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社会”为依托构建少先队生活化教育的网络体系
1.建立好“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在统一的政府领导下,学校、居委会、社区等机构,通过社区教育组织形式结合成一个教育、组织、管理整体。根据儿童的特点来看,队员在队组织里有很多需求,追求快乐的生活是队员们重要的需求。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首先把社区少先队组织称为社区俱乐部(即社区中队)。从名称上,就让队员觉得是搞活动,共同来创造一种快乐的氛围。这一俱乐部是以各居委会为单位成立的一个队组织,有小干部、有辅导员、有活动、有阵地等“十有”规章。在俱乐部下又设立了人数少、居住集中的自主小队,这些小队是以队的自动化理论和“小先生”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自愿组队、自主管理、自动运作的微型队组织。
2.制订好切实可行的社区教育活动制度。制订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指明社区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坚持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建立协议制度,学校与社区单位在互谅互助的基础上签订教育协议书,保障教育的经常化。建立研讨制度,由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学校承办定期邀请校外辅导员举行社区教育研讨会,交流经验,鼓励先进。建立表彰制度,社区教育委员会与学校配合定期开展评比活动,表彰在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在制订与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学校提出的“学生放学,社区开学”的做法,正是从教育社会化的要求出发,使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填补青少年教育的空白点,真正实现学生“学校里面老师管,回到家里父母管,离开二门(校门和家门)社区管”的全程教育管理目标。要正确处理好社区教育与共建社区文明的关系。学校和居(村)委会在社区内组织开展的寒暑假“四个一”活动、争当社区文明小公民等活动就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3.组织好一支热心育人的社区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关键。必须抓好三个环节:①选聘好。凡社区教育专职辅导员一般都在社区内就近聘请,由当地居(村)委社区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选聘身体健康,又热心于青少年教育的“三老”,即离休老工人、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师担任。选定后,统一颁发聘书。②培训好。社区要会同学校定期组织校外辅导员培训班,组织学习,开展交流,明确要求,指导方法,使他们尽快适应社区教育工作,如学习一些少先队工作的方法、经验,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等。③联系好。社区教育辅导员的工作,一方面要同所在居(村)委及学生家庭经常联系,求得支持和配合,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以使社区、家庭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联系渠道一般有两条:一是学校——居(村)委——辅导员,应以学校为主主动联系;二是居(村)委——辅导员——学校,应以居(村)委为主联系反馈教育信息,以便三方及时了解青少年学生的表现,共商育人大计。其中,辅导员起到了社区“督导员”的作用。
4.落实好一批功能各异的社区教育活动基地。学校地处农村集镇,镇上既无综合性的社区教育基地,也无专业性的教育场所,这给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带来诸多困难。学校经多次商量、研究,决定就地取材,充分考虑本社区的特点,挖掘本社区范围内的教育因素,因地制宜,确定适合农村小学的社区教育基地。
5.开展好寓教于乐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制订,人员的落实,基地的确定,仅仅是一项基础工作,关键在于如何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近几年中,我们在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中,实行了“十类内容,五种形式,五条方法,十项规范”的策略,简称“双十双五”策略。十类内容: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家庭生活能力的培养;修身养性能力的培养;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尊老爱幼教育;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教育;五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参观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文明行为实践活动和自主创造实践活动。“五条方法”:以理服人法、榜样引路法、陶冶感化法、实践操作法、自我教育法。在实施以上五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种方法之间不能简单地隔离,必须互相结合使用;二是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十项规范”即每小队制订“十有”规范:有一个富有寓意的队名;设计一面具有个性的队旗;编一个琅琅上口的口号;有分工,在每次活动中让每个队员都有“职称”,各尽其职;记好一本小队队志;每周开展一次活动;聘请一位校外辅导员;制订一个安全制度;每周一次活动总结;每周一次优秀小队、优秀队员评比活动。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在校外少先队组织和校外固定的阵地、目的明确的生活教育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正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逐步形成校内、校外教育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模式。
(三)以“小先生”为主体,建立少先队生活化组织自动运作机制
1.抓两头促中间进行自主、自动的队集体建设。从小队、中队、大队三个层次进行,重点抓两头,即小队和大队部的自主自动建设,而中队则以《中队建设达标细则》来规范,完善中队的建设。对小队着重于自主意识的培养,首先,我们对队员进行目标引导,告知每一位队员,我们每一个小队应该是“团结的、向上的、快乐的、自主的”。其次,我们运用“自动化理论”和“小先生”制进行民主操作、自愿组队、轮流任干、能者为师,再次鼓励在校内外快乐活动。最后,评优激励,每学期评一次“十佳快乐自主小队”、“十佳小队”、“模范小队”,激励每一位队员奋勇争先。
2.设计、开展适合队员自主组织的小型队活动。组织每周一次自主活动;开设午间20分钟自主短课;开设课间20分钟的舞蹈课。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间生活,还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与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队员自主组织、自主活动的能力。
3.举办多种活动节,为培养队员自主意识和自主活动能力创设良好的环境。如组织每年一次的雏鹰艺术节活动,培养队员的艺术素质。组织每年一次雏鹰体育节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组织每年一次的科技节活动,培养小队员的科技意识。设立队干部研讨班、鼓励队干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开展班队干部竞争上岗活动,给每个队员一个平等的机会等等。
三、课题研究成效
(一)建立集生活化、社会化、自动化于一体的少先队生活化教育体系
首先,我们建立以“生活力”为重点的能力训练系列,有较固定的时间,有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估,使少先队活动有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内容。其次,广泛地与社会各机构充分联络,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共同教育。再次,我们充分相信队员,充分肯定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着力于“自主、自动的队集体”建设,培养一个自动化的少先队领导机构,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让队员自主参与活动,自主地创造性地组织活动,自主地管理活动,培养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和自动精神。生活化、社会化、自动化的少先队活动教育使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扎实有成效,从而使队员们更加热爱少先队组织,更乐于参加少先队活动,更善于管理少先队组织,也体现了我校教师“教孩子六年,看孩子六年,想孩子今后六十年”的教育宗旨。
(二)使少先队组织更充满吸引力
通过自主、自动的队集体建设,执行部门组织了一些适合大家口味的小活动,吸引大家的参与;自主小队的蓬勃开展,使队员们的假日不再无聊,小队成了队员的家。与此同时,队员的民主意识也得到了提高,通过班队干部竞争上岗,人人都有当小干部的机会,“官”念消除了,当小干部就是显示自己的才干,给队员们送上快乐,成了大家的共识。
(三)培养队员们的生活能力
我们的学生应是“品德好、基础牢、特长扬、体魄强”、全面发展的学生。
经过几年实践、摸索,我们发现本研究对队员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体素质、个性发展、交往能力等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生活常能的训练,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加强。目前,我校的少先队员个个充满了生活力。
(四)端正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辅导员的群体素质
自课题实施以来,我们在每个学期均邀请区级及以上教育专家来校讲课,并不定期地组织学习、研讨、交流活动,使全体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端正育人思想。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的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迅速,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在近三年的各类论文评比中,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区、市级及以上奖100余篇,其中,我校辅导员撰写的少先队论文在全国、省、市也频频获奖,这些都充分显示少先队科研对辅导员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北京:华文出版社,1984.
[2]项贤明.泛教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孙孔懿.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注:此文获2003年度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责任编辑:徐峻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