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8700000029

第29章 单向欲望,集体焦虑(5)

下等人爱在上等人的私生活中找寻梦想,但上等人也需要在一些可供他们投射欲望的对象身上追求慰藉——纵然“梦想”和“慰藉”到头来都因媒体的全面草根化而变质。以往名人艺人隐坐云端的时代已一去不返,现代人如你和我便得把对他们的羡慕调整成另一种心情: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八卦”的盛行如是将既定的阶级(层)权力彻底翻盘——上等人从此在普罗大众的监管下做人。

双重快感

八卦是求知欲的一种。但有些事情不知道对人没有损失,另一些则纯然“得个知字”,既不能提升学养,更不会改善人生。唯一得者,是心理上某个痒处被搔个正着,连带身体流过说不出的舒畅——“八卦”所满足的是官能需要。

追寻个人满足并不犯法,除非它有侵犯他人权益。“八卦”曾被视为“缺德”,便是因为沾有偷窃色彩。然而时移世易,“闲谈莫说人非”如果还需被严谨遵守,寻常百姓还有哪些话题?难道大谈自己的“是”?能有成就感的人大抵还不觉得把自己当话题是讽刺,但对于自觉半生牛马营营役役者,“自己”不过是“由他人所拥有的一条命”。与其被逼面对无力感,不如主动抓别人的痛脚。“八卦”不再名列现代人十诫之上,很大程度乃社会已经默许它是最有效的集体疗伤。

问题是它不单治标不治本,甚至,它会反过来蚕食使用者的精神健康。原理和吃头痛药饼几近一样,服用分量会随着神经麻木的升级而愈来愈多。更糟的是,表面不再不适,但是药物却会变成囤积的毒素,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排出体外。

“八卦”一词在大多人心中都是无伤大雅的。不要说以毒素作为比喻,就连“不道德”都谈不上。正如很多人所相信的,电视娱乐、新闻节目或报刊的娱乐消息尽是过眼烟云,对人生谈不上有什么大影响。然而,他们亦无法解释为何短短数年,我们(华人)对“八卦”的需求量不只大增,还直接从被喂饲转型为主动发掘及制造同类信息公诸同好。

被拍到更衣录像的艺人A小姐便是这种趋势的“牺牲品”。报警求助使她成为被半公开身份的头号受害者,但她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全民皆被利诱向传媒爆料的时代,要向平淡生活报复者既能藉消费别人私隐出一口气,又可从中感受“软权力”赋予自己的优越感,正是双重快感,何乐不为。

女巫

围绕艺人的爆料、偷拍、揭发丑闻,十居其九和性有关。当中有“合法”例子如吴彦祖在家中与女友光明正大在一起,但它又同时可被渲染为“不合法”——吴的女友LISAS.靠近裤裆的一只手便被标题写作“摷阴”(搔下体)。“摷阴”二字便是市场价值,尤其当被“捉”到的是位一线小生的女友,兼又身为超级名模。

粗鄙、不文从来是极具效果的惹笑元素。说港产喜剧二十年来靠它们食糊(吸引观众)也不为过:《功夫》中有演员裤子穿在股沟下,《龙咁威》和《新扎师妹》不乏与身体排泄物有关的笑料。不论创作人是否自觉,这些笑话都潜藏对“身体就是禁忌”的神经反射。只是,反射经过导演手法的过滤再被观众接收到的,往往是向社会标准低头居多——《功夫》把裤子穿在股沟下的演员武功再高,也不可能取代星爷的位置,而在片末像神般被膜拜的星爷,也不容许他的身体被开玩笑。

身体之所以会是禁忌,因为它可以带来性的诱惑。港产片经常以粗鄙、不文的手法把性抹黑,表面是观众看了开心,实际情况却是,从大多数报刊均以露这露那作卖点看来,香港人明明是求“性”若渴,偏又出现必须藉丑化身体来“去性化”的自相矛盾。有此现象,可是因为香港人欲望很多,但又害怕面对“性”的“不道德”?害怕,又可是因为在“性”面前,每个人都只能认错,却提不起勇气来面对它?

若要维持“德高望重”,当然是光讲不做,又或只看不做。但即使只做旁观者,便得有人提供材料或戏码。既然社会已把性和不道德扯上关系,名星、艺人虽然师出有名地替大众制造情欲的投射空间,却不代表他们能被授权道德免疫。反过来,他们更加因为是“替身”而必须背负大众对性的恐惧和罪咎。

甚至,当恐惧和罪咎不断膨胀,名星、艺人便自动变成禁欲时代被捕猎的女巫。

猎巫

女巫,是“原始社会的村落共同体中,藉助神灵附体的力量,替人祈祷驱邪治病的专业人员”,“她们具有强大的魔力,能透过药草的协助,诵念咒语,召唤神明来施法,并创造出不存在的幻影”。“正义的女巫外表可爱美丽,邪恶的女巫往往是妖艳的”。而“猎杀女巫”的定义,则是“中世纪之初基督教在日耳曼地区发展,教区认为按基督教教义,女人应绝对服从于男人,教会贬低并丑化女人,捏造女巫形象,迫害女人,甚至活活烧死所谓的女巫。藉由猎杀女巫之名,三个世纪内约有十万人被处死,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

沿着上述的历史一路走来,不难发现中世纪女巫所司的职责,在今日已改由媒体代办。以往巫婆的法力,就是今天科技的法力。但科技到底不能代替活生生的肉体满足人类的欲望,所以它们需要借助美丽的形象施展魔法。艺人,特别是女性的,因此成为被神灵——即是媒体——附身的力量。表面上她(他)们等于现代女巫,实际上只能是媒体的工具。

吊诡的是,媒体这只手藉“女巫”迷惑众生,那只手又掀起大规模的“猎杀女巫”行动——除了以身作则地派出大量狗仔队,更引发全民爆料与偷拍相机无处不在的社会“监察”风气,目的是“以正视听”吗?习惯了看艺人出丑的大众连把道德外衣先穿后脱都嫌麻烦,干脆拥抱“娱乐无罪,娱乐有理”,义无反顾的精神倒让传媒老板省掉解释为何身兼矛盾二职的时间,总之“娱乐就是娱乐”:把艺人捧上天的镜头也将是把艺人下地狱的镜头,参与游戏的人第一件事便是要遵守规则。谁叫今日的传媒已在扮演中世纪的基督教角色?

歧视女性源于害怕她们的力量。而最具威胁性的女性力量非“性”莫属。所以今天的“猎杀女巫”便是藉丑化女艺人的身体来影响大众对女性的观感。且看新一期周刊封面的大字标题:“掟煲三个月李珊珊生疹暴肥”。

2006年9月7日—9月13日

赌王的大师班

赌王就是赌王。记者遇上他就如蚂蚁黏着蜜糖,因为不愁他口中出来的任何一句话没有新闻价值。英文有个词汇叫SOUNDBITE,赌王的说话一如它所形容的,是会咬人的声音。洪钟似的音量固然充满架式,但他的话之所以有着超级被引述价值,还是因为内容的独家性、权威性——你能想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般轻描淡写地“宣布”香港女富商龚如心的死因吗?原来重点不在死于什么病,却是“身怀一千二百亿身家的人也会为了悭钱而不愿看医生”!赌王的口气半点也不耸动,然而翌日全港报章都以他的话作为头条,证明SOUNDBITE不一定要大大口咬下去,它只要到位地在人性弱点上轻轻一啮,便震慑全城。

纵然龚如心的发言人马上以“赌王好幽默”来否定“悭字累人”的传说,但一切为时已晚,因为大众即使理性上没把赌王当真,心理上却已留下烙印——我们都愿意相信富人的智慧就是不及两袖清风的穷人。是真的有所体悟还是阿Q效应都不重要了,留下一千二百亿遗产的小甜甜恐怕就这样被“听回来的死因”盖棺定论——谁叫每个传奇人物死后一定都有留给世人参考的道德教训?

相比起说话全无分量的新一代艺人,赌王当然更有娱乐性。早两天我不是写过年轻一辈的最大败笔是不懂得如何“小事化大”吗?曝光率若要靠为别人制造茶余饭后的话题来维持,把鸡毛蒜皮转化成不可不听的故事才是艺人必须钻研的艺术。赌王的以身作例未尝不是“大师班”,一句“我患了人生最邋遢的病”作为引子,再道出真正入院治理的理由:“在看不见的地方生疮。”果然翌日瞩目皆是极有可能“名留青史”的这两句“赌王说”。

俗中有雅,粗中有细,使人忘记事情的本质——本来就是最无聊、最琐碎、最空洞和最低层次的“名人轶事”——俗称八卦,经过包装再被出售来安慰大众的苦闷心灵,这不正是“娱乐”的终极使命吗?印证了“娱乐”合该是TRIVIAL的,只是艺人不可让它露出真面目。在这方面,赌王诚然比时下许多艺人更艺人。

2007年4月7日

美容关系

刘天王的争议性新闻一波接一波,疯狂粉丝袭港的续集才开演,美容针一支两百四十万台币打下去保持长春不老又传得沸沸扬扬。这两宗与刘个人操守与演艺才能无关的事件皆是无妄之灾,然而,由于刘天王处于被动位置,在未来一段日子他的精神还将会受到一定困扰。即使官方发言人代说多少次对事件不予置评或不作响应,也不能改变“天王在明,争议性新闻无处不在”的残酷事实。

谣言当然止于智者。但在不太尚智的社会里,经常成为被攻讦对象的艺人只能自求多福。像黎明才接下《梅兰芳》,已传出京剧造型有“马脸”之嫌。一句“马脸”就这样替黎天王的新挑战留下先入为主的烙印,可以预见,当造型正式曝光时,媒体又会马首是瞻,让群众能有“公论”依循。

艺人如何才能反客为主?我发现不同文化有不同对应。以整形或修理美容为例,台湾艺人便更倾向与日韩艺人看齐:要么不承认但也不否认,让事实变成想象空间;或就乐于承认。像庾澄庆,上一张专辑在台湾发行前,还是由他的太太伊能静先出面“踢爆”他有电波拉皮,再由他本人站到前台让大家鉴赏整形后的效果。再之后是伊能静在其他场合稍作补充,也就是对群众进行教育。“不动刀不见血的都不能叫整形手术,那只是‘午间美容’。”流行教主如是说。

韩国男艺人盛传有整形者也不少。香港人也迷宋秉宪、裴勇俊,只是香港人依旧摆脱不了某种处女情结:原装就是完美。

即使“完美”所指的不过是形象上的。或许“完美”之所以重要,是明星稍有出现半点差池,大众心底的缺陷意识马上便会“水落石出”——他的皱纹使我想起自己的,他的丁点老态也唤起我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恐惧。是我们的不完美就造了明星的“花无缺”,但同时因为明星也是人,便造成当现实与理想陷入严重落差时,陷入双输而不是双赢的难堪局面——撕破了别人的脸皮,我们自己的也再光鲜不到哪里去。

所以明星和大众的关系才不得不维持“虚伪”下去。

2007年4月11日

块肉余生记之Great Expectations

一百把不舍和婉惜沈殿霞离世的声音中,九十九把会说到“大家一定要把对肥姐的爱,延续在欣宜上”。潜台词是担心欣宜在失去母亲保护后将面临不利的境况。尤其当态度殷切的这句话出自与沈殿霞同行的艺人口中,听众又是媒体和广大群众,欣宜处境有多“危险”可想而知。许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白雪公主(欣宜)“狼吻”——在“大众”眼中——王子(吴卓羲)事件的后遗症:连“娱乐了大众四十年,没有功也有劳”的沈殿霞,媒体和大众都可以不给她面子,单单一个欣宜,当然更不会被“网开一面”。

就像小鸡没有了母鸡在身边,森林中驯良的鹿、羊、牛、猫头鹰均会为它有可能成为老虎、狮子、鳄鱼噬咬的目标物而忧虑。在张牙舞爪、龇牙咧嘴的猛兽之前,我们不单担心小鸡能否生存,我们是把对这嗜血的媒体和社会的恐惧全投射到她身上。从正面,即感性角度看,是丧母的欣宜令我们重拾良知;从负面——或务实角度看,那不过是“假慈悲”,香港人总是懂得“在什么时候以什么面貌示人”。

如果欣宜将来从事的是任何一行,只要不是娱乐,她的处境再危险,也坏不过谢霆锋那位打死也不要入娱乐圈的妹妹谢婷婷。谢小姐虽也因为出生艺人世家而逃不掉被狗仔队拍下被标签为“沟仔”、“夜蒲”、“穿大胆泳衣与男友在泳池亲热”之类的照片,但起码她不用肩负所谓的形象责任——她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用因有“教坏青少年”或“破坏代言产品形象”的危险而失去人身自由。但欣宜的志愿是成为受欢迎艺人,那代表她不能在一系列的清规中“犯错”。否则,吃烟是罪,交男友十二点前不回家是罪,被发现有婚前性行为更是“死罪”,需要像阿娇般站出来接受以“公审”来进行的大众强暴。媒体拿谢婷婷的“鬼妹”lifestyle没办法是因为她couldn' t careless(广东话“话之你”),欣宜身在圈中,有时难免一人分饰两个箭靶——承受自己身份的“不便”之余,还要代人做“出气筒”。

你没注意到吗?过去几年从娱乐扩大成社会新闻的艺人后代“丑闻”,主角占多数是自小在美加受教育的华裔鬼仔和鬼妹。最早有郑中基在机舱醉酒闹事,之后是霆锋的顶包案,再下来是陈冠希。就连纯情如欣宜一吻身边的吴卓羲都能引得广管局收到投诉。这些“中招”的名字中有人确实犯错,另一部分却是踩中文化差异所布下的地雷:香港是个连国际学校学生都较易惹麻烦的社会——英文讲得好与自主意识比较强的年轻人对大多数人总是有着莫名威胁。

同类推荐
  •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本书作者在重庆市移民局“卧底”近7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多次亲历移民第一现场,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移民过程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披露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采写了三峡移民之后的生存状态,道出了移民资金的幕后故事,歌颂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工作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它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希腊神话故事·第一卷

    希腊神话故事·第一卷

    本书是古斯塔夫·施瓦布的著作之《希腊神话》的精选本,每则故事都选配了精美的插图,使图书更具可读性和知识性。
  • 冬日的恩典

    冬日的恩典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法诗意地描绘了自己对常见的、失去了地方特性的小城市的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是诗人通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本书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以中国现代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运用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对文学空间生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探索创新的理论意义。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热门推荐
  • 超能乡村少年

    超能乡村少年

    武空,从小饱受欺凌,却因为命运的安排,让他从一个胆小懦弱的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人,一个年龄不大的大男人......
  • 九天至尊

    九天至尊

    掌毙荒古奇兽,剑斩魔凶敌仇;九天唯我独尊,星空携美翱游!“是时候该结束一切了”,林宏宇如是想。“你们五个负责警戒,你们三个负责执行枪决。”领头的行刑人员吩咐到,他们也不是第一次执行这种任务了。没有什么难度,也没有遇到过古代一样来劫刑场的。毕竟时代大不同了。“预备!”“瞄准!”头儿在号令。唰,三支子弹上堂的步枪抬起来,准确的对准了林宏宇,只等司号员一声令下,就扣动扳机。
  • 一群打工妹的风雨人生

    一群打工妹的风雨人生

    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里面的主人翁们没有白手起家,在商场叱咤风云的传奇经历,没有灰姑娘变成公主的童话故事,她们的一群进城谋生的农民工,一群在城市中寻找梦想的打工妹,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在她们谋生的道路上,辛苦过,努力过,确并没有像理想故事中一样最终走向成功,直到故事的最后,她们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 太古魂帝

    太古魂帝

    一个梦想成为强者的开朗少年,携带着自己的女骷髅魂走出了家族。从此,他与自己的女骷髅将会在这片神奇的武道大陆上,遇到何种的事情......且看小小少年,如何腾飞化龙,惊退神魔,震动天地的传说。
  • 海上暗潮生

    海上暗潮生

    女性失踪案,酒吧女子被杀案,高中女生分尸案......多起案子接踵而至,法医杨睿拿起自己的手术刀,将这些案子一个一个地抽丝剥茧。在查案的时候,他发现这些案子似乎与14年前他的父亲被迫跳海有莫大的关联。然而,在他面对那个他以为的魔鬼时,当他以为一切都结束时,却发现还有一只大手在悄悄地将他推入更黑暗的深渊。城市中的罪恶在暗中涌动,身边的人又戴着层层面具,遮掩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在这重重危险中,杨睿该如何面对?
  • 冰封的心之最后的公司

    冰封的心之最后的公司

    冰封叶文韩有福的爱情故事叶文的父亲叶振国是个企业家冰封进入进入了叶氏父女的生活、、、、、、
  • 盛世婚宠:总裁,认栽吧

    盛世婚宠:总裁,认栽吧

    叶伊凡因为一次无意间救下了一个男人,谁知道是一只金乌龟——顾绍晨(那个男人)爱上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叶伊凡)。三年后再次相遇,得知她过的不好,于是,步步算计,最后,成功把叶伊凡打包回家。
  • 网游之魔幻冒险

    网游之魔幻冒险

    费安斯特世界,是虚拟游戏?还是现实的世界。在剑与魔法的世界中,全新的游戏理念,更加贴近真实的异世界。在这个异世界里,林枫享受着冒险的乐趣。世家的千金小姐,原住民里的美女,聪明的小萝莉?以及一些正义过剩的伙伴,一起踏遍整个费安斯特的土地。然而,这些只是一个开始。
  • 传奇之征战

    传奇之征战

    龙历元年玛法大陆公元270年一场浩劫刚刚经历过这片古老的土地.....以祖玛教主、沃玛教主两兄弟为首的魔族带领着所有魔族的士兵攻打了以比奇国国王为首的人族!
  • 阵道征尘

    阵道征尘

    这是一个三界分明却如洪荒般动荡的黑暗年代。这是一条以火与血铸就的不朽传奇之路。第四梦境的彼端,是一个用众神尸骨堆砌而起的永恒王座。谁将平步青云,屹立于不朽青天?谁又将陨落巅峰,成为别人脚下的一抔黄土?永夜的背后,点燃希望的烛火,需要莫大的勇气。踏上征尘,这一次,我要——主宰诸天万界!!————————————————————————————————————当所有光芒散去,万恶笼罩整个世界,我愿化作撕裂黑暗的那道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