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200000018

第18章 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3)

二、蒙学的发展及其经验

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儿童时期的教育,《周易》中有“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之说,即主张在人幼小的时候便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奴隶社会把儿童所受教育的阶段称为“小学”,史书上多有这方面的记载,如“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年十三岁入小学,见小节而践小义”,“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等。封建社会一般将该阶段的教育称为“蒙养”教育,所用教材也称为“蒙养书”,其教育场所统称“蒙学”,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名称。

1.蒙学的发展概况

封建社会的初期,蒙学均以私学的形式出现。汉代的蒙学机构称“书馆”,据史书记载,有的已具相当规模,如东汉王充就读的书馆就有小僮百人以上。

魏晋南北朝受战乱影响,学校经常处于衰废的状态,该时期许多家庭采取家学的形式教育子孙,当时曾出现一批家诫、家训的作品,其中最典型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在家训中主张及早对幼儿进行教育,因为孩童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时机。

在封建社会初期,蒙学读物仅限于识字教材。秦始皇进行文字改革时,李斯、赵高和胡毋敬曾分别编写《苍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作为推广新文字的读本。汉代在民间教授的先生将这三部字书合并,题名《苍颉篇》。同时,武帝时的司马相如、元帝时的史游和成帝时的李长又各自编写了《凡将篇》、《急就篇》和《元尚篇》。但这一时期最为著名、以后流传时间最久的当数南朝梁武帝时周兴嗣编的《千字文》。据唐李绰的《尚书故事》所载,武帝要他在王羲之遗书中拓取一千字编成韵语读物,“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千字文》之所以影响这么久远,是因为其编得十分巧妙,全部用四言韵语,不仅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而且文字不重复。

唐宋以后,蒙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是蒙学设置的数量进一步发展,并且逐步深入到农村。以宋代为例,不仅民间有名为乡校、家塾、私塾、蒙馆、冬学的蒙学机构,官府也开始注重开办蒙学,有在京城宫廷内的贵胄小学,如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建内小学,置教授二员,选宗子就学”,也有设于地方的庶民小学,如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下令“天下州县并置学,……县置小学”。元代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颁布了一项重要的规定,即下令各地农村设立社学,这是利用农闲时节对农家子弟进行教育的蒙学机构。社学虽初建于元,但大量的推广却自明代始,因而明清两代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蒙学的设置均远胜于前。

蒙学发展的另一表现是出现了分门专写的教材,反映出蒙学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而充实。在唐以前,蒙学教材大多是以识字为主的读物,如前所述的《苍颉篇》、《急就篇》、《千字文》等。唐宋以后,蒙学教材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有偏重伦理道德教育的读物,如《性理字训》、《小儿语》、《续小儿语》、《名贤集》、《增广贤文》等;有偏重于识字的综合读物,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介绍历史知识的读物,如《蒙求》、《十七史蒙求》、《叙古千文》、《小学》等;有解释名物、典故的常识性读物,如《名物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有供幼童讽诵吟咏的诗歌,以《神童诗》、《千家诗》为代表。

唐宋以后,蒙学教育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自唐安史之乱后,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随着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思想控制也愈益加强,理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值得注意的是,理学家比过去的儒家学者更懂得从小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他们不仅极力提倡蒙学教育,而且亲自参与编写教材,如朱熹编写了有关历代圣贤嘉言善行的《小学》,还制订了规范儿童行为的《童蒙须知》,王守仁则撰写了反映自己蒙学教育主张的《训蒙大意》。正是理学家的身体力行推动了蒙学教育的发展。

其二,唐宋以后,中小地主的数量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个重要阶层,而科举制度的实行又为他们登上统治阶层提供了一条途径,致使学习的愿望比前强烈。同时,唐宋以后农业、工商业日趋发达,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为了应付日用,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由此,要求读书的人的范围比过去扩大,这必然推动了蒙学的发展。

其三,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使蒙学读物从手抄中摆脱出来,为蒙学的发展提供条件。唐代发明雕版印刷,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民间的书坊随之应运而生,而蒙学读物主要是民间书坊印刷。

2.蒙学的教学经验

封建社会的蒙学一般都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并盛行体罚,但在实际教学和教育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下就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及伦理道德教育几个方面分而述之。

识字教学汉字是方块字,学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一个一个地记,在认识一定数量汉字之前,难以整段地阅读文章,可是不阅读,不与语言联系在一起,识字的效果也难以巩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蒙学教学采取集中识字的办法,解决阅读的障碍,具体的做法有两种:一是把一定数量的常用字编成韵语读本,让儿童诵读;二是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逐个识字。

把常用字编成韵语读本,在两千年前就已开始,现存最早的识字读本西汉史游编的《急就篇》就采用这一办法。《急就篇》共2114个字,把当时的常用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分类,编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并使每句尽可能表达一定的意义。由于它收入的字能“泛施日用”,又便于诵读记忆,为以后的蒙学读物所仿效,形成传统的识字方法。流传最久的“三、百、千”均属韵语识字读本,其中南宋王应麟所编的《三字经》采用三言韵语,更加通顺流畅。全篇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开始,随后依次叙述封建纲常、名物常识、经书子书、历史朝代等,最后以历史上勤奋好学的典故结尾,如“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汉字的造字规律据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归纳,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称六书。此外,汉字除一小部分是单体字外,绝大部分是合体字,而合体字中相当部分是形声字,如秧、评、伦等。古人就利用这个特点,通过具体事物或图画来带动识字。如南宋时曾出现图文对照的识字课本,称《对相识字》,对相即图文对照之意。清人崔学古在《幼训》中把识字方法归为纸上识字、书上识字和辨字法三种。他说:“何谓纸上识字:凡训蒙,勿轻易教书,先截纸骨,方广一寸二分,将所读书中字,楷书纸骨上,纸背再书同音,如‘文’之与‘闻’,‘张’之与‘章’之类,一一识之”。“何谓书上识字?凡教生书,先令本生就书上字逐字挨认,遇不识字用朱笔圈出,又用黑笔写在书头,最为易记。”至于辨字法,是要区别“声同而笔画边旁不同”、“字同而用之不同”、“声近而用舌用齿又不同”等。

写字教学古人很重书法,并且起初识字和写字是密切相关的,如《苍颉篇》、《急就篇》既是识字教材,又是习字教材,《千字文》之所以拓取王羲之的遗文也是此意。因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均靠手写在竹简、丝帛上,书法就显得特别重要。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发明,识字教材便与习字教材分离。常用的习字本有:“上大人,丘乙已,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蒙学的写字教学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重视汉字基本笔画的训练。

“上大人……”的习字本流传很久,不仅因它表达的意思符合儒家的正统,还在于字的结构简单,易认易记也易写。这24个字包括了汉字的基本笔画,经反复练习,写其他的字便有了基础。二是习字的次序从有依傍到无依傍,先大后小。古人学字,先写大字,再写小字。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学字不可学小字,“大有三分好,缩小便五分好也”。而学大字先要经过把腕,即由老师把着手教以横、直、勾、点等笔画及转折、轻重方法,之后再独立书写,从描红、描影到临帖。

阅读教学儿童通过读“三、百、千”认识了常用字后,阅读经书仍感困难,原因在于经书中名物、掌故颇多,儿童难以理解;经书的书面语言和日常的口头语言距离很大,儿童难以适应;经书的散文体例与韵语读本差别很大,儿童难以阅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蒙学教学一是通过指导儿童阅读韵语知识读物,以丰富他们的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二是通过阅读散文故事,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当时流行较广的韵语知识读物有《蒙求》、《名物蒙求》、《幼学琼林》等。

《蒙求》为唐代李翰所作(一说为五代后晋李瀚所作),广集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编为四言韵语,上下两句成对偶,各讲一个典故,如“匡衡凿壁,孙敬闭户,孙康映雪,车胤取螢”。《名物蒙求》为南宋方逢辰所作,以介绍自然知识为主,也编成四言韵语,通俗易懂,如“高平为原,窈深为谷,山脊为岗,山足为麓”,“小路为径,通道为衢,闹则市井,静则郊墟”。《幼学琼林》为明代程登吉所作,博采自然、社会、历史、伦理各方面的知识典故,字数不拘,但两两成对,如“战胜而围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事遂心曰‘如愿’,事可愧曰‘汗颜’”。

散文故事类的读本较早有宋代胡继宗所编的《书言故事》,以散文的体裁介绍史籍中的历史典故,如对《韩非子》中提到的“守株待兔”这样叙述: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亡,折颈而死。因释耕守株,冀复得兔。元代虞绍所编的《日记故事》也将历史典故演绎成通俗的故事,如对“击瓮出儿”进行这样的解说:司马光幼与群儿戏,一儿墜于水瓮中,群儿惊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瓮,儿得出。

当然,这些韵语读物、散文故事中有不少是伦理说教的内容,但这种寓理于故事之中,用浅近的韵语表达,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爱大声讽诵,韵语读物的语句整齐,声调和谐,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印象特别深刻。儿童也爱听故事,散文故事虽然不用韵文所写,却能通过生动的情节去引导他们阅读。

作文教学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主要是笔试,因此作文在蒙学中就开始训练。蒙学的作文教学有三点做法值得今人注意。

(1)作文从练“属对”开始。“属对”俗称对对子,是通文理的捷径,宋代以后成为蒙学的必修课。“属对”先从“一字对”教起,要求词的品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天对地,鸟对兽,升对降。第二步教“二字对”,即用实词、虚词的组合两两相对,如桃红对柳绿,虎背对熊腰。第三步教“三字对”和“四字对”,短句的格式要做到相称,如推窗邀月对出户乘风,水清石见对云散月明。再进一步就是“多字对”,如五字、七字、九字。古人之所以要从“属对”开始做起,因为它首先是进行词汇的训练,懂得词的品性;其次是进行语法的训练,掌握词组的各种结构,如主谓、动宾、偏正、并列等;再次是进行修辞和逻辑的训练。

(2)教师对儿童作文的指导要做到先放后收,即先鼓励他们大胆地写,等有了一定基础再要求精炼和严谨。王筠在《教童子法》中对此讲得十分形象:“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踶跳咆嗥,不受覊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儿童初学写作,主要的困难是写不出,写不多,在此种情况下必须放,放久后再注重内容安排和文辞简练的问题,做到“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

(3)教师对儿童作文的批改要做到多圈少改,以圈为主,即尽量把儿童作文中好的文句圈出来,不要改得太多,以挫伤儿童的信心和兴趣。清人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说:“先生于弟子之文,改亦不佳者,宁置之。……盖不可而强改,徒费精神,终不能亲切条畅,学生阅之,反增隔膜之见。惟可改之处,宜细心笔削,令有点铁化金之妙,斯善矣。”

伦理道德教育封建社会注重的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教育,这在蒙学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事实上,上述各种教学都渗透着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识字教材、阅读教材中固然包括这方面的内容,即便是习字教材的24个笔画简单的字也含有尊孔、知礼的意思。但较为集中的伦理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1)编写浅近的伦理道德读本。此类读本很多,最早要数唐代的《太公家教》,撰者佚名,多用四言,杂述封建道德的规范和待人处世的格言,有的摘自儒家经书,有的来自于成语、谚语,在唐中叶至宋初颇为流行。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的《小儿语》和《续小儿语》在蒙学中流传较广。吕氏父子刻意仿效儿童口吻,用四言、六言和杂用的韵语,讲述封建伦理及立身要务,通俗浅明,使儿童乐闻而易晓,在欢呼嬉笑之间接受义理之学。

同类推荐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是配合《文艺作品演播》一书而编写的训练教材。《文艺作品演播选》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专门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以及影视剧等)。秉持全面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所选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素、文体特点、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运用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训练提示和指导。《文艺作品演播选》对训练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非常有帮助。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梦想启航

    上古世纪之梦想启航

    孤儿周方,因为挚友的出卖,意识意外进入游戏,附身新月国三王子身上。不学无术的方舟诺亚因此变了一个人。积极好学,勤奋刻苦,成为了年轻的大光明骑士。并且因为梦想的感召,毅然决然地投入光复原大陆的事业之中······“人要有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 记得那个初夏

    记得那个初夏

    在初一开学的时候林嘉怡碰巧的被老师调到了一个男生的旁边,这个男生不是那么的友好。他使林嘉怡一天又一天的崩溃,但是林嘉怡后来就爱上了这个男生,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忘记。这是作者本人亲身体验,最好和你喜欢的人当朋友。千万不要表白,因为,一旦表白,要么是情侣,要么是陌生人。完毕。
  • 河汉无极

    河汉无极

    汉灵帝年间,生灵涂炭,战乱四起,天子昏庸无能。一个平庸的年轻人如何走上他的强者之路,先后经历亲情友情爱情的冲刷以及生与死的考验成为一世义侠。年少曹操,虽出生名门,但乱世之中却好武好侠,为人孤高自傲。当两人相遇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趁乱世起义,太平道教主张角自称天公将军欲图天下!夜明将如何澄清这浑浊的世道?河汉无极,它将给你一个全新的武侠观!!
  • 国士

    国士

    一次意外的穿越却成了婴儿,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看罗宇一步步成长,如何使用现代知识和古人斗智斗勇。
  • 十年穿越:虞兮虞兮奈若何

    十年穿越: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竟然因为老套路穿越了!可我只是因为时间多喝了一点酒而已呀!最关键的是——我怎么穿越到虞姬的身上了!为什么没看到项羽呢?难道我穿越到了虞姬遇见项羽之前了?
  • 茅山道士之鬼见愁

    茅山道士之鬼见愁

    她只吃饭,不洗碗?辰
  • 本妃不好惹

    本妃不好惹

    女警穆棱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刺杀身亡,醒后发觉灵魂穿越至一被打入冷宫妃子穆菱体中。她被迫牵扯进后宫的尔虞我诈中,一步步从原本的罪妃,登上后位。一步步将她自己从事事无知的穆棱,变成世人皆怕的毒后穆菱。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存活与回去,却在最后,选择抛下一切,去面对那个她爱与恨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逢与君识

    初逢与君识

    与你分开好久,终于遇见你。我愿意舍去生命来爱你,你为什么不能够看我一眼。过了好久,冷血的她明白了他,想要留住他,而他已经伤透了心。但她知道自己的爱情已经错过一次,所以说自己必须追到那错过的情。于是倒追别人的那个高冷傻瓜让他苦笑不得。
  • 无限网游之术士狩猎者

    无限网游之术士狩猎者

    标题名词解析:无限:没有极限,指不受常规约束。网游:网络游戏,本书将涉及到多款经典网游,但均会有所改动,所以切记勿上纲上线,娱乐就好。之:语气助词,没有特殊含义。术士:掌握暗黑法则的一种职业,本书会套用WOW中的术士设定,但会有所改动。狩猎者:专门对某一特定目标进行捕杀的人。※※※已签约,请放心收藏,投票,拜谢。原名为《无限网游之术士传奇——狩猎者篇》※※※PS1:每日有更。各位朋友,来顶顶排骨吧。PS2:此书有详尽大纲,排骨会全力写作,当然也欢迎书友提出宝贵意见,一切以和、谐为贵。
  • 解怨

    解怨

    冤家宜结不宜解,杨峰背负着血海深仇却在复仇的道路上意外解开了纠缠多年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