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500000005

第5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3)

当我们使用内省去寻找我们主体性的开端时,我们发现这个对“我”的寻找超出了通常个性的(personhood)方面,而让我们越来越接近觉知本身。如果我们将这个内省观察的过程推向极致,那么甚至核心主体性自我的背景感也消融于觉知,因此,如果我们继续现象学地前进,那么我们发现这个“我”就等同于觉知:“我”=觉知。当我们从无意识的角度来看时,意识就是使原本处于无知无觉中的心智活动显现给该主体——这个显现能力就是觉知。

第二,觉知不同于且独立于觉知的内容。与里贝特一样,德克曼认为觉知并不是思想、情绪、意象、感觉、愿望、记忆等心智功能或内容。在德克曼看来,觉知确切地来说更像是一种“场地”(ground),心智的内容在这个场地上出现,在其中消失。

我用“觉知”一词意指这个所有体验的场地(ground)。任何描述它的企图最终都不过是对我们所觉知事物的描述。基于此,有些人认为觉知本身并不存在。但仔细的内省表明,觉知的对象——感觉、思想、记忆、意象和情绪——在不断地变化并彼此取代。相比之下,觉知始终独立于任何特定的心智内容。作为心智内容得以在其中出现的场地而言,觉知本身并不是一个可被内省观察的对象。觉知既不是一个对象也不是一个事物,它是无形无相的。“换言之,体验由观察者和被观察物组成。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象,我们的思想——这些我们借此参与和规定物理世界的心智活动——都是被观察物的一部分。相比之下,这个观察者——这个‘我’——要先于这一切;没有它,就没有存在的体验。如果觉知本身不存在,那么就不会有‘我’。存在会是‘我’(me),我的个性(personhood),我的社会和情绪同一性——但是没有‘我’(I),没有存在的透明的中心。”很显然,德克曼在这里所强调的“我”并非是单纯的主体,而是一个因觉知能力而具有自我感的“我”,一个进行觉知的“我”。在主体的无意识状态与有意识状态的前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觉知所带来的转变:它使得生命主体获得了自我感,使得生命主体的经历成为了体验,具有了现象意识。

或许我们应该澄清无意识(非意识)功能的含义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与有意识的功能不同。有意识体验的首要特征是觉知。这是一个主体性的现象,你唯有成为具有该体验的个体,你才能通达它。要研究觉知,我们必须依赖于能够表明具有这种体验能力的人。当一个人对事件没有可报告的觉知时,我们把这种心理功能或事件视为无意识的。这个定义覆盖了各种可能的无意识的种类和水平,从全身麻醉到所谓潜意识(subconscious)。

2.5 自觉知

在有意识的体验中,作为“场地”的觉知不仅使客体意象(image of object)在其中显现出来,而一个有意识的体验同时将自身显现为有意识的,也就是说,在体验上觉知是自觉知(self-awareness)的。为了理解意识的自觉知特性,让我们想象一个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的如下对比的情景。

当我从睡眠中醒来时,我外在环境或内在生活的一些部分开始“明亮”起来,一连串的事件在我的“心智空间”渐次呈现:我看见早春窗外摇曳的树枝;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不知为何昨晚的梦境让我陷入某种思绪;而后猛然我又想起我是不是要上班迟到了;于是我就去看表,如此等等。尽管我并没有把这一切明白地告诉他人,也没有一个他者见证这一切,我也没有刻意地向自己提醒并自语:“我看见早春窗外摇曳的树枝”或“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如此等等。但在我醒后这段意象纷呈的时间里,我处于有意识状态的这种感觉(sense)是异常确定的,甚至是完全自明的;而且我也清楚,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心智空间”中并不另外地存在一种活动向我指明“我是有意识的”这一状态。

情况似乎是,在“我听到到鸟儿啁啾”的当下(present),在我觉知这些纷呈意象的当下,这份觉知也指向它自己。

为了更充分地阐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再想象这样的情景:我看见窗外一只海鸥在盘旋。我能看见海鸥,当然我也能把目光收回而低下头看自己。但我如何去看这个使得海鸥和我都在其中得以显现的那个“看”本身呢?不难理解,这个“看”本身并不像海鸥和一个有形质的我的身体那样能成为一个客体,相反,它恰恰是使这些客体得以看到的那个“东西”。此外,在体验上,并没有另外一个看使得这个“看”本身被看到。我们还可再想想一个思想的情形:我在想我幼年同窗。同样地,我如何去想这个使得幼年同窗和我自己都在其中得以呈现的那个“想”本身呢?显然,“想”本身并不是一个类似客体意象(image of object)或意向客体(intentional object)(这个例子中即“幼年同窗”)的“东西”。而且在体验上,并没有另外一个想使得这个“想”本身被想到。我们也可以设想听、尝、闻、触、受的情形。觉知既不是体验中显现的意象,也不是由另一个觉知将之作为意象而呈现于其中的“东西”。确切地说,它是在客体意象显现的当下自身也被显现的那个显现。

觉知的自觉知表明,意识是自呈现的(self-presenting)和反身性(reflexive)的。意识体验的自呈现是该体验的内在结构,而不是体验之外的一个额外或分离的心智活动。

2.6 “光”隐喻

对于意识,一个比“场地”更好的隐喻是“光”或“光亮空间”:当物体进入光亮空间时,不仅物体被照亮,而且光亮空间本身原本就是明亮的——它无需另外的光源来照亮它。这个隐喻能形象地展示出意识的觉知及其自觉知的特性。

达马西奥曾经说过:“进入光亮也是对意识、对有知晓力的心智(knowing mind)的诞生、对自我感简洁而又卓越地进入心智世界的一个强有力的隐喻。”用光来形容意识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是非常普遍的。

劳瑞斯(S.Laureys)提出,描述意识需要两个主要成分或“坐标”:觉知和清醒。“意识不是要么有要么无,而是处于不同的意识状态。意识是有程度的。”当我们说“光”是形容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隐喻时,我们最好不要把它看作人们通常使用的仅有开和关两档的发光器——要么亮,要么灭。因为这会掩盖人们日常所熟悉的程度上的渐变,譬如睡眼惺忪或昏昏欲睡,它们当然会使觉知的清晰度减弱,但是觉知在这时并没有完全消失。因此,只有两档的发光器并不是一个恰当的类比,具有连续调节光强的发光器才更接近于劳瑞斯所绘的意识坐标。根据这个二维的坐标,我们可以恰当地把清醒比作发光器的调节开关,而觉知就是这个发光器发出的光。可是正像劳瑞斯的坐标图所表明的,清醒始终是正常觉知(除梦外)的必要条件。

2.7 觉知与反思

通过与无意识现象的对比,我们明确了意识的独特性在于觉知及其自觉知,然而要更好地理解觉知,我们还需要对比意识与反思这两个范畴的异同。

觉知的反身性让我们触及一个必须澄清的理论问题:即对一个有意识的体验状态——我觉知到(X),例如,“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而言,要使其成为有意识的心智状态,那么其结构是否必然是“我知道‘我觉知到(X)’”(例如,“我知道‘我听到窗外的鸟儿的啁啾’”)吗?这个问题涉及意识与反思的关系。上述问题的核心是:一个有意识的心智状态是否必然是反思式的?或者换言之,反思是一个心智状态成为有意识的前提吗?

为了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将对心不在焉司机的心智活动进程进行分析。

心不在焉、走神或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智现象,它甚至占据了我们心智生活的大部分时光。一个很简单的静心(meditation)实验就能说明走神是多么容易发生。譬如在你面前摆一只有秒针的表,然后你将视线专注在秒针上,你不难发现:你无法持续保持你的专注,开始时你甚至保持不了几秒,你就会走神,你会迷失在很多的念头中,你被这些念头所占据,你沉浸在它们里面,随后是一个念头跳到另一个念头的一连串的联想,可是你也会突然警觉到你正在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地在走神和警醒间摇摆。即使不去做静心实验,很多人也曾有过开车走神这种体验:我一边开着车一边与朋友聊天,或者独自沉浸于某个思绪(譬如,我在想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猛然间我警醒过来,发现自己已心不在焉地驾车驶过了很长一段路程,不论这段路是我熟悉的还是第一次经过。

从我心不在焉地驾车到我警醒那一刻,我可以分辨出三个不同的心智事件(mental events):(1)心不在焉那段时间完成的驾驶行为;(2)那段意象纷呈的思绪;(3)警醒时的知道。这三个心智事件发生的时间段是有差别的:其中心不在焉的驾驶行为和那段意象纷呈的思绪在同一时段并行同时发生,此后是警醒时的知道。在我警醒的那一刻,我确实知道我完成了很长一段的驾驶,我也知道有一段思绪曾经发生。然而,就我警醒时所知道的情形来看,这两个同时发生的心智事件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对在那段时间如何完成驾驶行为要么几乎毫无印象,要么只有零星且极其模糊的印象,尽管我确实完成了很多动作,如感知周围的路况,转动方向盘、变速等。

但对于后者,我却能大致比较清晰明确地记起我与朋友谈话的内容,或记起我沉浸在思绪中的那段意象流。基于对如上体验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三点:(1)那段驾驶行为是无意识的,或最多存在一些零星且模糊的背景意识;(2)我与朋友的聊天或我独自沉浸的那段思绪是有意识的,因为如果我们不把这段意象纷呈的时段看作是有意识的,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发生的走神现象也都将不能视为有意识的,而这显然与我们的日常体验极为不符;(3)在警醒知道的那一刻,我也显然是有意识的。

对应于上述心智事件的特点和进程,这三个心智事件分别是无意识的(UE1)、最初意识的(CE1)和反思意识的(CE2)。其中CE1是:我在想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而CE2是:我突然警觉地意识到我在想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现在,如果我们把CE1中“想”这个特定的觉知概念替换为其一般概念“觉知”,那么CE1的表达就是:我在觉知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同样地,CE2的表达就变为:我突然警觉地觉知到我刚才一直在觉知大学毕业告别时的那一幕幕。如果单就觉知而言,那么CE1和CE2在它们各自发生的当下都是完整的意识事件,都同属原初意识。但CE2与CE1的差别在于,CE2是以CE1的在记忆中留存的意象(后面我们把它简称为记忆意象)为体验内容,这正是反思的本质。我们认为下面的图示能更清晰地展示无意识、觉知和反思的差别。

通过如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每一意识体验在觉知的意义上都是原初意识体验,但每一原初意识体验也可能在随后成为另一原初意识体验的内容,而使后一原初意识体验成为反思意识体验;因此,尽管每一原初意识体验可能会因为反思(即成为另一原初意识体验的内容)而被体验的主体明确地知道,但就作为意识体验而言,每一原初意识体验并不依赖反思的知道才成其为意识体验,否则就会因为无穷倒退而导致没有体验是有意识的体验。

尽管在反思的当下,反思也是一种觉知,但觉知与反思仍然被严重地混淆了。就现象或体验的品质(phenomenal or experiential quality)而言,觉知始终是一种当下的显现,而反思则除了这种当下的显现外,它还是一种对象化、概念化的辨别和语言化的标识。

当你初次觉知某些事物时,就在你将它概念化或分辨(identify)之前,有短暂的纯粹觉知(pure awareness)。那是一种正念(mindfulness)状态。

通常,状态很短暂,就在你把目光与心集中在事物上的那一刹那,在你把它对象化,在心里锁定它,并把它从其他事物中抽离出来之前。它发生在你开始思考它之前,发生在你心里说“哦,那是一只狗”之前。那个流动的、焦点柔和的纯粹觉知的时刻就是正念。在那个短暂的心智刹那,你体验到一个作为非物(un-thing)的事物。你体验到一种柔软流动的纯粹体验的瞬间,那是与其余实相(reality)相互连接,而非分离的。正念非常类似于你用外围的视觉所见的,这与你以正常的或中心视觉所进行的专注截然不同。

同类推荐
  • 男性心理学

    男性心理学

    本书分别从男人的角色、生活、做事、处世、社交、婚恋、成功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男性在人生各方面、各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对男性的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 别说你懂心理学

    别说你懂心理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心理决定着一个人的想法,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不一样。
  •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这个世界,女人总想变着法地改造男人,男人总想变着法地躲避女人。男人和女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幸福不能像打开盒子一样简单?本书告诉男人、女人要珍惜拥有,互相理解,给自己、给爱人营造一个心灵的港湾。本书带你走进人的内心,和你一起去窥视男人和女人的那些心事。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等众多北大学人、学子的人生感悟和精彩观点,解读现代人的焦虑的心理问题,借大师的智慧之眼,帮助读者理清困惑,还心灵一片宁静之地。
  • 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管理员工,从“心”开始。本书从人才选拔、员工成长、企业用人、员工行为塑造、员工考核管理、点燃员工激情、员工赏罚管理、提升员工归属感等8个方面入手,采用“问题/现象 心理效应分析 解决措施”的结构模式,解析了员工行为背后的根源,并从管理学与心理学角度提供了解决之道,以供企业管理人员更完美地完成工作!
热门推荐
  • 异界疯魔修真记

    异界疯魔修真记

    一手遮天,独有昆仑,狂魔乱舞,昆仑定仙。什么是疯?疯也是一种意境,什么是魔?魔是让自己变得更强,更随心所欲!一名地球上的修真少年唐阿里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叫做混元天的大陆之中,快意恩仇,一步步走向了强者之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二)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韩娱之一代歌王

    韩娱之一代歌王

    本书集虐心剧、偶像剧、励志剧、家庭都市剧于一身,讲述了男主马湘奕注定不平凡的一生。友情提醒:玻璃心者请带好粘合剂哦。企鹅群:515750443喜欢本书就点进来吧。
  • 心慕已随风

    心慕已随风

    她七岁时失去了父母,无人依靠无人关爱。他是风云校园的天才学长,偶然间遇见了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 净世无痕

    净世无痕

    人生几何?莫叹虚世无道人。独身怨雪尘飞嚣,屠尽满世不臣子。我若为王,独霸天下。远古时期的一代高手,姜无从,领悟了一丝时间奥义,与后世取得了联系,深深的爱上了这名后辈的女性,他踏过还魂门,放弃了修为,物质,记忆,身体,就为了和她活在同一个时代,忘记了一切的他,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开始呢?
  • 高扬羔羊

    高扬羔羊

    他,是雇佣兵的传奇,一场生死,他获得了重生。
  • 天残修仙传

    天残修仙传

    还有比我更惨的主角吗?生下来便遭受天谴,双目失明,四肢残疾。没关系,身体残疾,可我有九窍玲珑心,靠聪明才智左右逢源。这是一部高智商的修仙小说,告别小白文,靠头脑逆天修仙,重塑肉体,纵横一方,逍遥三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青春校园:甜糖蜜恋逗比少年

    青春校园:甜糖蜜恋逗比少年

    天才少女的恋爱能不能顺畅一点啊!三个男生追一个,爱情火花四溅!敬请期待……
  • 等我送你一夜星辰

    等我送你一夜星辰

    夜色茫茫,浓重的黑色铺天盖地。她站在虚云山山巅,身披星光,表情淡然,一步一步走向天空,点缀她的黑夜。曾顶着世间“最无用的神”的名头,葬身火海。星移斗转,重新归来,也摆脱不了“无用”二字。恶魔将出,天下将乱,“最无用的神”拼死一搏,力挽狂澜,却失去此身挚爱。为神为魔,一念之间。是天命难违,还是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