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振海班。班主柴振海原是内蒙古人,1915年生于通辽县。13岁在双辽县投师董长富(二排人),后又拜师长岭的宋海(艺名六月鲜)。属一徒多师,南飞北转。柴振海跟师傅董长富班,后来师傅嗓子“倒苍”,他接任班头,久占梨树,“外辖”双辽半个县。曾号称“南柴北傅中间李”,三足鼎立。此班特点除了演那些“大道沿”上的戏之外,常有自编自演节 目。如他们编的《打鬼子》、《劳工叹》等节目,深受当时观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柴振海“退役”,1958年在郑家屯过世。
金凤山班。班主金凤山,一名金海胜,是毕家班的一个分枝。部分艺人原系毕家班台柱,后续李玉林、张连生(十里香)、小金枝等人。演出节目以“四梁”、“八柱”为主,演出风格属“毕派”,曾名噪一时。
洪国栋班。洪国栋艺名洪宝子,少年时代在家乡兰家堡子读书,后进“山里”,拜段某学唱二人转。满徒带艺回梨树,组建戏班,收于兴亚、王玉兰(女)为徒(后来此二徒名扬四平、沈阳),招来刘玉华(女)和上、下装“全拿”的韩奎文等人。活跃在梨树的刘家馆、靠山、沈洋、榆树台一带,并经常在怀德县的八屋、十屋、周家窝堡演出。梨树解放,班主洪国栋改行从政,参加革命,当上翻身大队长,戏班随之解散。
李生班。这是梨树步岳永丰之后的第二个由外行领导的戏班。李生自幼由酷爱大秧歌而转向酷爱二人转。因嗓子缺五音少六律,便“扬长避短”,投身秧歌队伍,是个出名的领秧歌能手。借秧歌之便,他办起戏班,广收能人。主要艺人有赵青山、段云有、高万昌、张宝子、红菊花、齐连山等人。李班主经常带领戏班“远征”。东征敦化、延吉,西入郑家屯、通辽,北上榆树、哈尔滨,南下营口、辽阳。解放后,李生让贤给赵青山。
孙家班。以孙老疙瘩牵头,成员多数是岳永丰班和傅生班的富余人员。活动在梨树、团结、榆树台一带。此班纯为季节班,即农历年前俩月、年后俩月。
除了八大戏班以外,还有五人一伙、六七人一帮的临时小戏班,这样的戏班多数是随着秧歌队走。正月过去,秧歌队解散,他们还要演出个把月,一到农时“拿活”即解散。
第三节 二人转的“南路”
一、历史发展
二人转的南路指辽南的辽阳、海城、营口等地,海城二人转为其代表。
关于二人转的源头,也有人说是发祥于辽宁海城的喇叭戏。据介绍,当时唱海城喇叭戏的都是大户人家请去“走大院”,中午等东家供饭时,民间艺人都已卸下高跷,闲着没事就当场再扭一段,连说带唱,逗人一笑。在这当中,会出现两角色对口“垫场”,慢慢的对口就从大秧歌中分离出来。对口戏分离出来后,慢慢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成为今天二人转的雏形。所以现在很多二人转艺人谈论二人转时,都说二人转是“大秧歌打底儿,莲花落镶边儿”。
起初,海城牛庄的大秧歌是地秧歌,当时叫“蹦蹦”。一些“蹦蹦”艺人在晚上闲着没事时,几个人便点着“灯碗”在灯下扭,自娱自乐,扭的形式与内容与今天的二人转很相似。由于大秧歌演出必须是几十人一起扭,外出不是很方便,一些唱“点碗戏”牛庄的艺人为了谋生,便开始两两搭“一副架儿”,到外地演出。不久之后,这种形式便被一些唱喇叭戏的老艺人所接受,由于喇叭戏中间也经常有对口这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十分受当时群众的喜爱,所以很多唱喇叭戏的艺人便将“蹦蹦”和“对口”结合在一起出去演出,变成了今天的二人转。当时,以演出秧歌、二人转、喇叭戏著称的高云清、高凌霄、高振德等高家三代人,影响也很大。他们的演出红遍海城、营口等地。
牛庄二人转曾经鼎盛一时。据了解,当时牛庄有好几个戏园子,一般都是有钱人去里面喝喝茶水、看看戏,普通人只能隔三差五地去“奢侈”一下,但戏园子生意仍然很红火。最著名的是“牛庄大戏楼”,这个露天的戏楼子,承载了牛庄几代二人转艺人的心血,有很多牛庄的二人转艺人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各地。不幸的是,这个标志性的建筑现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于当时牛庄是通商的港口,交通十分便利,二人转艺人的演出路线,总的轨迹是从南到北。他们一般是“农闲时奔粮多的地方,农忙时奔钱多的地方”。当时,二人转艺人出去演出走的是当时的“官道”,也就是通商的路线。接到演出的消息,基本上就是几个人雇上一辆大马车,拉上乐器和服装就走,最远的路程要走上十多天,大都是在北方的城市演出。大概的路线是从今天的海城牛庄经海城河到西柳的大码头、小码头,然后到海城市马风镇,通过大路走到隆昌、吉洞,然后再走一段时间到吉林伊通,经过公主岭后最北到达吉林省的德惠市。这些二人转艺人基本上是边走边演,有的通常一出去就是几个月,条件十分艰苦,住的都是沿路的大车店。但出去一次所赚的钱,基本上就能保证一个月的生活。
二、艺术特色
二人转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喇叭戏中演变过来的,比如现在二人转演出时经常用的“打枣儿调”其实就是喇叭戏“赵匡胤打枣儿”的翻版,而二人转演员演唱时的主调“穷生调”,就是从喇叭戏“梁赛金擀面”的调儿中演变过来的。如今唱二人转的艺人中都留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辽西是二人转的叶,辽南才是二人转的根”,这其中的“辽南”就是代表海城牛庄。
辽南二人转特别注重以戏曲基本功打底,并吸收民间舞蹈的元素,动中夹舞,以舞带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风格。
知识小百科
海城喇叭戏
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县一带的地方戏剧种。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即喇叭),故名海城喇叭戏。喇叭戏落脚生根在海城牛庄。清初,牛庄地方水陆交通发达,商业兴旺,外地民间艺术及艺人大多在那里落脚演出。
喇叭戏在剧目、唱腔、表演等方面都吸收了外来艺术精华,因而它的内容日趋丰富,艺术水平日见提高。牛庄商号以山西人为主,喇叭戏传统剧目《王婆骂鸡》、《冯奎卖妻》,都吸收了山西梆子的特点,在唱词上运用了山西方言。传统剧目有《小上坟》、《红月娥做梦》等。喇叭戏在唱腔和乐队伴奏等方面进行革新,突出了唢呐的风格。到清嘉庆、道光年间,海城喇叭戏已发展为较成熟的民间小戏剧种,遍布全县各地,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民国初期,由于评戏兴起,喇叭戏逐渐衰落。
1948年,海城群众欢庆解放、土改,编排海城喇叭戏节目在街头宣传演出。1953年,喇叭戏著名艺人高德震等演出的《王婆骂鸡》参加东北地区戏剧汇演,高德震荣获表演一等奖、剧本改编奖,这个戏由省、市、县广播电台播出。1980年,高德震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及辽宁省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合作,整理了一些传统剧目,如《王婆骂鸡》、《梁赛金擀面》等,创作了《夸庄稼》、《借驴》等剧目。1980年,海城成立专业海城喇叭戏剧团,年底解散。此后,仍有十几个业余剧团演出喇叭戏,他们活跃在牛庄、耿庄、八里、南台等地。南台剧团排演的《借驴》等剧目在参加省、市、县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
第四节 二人转的“北路”
一、历史发展
二人转的北路指黑龙江省松花江北的双城、呼兰等县,早期北路艺人多来自辽宁。
北路二人转,具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东北二人转在本地区一个极具地域性特色的分支流派。一旦一丑,化出化入,载歌载舞,通俗易懂,自由洒脱,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