得7世纪中叶道宣《续僧传》的史料的真可宝贵了。

三、慧可

菩提达摩的弟子,现在可考的,有这些人:僧副,慧可,道育,昙林。

(1)僧副《续僧传》有传,传末说梁湘东王萧绎(后为梁元帝)曾奉令作僧副碑文,此碑今不存了,道宣所记似是根据碑文。僧副是太原祁县人,从达摩出家后,曾“周历讲座,备尝经论”。齐建武年,他游南方,住钟山的定林下寺,他行逾冰霜,言而有信。三衣六物,外无盈长。应时入里,道俗式瞻。加以王侯请道,颓然不怍。咫尺宫闱,未尝谒近。

既行为物览,道俗攸属。梁高(武帝)素仰清风,雅为嗟赏。

乃命匠人考其室宇,于开善寺以待之。副每逍遥于门,负杖而叹曰,“……宁贵广厦而贱茅茨乎?”乃有心岷岭,观彼峨眉。会西昌侯萧渊藻出镇蜀部,于[是]即拂衣附之。遂使庸、蜀禅法自此大行。久之还金陵,复住开善。不久卒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即普通五年(524)也。疾亟之时,有劝修福者,副力疾而起,厉声曰,“货财延命,去道远矣。

房中什物,并施招提僧。身死之后,但弃山谷,饱于鸟兽,不亦善乎?勿营棺垅以乖我意。”门徒涕泪,不忍从之。

依此传看来,他虽然和帝王贵人交通往来,但仍保持他的生死随缘的态度,不失为达摩的弟子。

(2)道育事迹无可考。《续僧传》说达摩在北魏传授禅学,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咨接,[达摩]感其精诚,诲以真法。

(3)慧可又名僧可,俗姓姬氏,虎牢人。他是一个博学的人,“外览坟索,内通藏典”。《续僧传》说他“年登四十,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游化嵩、洛;可怀宝知道,一见悦之,奉以为师,毕命承旨,从学六载,精研一乘,理事兼融,苦乐无滞。”这似乎在达摩的晚年,达摩已很老了,慧可只有四十岁,所以上文说“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本不误。《楞伽师资记》误作“年十四”,《历代法宝记》(敦煌出土,有巴黎、伦敦两本,现收入《大正大藏经》第五十一卷。)作“时年四十”,可证《续僧传》不误。

慧可颇通中国典籍,所以他能欣赏达摩的简单教义。达摩的四行,很可以解作一种中国道家式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报怨行近于安命,随缘行近于乐天,无所求行近于无为自然,称法行近于无身无我。慧可是中国文人出家,传中说他能“发言入理,不加铅墨;时或缵之,乃成部类,具如别卷。”据此可见慧可似有文集流传于后世,道宣还见着这部集子,后来失传了。《续僧传》说,有向居士,幽遁林野,于天保(550-559)之初致书通好,书云: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弄影劳形,不知形之是影;扬声止响,不识声是响根。除烦恼而求涅盘者,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者],喻默声而求响。故迷悟一途,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则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则诤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未及造谈,聊伸此意,想为答之。

慧可答他道:

说此真法皆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

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词措笔作斯书。

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我们看这两位通文墨的佛教徒的酬答,可见达摩的简单教义在那第一代已得他们的了解与接受。我疑心这种了解和魏晋以来的老庄思想不无关系。向居士的“迷悟一途,愚智非别”;慧可的“无明智慧等无异”,“观身与佛不差别”,固然即是达摩的“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可是中国文士所以能容易接受这样一种显然不合常识的教义,也许是因为他们久已听惯了中国道家“齐是非”,“齐万物”的思想,不觉得他的可怪了。

同类推荐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生命的终极实体是永恒的实体吗?心灵光子源于超越时空永恒隐序的“王国”,人类智能的起源与宇宙的文明是什么?生命的终极实体与基因伦理学的关系又是什么?科学的终极真理与真空的理论:蛋白质生命-非蛋白质生命“生态物理学生命”,宇宙学的生命观-宇宙的智能生命;;寂光智能生命,人类与宇宙最新的对话。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愿无神

    一愿无神

    他们都不知道,神曾经存在过。神是可以不灭的,而一个轮回中,只有一位神。可千万年来,几乎所有的神都作出过同一个选择……现在的世界没有神。一个性格坚强的少年,偶然间发现自己会说龙语,命运颠簸下,终于成为了一个修炼者,只是单纯的为了让自己不再受歧视,而不断历练想让自己变强。天帝的欲望,神州浩土的九处神秘之地,以及潜藏在阴影处的真相……我为神,却只希望世界中再也没有神的存在。
  • 攀天藤

    攀天藤

    蛮荒大地多古迹,荒古毒瘴滋异种。茫茫宇宙一颗种子如流星。。。。。西荒少年以凡入道,雷劫逆天,其父老谋深算,其师天下无敌。。。。。
  • 触子异界

    触子异界

    闭上双眼,所见之物究竟是什么?少年冰封的眼眸中,真的只有漆黑一片吗?
  • 婚誓轻许,韶华不负

    婚誓轻许,韶华不负

    出身离异家庭从不相信爱情的网文写手叶浅vsC大中文史上最年轻的教授陆晟,因了一场相亲,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竟真能成就一段三个月就步入婚姻的爱情,缘分这种事,大抵是有的……
  • 九幽之殇

    九幽之殇

    魔域突袭,鬼门已开,妖族虎视,异灵横出,人间正道沧桑。逆天之路,阴阳五行,神州浩土即将面临一场浩劫。天道无情,人道有梦,爱恨情仇谁人知?正与邪,孰对孰错,是与非,善恶无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国医商女

    重生国医商女

    重回七零年代,她有前世几十年的记忆,还有天赐的随身药田空间,并修得一身高超医道,金手指又粗又壮的她,努力经商,成就圣手国医之名。前世那个她只能仰望的腹黑无敌大霸主,此生,她却在他落魄之际,提前将他俘虏,和他一起携手前进,和他生出一窝小猴子,奔向完美幸福的生活。
  • 暮熙

    暮熙

    熙,只因那一眼回眸。吾昌珉誓言自此只为你一人拔剑。----司战。暮晨在这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无孤独地等待着。----浅逝熙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在这里。对你不离不弃。----凌天浩
  • 是你是你

    是你是你

    从不认识到认识到相识到相恋再到相爱,最后只剩下与世界和时间和父母和社会的偏见对抗。最后只剩下你、我、父母、世界、时间。当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你会不会答应和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