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700000124

第124章 庄子哲学浅释(1)

从来的人,只因把庄子的哲学看得太神秘玄妙了,所以不能懂得庄子。

依我个人看来,庄子的学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十分玄妙神秘之处。

(上)

从来的人,只因把庄子的哲学看得太神秘玄妙了,所以不能懂得庄子。依我个人看来,庄子的学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十分玄妙神秘之处。所以我这篇述庄的文字便叫做“浅释”,不但要用浅近的文字去讲庄子的哲学,并且要使人知道庄子的哲学只是粗浅的寻常道理。

一、庄子略传。庄子一生的事迹,我们不甚知道。据《史记》,庄子名周,是蒙人,曾作蒙漆园吏。《史记》又说他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我们知道他曾和惠施往来,又知他死在惠施之后。大概他死时当在西历纪元前二七五年左右,正当惠施、公孙龙两人之间。

庄子书,《汉书·艺文志》说有五十二篇。如今所存,只有三十三篇,共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其中内篇七篇,大致都可信。但也有后人加入的话。外篇和杂篇,便更靠不住了。即如《胠箧篇》说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自田成子到齐亡时,仅得十二世。(此依《竹书纪年》。若依《史记》,则有十世耳。)可见此篇决不是庄子自己做的。至于《让王》、《说剑》、《盗跖》、《渔父》诸篇,文笔极劣,全是假托。大约这二十六篇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九是假造的。大抵《秋水》、《庚桑楚》、《寓言》三篇,最多可靠的材料。《天下篇》是一篇绝妙的后序,却决不是庄子自作的。其余的许多篇,大概都是后人杂凑和假造的了。读古书最不容易,稍一不慎,便要受欺。《庄子》一书,便是一例。

《庄子·天下篇》说: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欤?天地并欤?神明往欤?

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非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所谓稠适而上遂矣。(《释文》云,稠音调,本亦作调。)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这一段评论庄子的哲学,最为简切精当。庄子的学说只是一个“出世主义”。他虽与世俗处,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非死生无终始者为友”。中国古代的出世派哲学,至庄子始完全成立。我们研究他的哲学,且先看他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二、万物变迁的问题。试看上文引的《天下篇》论庄子哲学的第一段,便说“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欤?天地并欤?神明往欤?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可见庄子哲学的起点,只在一个万物变迁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前的人也曾研究过。老子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便是老子对于这问题的解决。孔子的“易”,便是孔子研究这问题的结果。孔子以为万物起于简易,而演为天下之至赜;又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便是孔子的进化论,但是老子、孔子都不曾有什么完备周密的进化论,又都不注意生物进化的一方面。到了墨子以后,便有许多人研究生物进化一个问题。《天下篇》所记惠施、公孙龙的哲学里面,有“卵有毛”,“犬可以为羊”,“丁子有尾”诸条,都可为证。《墨子·经上篇》说“为”有六种:(一)存,(二)亡,(三)易,(四)荡,(五)治,(六)化。《经说上》解“化”字说,“蛙买,化也。”买当是贸字之误,贸有变易之义。《经上》又说,“化,徵易也。”《经说》解这条说,“化,若蛙化为鹑。”徵字疑是“微”字之误。微有“暗地里”的意思,如“微行”、“微服”之微。两条所举,都是蛙化为鹑一例,此又可见当时有人研究生物变化的问题了。但是关于这问题的学说,最详细,最重要的,都在《列子》、《庄子》两部书里面。如今且先说《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三、《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列子》这部书,本是后人东西杂凑的,所以这里面有许多互相冲突的议论。即如进化论,这书中也有两种。第一种说: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这一大段,全是《周易·乾凿度》的话。(张湛注亦明言此。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夫有形者”至“故曰易也”一段。亦言引《乾凿度》,不言出自《列子》也。)《乾凿度》一书,决非秦以前的书。

这一段定是后人硬拉到《列子》书中去的。我们且看那第二种进化论如何说法。

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生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

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职也。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膻能香。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列子·天瑞篇》。此段被后人插入许多不相干的东西,便不可读了,今皆删去。)“疑独”的疑字,前人往往误解了。《说文》有两个疑字。一个作,训定也。(从段氏说。)一个作,训惑也。后人把两字并成一字。

这段的疑字,如《诗经》“靡所止疑”,《仪礼》“疑立”的疑字,皆当作定解。疑独便是永远单独存在。

这一段说的是有一种“无”,无形、无色、无声、无味,却又是形色声味的原因。不生不化,却又能生生化化。因为他自己不生,所以永久是单独的(疑独)。因为他自己不化,所以化来化去终归不变(往复)。这个“无”可不是老子的“无”了。老子的“无”是虚空的空处。《列子》书的“无”是一种不生、不化,无形、色、声、味的原质。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这个“无”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的结果。

既然说万物自生、自化、自形、白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了,自然不承认一个主宰的天。《列子》书中,有一个故事,最足破除这种主宰的天的迷信。《说符篇》说: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且蚊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此即是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邓析“天之于人无厚也”的意思。这几位哲学家,都不认天是有意志的,更不认天是有好生之德的。《列子》书中这一段,更合近世生物学家所说“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话。

四、《庄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庄子·秋水篇》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自化”二字,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旨。《寓言篇》说: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这十一个字,竟是一篇“物种由来”。

他说万物本来同是一类,后来才渐渐的变成各种“不同形”的物类,却又并不是一起首就同时变成了各种物类。这些物类都是一代一代的进化出来的,所以说“以不同形相禅”。

这条学说可与《至乐篇》的末章参看。《至乐篇》说:

种有几(几读如字。《释文》读居岂反,非也。郭注亦作几何之几解。亦非也。)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螟之衣。

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此一节亦见《列子·天瑞篇》。惟《列子》文有误收后人注语之处,故更不可读。今但引《庄子》书文)

这一节自古至今,无人能解。我也不敢说我懂得这段文字。但是其中有几个要点,不可轻易放过。(一)“种有几”的几字,决不作几何的几字解。当作几微的几字解。《易·系辞传》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正是这个几字。几字从,字从,本象生物胞胎之形。我以为此处的几字,是指物种最初时代的种子,也可叫做元子。(二)这些种子,得着水,便变成了一种微生物,细如断丝,故名为。到了水土交界之际,便又成了一种下等生物,叫做“ 之衣”。(司马彪云,物根在水土际,布在水中。就水土视之不见。按之可得,如张绵在水中。楚人谓之蛙之衣)。到了陆地上,便变成了一种陆生的生物,叫做“陵舄”。自此以后,一层一层的进化,一直进到最高等的人类。这节文字所举的植物动物的名字,如今虽不可细考了,但是这个中坚理论,是显而易见,毫无可疑的。(我疑心“程生马马生人”一句中,程字是猩猩的猩字,亦作狌。马字是狒狒的狒字。狒字《说文》作,与马字形似而误。

但此系个人揣测之辞,没有可靠的旁证,故不敢自信。)(三)这一节的末三句,所用三个“机”字,皆当作“几”。即是上文“种有几”的几字。若这字不是承着上文来的,何必说“人又反入于机”呢?

用又字和反字,可见这一句是回照“种有几”一句的。《易·系辞传》“极深而研几”一句,据《释文》一本几作机。可见几字误作机,是常有的事。从这个极微细的“几”,一步一步的“以不同形相禅”,直到人类。人死了,还腐化成微细的几。所以说“万物皆出于几皆入于几”。这就是《寓言篇》所说“始卒若环莫得其伦”了。这都是天然的变化,所以叫做“天均”。

这种生物进化论,说万物进化都是自生自化,并无主宰。所以《齐物论》借影子作比喻。影说:

吾有待而然者耶?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

郭象说这一段最痛快。他说:

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将使万物各返所宗于体中,而不待乎外。外无所谢,而内无所矜,是以诱焉皆生,而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也。

《知北游篇》也说: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适按。非物下疑脱一耶字)

西方宗教家往往用因果律来证明上帝之说。以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从甲果推到乙因,从乙果又推到丙因,……如此类推,必有一个“最后之因”。那最后之因便是万物主宰的上帝。不信上帝的人,也用这因果律来驳他道:因果律的根本观念是“因必有果果必有因”一条。如今说上帝是因,请问上帝的因又是什么呢?若说上帝是“最后之因”,这便等于说上帝是“无因之果”。这便不合因果律了。如何还可用这律来证明有上帝呢?若说上帝也有因,请问上帝之因又以什么为因呢?这便是《知北游篇》说的“犹其有物也无已”。正如算学上的无穷级数,终无穷极之时,所以说是“无已”。

可见万物有个主宰的天之说,是不能成立的了。

五、进化之故。生物进化,都由自化,并无主宰。请问万物何以要变化呢?这话《庄子》书中却不曾明白回答。《齐物论》说,“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这竟是承认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但是《庄子》书中却也有许多说话和这问题有关。例如《齐物论》说: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螂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又如《秋水篇》说:

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牲。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同类推荐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暗夜赋之吾本恶女

    暗夜赋之吾本恶女

    她的前世,一个妹妹爱上哥哥的故事,可是,他毕竟不是她人生中的男主角!她倒在血泊中,脸上却带着胜利地笑容,“哥哥,我怎么舍得让你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一场婚礼,四人死亡!这一世,他们四人同时重生,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且看两女争一男最后“渔翁”得利的经过。太后赐婚当日,她低头笑的残忍,“太后,洛琪的妹妹洛缘跟洛琪同年,洛琪有的,也想分给妹妹一点。”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可是她却永远的忽视一个了默默为她付出而她却不珍惜的人!竖年之后,她才幡然醒悟,原来她爱的其实是他!她痛哭,她无奈,她挣扎,可是却换不回他早已冰冷的心......
  • 诸天苍穹

    诸天苍穹

    诸天万界,诸子百家,三教九流,龙蛇崛起。凤高翔于九天,龙潜行于深渊。大争之世,许默不甘于无闻,平凡度日,誓要争锋天地,武镇诸天!
  • 隐婚99天:萌宝萌妻带回家

    隐婚99天:萌宝萌妻带回家

    五年前,他酒后霸占了她,沾染了她的体温。五年后,她带着软萌可爱Q的俩萌娃归国。啧啧啧,没想到自己养了五年的娃子却背叛了她,而且还把她扭送到了那个男人的手里!往后公司里的生活,壁咚,壁咚,再壁咚!没有什么是一个壁咚不能解决的,实在不行,就两个。从此冤家宜脱还是脱,没有什么是一次啪啪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就两个。
  • 绝品小保镖

    绝品小保镖

    利用古武的优势挑战我威严的富二代,黑帮,将各类高手完全踩于脚下,强大的家族更是被我一一击垮,我要的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高三不再见

    高三不再见

    现在是高二,可以说已经一脚踏进了高三的大门,而我却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光已经匆匆流逝了。在这接下来的日子,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无悔的青春
  • 柔弱娇夫神探妃

    柔弱娇夫神探妃

    作为七皇子的侍卫,武功高强,反应迅速是必要的设定,然而孟慈两样都不沾,她唯一有的,就是超乎常人的淡然和智慧。一叶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清风县衙有个孟神捕,却无人知晓孟神捕这名头全部是靠他女儿孟慈得到的。七岁看完一百本书,九岁时写的文章被县里面举子连连称赞,口口相传,十一岁帮父亲破获了县里面一桩陈年旧案……十八岁,父亲被人陷害坐牢,青梅竹马惨死县衙门外,那个本应等着媒人来家中说嫁的女子不得不走上了为父亲洗冤的道路……
  • 小鲤并非池中物

    小鲤并非池中物

    从人到鱼也许只是一个穿越的距离,而从鱼再到仙也许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是不管怎么样,顾小鲤都不会放弃。也许,命中注定她都会被他弄到手。如果缘起只是一个意外,那么缘灭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
  • 我的霸道王子

    我的霸道王子

    中国女孩来到韩国上学,竟然偶然邂遇超超帅男申麒渊,而他竟然是韩国一进会联合会的老大?帮派老大?!两人产生误会,又被插进的帅哥美女搅和得天翻地覆!他们俩还能走在一起吗?他们的爱情能够得到圆满的结局吗?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