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7000000034

第34章 往事越来越遥远(1)

尘埃里最小的温暖——《金丝绒》创作谈

1

我比较喜欢我的童年和少年。应该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或者八十年代初期,我经常在上海外婆家中小住。外婆家的旧木门上镶着蓝底白字的门牌:龙江路75弄12号。而狭小的屋子里,有一张骨节粗大的钢管床,还有一对庞大的金丝绒旧沙发。那时候我常盘踞在金丝绒沙发上,那是一种柔软的可以贴着你的皮肉飞行的布料。那对沙发充斥着我整个的童年和少年,让我用少年老成的目光,注视着龙江路鳞次栉比的家长里短。一个常年裸身的年轻男人失踪,我相信他在某地已经消亡。隔壁13号长得很美的姑娘,经常去工会跳舞,被当警察的父亲用皮带狠抽。两个舅舅喜欢唱片,其中就有《喀秋莎》。他们买来一堆唱片,在一只巨大的音箱柜里放着劣质音乐。

我就知道,在龙江路75弄,那么多的青年男女在爱恨情仇,有时候甚至爱到血流成河。

2

我比较喜欢小县城。中国所有的小县城格局几乎一模一样,总有一条人民路,或者红旗路;总是有凌乱的广告牌,半土不洋的橱窗;总会有桌面大小的一家小店,上面挂上国际饭店的名称。我喜欢县城的尘土飞扬,质朴,民间,本真。《金丝绒》里的文化馆大楼,就是我眼里的艺术殿堂。那时候我骑着二十八寸的海狮牌自行车,一次次地从文化馆门口掠过。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在这样的地方上班,那该有多好。所以在《金丝绒》里,我固执地给这个文化馆的天井,种上了一棵美人蕉。美人蕉的那抹红色触目惊心,我认为那是美人蕉在滴血。二〇〇五年我到省群艺馆上班,经常看到有人在舞蹈室排舞,于是想,那县城文化馆的舞蹈室应该也有大镜子,镜子积满灰尘,上面可以用手指头写下:我爱你。县城文化馆,其实也就是缩小了的省群艺馆。

3

我比较喜欢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味道。台球房、火车站、小三轮、野狼摩托、霹雳舞、蝙蝠衫,它们集体涌进我的记忆里的时候,我就如同在观看一场电影。其实在我记忆的深处,老是有一条明晃晃的小街,街上热浪翻滚,棒冰纸像一件旧衣裳一样被风卷起。偶尔有警察的破警车开过,它们在呜哇呜哇的警笛声中乐此不疲地四处抓人。在一闪而过的人群中,有县城音乐才子老康,也有人民医院的医生小崔,有文化馆的舞蹈教员唐丽,当然还有满面蒙尘的我自己。那时候的爱恨情仇,和现在是一样的;那时候的快乐悲伤,和现在也是一样的。自从有了人类,有了情感,所有的恩怨几乎相同。不同的年代就是不同的舞台,我们都能听到大戏开场前开场锣鼓隐隐地传来。

《金丝绒》的发生地,无疑选择在了江南的小县城。

4

《金丝绒》柔软的表象下,深藏着坚硬的疼痛。这让我想到了一部叫作《爱情的牙齿》的电影。张洁说一生太长了,而我说一生太短了。短到我们一回头就看到自己的一生,短到我们来不及做出选择就已经在后悔,短到白发苍苍了,而少年时光竟然还那么鲜活地就在眼前。我总觉得我应该还算年轻,可我总是认为我已经老了。这话一点也不矫情,我会在小说里细数每个人的人生。就如同唐丽怀抱婴儿,看到文化馆大楼被拆掉时的热泪盈眶。

尘埃里最小的温暖,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不断重复开放的花朵。无时不在,又转瞬远去。

陈美丽在人民中间——《我叫陈美丽》创作谈

请原谅我在此不说出陈美丽原型的名字,她是我的老乡,一个在杭州奔波与忙碌的人。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了,只记得她总是给我风尘仆仆的感觉。

其实她是一个喜欢看小说的人,她看过我的许多小说,最喜欢的是《干掉杜民》,这刚好和我自己的审美相契合,所以我认为其实她比许多正在文学着的人更文学。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了。她就像水蒸气一样从杭州蒸发掉了,据说是要去加拿大,但是最后有没有去我不知道。有好几次我想发一个短信问候一下,但是拿起手机又放下了,除了觉得这样的宁静最好不要打破以外,我还害怕,害怕一旦联系上了,反而会无话可说。

在写这个小说以前的一段时间,我无所事事待在鸟笼一样的九楼发呆。

后来我接到电话,一位老乡(应该就是文中的卷耳)约我在附近的番茄鱼馆吃饭。我承认这一餐饭成就了一篇小说,因为我听到了几位大龄女无意中闲聊出的故事。我突然发现,生活其实很精彩,我们没有感觉到,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生活最细致与绵密的部分。就像小说中的几位女主人公,只要我们站在大街上,随便地用手一指,就能指中其中一人,和我小说里的主人公何其相像。

小说结尾中那家新开的奶粉店,现在无疾而终,就像一场经过排演的练摊,练着练着就让人懈怠了。卷耳、细细都各有归宿,如同一位朋友在电话中和我说的一般,去天堂的路都是一样的。她们变得更加安静,而一批批的阿蝶正在成长。我所供职的省作协,是租用省工商局的某一层房子,楼下就是省人才交流中心。我一次次地看到人山人海的场景,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正在奋勇地寻找工作。我就想,这里面必定有无数的阿蝶,因为要留在省城,而艰辛地奔忙,并受到各种程度不一的侵扰。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小说文本中想象力无比重要。而《我叫陈美丽》

几乎只是几个女人真实生活的记录。我突然想到,或许生活比小说更精彩,或者说我们就生活在小说中。这是我第一个将真切生活或者说人生经历照搬过来的小说,令我汗颜,有“盗窃”或者“抄袭”的味道。在这些“剩女”故事中,我的笔显得无比笨拙,无法再作更加完美的文学加工。

据说这样的小说不好多写,多写总会给人雷同的感觉。“卷耳”们希望看看我的这个小说,我一直没有给她们,是因为我觉得这些文字像镜子照见的寻常人生,会令人难过。我和这些老乡之间有一年多没有联系了,她们各自奔忙,想把自己移植成杭州的一棵堂堂正正的树。其实这是一件艰难的事,像《蜗居》中的人物一样,有时候会水土不服。但是看样子她们都努力做到了,有了那种风生水起的味道。最近在QQ上碰到卷耳,她给我发送了大量的装修图片,说是新装修的家,即将结婚。我能猜到她在电脑前得意扬扬的神态,尽管我对装修不太感兴趣,但是我还是说,这装修风格真不错,谁设计的?

她依然得意扬扬地说,我。

只是没有了陈美丽的音信,不知道她正在被怎样的生活揉搓着。她必定仍在奔忙,包里或许仍会躺着一本小说杂志。我楼下的大街上,人流比较密集。在十字路口我总是迷茫与彷徨,有时候绿灯亮了竟然忘了抬脚。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看身边的人群超过我在我面前一往无前地走向对岸。这里面,大概会有许多我不认识的陈美丽,有着她们各自的欢笑与眼泪。

但我总是希望,每一个陈美丽,都能找到心中温暖温和温情的安阳,把生活过得波澜不惊。

城市蚂蚁杭州生活——《像老子一样生活》创作谈

二〇〇五年五月一日,我背着一只帆布大包出现在杭城,在武林路这条女装街上茫然四顾。省群艺馆就被这姹紫嫣红的杭帮女装给包围了。我在群艺馆下属的《文化娱乐》杂志当主编,每天都能听到群艺馆排练厅传来的歌声,觉得很幸福。我幸福地在食堂里吃饭,幸福地去西湖边上晒太阳,幸福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走向蜗居的房子。

然后,我就看到了国芬。国芬是电车女司机的一个代名词,她们穿着工作服,毫不犹豫地把杭州地图开得支离破碎。我不太有机会去挤公交车,但是有一天,我在公交车上感到了温暖。有一路我忘了名的车子,从最繁华的市中心开往浓荫深密的植物园深处。那是一个忘乎所以的夜晚,我坐在班车里,从这头乘到那头,又从那头乘到这头。我挤在人堆里,到最后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我想,我一定是幸福的,我愿意公交车女司机合上车门离开,把这整辆的空车抛在杭州密布的树荫中,把我抛在这没有人的公交车上。然后,让我等待第二天清晨的第一声鸟鸣。

我想我是爱上了国芬们,她们像我的亲人,或许是母亲、姐姐或者妻子、妹妹。她们为了生计,必须遍尝甜酸苦辣和生活艰辛。我一次次私下里揣度,她们每个月的那几天日子,是不是很累也得开车?她们在路上像鹿一样奔跑,如果要上洗手间了,这车能随时停下来吗?她们在半夜交接班的时候,丈夫会不会送到上班的地点。她们抽烟骂娘,会不会和重工业单位的车间女工一个模样?她们把车子当成了自己滚动的家,那么这个家会给她们多少的温暖?如果她们离开车子?她们会不会很难过,像丢失了心爱的东西?她们还有爱情吗?她们会为了爱情而哭吗?她们和我一样,多像一只碌碌的蚂蚁。

我业已故去的外婆,曾经是上海怀德路上一家丝厂的挡车工;我的一个阿姨,是上海钢铁二厂的工人;一个阿姨,是环卫所的工人;一个阿姨,是医疗器械厂食堂工作的;我的母亲,是一家服装厂的大烫工。现在,她们都已退休,她们都任劳任怨,辛勤和辛苦地像国芬一样度日。在她们的眼里,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但我看到的,怎么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苍凉。

现在我在十七楼的一间房子里上班,临窗可以看到省电视台的办公楼,可以看到对面办公室里白领们在随意走动。我想,如果说他们是蚂蚁,那一定是比较高档的蚂蚁。我扳着手指头计算,来到杭州已经三年多。忽然想起,当年要离开家乡的时候,算计着是去宽大而苍凉的北京,还是去玲珑而温软的杭州。我想起苏小小的坟在西湖边守了那么多年,想起梁山伯当年去杭城万松岭书院求学,当然,还想起苏东坡任市长时,乘着雅兴筑起的苏堤。终于在喝下一盏茶水以后,我对自己说,我要去杭州了,我肯定是要去杭州了。

我果然就成了一只移居杭州的蚂蚁。每天后半夜,或者是凌晨,我关掉电脑,熄了灯,离开作协办公楼,一个人步行回家。那是一条并不漫长的路线,冷清的街面上,有一部分通宵公交车,速度很快地开过。我在灯影中寻找一闪而过的国芬,一个,两个……然后,路灯将我的影子无限拉长。

所以,在那样的时候,我愿意孤零零地站在空旷无人不停闪动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像一枚天空狠狠砸向大地的钉子。我愿意写下国芬,写下杂乱无章的岁月;愿意自己,也像老子一样生活……

我想,蚂蚁在我心中。

老子在人间——《老子的地盘》创作谈

我记不起来我是第几次光顾这家理发店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剃头师傅十分热诚地为我剃头。他是个话痨,所以他不停地自称“老子”来告诉我他的家长里短。我知道他有一个长相健硕的老婆,还有一个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儿子。他十分满足地告诉我他一年能赚二十万元,足够一家三口的花销。他说你们坐办公室的也没有多少花头的,还不如“老子”赚得多。

我用十分恶毒的目光打量着一条条小街上的各色人等,我总是猜测他们身上发生着的故事。有时候因为想象,我的内心会充满叽叽叽的欢叫。我喜欢这座叫“杭州”的柔软城市,国色天香,有时候温软得有些不讲道理。在我上班的十七楼办公室窗口,可以俯视一条小街。我总是认为,电影《功夫》里的周星星同学和那个包租婆,一定就生活在这样一条街里。这些自称“老子”的普通人群,他们正如长相各异的植物一样,正在迅速老去。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我觉得我的目光充满忧伤,我不可遏制地爱着他们,以及他们的生活。

现在,请允许我的眼前浮起一个中年男人的笑容,他是一家面馆的老板,有丑陋而真实的灵魂。他的胸腔里装满人间之爱,他爱女儿其实也爱着弃他而去的老婆。他有欲望,以及小肚鸡肠。他想要爱女儿但是女儿不需要;他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女儿也不需要。女儿需要的是离开。他就是那么真实地算计着,卑微地被人欺侮着,同时他也想欺侮别人。他多么像我养过的一盆仙人掌。你没伺候它,可它总是活得张牙舞爪神气活现。

但我知道他有他人间烟火里的悲伤,他最喜欢的一首歌应该是《我是一只小小鸟》。写完这个创作谈,我知道所有的“老子”尚在人间,所有的冷与暖,所有的爱与愁,所有的欢喜与悲伤,所有的烟火与恩怨,都在人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文字若即若离。生产文字于我而言,就像一个离异的男人,看望一位前妻。

深藏内心的另一个自己——《自己》创作谈

无论是镇江还是诸暨,都属于南方。李小布始终生活在南方的气息里,她是一个有点儿文化有点儿情调有点儿性情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对生活与爱情的幻想,往往比普通女子多一些。但是,她仍然是普通的,因为她的世俗和底层,以及常人所惯有的思维。这样的女子,情感细腻复杂,心里承受的痛总会多一些。

我喜欢波澜这个词,是因为波澜是有色彩的,波澜让你的生活变得不一样。李小布就一直生活在波澜里,她和男朋友的分开,和一个有妇之夫的同居,以及突然之际的变故,让她的一切都改变了。肥皂泡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眼前晃动,泡泡的碎裂很容易,和圆满的爱情、婚姻以及任何的破碎一样,你甚至来不及听到碎裂的声音。

同类推荐
  • 莫言散文新编

    莫言散文新编

    本书从属于《莫言美术馆系列》,由莫言发起,汇聚“当代最富影响力的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以文字表达对艺术的感悟、思考与创作中的得失。描写了艺术如何既偶然又必然地改变了他们生命的道路。”这是延伸在美术馆之外的修辞空间,是感知艺术创作的“现身说法”。而莫言心声系列正是其中的一套书,包含《莫言散文新编》、《莫言讲演新篇》、《莫言对话新录》三本。小说之外的莫言,思维睿智、谈吐文雅。文章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中阐述作家莫言的思想情感。本次收录丛书完整展现了小说之外的莫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的真理是——单纯。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应该是单纯的。作为自然之子,生命的需要原是简单的,无非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以及爱情、亲情等自然情感的满足。复杂,是对生命的真理的背离。人间的各种争斗,人生的诸多烦恼,都因这个背离而起。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鲁迅论集

    鲁迅论集

    本书为《鲁迅论集》,由陈鸣树所著。全书分为小说论稿、思想和艺术、杂文导读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鲁迅小说与中国民主革命”、“论鲁迅小说的典型化”、“论鲁迅的智慧”、“鲁迅与拜伦”、“鲁迅:跨文化对话等文章。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热门推荐
  • 总裁爱妻情深

    总裁爱妻情深

    他,天生的王者,权势滔天。她,鼎鼎大名的绝命杀手,却阴差阳错有了交集。七年后,她携子归来,粉嘟嘟的宝贝睁着可爱的大眼:“哥哥,你的手怎么放在姐姐手上?”
  • 王源之如醉如梦

    王源之如醉如梦

    望着高高在上、绽发着耀眼光彩的王源。“王源,对不起,是我配不上你。”“顾欣晨,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就因为我是明星吗?那如果,我放弃。”
  • 校花的异界男友

    校花的异界男友

    以帝王之魂进入初级人类身体的幻,开始了他在初级人类世界的冒险,修炼这个世界的功法,掌握这个世界的规则,直到他发现这个世界所修炼的力量与无日大陆一样时,一切都变了。。。。。。
  • 将妃一世妆

    将妃一世妆

    一朝穿越,她以调戏、捉弄美男为己任,但是她没有想过,不就是碰了一下侯爷家的公子嘛,便要惨遭追杀,坠崖?!但她并不后悔,因为崖下湖中正有更美的男子等着她,于是调戏之!只是……这人居然是从不碰女色且杀人如麻的战神王爷?!话说逃跑还来得及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格物:我的前半生

    格物:我的前半生

    本文纯粹是笔者的自我发泄的无病呻吟,发出来给人看也没有任何与相仿的同类交流内心,或博取同情的意思。文中也许会出现毫无逻辑、行文混乱、语病等不可抗力的因素。Ps.受不了笔者这个废物的文字的各位大大们自觉右上×,请不要留下谩骂不屑的书评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反正就算你发了我也会无视你的。以上。
  • 重生少女暗莲王

    重生少女暗莲王

    仇家寻仇,时空错乱,不明黑洞将他们所有人吸入其中,通往不知名的地方。一觉醒来,一朝回到解放前!女子眼眸漆黑如墨,诡异的漩涡在里面转动着,却不时闪着耀眼的光芒!她自信狂妄,却有狂妄的资本!她轻轻一笑,飘若天仙,又如地狱魔鬼,是天使与魔鬼的完美嵌合!昔日的伙伴一夜之间全部被杀,看着同生共死的伙伴全都死在自己面前,血腥味与血肉腐烂的味道弥漫在空气,她白了头,化身为魔鬼,屠杀了整座城,面对着所有人的指责痛恨,她冷笑!冷眼看着一直让她怦然心动的男子一剑刺穿她的心脏。她斜视了他一眼,唇角轻勾,笑靥如花,却是连一句话也不愿再说了,因为,恶心。那个明明有张惊为天人的容颜,却总像个痴痴呆呆的孩子,那个总是傻傻的笑着唤她阿翩的男子,那个在所有人都站在她对立面的时候站在她的面前保护着他的男子,那个认真的对她说“阿翩,有我保护你!”的男子,终是她负了他。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武林拯救大行动

    武林拯救大行动

    他为武林第一高手,可是他却有一颗平常的心,为武林之事操碎了心,为了阻止黑莲教称霸武林的恶行,他联合整个武林一起去对抗黑莲教。在对抗的路上,充满了曲折,好戏连台,不容错过。
  • 调皮公主姐妹花

    调皮公主姐妹花

    颜以希、颜诺希她们是来自皇室贵族的大公主和二公主,她们在哥哥颜翼寒的帮助下成功的逃出了皇宫。接下来的事情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