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因此,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
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表演的四种形式,反映出二人转艺术的灵活性,适于在各种场合、各种条件下演出。演员少,可表演单出头、双玩艺;场面大,可演出拉场戏、群唱、群舞等。
另外,二人转表演形式中,说口和小帽的表演非常普遍和独特,是二人转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二人转艺术走向电影、电视等新的舞台,二人转中的说口与小帽逐渐成为一种能够独立演出的艺术形式,成为电视小品的重要元素,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第一节 二人转“单出头”
一、表演形式
单出头,又叫“独角戏”,俗称“一人转”,是指一个人表演,根据情节需要,可搭架子(幕后帮白)。传统作品有女单出头《王二姐思夫》、《洪月娥做梦》和男单出头《丁郎寻夫》等。
新中国成立后,女单出头出现较多,如《小老板儿》、《开明姑娘》、《婚礼》、《王二嫂说心里话》、《绣女放鸭》、《锦绣家乡》等都很有影响,但男出头为数很少。
二、艺术特色
因为是一个人演一出戏,单出头的表演难度较大,对演员要求较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现了许多现代题材的剧目,并且大量借鉴了话剧、歌剧的表演方法,角色行当完全固定下来,表演上不拘束于程式,角色的行当特点渐不清晰。《南郭学艺》问世,对男单出头的创作和表演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开拓。
此外,有的单出头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法,如《车站服务员》,主人公是女服务员,她不但要模拟别的人物,还采用了四川谐剧的虚拟手法,让观众通过她的唱和白,想象出车站里男男女女在说什么。有的单出头,通过乐队“搭架子”问话、演员答话的形式,丰富了单出头的表现手法。还有的单出头,除一人主演外,又加上了许多伴唱,更适合在大舞台演出。如吉林省歌舞团根据传统剧目《王二姐思夫》改编的女声表演唱,辽宁省的“红楼梦”剧目《刘姥姥探亲》,都是一人为主、众人为辅的单出头。单出头一般多为向观众介绍发生在他(她)自己身上的一段故事,有时也可进出几个角色和直接与幕后演员或乐队进行对话。演出开头,多为四句开场诗,独自自报家门,下面才唱正文。演员通常要用回忆、观看、模拟等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所见所闻。
第二节 二人转“双玩艺”
一、表演形式
双玩艺,也称为“双调”,其形式为一女一男两个人演唱,是蹦蹦戏的主体。它具有鲜明地方色彩,载歌载舞,一人多角、化出化入,有独特的表现技巧与诱人的艺术魅力。
双玩艺由两个演员表演,女的叫旦或上装、包头的,男的叫丑或下装。艺人中有“千军万马,全靠咱俩”之说,旦、丑二人要“分包赶角,跳入跳出”,角色转换迅速灵活,场面煞是热闹。
二人转的演出方式,早期一般是在开场锣鼓以后,全体演员都围着一张高桌转圈唱,来表演舞功,而后由旦角独舞“走三场”,即三段体舞蹈。
1900年前后,二人转改为丑角先上场,先是“起霸”,念四句诗,而后用道白或数板,接着由旦角倒退着出场,换上丑、旦“走三场”,或加上小帽和说口,最后再演唱正文。如果表演的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演完后一般还会加演小曲,称为“送段小唱”。
现代二人转的演出,多数不带小帽和说口,开板就唱正文,表现出演员良好的唱功。少数还加演小帽和说口的,则大多要求其内容往往与正文的内容相结合。
二、叙事方式
二人转又叫“对口唱”,在作品表现手法上要求“两个人见面靠对篇儿,一条线儿有几个弯儿”。必须有一个或几个戏剧场面,专写二人对话,有问有答,唱词生动。作品结构上必须有一条线贯穿到底,但又不能平铺直叙,要有几个“弯儿”,情节曲折,吸引观众。
剧目的不同叙述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演出风格,正叙多风趣,倒叙靠回忆。如《小拜年》是正叙,描写了大年初一,小两口去娘家拜年,一路上有夫妻逗趣,吃饭时有小姨子逗姐夫等情节,都是靠风趣的语言取胜的。即便是《冯奎卖妻》这样的悲剧,也是“悲剧喜唱”,不能一悲到底。如唱到灾年卖人市时,“二十岁小寡妇白给没人要,十八岁大姑娘只卖两吊钱”;唱到李氏离家前嘱咐女儿时,“缸里还有半把小米,炕席底下还有两个大钱”。剧情故事较长,适用倒叙手法,如《蓝桥》中蓝瑞莲的回忆中,倒叙了她闯关东,借印子钱,被迫嫁给大户家的丑儿子,还描写了结婚过程和民间婚俗。如果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从蓝家逃荒说到嫁人,再到井台打水巧遇魏奎元,则情节不够集 中,故事也就没有了起伏。《杨二舍化缘》的“站花墙”一节也是如此,女问男答,一替一句,倒叙了杨二舍千里投案,一路上所经历的不幸遭遇。
不论是正叙还是倒叙,作品中都有一个“扣儿”,也就是艺术悬念。《蓝桥》中二人定情,深夜私奔,如何结局就是一个悬念;《冯奎卖妻》中,苦难夫妻是否真的各奔东西从此分离,也是悬念。
当然,二人转的表现形式很多,不一定都有戏剧冲突。如《小拜年》主要是靠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风趣的语言取胜,而《大纲鉴》主要靠传播历史知识取胜,其中又穿插了三国、杨家将等小故事,观众既熟悉又爱听。
第三节 二人转“拉场戏”
一、表演形式
拉场戏,又叫“秧歌戏”、“人物戏”和“东北地方戏”,是人物化了的二人转,像赵本山演的《摔三弦》。有以唱为主的《回杯记》、以说为主的《二姑爷拜寿》、歌舞并重的《梁祝下山》和戏味浓厚的《马前泼水》等。
拉场戏与其他剧种中的民间小戏一样,都是先有“两小戏”——小旦、小丑,再有“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后来才有各类剧目,出现了其他行当,如《坐楼》中有老生宋江,《三贤》中有彩旦刁婆婆,《包公赔情》中有花脸包公,《拉马》中有武丑焦光普。虽然不如京剧、梆子的行当齐全,但毕竟也是生、旦、净、丑都有了。拉场戏的音乐唱腔,分为“板腔体”和“曲联体”两类,前者代表剧目有《回杯记》、《梁赛金擀面》等,后者代表剧目有《寒江关》、《二大妈探病》等,剧中都有专调。
二、剧目特点
拉场戏的传统剧目有40多出,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拉开场演的民间小戏。人物角色更为齐全,如《冯奎卖妻》中,除了冯奎夫妻外,又加上了两个孩子和夏老三;《包公赔情》中,除包公和恩嫂王凤英外,又加上个老家院。
但也有的剧目,没有增加人物角色,如《张四姐临凡》中,仍为崔文瑞和张四姐两人,只是把叙述故事的唱词删去,改为一生一旦扮演成剧中人物,反倒删去了二人转原本中的崔母等人物。
从剧本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划分,拉场戏又可以分为正剧,如《包公赔情》;悲剧(旧称苦戏),如《冯奎卖妻》;喜剧,如《锔大缸》;闹剧(又称玩笑戏),如《双拐》。从表现手法上划分,主要有唱功戏和歌舞小戏两类。前者情节曲折,有戏剧冲突,唱词生动感人。
后者情节简单,几乎没有戏剧冲突,只是载歌载舞,表现一场欢乐场面,如《捡棉花》只有姐妹两人的风趣对话,《光荣灯》则只有老村长给军属王二嫂送光荣灯的一段故事。另外,有的剧目是从民歌中演化而来的,如《二大妈探病》、《捡棉花》等。有的戏是原来莲花落剧目,如《老妈开唠》等。也有一些剧目是从河北梆子、评戏、皮影戏移植过来的。解放后,东北三省编演过许多新剧目,如《光荣灯》、《表兄弟》、《闹碾坊》、《红杏花开》、《摔三弦》、《双扣门》等。
第四节 二人转“小帽”、“小曲”
一、小帽
二人转小帽,起源于东北民歌,是二人转开场时表演的载歌载舞的抒情类曲目。所谓小帽,就是指传统的民间二人转演出的程序,男的先上台,来一段说口,接着把女搭档叫上来,两个人唱一个小帽,最后演唱正戏,属于小曲小调,又叫“头型儿”。把它安排在正戏前面,是为了让演员们遛遛嗓子,同时压一压台下的嘈杂,相当于大餐前的开胃酒。
二、小曲
小曲和小帽是一种类型的表演形式,同样起源于东北民歌,是二人转演员返场时表演的只唱不舞的叙事类曲目。
小曲中有爱情故事如《春哥上工》、《丁成巧得妻》、《李芳巧得妻》等,寓言故事有《鸳鸯嫁老雕》,公案故事有《审青羊》,历史故事有《九反朝阳》等。小帽和小曲一般都是一曲多节 ,每节一韵,如经典小帽《茉莉花》,每节都是换韵的。
第五节 二人转“说口”
一、说口的分类
“口”是二人转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上装的“勾口”、“捧口”,但主要是指下装的“说口”。根据其功用、内容和形式,一般有套口、零口、专口、杂口等区别。
二、套口
套口也叫“套子口”、“成口”、“故事口”。套口有的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笑话,有的是艺人自编,有的以故事好笑取胜,有的以出诗答对巧妙取胜,有的以谐音、谐意成趣,有的以学唱为主……这些套口与演唱的正文无关联,主要是调节舞台气氛,让上装演员稍事休息,让观众提提神,换换口味。
如以讲故事为主的《扛劳金》:下装:我南里尥,北里跑,挣不着钱,日子过不了。我老婆子劝我把活找,没办法,我就给财主家扛活了。财主叫“半当腰”。
上装:咋叫“半当腰”呢?
下装:你给他家扛活,干到半路辞活,就不给钱,你算白干。过了正月十五,我就去跟他讲妥了。
上装:干啥活呀?
下装:赶车。
上装:怎么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