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丫鬟梅香奉小姐之命到花园去送珠宝,不料被前来偷窃的盗贼裴炎杀死,并抢走了珠宝。王员外认定李庆安图财害命,杀死了梅香,便将他告到官府。李庆安被判死刑。府尹钱可察觉案子有许多疑点,便进行复查。后来,得神示:“非衣两把火,杀人贼是我”一语,钱可便派人暗中查访,终于将真正的凶手裴炎捉拿归案偿命。
李庆安无罪被释放出来。又经过一番周折,庆安与闰香终于喜结良缘。
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约1220──1300),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第七节禁而不止——明代的风筝】
一、明代风筝
明代时期是风筝发展的空前繁荣时期。我国民间放风筝的习俗,在明代以前主要流传在南方的广大地区。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逐步北移,南方的风俗也逐渐流传到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逐渐盛行放风筝,专门制作风筝的作坊也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多,工艺越来越精致。
明代初年,朱元璋执政之后,曾下令缩减娱乐性开支,包括风筝在内的一些娱乐活动遭到冷遇,尤其是明代帝王吸取历史教训,曾下令禁止在都城放风筝。
实际上,皇帝禁令风筝的影响不仅是暂时的,而且是局部的。在同时期的南方地区以及后来的历史时期,放风筝依然是清明节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依然是一种广为流传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是时,风筝在形制、样式、扎制技术等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王古的火箭风筝
从远古黄帝升天和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战国时墨翟的“竹鹊”、东汉张衡的“木鸟”,人们试图利用人工飞行工具遨游太空的理想和努力一刻都没有中止过。
明代时,有一个人叫王古,是制作烟火的工匠,也是一个风筝爱好者。他曾设想运用风筝和火箭来制作一个载人飞行器。他坐在椅子上,两手各执一只风筝,并在椅子的后面安装上四十余支火箭,然后点燃火箭,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将他送上天空。可惜的是,王古没能成功,火箭的爆炸使这位具有科学思想的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王古利用火箭和风筝进行的实验当时没有引起中国人的重视,却被正在中国游历的一些外国人记录了下来。各种记载略有出入,但故事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故事也是可信的。
外国学者认为,王古的设想有很高的预见性。他们高度评价王古的这个试验。1958年,B.N.费奥多古耶夫和T.B.西西列夫在《火箭技术导论》中写道:“中国人不仅是火箭发明者,而且是首先企图利用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月面环形山命名工作小组为了永远纪念王古,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南半球的一座面积近六百平方公里的环形山。这座山位于东方海、赫兹史普隆(外国天文学家名)环形山、科洛列夫(外国宇宙火箭专家)、阿波罗(纪念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环形山之间,居这五座环形山之首。
硬膀扎糊诀
硬膀糊从两翅先,纸由条后搭向前。
膀线两端纸开口,先将稠糊涂外缘。
两傍凹处须一致,不然吃风必转圈。
受风泻风上中下,三停搭配重两端。
下部是尾主泻风,根软保稳不倒翻。
头小凹糊增风力,上大切记要平粘。
软翅扎糊诀
软翅扎时条最难,汗不去透形必还。
主条受风应力大,反用竹青要烘干。
上条是主须刚健,若有下条须扁圆。
轻巧玲珑论骨架,竹厚条密最为嫌。
喜看长干小儿女,青梅竹马戏门前。
宓妃何兴来天畔,婀娜婷婷步青莲。
【第八节风筝的盛行——清代的风筝(一)】
一、清代风筝
到了清代,放风筝之风更盛,乾、嘉年间,社会局面比较稳定,农业生产与城市文化经济快速发展,为了显示“太平盛世”,朝廷提倡节日活动,因而出现了风筝发展的繁荣。一些医学家也认为,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并且最能清目。全国各地在春日放风筝,已是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逢春日晴天,天空中便飞起了五彩缤纷的风筝。
二、风筝误
李渔的《风筝误》讲述了一个与风筝有关的爱情故事。爱情因风筝而起,又因风筝而终。
《风筝误》中茂陵书生韩世勋,人品俊逸,才学出众,为其父好友布政官戚天衮扶养成人。戚好友詹烈侯有二女,长女爱娟,貌丑才劣,次女淑娟,聪慧端庄,才貌双全。当时西蜀蛮族扰乱,詹烈侯主持讨伐之事,以二女婚事相托戚天衮。清明节,戚之子到城楼放风筝,韩世勋题诗风筝上。风筝断线落到詹家,为淑娟所得,和诗一首于上。韩世勋见风筝上有和诗,大喜。别作一风筝,再题一诗于其上,故意让风筝断线落入詹家,这回风筝却被爱娟拾得。爱娟冒充淑娟,约世勋夜间来会。世勋得信前往约会,被爱娟的丑貌劣性吓得落荒而逃。韩生入京应试,得中状元。后迫于戚天衮之命,入赘詹府。完婚之夜,误以为淑娟为爱娟,经家人张灯细认,方知是误会,一家人欢欢喜喜大团圆。
李渔简介
李渔(1611-1677),清初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笠鸿,号笠翁,兰溪(今属浙江)人。
家设戏班,常往各地演出。著有《闲情偶寄》,在戏剧理论上有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第九节风筝的盛行——清代的风筝(二)】
一、“天半纸鸢”“新样巧”
伴随着风筝的盛行与普及,风筝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无论是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还是装饰手法和技巧,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斗在《扬州画舫录》卷十一中所介绍的扬州风筝,涉及了风筝的弓弦音响装置、形制、形象等情况。除了人物造型风筝更加精致,惟妙惟肖,动态传神,还出现了扎成吉祥纹样、造型新颖的字形风筝,以及“取象风筝而不用线”的“新制洋灯”。象形风筝除了要符合平衡原理,还要求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使之飞上天后还能做出各种动作来,对扎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筝,特别是象形风筝,其装饰手法有了很大发展,吸收了中国工笔重彩画技法,重彩浓抹,精勾细描,即使平时挂在家里,也是一件精美的装饰品。在生产年画的地区还出现了直接用木板印刷的图纸扎糊风筝。民间艺人更有使用贴纸、纸塑浮雕、剪纸、描金银、加纸花等方法扎糊风筝的。
在音响装置上,除了响弓外,“又以竹芦贴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播响,日‘鹞鞭’”。北京有一种叫做“太平锣鼓”的风筝,安装风斗,设置拨片、击槌、铜锣、洋皮鼓等装置于其上。风筝放飞空中,风吹带动装置,击槌有节奏地敲击锣鼓,声响可传数里,好像有打击乐队在空中演奏。沿海一带还有用大小不一的葫芦、白果壳做成哨子,声响数十里者。
北京是全国风筝胜地,风筝的制作精良,种类繁多,形式和内容新颖。杨米人在《都门竹枝词》中这样描述人们争看“新样”风筝的情景:“新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民问放风筝的普及和发展也推动了宫廷风筝的发展和流行。宫中帝后放风筝娱乐,传说慈禧太后还使太监专门到天津找“风筝魏”,给她扎“寿星老骑仙鹤”风筝,以供其玩耍。各地也把民间富有“吉祥如意”内容并制作精巧的风筝作为贡品,还将扎制、绘画的能工巧匠选送到京城,为宫廷扎制风筝。北京风筝哈、风筝金以及天津的风筝魏都曾为宫廷制作过风筝,潍县民间画家于帧培进京后还被慈禧太后赏为“八品画士”。宫廷风筝的制作不计工本,不惜代价,选料、制作、绘画等各道工序均极为讲究,所制作的风筝花样百出,形态各异,富丽堂皇,实为高雅精致的艺术珍品。当时,各地的风筝艺人云集京都,为北京风筝的发展、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李斗《扬州画舫录》关于风筝的记载
李斗,字艾塘,又字北有,江苏仪征县人。其著作《扬州画舫录》是清代鼎盛期扬州文明的实录。内容广泛,涉及扬州诸多方面情况,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扬州画舫录》卷十一第26条,记录扬州风筝:
风筝盛于清明,其声在弓,其力在尾,大者方丈,尾长有至二三丈者。式多长方,呼为“板门”,余以螃蟹、蜈蚣、蝴蝶、蜻蜓、福字、寿字为多。次之陈妙常、僧尼会、老驼少、楚霸王及欢天喜地、天下太平之属,巧极人工。晚或系灯于尾,多至连三连五。近日新制洋灯,取象风筝而不用线。其法用绵纸无瑕穴者,长尺四寸,阔尺二寸,搓之灭性,缀其端如毂,削竹蔑作环如纸大,以纸附之;中交午系两铜丝,交处置极薄铜片,周围上乔作墙,中铺苎蔗。蔗用膏粱酒浸熟者,上铺黄白蜡、流磺、潮脑、狼粪,以火燃之;令有力者四人持其纸之向上无篾环者,药而升,不纵自上,大如经星,终夜乃落。
二、“购选游人来去忙”
清代风筝的盛行与繁荣,以京津和山东潍坊尤为突出。北京的风筝艺人们除了为宫廷制作风筝外,还在城开设风筝铺,扎制风筝出售,使风筝市场十分繁荣。据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方朔《枕经堂诗钞·厂肆》记录了琉璃厂外风筝市场的盛况:纸鸢“能作美人与甲士,儿童之马皆为灯”。鲍东植也在《都门百二咏》中写道:“厂甸开时百货会,肩摩觳击日喧阗。风筝古董兼糖豆,尽赚儿童大老钱。”琉璃厂不仅是北京最大的风筝市场,也是风筝放飞的理想场地。陈文瑞(清乾隆年间人)《瘦松柏斋初集》中的“春随地气上腾时,羊角风罡旋旋吹。天半纸鸢飞去稳,缲车闲理手中丝”,就描述了放风筝的细节。
清代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风筝作坊、店铺多达三十余家,东城城墙下还有集市,汇集各路风筝艺人一展风采。潍坊风筝不仅销往烟台、青岛、淄博、济南等省内各地,而且大批销往江苏、福建、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潍坊风筝以杨家埠最为人所称道,乾隆年间就有三十余家画店从事风筝制作,年产量达四万只;道光年间,年经销量达二十万只。
开埠较早的天津,交通方便,文化经济繁荣,手工业十分发达,其民间风筝制作精良、形象逼真、色彩独特。为了风筝的销售和解决放飞时携带的困难,风筝艺人对其民间风筝制作工艺进行了革新,使数丈长的风筝通过拆卸、折叠,可以装入纸袋或纸盒中。随着19世纪我国商业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发展,也给风筝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济南、青岛、南通,以及江苏、广东、河北、安徽的一些地区也先后出现大小不通的风筝专卖市场,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畅销于市。
在风筝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有一些文人雅士亲手扎制风筝,除了供自己耍玩,还作为礼物赠送给朋友,并视之为风雅之事。他们制作的风筝用料相当讲究,制作极尽精致。苏州博物馆至今还藏有清代文人制作的风筝和线轴。
三、曹雪芹与风筝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曹雪芹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飞各种风筝的情景。小说中出现的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儿、沙雁儿、软翅子大凤凰、大鱼、大螃蟹、红蝙蝠、一连七个大雁、玲珑“喜”字,以及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其中“喜”字风筝有“门扇大”,还“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这段富有情趣的描写,一方面说明风筝在这时的发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了曹雪芹对风筝是很内行的。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传为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传,曹雪芹的好友于景廉因从征受伤,生计困难,家中孩子连饭都吃不上,在年关将至的时候,于景廉登门来求助,曹雪芹很想帮助他,但自己实在有心无力,只能留于景廉暂化家中。在闲谈当中,于景廉偶尔说起京城某公子为买风筝一掷千金之事,激发了曹雪芹的灵感。曹雪芹原本就很喜欢扎风筝,便顺手扎了几个风筝给他拿去试卖。风筝竟卖得好价钱。在除夕那天,于景廉满载鸭酒鲜蔬登门来答谢。他同情生活艰难的民众,却无力在经济上资助他们。为了好友日后能靠风筝维生,也为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曹雪芹“于是援笔述此《南鹞北鸢考工志》,意将旁搜远绍,以集前人之成”,以使“今世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曹雪芹生前曾将他的风筝谱传给了于景廉、爱新觉罗·敦惠(惠哥)等人。对于曹雪芹的这一善举,他的朋友董邦达在其为《南鹞北鸢考工志》所撰的序言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曹雪芹对风筝的扎、糊、绘、放等“四艺”是很精到的。他的朋友敦敏在看到《南鹞北鸢考工志》后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