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学校相传始建于夏代,有序、庠、校、学之称。自西周后,学校分为官学、私学两大类。古时学校极为重视礼仪教育,对礼仪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学校特有的礼仪制度。
第一节释奠礼
中国古代的祭祀对象,最引人注目的有两类,一类是天地、日月等,属于自然崇拜;另一类是血缘亲属,属于祖先崇拜。还有一类祭祀对象,是文明的先驱,如农业、蚕桑、医学等科学领域的始创人,给人类以无限福祉,可惜大多不知其姓名,祭祀时只能用“先农”、“先蚕”、“先医”等来代称。稍有例外的是对“先师”的祭祀,人们不仅确知受祭者是孔丘,仪式也最为隆重,这就是释奠礼。
一、学行与生平
孔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8月27日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泗水县东南)。孔子3岁丧父,少时“贫且贱”,自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当过管仓库的小官“委吏”,也当过饲养牛羊的“乘田”,对社会下层的情况相当了解。孔子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虚心向一切人学习。他15岁就立志成为一名博学多才、道德高尚的君子。30岁左右,学业有成,开始招生授业。当时,学术由官府掌握,只有贵胄弟子才有资格学习,即所谓“学在官府”。孔子以个人之力开创私学,打破了文化垄断,使学术下移到民间,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堪称万世之功。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只要交给他“束脩”作为学费,就可以成为他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72贤人。孔子以文、行、忠、信为“四教”,要求学生文章、道德兼备,并且贯彻到行动之中。他还提出了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式教学等教学原则。孔子的一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提倡仁爱,希冀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为此而周游列国,可惜春秋衰世,诸侯力政,暴力相凌,弑篡迭起,孔子的学说受到冷遇,“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到处碰壁,无奈之余,回到鲁国。孔子慨叹礼乐废弛,文献缺失,于是专心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并用它作教材来教育学生。“六经”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也是最宝贵的原典,它能流传千古,声播海外,孔子之功居首。朱喜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尼山有幸生仲尼”,孔子不愧为万世师表,其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二、释奠礼概略
(一)源起
祭祀孔子原本属于个人行为,祭祀者以孔子后裔为主,主要形式是“四大丁祭”。春夏秋冬四季,每季3个月,分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用干支纪日,每月不超过30天,所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一般会出现3次,祭孔用第一个丁日,称为上丁。四大丁祭,就是在四季仲月上丁日举行的祭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
从汉代开始,共有11位帝王、18次到曲阜孔庙祭祀过孔子。开此先河的是汉高祖刘邦。据《汉书·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即位十二年,从淮南返回京城经过曲阜时,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
到了东汉,除了曲阜孔庙继续祭祀孔子之外,人们开始在郡县的学校祭祀孔子。据《后汉书·礼仪志》,明帝永平二年三月,各郡县举行乡饮酒礼,礼毕,在当地学校祭祀先圣周公、先师孔子,以犬作为祭牲。
在学校中把孔子和周公放在一起祭祀,是因为《礼记·文王世子》说过:“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意为凡是建立学校,一定要用“释奠”礼仪祭祀“先圣”和“先师”(周公和孔子)。所以,周、孔合祭的做法,通行于汉魏。但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隋大业以前,以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唐初依然在国学同时祭祀周公、孔子。武德二年(619年),唐高祖诏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5年后,高祖亲行释奠礼,以周公为先圣,以孔子配。
这种祭祀对象的混乱,直到唐太宗时才有了改观。贞观二年(628年),房玄龄等提出,周公、孔子均为圣人,但国学应祭孔子,得到太宗的首肯,于是罢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渊配享。到高宗永徽(650年-655年)年间,一度又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但为时短暂,高宗显庆二年(657年),礼部尚书许敬宗等奏议,认为周公践极摄政,辅助成王治国,功比帝王,应配享成王才是,释奠礼仍当祭祀孔子,高宗从其说。从此,孔子在国学祭祀中独尊的地位一直未变。
唐太宗为推进全国各地的祭孔之礼,还作出过两个大的举措。贞观四年(630年),命令各地州学、县学都要建孔子庙,以敦行儒学。这是我国州、县普遍建立孔庙的开始,祭孔的仪式随之推行到各地。
州、县学如何祭由谁主祭,一年祭几次,什么时间等等,都无成例可循。释奠的次数,郑玄认为是每季一次,故魏晋太学也是四季各祭一次。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唐高祖武德年间,国子学也是四时致祭。唐初州县之学多仿照魏晋故事祭四次,主祭者多由学官自己充任。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规定,释奠于春、秋的仲月举行。释奠仪式,当有规格,国学释奠,以国子祭酒为初献,祝词称“皇帝谨遣”,司业为亚献,国子博士为终献。州学,以刺史为初献,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县令为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及县尉等为终献。太宗这一国学遣官释奠、州县由守令主祭的规定,提高了释奠规格,为后世所沿用。如果是皇太子亲自释奠,则规格更高,皇太子自为初献,国子祭酒为亚献,司业终献。
“释奠”一词源于《礼记·文王世子》。那么,释奠礼究竟是怎样的呢?郑玄说:“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由此可知,释奠礼与一般的祭祀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不设“尸”,仅“设荐馔酌奠而已”。唐人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释奠是“直奠置于物,无食饮酬酢之事”。只是将祭品直接放在神主之前,礼毕,致祭者之间不需要酬酢,仪式相当简略。
随着历代政府对祭孔的提倡,释奠礼变得越来越复杂。刘宋元嘉初建立国学,讨论释奠礼的规格,裴松之提议加入舞队,用“六佾”。佾是古时舞队的行列,以八人为一佾,佾的多少,依等级而定,如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四佾。裴松之建议用六佾,实际上是用诸侯的等级。由于金石器乐准备不足,未能实现。到南齐武帝永明三年,立国学时,再次讨论释奠的礼乐。尚书令王俭主张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得到允许。到唐朝,皇太子亲释奠时,迎神、太子行、登歌奠币等仪节都有了专门的乐章,称为承和、肃和、雍和、舒和等。宋绍兴十年(1140年),京城的释奠礼由原来的中祀升为大祀,笾豆用十二之数,祭祀规格与社稷相同。到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释奠礼由六佾升为八佾,笾豆等礼器的数目尽与天子等同。
此外,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益。孔子原本布衣,生前没有做过几天官,但却有身后之荣。唐开元年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至圣文宣王”。元武宗大德十一年,加谥“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至圣先师孔子”,清人因之。在春秋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获得如此声誉,而且世世享祀不绝的,仅孔子一人而已。
(二)四配
上古有以德配天的传统,行祭天大礼时,夏后氏以黄帝配享,殷人以帝喾配享,周人以后稷配享。这种形式也为祭孔礼仪所仿效,孔庙以4位最杰出的孔门弟子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称为“四配”,但四人进入配享的时间有先后。
最早得到配享殊荣的是颜回。颜回,字子渊,习称颜渊,与其父颜路都是孔子的学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心向学;又有“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的能力。孔子以德行、言语、文学3个科目评价学生,德行以颜回为首。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又说,颜回死了以后,“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颜回终身不仕,一直追随孔子,亲如父子,“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所以,后人把其视为孔子最亲近的弟子。三国魏正始二年(241年)春二月,齐王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这是以颜渊配享孔子之始。
第二位进入配享行列的是曾参。曾参,字舆,也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与父亲曾点先后师从于孔子。曾子是著名的孝子,主张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唐人皮日休说“曾参之孝感天地,动鬼神,自汉至隋不过乎”(《宗圣志》卷七)。曾子又是一位刚毅超群的人,“辱若可避,避之而已。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如归!”(《春秋繁露·竹林》)“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孔子·泰伯》)等名言都出自曾子之口。所著《大学》为《四书》之一,被誉为“儒学纲领”、“入德之门”。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释奠以曾参配,是为曾参列入配享之始。
第三位是孟子。孟子受业于子思子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在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孟子还提出了“君轻民贵”、“性善论”等颇具影响的观点,他的心性学说,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河。所著《孟子》7篇,在宋代列入《十三经》和《四书》,影响至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孟子开始进入配享行列。
最后一位是子思,即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幼年丧父,故一直与孔子一起生活。成年后曾为鲁穆公师,在学术上很有建树,后人曾将其23篇汇编为《子思子》一书,可惜除《中庸》一篇因被收入《礼记》而得以流传至今外,其余均亡佚于隋唐之际。《中庸》在中国哲学史上居有重要位置,韩愈认为其重要性与《易经》、《孟子》等同。程颢、程颐视之为“孔门传授心法”之作。朱熹将其列入《四书》,从此成为士子必读的经典之一。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子思开始进入配享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