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8700000021

第21章 香港秀(2)

没有《对话》,没有《艺术人生》,没有《鲁豫有约》,也没有《小燕有约》、《康熙来了》、《真情指数》,香港在电视访谈节目上几乎尽交白卷。这使我不能不怀疑,到底是香港人不懂得问,还是不愿意回答。有一次向刚主持完《不一样的对话》的郑裕玲请教“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她说经验告诉她“电视台还是有尺度限制”的问题。即使主持人有问的胆量,来宾也有答的勇气,大机构还是会怕误触地雷而只保留两人的客客气气。所以,我们看到的才会是一场样似对谈的“戏”,而不是言谈之间直见性命。

用到“性命”来形容访谈的质感,未免有点过于耸动。只是大陆、台湾最有代表性的访谈电视,皆以主持人擅长教受访者落泪而驰名,证明“情绪”的流动和变化,才是节目可观性之所在。如果受访对象是艺人,他或她不可能在风光背后没有辛酸或藏垢。换了是普罗大众,那就发掘不平凡的事迹吧,而你和我都知道,最容易被接受的“平凡中见不平凡”,便是和病魔搏斗的经历。

还有一个题目可以让最普通的一张脸忽然耐人寻味,那就是当当事人谈到“爱情”。有段时间每集《百年婚恋》都追着看。节目的整体水平无疑有所参差,但是你不会因为编导的失手而否定主角的情操——有一集追忆越剧名伶傅全香的生死恋,我在演艺学院教课时放给学生看,套句西洋谚语,下课时“没有几双眼睛是干的”。严格来说,《百年婚恋》不属于VISA'-VIS(面对面)的访谈节目——受访者的倾诉对象不是主持人却是观众,也就是说,荧幕的两头无须桥梁,因为感人的故事已直接消弭说者与听者的距离。

然而,不是所有访谈节目都是为了宣泄情感而存在的——也不应该。我在英、法、德等电视上看过的谈话头节目中,许多都是说理多于言情,像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的访问,怎可能一字一泪?又有一位丹尼斯·波特(DENNIS POTTER)先生,是著名的现代剧作家,以《会唱歌的侦探》(SINGING DETECTIVES)和《天上掉下的银子》(PENNIES FROM HEAVEN)家传户晓,九十年代初得悉患癌,英国广播公司立刻为他制作一系列访谈节目,与其说是有碗说碗,为了满足戏剧者的好奇心,不如视为“大师最后的一堂课”,立此存照之外,更是暮鼓晨钟。

可见“八卦”未必就是访谈节目的唯一可能(塑)性。而我最想做到(和看到)的,也是介乎知性与软性之间的“智慧访谈”。毕竟,中国文化对“说话”设定不少禁区,“意在言外”、“正话反说”,全是对言语敏感的考验。所谓“智慧”,除了是对语境的控制与拿捏,也是为了体现我们也能做到机灵而不失大方,聪慧却不流于卖弄。英文中的SOPHISTICATED,便是值得访谈节目主持追求的境界。

2005年5月

学问

做电台节目的好处是,像阿拉丁擦两擦神灯般,一般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会顷刻成真。例如邀请偶像面谈——这种特权我倒算是从小便享受不少,还在中二便穿着校服坐在餐厅里等待温拿五虎降临。还记得访问是在落地大窗旁边的桌前进行,却忘了当时的我可有因过分飘飘然而乱问一通。

中学生做访问节目主持人的意念,为什么没有电视台敢采用呢?想必是怕说话没有分寸得罪人,又或思想未够成熟(广东人说的脑笋未生埋)而抓不到重点。然而《康熙来了》中小S的“随口嗡”又真是深思熟虑、语重心长吗?当然不。问题如“你会一个人上厕所吗?要不要保镖先进去行一圈保证厕所中没有其他人?有别人在你尿尿时站旁边偷看你吗?”,谁说不可以是出自小学生的童言无忌?没有被上述问题难倒的那一位是刘德华先生。没有哈哈大笑几声,也没有扮听不明白,他示范了什么叫平常心,就答“有”和“没有”。

在偶像再没有个人尊严可讲的今天,没有问题是幼稚的、无聊的。就算听起来有分别,也只因语言可以扮演一张花纸,包装不太光鲜亮丽的内容。不过任谁都会知道一个小学生和小S的差别可能在于:前者是对问题的答案由衷感兴趣,后者呢,我猜她单独与刘先生聊天时,大抵不会以类似问答作话题吧。

但主持人又真的相信观众喜欢知道明星偶像的日常琐事吗?我想未必。一天吸多少口烟?早上起床先喝水还是茶?遇上卖旗筹款时会投进多少钱?家里订阅什么报纸?平淡如天上浮云,通常吸引不到人们抬头看着它们缓慢挪动和变化。就是在美国大受欢迎的电视剧集《我家有个大明星》,在这里也没有引起像《色欲都市》一样的高谈阔论。香港人对待明星偶像明明是恨多过爱,但却非得把明星最不见得人的一面(又名西洋镜)暴露人前的新闻,解释为不过是有人愿意写,我们才不介意看。

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是明星访谈的主持——只要真的爱他、关注他,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最具真知灼见的问题,而无须借助饭局或摸着酒杯底。

2006年10月11日

Shall We Bank on郑裕玲?

没有了ABCD的选择,悬空答案的问题顿时考起了大多数的参赛者——我不奇怪《百万富翁》会比《一笔OUT消》更有观众缘,但后者对观众的挑战性正在于此:你会“忍心”看着海军和水兵的对垒吗?

你会忍得住不为每晚的奖金愈开愈少而喝倒采吗?但是在不忿赢家往往只是“好彩”的同时,你又可会自信电视旁的你,表现一定比他好?

没错,《一笔OUT消》已愈来愈像赌气多于常识问答比赛。不过,作为电视节目,它的另一个可观性却也在萌芽之中。

每晚在《一笔OUT消》序幕所见的八名参赛者围坐谈笑的画面,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拍下来的?我可不知道,我只是清楚看见,自他们各就各位于比赛岗位的一刻始,便被严禁公开或私下作任何交谈。就是一个回合的问答比赛录像完了,主持人走进了与工作人员商议的黑帐幕,他们还是不能“破戒”,连上洗手间,也要由场务员陪同;没有需要的,则从站着改为坐在早为他们准备好的灰色塑料圆凳上——依旧不可发言。

播出街那一小时的尔虞我诈,原来是三小时录像的孤军作战——当然,该种心情亦只有汰弱留强的参赛者才能体会。我到电视城作壁上观的那天,下午五时才录完一集,七时半又开工了,中间的时间刚好够郑裕玲不慌不忙吃顿饭。但是对于胸怀赢取百万奖金大志的人们来说,同一段时间该是紧张得多吧。所以当我冷眼旁观他们如何“自食其力”、“背城借一”——他们一直都是背住观众站立,不像《百万富翁》般,可接受观众的打气,甚至求助——心里不由对这些人生起以前未有的“恻隐”。

是的,一些脸孔,当他们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和你大抵都是以轻蔑态度对待居多。“咁都唔识?”、“有冇搅错?”——当参赛者被不知如何作答的问题弄得目光呆滞、舌头打结、活脱脱便是不自量力,合该被我们嗤之以鼻。然而目睹了比赛的录影过程,我再也不会菲薄他们了——纵然,当晚一位叫阿凤的参赛者,确是想了良久都无法回答以下问题:“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的是?”

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再不是暗里咒骂她“没常识”,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她脚下踏住的一只透明胶箱。仅够一双脚站在上面的方形物体,明显是为使参赛者看上去高度一致而设。几个男的当然用不着它们,较为矮小的女士,如阿月,便不得不更打醒精神,犹如站上擂台上的擂台:梅花桩。

这个例子或许正好说明,屏幕上谈笑用兵或言不及义的参赛者,可能是“有苦自己知”——适应能力较强,或表演欲更旺盛者另作别论。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容或我们把这些其貌不扬的人们当成是“上了镜的家庭观众”,实际上,三小时的录影已把他们训练成以家庭观众身份包装的“艺人”(ENTERTAINER)——不论自觉与否,他们都是在做SHOW。

而且整个训练都是“速成”的:由场务员要求每人以自我介绍“试镜”,到轮流讲BANK“试声”(嗓门不够响亮的,会令全厂的人觉得他“不够专业”)等基本动作以外,还要兼顾“演出”的部分——每当一个回合的问答结束,郑小姐不是要求参赛者写下心目中想他出局的人名吗?“写”的过程,以及按钮揭盅,全是分开逐次补拍,而并非像电视上所见的一气呵成。有时甚至因镜头或“演出”不能配合而必须重拍,亦有因迁就剪接而一再补拍,经过这些“训练”的参赛者,部分已能投入“做戏咁做”——尽管明白自己低首写字只是一种扮演,但也没人因此而欺场。

连被郑小姐说成是“众望所归,冇得留低”的失败者,也要重复两次地走上弯曲的“屈辱大道”——为了让这过程有多点的拍摄角度,每个被OUT出局的人便要连输两次——起码(如果不因意外NG)。

不过,真正需要戏剧细胞来应付的,还不是该等指定动作——它们并不提供任何的话题性、趣味性、娱乐性——而是当郑小姐与她们开展“对话”的时刻,亦即是在场务员口中的CHITCHAT环节。

未曾观看现场录像前,我曾以为这部分是由百分百即兴的谈话剪辑而成——也是基于这个“以为”,我对郑小姐表示想看一次录像:想看她如何与普通人互动。实际情况则是:郑小姐在每个回合录完小休的片刻,都会回到后台与工作人员商议CHITCHAT的内容,待她重新上场已是有备而战。相对来说,参赛者却只能见招拆招。之前我曾为了他们屡屡答非所问而皱眉,如今经过亲眼见证,才知道参赛者的表现不光决定于应对能力的高低,更重要是知不知道自己有与主持人“交戏”的义务——它已从正襟危坐的常识问答比赛蜕变成另类的真人SHOW。我的意思是,当《百万富翁》把节目时间大量用在由主持人读出屏幕上一目了然的ABCD时,《一笔OUT消》里的郑裕玲却可以借认识参赛者之名来——主要是——调侃、揶揄、试探他们的“生活”,令普通人和小市民——也就是香港人的心态和价值观得以曝光。这又令我想起十年前当郑小姐从加拿大回流香港首次主持访谈节目《星夜倾情》时,我曾建议她大胆放弃访问“名人”,而去和“凡人”聊天,十年后看着《一笔OUT消》又重提旧事,她对我说:“是做这个节目让我放下不少在镜头前与人闲谈的包袱。”

身为主持人,郑裕玲是否可以在一百零四集全部播毕之前(明年一月)成功地将《一笔OUT消》转化成更地道,让民间智慧更得以发挥的GAME SHOW?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由于它始终是“全球一体化”的产物,BBC明显不会让它自由发展。郑告诉我:“听说今天又收到了电邮,叫不要再提议观众即场唱歌,也不要即兴地在画面上KEY(宋承宪的)相片……”

谁叫《一笔OUT消》不是由香港人自己所创?

2001年10月

最令人不安的台庆

形容今年的《万千星辉贺台庆》是“历年以来最盛大隆重的”的台词,在节目开始不久便由沈殿霞说出。那一刻的沈殿霞,一定没有想到今年台庆夜竟也因为她而开创纪录:由开心果担纲演出的“美人鱼舞”令广管局接获多宗观众投诉,理由是看了令人“不安”。

对于“不安”的理解,可以是言人人殊,但既云“不安”,则一定跟心理状况有关。虽然普遍意见皆会认同投诉只是“欣宜效应”的余波,肥姐不过是“代罪羔羊”,但若以这理由解释事情的始末,则明显低估了“美人鱼舞”在设计和演出效果上给观众带来的心理反应。因为由六位窈窕的无线花旦充当小鱼,烘托出沈殿霞的“大鱼”的助兴项目,不折不扣是个“奇观”(SPECTACLE)。水平孰优孰劣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它承袭了传统——由跳给昏君看的御前表演到荷里活大型歌舞片,我们不会不知道载歌载舞的最大目的,乃是以千变万化的场面调度使人叹为观止。

然而“美人鱼舞”唯一叫人有“奇观”之感的,却是夹在六位S字身型的红当当大小阿姐之间,时而摆动双手,时而扭动观众要用想象力才看得见的腰肢的沈殿霞。把旗下艺员当作“奇观”来搏观众一粲,本来是台庆夜的必备环节,只是以往的做法与今次大相径庭。以著名的杨盼盼为例,过去不单会在《欢乐今宵》不断预告表演的高危和难度,在演出期间还加上肉紧的旁述——那才是沈殿霞的专长和表演空间!

反观当肥姐变成“美”的奇观,一来是在没有预警下登场(煲不起观众的期待情绪),沈殿霞的“造型”确实杀观众个措手不及;二来是从表演者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放过我吧!”很难不令我们心生恻隐:连她都无法相信自己是美人鱼,却要扭罢前面扭后面。表演者尴尬,观众也尴尬。若当事人在表演中用自嘲来解嘲还可以为观众减少一点“不安”,但眼前的表演却要求我们通过她来赞叹“美”的伟大——实际是用她们的“瘦”来突显她的“肥”!可见“不安”不一定来自看见“丑陋”的东西,而是在面对虚伪和虚假之际。

如果我说“虚”和“假”是无线台庆夜的主题,不知有多少人赞成或反对?观众对于无线大型节目内的表演者唱歌不对嘴型、跳舞不夹舞步,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在被标榜为当晚重头戏的《隆重一叮》,也是试图以同样方式应付过去。

同类推荐
  •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将自身特殊体验与人生感悟、现实关怀融会贯通,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局限(如某些“80后”、“90后,,作家热衷的语言游戏、虚拟生活、撒娇和玩世心态),思想视野较为宽广,具备了向上生长和向内掘进的力量。再加上张成对语言的超常敏感和悟性,对各种艺术方法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他的写作达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境界。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一书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在和平环境中的普通生活。
  • 元曲之美

    元曲之美

    本书作者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并附有原作欣赏及曲人小传。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热门推荐
  • 清梦紫烟

    清梦紫烟

    我其实不是多想重新活一次,因为这个讨厌的顺治,倒霉的静妃都是我不能接受的。但是既然来了,那就好好活一次吧。。。
  • 九域新秩序

    九域新秩序

    九域大陆崇尚修仙,武力为尊!一个少年自洪荒之域走出,年少气盛的他决心要开创九域大陆新秩序!一个属于他的规则秩序!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 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逆天武道

    逆天武道

    当一群桀骜不驯的天才,一群以前站在世界巅峰,现在在次从新开始,同时出世会给这平静了上万年的大陆带来怎么样的冲击,谁会再次站在巅峰,谁会跌下神坛万劫不复。
  • 异界教师

    异界教师

    小皮先生2011最新猥琐流作品《异界教师》出世!!!诸神公认的诸神之子的特聘教师!!!大陆享誉盛名的特级公共教授!!!大战之下兵不血刃的秩序者!!!兽人们的开化先行者,精灵们的优雅礼仪师!!皮不理:我有一个梦想,兽人的儿子和精灵的儿子能在生命之树下把酒言欢!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几个儿子生活在一个不是已种族而是已人品为评论标准的国度里生活,我有一个梦想,盗匪横行的北武帝国能成为和平的绿洲,我有一个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我只是个教师,但是,请叫我皮教授!!!!一切精彩,尽在红袖添香,《异界教师》《异界教师》书友群:120464623
  • 你的含情脉脉,我的爱!

    你的含情脉脉,我的爱!

    你的含情脉脉,我的爱!在风雨中,只求那份无怨无悔的爱。
  • 魔王追妻:爆宠天才七小姐

    魔王追妻:爆宠天才七小姐

    千代攸攸,21世纪金牌杀手,第一神偷,却因一次任务的失败,穿越到一个架空时代,天启大陆。身体还是瑶蓝国四大家族,千代家族的废柴七小姐身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口中的废物可是天才中的天才,七灵神体。丹药她拿来当糖吃,上古神兽拿来当宠物养,她终将要站在世界的顶峰。
  • 辰默布语

    辰默布语

    秋泫子是因为黑道小姐,前男友不希望自己打架,并且因为自己还被另外黑帮被打死。所以她决定不再打架。而这一切却被另一个男生打破。
  • 逆振凌日

    逆振凌日

    曾经大陆上最顶级的七大势力之一的凌日宗被灭宗,引无数英雄豪杰震惊却不知其中缘由,这惊天的秘密在接下来的两百年岁月里尘封,当时光抹去了近三代人的记忆之后,一个有着神秘逆命者身份的少年,再度拥有凌日宗的传承,凌日宗的王之风即将被再度掀起,这个少年已经踏上了让命运的轮盘逆转的征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