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能力
自由宝宝
每当看到婴儿时,我都会感到婴儿所具备的出色的能力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可以说,人在诞生后的几年时间里,就为一生所需要的能力做好了准备。
之所以觉得“宝宝真了不起!”可能是因为我了解人在成人以后遗忘的能力。大人之所以会为孩子(不仅仅是婴儿)的语言、行为、想法感到震惊,可能是因为孩子具有大人所没有的自由。这种自由对于大人来说有时候是烦恼、是麻烦,是对成年人社会的一种妨碍,大人会感到没有时间去关切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许多自由想法往往被置之不理,不被重视,或被禁止,受到责备,以致无法实现。
孩子的眼睛总是在不停地转动。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玩的时候,两只眼睛都在不停地看着周围。他是在寻找有没有可以淘气的地方,有没有可以破坏的东西,可以反抗大人的东西。走路时,专门与希望早一点到达目的地的大人作对,故意在途中发现什么而停住脚步,拉住大人的手想要做些什么。吃饭的时候,专门与希望快一点吃的大人作对,故意磨蹭,把手伸向别处,就是不马上把东西放入嘴里,做一些多余的动作,好像在故意拖延时间一样。
孩子们的这些行为,在大人特别忙、特别着急的时候,会令人感到格外不耐烦。“你是怎么回事呀?”“快一点!”“你要我等到什么时候呀?”大人甚至要对他们吼起来。可是,不论你大人如何反应,孩子还是我行我素,根本不考虑大人的心情。
孩子真的是要为难大人吗?还是在与大人开玩笑?或者是想让大人担心?其实都不是,肯定不是。那是孩子面向未来的一种学习,他在努力学习生存。而且是以比大人更好的方法在学习。他们与“拼命、努力”的大人不同,充满“玩心”。因此,他们的行为会使大人感到焦虑。有一句话叫“边吃边玩”,孩子的“边走边玩”“边玩边尿”“边玩边脱”,都是在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在大人看来,玩本身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玩”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任何功能。但,“玩”却有它的价值。我认为“正因为‘玩’这一动词没有宾语,玩才具有终极的主体性”。孩子是通过玩来学习的,对于孩子来说,玩就是学习,玩具有符合人类生存不可估量的价值。孩子有着从周围的物和人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心,想与环境互动,他们是通过实际触摸、体验进行学习的。
宝宝也是哲学家
孩子具有与科学家一样的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不断地尝试,经历错误,以努力把握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大人更聪明,更富有想象力,更为别人着想,意识更鲜明,这些都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得到了证明。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她的着作《宝宝也是哲学家》中,说明了婴儿是通过“再发现”来扩展人的可能性的。这本书因此成为美国科学类书籍的畅销书。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对婴儿以及婴儿的大脑有这样一段饶有兴味的说明:“在孩子与大人之间,形成了进化中的一种分工。孩子好比是人种的研究开发部门,他们充满了新奇的想法,是智慧星;而大人则是制造销售部门。孩子的工作就是发现;而大人的工作则是推广应用。孩子提出无数的想法,而实际上基本都不被采用。仅有很少的部分能够实现”。尽管如此,孩子所具备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远远比大人要独特、优秀。可以说,世界上被称为天才的人,许多都是一直能够保持自由想象力的人。
书中还写道,“婴儿的大脑专注于想象和学习,与大人的脑相比,婴儿的脑有着更多的神经回路”。“因此,孩子的脑比大人更具有可塑性,更具有灵活性,更容易接受变化”。这是因为孩子需要尽早地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增长生存能力。
在脑神经细胞中,成年之后也一直成长的部分是掌管抑制兴奋的“抑制”部分。众所周知,人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是由位于脑前部的大脑额前叶皮质承担的,而抑制功能也是大脑额前叶皮质的作用之一。正因为有这样的功能,“可以屏蔽大脑其他部分的信息,只集中使用体验、行为、思考的部分。这种机制是成年人进行复杂的思考、计划、行动时不可缺少的”。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精力不集中,做什么事情马上就会厌烦,眼神很快就会移向别处,是因为孩子整理各种信息的抑制功能尚未发挥作用。而抑制功能不适合发挥自由想象力和增长学习能力。如果说婴儿是智慧星,则婴儿崭新的想象力中那些能够打破框框的构思非常重要,在幼儿时期没有控制能力也许是好事。
书的后面还写道,“大脑额前叶皮质是幼儿期之后在大脑中变化最为显着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脑额前叶皮质的活动最为活跃,即使完成之后,这些幼儿期的体验也会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成人以后,从幼儿期的想象力以及学习能力中可以获得有计划的行动,理性地调节行动所必要的信息。有证据表明,智能指数与大脑额前叶皮质成熟的早晚和可塑性相关。保持不受抑制、开放的心情,也许是变聪明的一个条件”。
这可能正是“孩子更好地活好现在”,而不是把大人变小,也不是比大人差,因为孩子有孩子存在的意义。
准备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想力,是婴幼儿教育的一个课题。
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婴儿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就像在白纸上画画一样,让孩子学会各种事情就是保育,教授孩子确立学问性知识和信息就是教育。然而自让·皮亚杰以后,“大人完成了发育,幼儿未完成发育”,以及“在幼儿尚未具备理解能力的阶段,教育没有任何意义”这些普遍性认识,被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所否定。
婴儿的大脑,已经发育到接近成人脑的大小,其大脑回路比成年人要复杂。即便如此,也不是什么都比大人强,他们的成人之路尚未完成,还是蜿蜒曲折的、狭窄的、不容易通过的。婴儿的智力活动比大人更活跃,其想象力和学习能力也比大人要强得多。与大人相比,婴儿可以收集到更多的信息,更具有自由想象力。但是,他们尚不具备整理概念和分类这种提取能力,还不能按不同领域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孩子对信息及创想力可以一个一个具体地思考,也具备了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然而却对记忆内容尚不能系统地进行分类。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逐渐会将自由思考变成概念,将各种行为作为自己的行为记忆保存下来,逐渐地对此感觉到责任。也就是说,对婴儿的教育不是像以往想象的那样,“大人在婴儿这张白纸上描绘知识”,而是“按照社会规则把婴儿无序、丰富的想象力整理成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
下面我们来具体考察一下婴儿大脑的发育情况。
艾莉森·高普尼克
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库校心理学教授和哲学客座教授,是儿童学习和发育研究第一人。最近,她提出“孩子在以与科学研究人员相同的方法学习”。《0岁孩子的“脑力”可以如此发达》的日译本于2003年由PHP研究所出版发行。
让·皮亚杰
瑞士近代着名儿童心理学家、发育认知论专家。
在有关孩子的知识和发育方面创立了划时代的理论。
他运用临床面试的方法,在对孩子的世界观、因果关系认识、道德判断等结构进行调查后,建立了自我中心的概念。但是,也有人批评说,他忽视了在发育中情商的作用以及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婴儿的脑
脑科学的两大发现
脑科学研究的两个重大发现影响着婴儿保育。
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神经元(neuron,脑神经细胞)以及突触(synapse,脑神经细胞网络=神经回路链接)的数量不是不断增加,而是在1~3岁前后急剧增加,之后逐渐减少”。
人们都说,神经细胞采取的战略是先大范围联手,然后,放开不需要的手。与“先多产出、后删减”的方式相比,“按需求增加”的方式更容易敏感地应对周围状况的变化。
比如婴儿不能精细地活动手指,是因为活动手指所需要的神经细胞网络过于广范围地链接。伴随孩子的成长,不需要的回线消失,只留下需要的回线,手指才开始能够进行精细的动作。最近的研究表明,婴儿不仅拉手的方式发生变化,神经细胞本身的性质也会发生巧妙的变化。
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20世纪90年代在大脑皮质前头叶发现的“镜像神经元”。毫不夸张,正是由于这个部位的发达,人类与所有生物相比,完成了惊人的进化,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它证明了人类是自己完成社会性发育的。
那么,我们来详细地考察一下这两个发现。
突触
人类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脑的重量发生急剧变化。出生时脑的重量只有大约400克,而到了1岁时就增加到800克,到了4~5岁时,就增加到1200克,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大约80%。脑内神经细胞的数量基本不会因为细胞分裂而增加。同时,在脑的许多部位,被称作细胞耦合通道的突触密度,在1~3岁前后发育到顶点,其后几年逐年减少至原来的2/3左右。像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可以区分每一个人的面孔一样,婴儿也可以识别猴子的面孔。这是由于突触数量多才有可能。但是,对于现代的孩子而言,没有必要去识别每一只猴子的面孔。于是,伴随着成长,则会丧失识别猴子面孔这种不必要的能力,只留下识别人的面孔的能力,集中提高这种能力。从这点来看,婴儿保育就是要留下必要的东西,丢掉不必要的东西。在婴儿保育中,如果“替孩子做的太多”,甚至会让孩子失去需要保留的东西。迄今为止,人们所思考的所谓“早期教育”,貌似吸收了许多知识,但如果这些知识不是孩子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则会随着突触的减少而消失。
对于人的大脑,每一天都会有许多东西被发现。人们发现,人的大脑在成长过程中,不仅神经细胞会耦合,同时神经细胞本身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对神经传达物质反应的变化。开始,会发生被称作“兴奋”的反应,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出现被称作“抑制”的反应。
也就是说,会变为正相反的反应。人在兴奋时会喧哗,之后需要抑制自己的行动,大人将其称为理性,虽然小孩子意识不到什么是理性,而大脑已经具备了抑制兴奋的功能。这就是被称为“抑制”的反应。
因此,神经细胞不会发生多余的兴奋,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扩散。
镜像神经元
在我们保育园实习的学生曾经这样问我,“这个保育园的孩子不是看着老师的脸色行动吗?”我回答说,“最近的孩子已经不再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了。在过去,今天家长的情绪不错,可以从家长那里要些零花钱;家长情绪不好,就老老实实的。如果发现家长累了,孩子就想帮忙,会观察别人的心情,而最近孩子预测和察觉他人行动的行为减少。我认为,孩子应该更多地观察别人的脸色”。
根据人的面孔读懂他人的感情,这是一种象征人类智慧的能力。
人们对什么是读懂他人心理,如何读懂他人做了研究。研究表明,读懂他人心理,不是根据他人脸上的眼睛、鼻子、嘴这些器官,而是根据面部表情来推测这个人的感情以及心理活动,继而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交流。人具有通过观察他人面部表情来推测他人心理的能力。
镜像神经元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镜像就是镜子,猴子发起某种行动时,大脑中与运动相关部分开始活动。其契机不仅是通过自己的意愿去运动,而是在看到他人行动时,大脑的那个部位也开始活动。如同自己伸出手去抓东西时一样,看到别人抓东西时,自己大脑的这个部位也会活动。人们常说,夫妻常年生活在一起,往往面孔会很相像,这是因为夫妻都在镜像神经元水准上相互模仿(脑内模仿)的结果。
镜像神经元之所以引起瞩目,是因为镜像神经元具有“读懂他人心理”这一重要功能。人的本质体现在与他人交流这一社会性的智慧上。人们认为,镜像神经元支持着人类与他人交流这一杰出能力。
这一发现回答了一时议论纷纷的“个体与集体是否可以两立”的问题。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发挥个性和与他人协调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如镜像神经元这一发现所象征的那样,个性正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磨炼出来的,人是通过反映在他人心里的这面镜子中的自己来了解自己的。
那么,镜像神经元是如何诞生、如何形成的呢?目前有一种假说,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婴儿在通过模仿家长这种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婴儿笑了,家长回应婴儿的笑,自己也笑,通过反复重复这些动作,婴儿脑中诞生了反映家长笑容的镜像神经元。更准确地说,婴儿不仅是在与家长的相互作用下,还会在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相互作用下,以及与各种人的接触中,通过镜像神经元的相互模仿作用,产生以“共感”为基础的、集体的传统及道德,形成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