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周星驰
性,除了我们常常会把它用来形容女性,其实另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要看它的文化脉络是什么。因为当它的文化脉络镶嵌在非常男性化主导的一个社会的时候,其实男性的性是会主导女性的性的。女性的性感是由男性来定义,女性的性感也必须要由男性的性感来体现的。我希望这样讲不会太玄哦。香港的性感男人,其实很多人都会把他认同为就是最有名的那几个。但是最有名的那几个呢,其实就是最不性感的。因为他们的符号性很强。唯一一个相对来讲大家都觉得他很性感的,是谁呢?梁朝伟。问题是,梁朝伟的性感比较像吃了药。所以很多人在说梁朝伟性感的时候,他会把他作为私下的收藏,而大家真正在推崇的那些男人,从来不是梁朝伟。若是用艺人代表一种香港精神,大家来推举的,一定离不开两个: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刘德华。但是他们两个“性感”吗?都不“性感”。周星驰是自己觉得自己很性感。而你去问很多男生,他们也都希望自己是周星驰,很少男生会希望自己是梁朝伟,也很少男生会希望自己是刘德华。这个问题我也在大学里面跟同学聊过,我问:“世界上如果今天只剩下一个人的话,你会希望是周星驰,还是刘德华?”“周星驰。”“为什么?”他们会说,要那么努力干什么呢?就是当一头牛,根本享受不到生活。所以他们觉得周星驰是他们的认同对象。所以这也是现在香港女生很苦恼的一件事情,当有那么多男生觉得自己是周星驰的时候,而她们又不觉得周星驰性感,那怎么办?她们希望得到的是梁朝伟,但是年轻人会觉得,“我还不能是梁朝伟,我没有那个条件哦,我也不可以去想象自己是。”为什么?因为梁朝伟已经长大了,周星驰还没有长大。
所以性这个东西,在香港,如果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讲,周星驰就是给了香港男性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或是借口:“我爽到就好了,你有没有爽到无所谓。”当然香港还有更成功的人,比如说李嘉诚。我们会急切地说希望变成李嘉诚吗?应该不会吧,会希望得到他的钱和他的权吧,但不会希望是他那个样子。他们希望的其实就是像周星驰这样的,可以无厘头,可以耍宝,可以就是玩玩玩玩玩……当香港的男生他们认同的对象是那么有代表性的这个周星驰的时候,大家对男人的预期、盼望、追求,就注定是要落空。
很多人说,香港有一个无厘头文化,很好,大陆没有。那我今天就要说,其实大陆一直都有,只不过它不叫无厘头,它叫犬儒。犬儒没有离开过我们,只不过有人用了一个大家觉得还蛮耍宝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然后它就好像是个新鲜的产物,其实骨子里它并没有那么新鲜。当一个民族——或者就说是这个社群吧,不要讲那么大——他是那么推崇犬儒的时候,所有的力气对他来说都是没用的,他就是应该在那边等嘛!他就应该好像周星驰那样子,突然之间就有特异功能嘛!周星驰的电影受欢迎,跟特技很有关系的。他即便没有科技赋予的特技,都会在口头上有特技。是这种特技让一个男人或者说很多的男人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有力量了,但是这种力量它也会自我消耗,消耗到差不多的时候,突然之间你会发现,哦,这真的是跟现实的距离太远了。然后就没有办法再往下走了。
所以,周星驰对我来讲和香港小姐选美是一样的。他是一个Cinderella,周星驰就是男孩子中的灰姑娘——不要以为男孩子中没有灰姑娘哦!当你看着周星驰在《功夫》里可以到最后,突然之间变成神一样,那其实就是他灰姑娘变身的时候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在压力那么大的中国文化当中,或者在香港压力那么大的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当中,这样的一种自我释放或者自我想象,是可以减去某一些压力的。但是,我会觉得,在消除一些压力的同时,它也会带来无力感。因为你回到现实的时候,其实就感觉不到自己有那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周星驰的文化,我觉得,还是有一个渊源,那个渊源其实就是韦小宝文化。而韦小宝文化的源头,就是香港叫做salesmanship的文化。[这里怎么翻呢?推销员文化,对!对。]香港是一个推销员文化很浓重的城市。推销员的意思就是:你要用你的嘴巴来把不好的东西讲得好。因为香港其实没有很多条件,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脱贫”,很重要的就是要靠贸易,要靠卖东西。推销员文化不一定就是街上的推销员,其实各行各业都有推销员。因为他们必须要把东西成功地卖出去。所以第九个很重要的基因,是我们从七十年代就开始发酵的一种推销员文化——我们的商业电台。
九·商业电台
如果没有商业电台,没有商业电台这个叫俞琤的角色的话——WO~她是个很厉害的SALESMAN哦!因为她讲话很厉害——没有琤铮,不会有郑丹瑞;没有郑丹瑞,不会有林姗姗;没有林姗姗、没有郑丹瑞、没有俞琤,不会有软硬天师这对活宝;没有软硬天师,不会有森美小仪这对活宝;没有森美小仪,不会有现在的这对活宝,农夫。一代一代一代一代陪着香港少年长大的“口才了得”的模范就是这样承传下来。
最早的饶舌家是俞琤。你去听听俞琤在七十年代主持的节目,就是以快,以讲话麻利著称。让大家觉得,“哇,话,可以讲成这个样子的哦……”DJ文化最早是在美国,俞琤是从美国电台引进了这个DJ文化,然后她培养了一批DJ。在八十年代当时非常流行一张叫《6PAIR半》的唱片,就是俞琤操刀,演唱人是电台的六对DJ,他们每人唱了一首歌。还有一个叫曾路得,她唱了一首歌叫《天各一方》,里面呢就有俞琤的朗诵,我建议大家去找来听听,叫《天各一方》,这首歌也是俞琤填的词。这首歌里面体现了七十年代,大家比较单纯的人的那种情怀。
我觉得俞琤,或商业电台,对香港的流行文化造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它从俞琤的情怀,慢慢变成了几十年这个电台的情怀。俞琤今天还是在商台的最高层,在商台,她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她让很多流行歌曲,其实也是用类似的情怀,找到了一个所谓的香港的Canton Pop的模式。今天的Canton Pop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电台来帮它打歌的。
所以电台的意识形态和歌曲的意识形态,必须要结合。那些歌曲里面的那些人的那些自我形象,或者自我感觉,其实也就跟电台本身的那个推销员,或是“潜藏挫败感”的推销员精神互相融合在了一起。
好,接近最后一个了。我们刚才讲了电台电视,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媒体,就是《苹果日报》。
十·《苹果日报》
《苹果日报》掌握了刚才这九样东西的总合。你要看女人怎么浮夸吗?它是第一份带来了名媛版、舞会版的报纸,每天都给你看,其实你本来要去买80块到120块的外国时装杂志才能看得到的那些图片,它现在三块五块六块你就看得到了。它给了很多人一种“我跟LUXURY(奢华),紧密扣在一起的”话语权感觉。
它也可以通过对大家欲望的这种掌握,找到了一个跟香港人连结的点,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是八卦的。国际新闻、本地新闻、社会新闻、法律新闻,通通可以从八卦这个角度放大,证明其实办这个报纸的人非常了解这种小报文化。这种报纸最早在上海出现,日本也有同等,然后英国也非常的壮大。它了如指掌:大家的欲望就不过这样嘛。你们没有什么欲望是我们掌握不到的,你们就是喜欢成名,喜欢漂亮,喜欢有权,喜欢钱,喜欢跑车,喜欢光鲜亮丽,喜欢看到别人比你失败,喜欢看到你可以去掌握别人的所谓生跟死,就是这样。当然你可以说,小报文化并不只有香港才有,但是它在90年代,在香港重新找到了一个开枝散叶的气候。
这十样东西加起来,我觉得离不开三件事情。
第一就是,这些元素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绝大部分人都活得很不开心。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命跟生活,而且都还活得不错的话,我觉得也许就不会把时间跟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面。
第二个事情,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活得不开心而需要我刚才讲的这些东西?表面上,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发展到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什么人呢?当然不是德兰修女咯,而是成功人士。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成为成功人士,我们很多欲望就会被达到。所以我们一天不成功,我们就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白活”。我自己的切身的感受,就是每天在看这些杂志跟报章的时候,会让你觉得压力很大,因为你会问自己很多问题。其实,很少人在看电视剧、听歌、翻报纸、翻杂志的时候,他的脑筋不是同时在动的。你在看杂志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影像都在跟你说话,它在跟你说的你也会回答,只是没有讲出声音。它会一直问:“你买了我没有?你买了我没有?你得到了我没有?你UPGRADE了我没有?没有啊?真的没有啊?你没钱吗?你旁边的人买了没有?他是不是也买了?那你现在怎么去跟他交代呢?那你什么时候会去买?你不觉得我好吗?你觉得它比我好吗?你为什么会这样觉得?”一直都在说话。所以,在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解读它的话,它是会把你逼疯的。但是谁在反抗?啊?这个很有趣,对我来讲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东西它在跟我们说话,我们原来不知道它在跟我们说话。所以很多人以为,他只要成功,他就可以拥有这些东西,那他就不会不快乐。
好,第三个,如果真的是拥有这些东西就可以快乐的话,那张国荣应该怎么样都不会跳楼吧?他不是很成功吗?他不是很多人爱他吗?他不是很有钱吗?他不是每天穿得很漂亮吗?他不是很有才华吗?很少人会愿意利用一个那么成功的人的自杀来想想,“为什么我们还活着?”这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很多人觉得只要有钱就能够解决问题,其实是因为他可能还没有想到一个问题:他是谁?你买了这个包包,别人也有这个包包,那会因为你买了这个包包之后你就跟别人不一样吗?不会啊,你只是更成为另外一种人的其中一个而已。那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是用钱来去验证,别人告诉我们的经验是真的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做那个事情,我只是说,那是不是也应该——挪出一些时间来自己去找一些自己的经验,然后发现有很多经验其实不见得钱是能够买得到的?所以我刚才讲香港文化的十个基因,绝大部分——全部啦,都是在告诉我们:当你在现实当中没有权力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些普及文化来带给自己一些好像拥有权力的感觉或想象。
我常常觉得我在香港很难找到朋友,因为很多人都认同刚才那些东西是成功的。我跟学生在分享这些经验的时候,他们常常就会说,“阿SIR,如果像你讲的那么坏,他们就不会那么卖钱啦!都赔啦!”对啊,它就是卖钱啊,就是卖钱才搞到香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香港的电影,在过去二十年有长进的话,今天会是这个样子吗?我常和人家分享我最近看电影的经验,世界上有哪些地方的电影会在同一部戏里面,用十分钟的放映时间,重复上演用手枪劫持一个人的场面?我最近看《神枪手》就是,不到半小时又来:“你不要走过来,你不要走过来!”我到飞机上看《花花刑警》,又是那个,余文乐,还是钟嘉欣,被人家挟持,半个小时就有两次了。
我没有看《证人》,我问看过的人:有没有那个镜头?“有啊,当然有啊。”听起来很可笑,但对我来讲,这是不合理的。但是,对很多人来讲这有什么所谓呢,电影嘛,随便看看戏而已嘛,干嘛要那么执著呢?干嘛要有那么多要求呢?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也许是因为我看到过其实可以不这样吧。我就在想,那个编剧在家里,或那个导演拍到这个场景,他不会说“昨天不是拍过了吗”?他怎么可以跟自己交代,又在拍?!又是那个情节,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往下发展,就又拿起一把枪,又“你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所以花多少钱的大片还不是一样。我觉得在目前这个阶段,我没有办法因为香港电影是这样,所以我会为自己是个香港人而骄傲。越讲越远了……ANYWAY,我从来没有试过一口气把十个“基因”讲完的,我今天讲完了。[掌声]
2009年5月28日
即兴演讲于上海新光影艺苑
(本文鸣谢潘琳、解秋婉同学的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