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欧学生先后共派遣了四届,与留美幼童相比,成绩更为显著,在军事、实业、外交、教育等各个领域均有建树。如第一、第二批45名学生中,除2名调往德国肄业无从查考,2人病故外,41人中“能造船者九名,能开矿者五名,能造火药者一名,通晓军务工程者二名,能造炮者一名,能充水师教习者一名,能充驾驶者十三名,能充匠首者九名。”尤其在中国近代海军创建、近代造船工业创建,以及近代思想启蒙方面,更是功勋卓著。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为摆脱落后挨打局面,决心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建海军以御敌自卫,先后建立了福建水师、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和广东水师,均以留学生为骨干,担任指挥和技术要职,其中学业成绩优异的林泰增、刘步蟾分别担任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镇远”、“定远”管带,北洋舰队其他主力舰管带也大多由留欧学生担任。而学习造船的归国留学生则较好地把握了摆脱外国技术控制与采用外国先进技术的相互关系,“自出洋艺成回华,先后派充工程处制造以代替洋员之任,历制开济、横海、镜清、寰泰、广甲、龙威等船,均能精益求精,创中华未有之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政府“明体达用”的派遣宗旨,竟然带来了“种瓜得豆”的效应。一些留学生在欧洲接受了西方启蒙思想的感染和熏陶,在介绍导入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倡导社会改革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如,留英学轮船驾驶的严复,在英期间,对西方近代社会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广泛阅读孟德斯鸠、卢梭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又对英国和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实地考察。回国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古典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名著,宣传进化论和天赋人权,借以打开国人的眼界,启迪人们的思想,特别是他精心翻译的《天演论》以及在译著中写下的大量按语,对正处于民族危亡中的中国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影响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他还长期担任福建、天津水师学堂教习、总教习,为新式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客观地说,洋务教育顺应了时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开创了新式教育之先河,培养了大批新式专门人才,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多个层面冲击了封建传统教育体系,为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但从本质上言,洋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这与整个洋务运动的宗旨是一体的。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见仁见智,然其从一开始便具有对内、对外双重目的是无可置疑的。自强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由此,“中体”是万万不可动摇的,西学只能被囿于“用”的范畴。1861年,正当洋务运动发轫之时,冯桂芬就在《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中率先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可以说是“中体西用”的最初版本,这一思想后来被洋务知识分子和洋务官员们所普遍接受,从李鸿章到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都发表过类似看法。洋务派后起之秀和集大成者张之洞在其著名的《劝学篇》中对之作了最为精确、充分的阐释和表述,从理论上给予了更加严密的诠释和界定,把“中体”和“西用”的内容、范围明确规定为:“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复强调“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主张在不触动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法制工艺。尽管“中体西用”毕竟为西学的进入争得了一席之地,而且随着时势变迁,西学进入的缺口也在不断扩大,但它终究无法跨越“中体”这道籓篱,随时面临被窒息、扼杀的命运。如京师同文馆中,上午“子曰诗云”,下午“声光化电”,学生无心科学,属意科举;留学生归国后,科学技术敌不过科举出身,留洋经历反有不爱国之嫌,新式人才得不到重用等现象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由此,洋务教育也隐含着中国新教育道路开启伊始便埋下的“先天不足”,即作为一个“外源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是与学习西方分不开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传统与现代,中与西,新与旧,千丝百扣,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为中国教育的先行者们设置了一个个“两难困境”,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旋律下,教育与救国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急功近利的工具理性不可避免地占据着主流话语。洋务教育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起步,“中体西用”嫁接在传统的“经世致用”之上,其成败得失皆源于此,也正是因为这样,为继起的维新思潮和新政革新提供了铺垫和契机。
◆学习重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和把握洋务教育兴起的背景和动因及其与洋务运动的相互关系,认识并理解在中西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冲突碰撞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对我国新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的演变及其影响,分析在这一背景下,洋务教育和洋务学堂的特点、利弊得失和历史作用。学习本章内容须重点了解和分析京师同文馆的创建对中国教育现代转型的意义,在京师同文馆创办中新学与旧学、西学与科举、道与器、体与用、学习西方与夷复大防等种种矛盾和斗争,以及这些冲突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聘用、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体现;此外,能基本了解和把握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官派留学生的肇始,理解幼童留美、洋务学生留欧的意义,剖析其利弊得失和各种制约因素。
◆相关文献:
1.〔美〕毕乃德:《洋务学堂》,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黎仁凯、钟康模:《张之洞与近代中国》,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蔡振生:《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石霓:《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李喜所:《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陈月清:《洋务运动时期与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之比较》,《文史哲》1983年第3期。
12.王继平:《洋务教育评议》,《史学月刊》1986年第6期。
13.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14.李彬:《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5.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6.张淑琴:《从晚清洋务运动的兴起谈中国新型教育体制的奠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7.王先明:《洋务运动与传统中学的近代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8.王韵秋:《论洋务实科教学的特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9.张利华:《中国近代的技术教育:1860-1890》,《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11期。
20.陆玉芹:《洋务运动时期西方来华人员与中国教育变革》,《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4期。
21.郑登云:《评京师同文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
22.王维俭:《丁韪良和京师同文馆》,《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23.吕景琳、张德信:《略论京师同文馆与人才培养》,《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5期。
24.刘华:《论京师同文馆的高等教育性质》,《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5.邹振环:《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26.曾钜生:《中国最早的海军技术学校——福州船政学堂》,《杭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27.雷晋虞:《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学堂》,《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8期。
28.潘懋元:《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教育研究》1998年第8期。
29.郑剑顺:《福建船政学堂与近代西学传播》,《史学月刊》1998年第4期。
30.胡福星:《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派遣及其历史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31.陈国贵:《美国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32.郭汉民:《曾国藩与近代中国首批留学生的派遣》,湖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