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0000000026

第26章 中医情结(1)

叶明,一位满族青年,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受母亲的影响,专攻中医中药。他的母亲早年毕业于北京医校,现在是位资深的妇科和小儿科医师。她中医知识渊博对中药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把中医中药发扬光大。他的父亲是位珍宝收藏专家。叶明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对古董书画的鉴赏也颇有功力。

叶明勤奋好学,知识面甚广,又喜欢结交朋友,遨游名山。他从小学练太极拳,曾得名师指点,兼修道家气功。他的满族性格、中医中药的修为及太极气功的深厚底子,对他的学业、事业的成长帮助很大。叶明中等身材,看起来气定神闲、精力充沛。一手太极推手练得炉火纯青,借力打力、听劲发劲,人高马大的汉子都能被他推得跌出数米开外。

叶明毕业后和同族学妹佟欣结为夫妻,两人情意相投,家庭和美,翌年生下一位千金,因为小婴儿在月子里打嗝,叶明就给取了个名字叫“格格”。此乃清朝亲王帝室之女的尊称,而叶明的祖先据说是有功的八旗子弟,这下叶明也算是和自己的祖宗开了个幽默的玩笑。小格格自小机灵可爱,天真活泼,一岁多就能说得一口纯正的京片子,清脆悦耳。整日里像小鸟一般唧唧喳喳,人见人爱。

叶明秉承母亲的训导,立志要把中药推向世界。他先后到过中国的深圳、香港等城市以及加拿大和西欧诸国,最近转向了美国。他的目标是或考取博士后,或应聘到公司做些中药研究工作。他在探索最适合中药推广和发展的理想国家,认为这样的理想之国必须有最先进的科学设备,有丰厚的经济基础及广大的供销市场。在探索期间,他到处奔波,不方便带着格格受累,就把她留在北京由医生妈妈照料。夫妻情深意重,佟欣决定随他一同南征北战。1995年,他们来到了加拿大,佟欣感到身心俱疲,不能再随丈夫闯荡了,就在加拿大留下来找到一份工作,希望早日取得绿卡,也好有个安身立命之地。这样既可以把格格接出来,又好为叶明留个后退之地。

叶明等到妻子有了正式工作之后,只身去到美国,在圣路易斯市密苏里大学化学系当了一名博士后。他在课余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工作,最后确定美国是他的理想基地。美国科学先进,经济发达,有着中药发展的广阔前景。美国的药物检验所(F.D.A.)正在开发研究中草药项目,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远大。他庆幸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基地,也就此结束了探索历程,定下心来努力工作,潜心研究。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进F.D.A.。此时,佟欣已取得加国绿卡,格格也到了加拿大。如果叶明在美国立稳脚跟,佟欣和格格也会移居美国。加拿大的绿卡总是有用的,也无需放弃,往来于美加之间的家庭也不少。

在密苏里州南面是阿肯色州,F.D.A.有个规模较大的附属机构就建在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附近。这里有很多研究项目,其中也包括中草药的相关研究项目,叶明希望能够争取参与这些研究。博士后只是他的准备工作,借此了解情况,等待时机,既可糊口,又能提高专业水平。叶明专业实力强劲,几年来的研究成果颇丰,有朝一日踏进F.D.A.,即可大显身手。

密大里有不少中国留学生,为了消除异国的孤寂,减轻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会聚在一起,谈谈国内的事,交流学习心得,没事也往往会找个理由,吃上一顿饭,开开心心地打几圈牌,哭几声、骂几句,疏导一下胸中的郁闷。叶明虽非四川人,但特别喜欢火锅,家里的特辣火锅料储备不断。年轻人不分东西南北,往往都喜欢辣味,更何况其中有不少来自四川、湖南、贵州等地,都是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的哥们儿。叶明的条件相对较好,家属在加拿大,孤家寡人一个,博士后的年收入也有两万多美元,租的公寓又大,豪爽好客,来多少人都不怕,怎么闹都没有关系。叶明豪情洒脱,像位大侠,只是他平时烟酒不沾,半瓶啤酒下肚就上脸,一直红得脖子根,样子不雅倒也不失态,只是话多了一点,这可是大家所乐见的,谁不想听听叶大侠的经历见闻、精辟的见解,见识下他广博的学识。

叶明从来没有什么收支计划,有钱就花,佟欣很清楚这一点,知道靠他养家糊口是没有指望的。所以,加拿大的这份工作才是佟欣和女儿的生活保障。只要叶明在美国快乐,他的发扬中药理想得以实现,佟欣也就心满意足了。

叶明攻读博士后期间,没有绿卡,不便出国看望妻女。好在加拿大福利好,格格的许多费用都是国家负担的。佟欣的收入也足以维持母女俩的生活,只是夫妻分居两地,尤如牛郎织女,两三个月才能相聚几天,家不成家,心中感觉闷闷不乐。他俩情投意合,结婚至今从来没有吵过架,前几年叶明四处漂泊,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都厮守在一起,这点眼前的困难应该难不倒他们。

圣路易斯市和多伦多市虽属两国,但相隔不远。多伦多有飞机直达芝加哥市,不过几小时航程,叶明驾车到芝加哥也不过4个多小时,一般接送往来当天可到。有时佟欣工作忙或身体欠佳,就会把格格送到圣路易斯市跟他爸爸过上几个月。格格很听话,来来去去也很喜欢,见人就笑,清脆纯正的北京话说个不停,同她相处也是一种享受,见过她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叶明对女儿更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但一个大男人不懂得如何管教女儿,只是一味地娇惯。佟欣有点不放心,往往不到两个月便把她领回加拿大。

叶明和佟欣的两地生活,使叶妈妈心生不安,但她不批评儿子到处漂泊,反而埋怨佟欣不能守在丈夫身边。叶明是个大孝子,可也是个明白人,他常为亏欠妻子而感到内疚,也理解母亲爱子之心。佟欣也从来没有因婆婆的不满而心存芥蒂。可是婆婆年纪大了,有点固执,要化解老人的成见是比较难的,叶明有耐性、有善心,在他的努力下,婆媳的矛盾才得以缓和。

1997年冬天,佟欣送格格来美国同爸爸住一阵子,因为她有些事情要办,带孩子不方便,放下孩子就先回去了。叶明一直为不能很好地照应格格,使佟欣劳累而深感不安,就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为格格做点补偿。寒假期间,他准备带格格出去玩玩,大家都说黄石公园是美国的旅游胜地,风光特别好,有独特的黄石地貌,热水喷泉很多,其中有个能准时喷水的“老实喷泉”,水量大,射程高,令人叹为观止。黄石公园内还有一个很大的天然动物园和一片广大的原始森林。天然动物园是孩子的最爱,森林更是奇花异草丛生,必然会有不少药用的材料,这是他自己的所爱,所以,他确定这是值得一玩的地方。

叶明是个独来独往的人,想好的事说干就干,很少有什么具体计划,计划都是行动中应时而生的。他参考了路线图,挑天气晴朗的一天,带着格格,开着低价买来的二手车就贸然上路了。

黄石公园是美国旅游者的首选,但他选错了时间,用错了工具,也不去考虑自己带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这一路会带来很多不便。开车一路向西北高地驶去,踏冰冒雪,旧车子浑身颤抖,险象环生。好不容易到了丹佛,车子却坚持不下去了,开到车行检查,检修工看到车子伤痕累累,大为吃惊,警告他说这部车子不能用了,再开要出车祸的。冰雪天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要是出个事故,后果严重,弄不好会酿成连环车祸。

从圣路易斯到黄石公园,丹佛才是一半多路,前路茫茫,回头也不近,叶明这时也傻眼了。如果单身一人真不在话下,这样的事情也碰到过多次了。但要带着孩子走,还真有点左右为难。美国机票都是提前预订的,临时去买价钱很贵,他估计袋里的钱不然买两张机票。还好他在车行碰到了热心人,介绍他去买了一辆二手车,车主等钱用,急于脱手,价钱很便宜,只要1200美元。如果开回圣市可保无事,要去黄石公园,他不敢保证。经过这一番折腾,叶明的游兴全无,买下这部车子一路往回开,并向女儿道歉,保证以后一定带她来玩。

黄石公园没有去成却受了惊、破了财,如果早作计划或请教过来人,提前几个月订两张机票,这点钱也差不多够用了,还省时又安全。碰上这种扫兴的事,一般人都要难过一阵子,但叶明从来不吃后悔药,在他的生活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例如听说香港这个地方好,中西杂处,中药西化有出路,他就欣然前往,但逗留一年后觉得不尽如人意,只好离开了。听说欧洲不错,他住了两年,又觉得不是那回事,接着掉头又走了。现在选定了美国,他似乎看到了不错的前景,但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随性而行,这可以说是他的缺点,也可算是优点,至少他是位可敬的勇敢者,拿得起、放得下,不为过去的失误后悔,不为暂时的挫折退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佟欣知道这件事后,来电话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她是为格格和丈夫的安全着急。她劝他马上去买辆新车。叶明也早想买辆新车,经佟欣一说,真的贷款买了一辆日本产的新车,以后旅游再也不用担心半途抛锚了。

1998年夏天,叶明的妈妈来美国看望儿子一家,佟欣请了几天假带格格来和奶奶团聚。叶妈妈退休后还在搞中草药的成分分析研究工作,她对自己的事业十分执著,确信中医中药是世界上最好、最丰富的药物学。从年轻时期开始,她就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祖国的医药事业。中医中药自古以来都是以实践的效果来肯定药物的功能。但西方国家的医药界却不能完全认同,他们首先要确定中药是否无毒无副作用,然后再确定药物的功能,也就是必须先用科学分析来确定药物的无害性,才能进一步试验治疗疾病的功能。但这些分析数据却都是中国医药史上所缺乏的。而且有人做过实验,有苦味的中药除黄连等外,都或多或少带有些毒性。要使全世界都接受并大规模使用中药,必须要拿出每味药的分析数据,而且一帖中药药方往往都有十几到几十味中药,研究起来的确复杂而困难。不仅如此,中医中药中还有经络穴位、五行生克及人天合一等问题。其中有些很难用科学方法论证,整理筛选起来也很困难。这项工程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完成的,叶明母子就是积极为这项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青春的一家人。

前几年,格格暂留北京时都是奶奶照料的,奶奶是小儿科医生,有一套教育儿童的方法。这种方法亲切中带有严肃,她安排的作息表,格格只能乖乖地遵从。这种从小打下的良好基础,使小格格受益不少。祖孙俩感情非常好,格格到加拿大以后,差不多每星期都要和北京的奶奶通一次电话撒撒娇。这次奶奶来美探亲,最快乐的要数格格了。

格格很聪明,她知道奶奶的话不能不听,妈妈的话可听可不听,爸爸的话只当耳边风。爸爸很少管她,骂几句但管而不严。只有奶奶从不放松,锲而不舍,有时让她望而生畏。她喜欢爸爸的宽容,感谢妈妈的关怀,但对奶奶的管教也从不反感。

叶明的爸爸这次没空来,他是古董宝石书画等的鉴赏专家,是为国家觅宝的人才,工作繁忙,而且以前已经因公来过美国好几次。他性情豪放,对子女没有那么多牵挂,叶明的性情就是他爸爸的翻版。叶爸爸说了,再等几年他会来美国多住些日子。

同类推荐
  • 春在云坊

    春在云坊

    李永清的散文,显然跟他专修的哲学专业有关,在他的散文中充满了思辨的哲学意味。他在后记写道:“当生活的扇面和着季节的表情,推来一阵又一阵沁人心脾的空气或障目的云翳时,心底的浪花依然会随着或高或低的起伏,让思想的耕耘在喜怒哀乐中翻山越岭。”他在那些俗常的“喜怒哀乐”中寻找着生命的哲学意义。
  •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本书分为五大块:亲亲·宝贝,亲情·呼唤,乡音·乡情,爱人·朋友,断片·私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以散文、生活随笔的方式,回忆并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愿书中展现的这些美好、感动和喜悦,让我们在平淡流年里相拥温暖。
  •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

    本书收集了胡康民同志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实考证、学术论文、宣传文章共五十一篇,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研究思路、治学特点、学术风格、理论修养,也折射出他的高尚人格与精神世界。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八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里,作者田禾通过漫无目的地行走去解读自己。有时,只是停下来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转身走开;有时,随便搭上一列最快开动的火车;有时,又像最真诚的朋友,听自己忏悔傲慢和无知。卸下向世界对抗的戾气,去拥有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不做遥不可及的梦,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人际,使得生活少些负担和承诺。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活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幻皇独宠:废材腹黑大小姐

    幻皇独宠:废材腹黑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术萝女皇,被自己信任的手下所杀害。睁开眼睛,穿越成为忘川大陆上人人冷眼相看的人。什么?废材、花痴、傻子?通通不配本小姐!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大陆上最强的巽级幻灵师的九尺嘉琳剑。啥?这剑没用?要找嘉琳的三魂七魄?那便看我如何找遍整个忘川大陆!成为第一王者!
  • 准斋杂说

    准斋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他城暖阳

    他城暖阳

    关于一个名叫程雅言的女孩辗转曲折的爱情故事。
  • 永恒之永恒之塔

    永恒之永恒之塔

    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热血激情的记忆,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单纯简单的友谊,这里讲述的一个个激情澎湃的热战。
  • 闯魔界

    闯魔界

    不是穿越到魔界,而是走着去的,是和好兄弟一起走着去得,去是为了救一只猫.......后来才知道魔界不好混,各种扯淡打怪寻宝,是谁骗我来的,竟然来了,那就闯个魔主的官当当吧
  • 员工突击精神

    员工突击精神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激励读本,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成长为线索,结合现代职场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阐述员工突击精神在职场生存、发展、成功的重要作用。
  • 麻科活人全书

    麻科活人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少爷俏女仆

    霸道少爷俏女仆

    她住进了校草的家里!校草爸妈很喜欢她,可是校草却超级讨厌她!还让她当他的佣人,要伺候他在学校的衣食住行,是不是很过分?!更可恶的是,校草竟然还不准她和别的男生说话!真是太可恶了!!
  • 血瞳幽轮

    血瞳幽轮

    一个男人,一群伙伴,一段传说。惊险刺激的遗迹探险,唯我独尊的霸道登场,威力非凡的属性战技,曲折回肠的帝国政治,罕见珍惜的魔兽战宠,商海的奇迹传说。
  •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本书共分四章,阐述美国人对越战从想象到幻灭的过程,概述了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以及美国越战叙事文学研究,分析越战是如何被美国公众想象出来的,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如何解构美国人以前想象的越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