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700000055

第55章 参考书目(1)

曹均伟.近代中国与利用外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陈良佐.井、井渠、桔槔、辘轳及其对我国古代农业之贡献.思与言,1970,8(1):5-13.

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陈其泰.梁启超先秦思想史研究的近代学术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122:38-43.

陈瑞庚.井田问题重探.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74.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陈争平.1895-1930年中国国际收支发展趋势及主要特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1:79-91.

邓海波.中国历代赋税思想及其制度.台北:正中书局,1984.

丁鹏.墨家的经济思想.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74-393.

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世界书局,1958.

东一夫.王安石事典.东京:国书刊行会,1980.

董方奎.梁启超社会主义观再认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35(5):85-91.

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

杜正胜.战国的轻重术与轻重商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0,61(2):481-532.

方清河.孟子的井地说.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78.

斐长洪.论西原借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集刊,1988,10:95-161.

甘乃光.先秦经济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高婉瑜.原始布的起源.大陆杂志,2002,104(5):12-20.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特藏部.馆藏康有为、梁启超数据目录.1983.

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1988.

郭汉民.梁启超利用外资思想述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18(1).

何炳棣.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5.

何汉威.从银贱钱荒到铜元泛滥:清末新货币的发行及其影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3,62(3):389-494.

何汉威.清季中央与各省财政关系的反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1,72(3):597-698.

何汉威.清末广东的赌博与赌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5,66(2):489-557.

何汉威.清末广东的赌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6,67(1):61-108.

何烈.清咸、同时期的财政.台北:编译馆,1981.

侯厚吉,吴其敬.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77-356.

侯家驹.先秦法家统制经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5.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86-313.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胡适,等.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台北:文献出版社,1965.

胡太昌.梁启超外资外债思想评述.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胡宪立,郭熙生.中国早期公债:晚清“息借商款”与“昭信股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80-83.

黄克武.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以墨子学为中心之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6,26:41-90.

黄克武.如何评估梁启超的思想?响应赖建诚教授.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2002,34:87-94.

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4,70.

贾士毅.民国财政经济问题今昔观.台北:正中书局,1968.

贾士毅.民国财政史.上海:上海书店,1990.

贾士毅.民国初年的几任财政总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姜春明.试论辛亥革命前梁启超的经济思想.学术研究,1963,2.

金景芳.论井田制度.济南:齐鲁书社,1982.

赖建诚.万历会计录初探.汉学研究,1994,12(2):137-156.

赖建诚.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李达嘉.袁世凯政府与商人,1914-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7,27:93-135.

李国俊.梁启超著述系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李锡周.墨子的经济思想.燕京大学月刊,1927-1928,1(2-3).

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李喜所.梁启超的国家学说和经济构想.中国近代史,1996,59-62.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

李渔叔.墨子今注今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76.

李宇平.近代中国的货币改革思潮,1902-1914.台北:师大历史所专刊,1987,(18).

李宇平.试论梁启超的反通货膨胀言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1,20:183-199.

李允俊.晚清经济史事编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5.

梁庚尧.市易法述.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84,10-11:171-242.

廖名春.梁启超古书辨伪法的再认识.汉学研究,1998,16(1):353-371.

林家有.论梁启超由拥袁到反袁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94,223:16-24.

林美莉.近代中国对西洋直接税制的引介与认识,1896-1937.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论文选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283-331.

刘秉麟.近代中国外债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刘仁坤.梁启超建立新式企业制度思想探析.求是学刊,1996,112:110-114.

刘圣宜.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100:76-82.

隆武华.北洋政府外债的借新还旧及其经验教训.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62:50-63.

罗检秋.梁启超与近代墨学.近代史研究,1992,2.

罗检秋.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的文化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罗玉东.光绪朝补救财政之方策.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2,1(2):189-270.

罗玉东.中国厘金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马场将三.《梁启超著述系年》索引.新生新语,1997,1:1-34.

宓汝成.国际银团和善后借款.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44:45-60.

民意(胡汉民,汪精卫).告非难民生主义者(驳《新民丛报》第14号社会主义论).民报,1907,12:45-155.

潘日波.论梁启超与袁世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1:25-30.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彭雨新.清末中央与各省财政关系.社会科学杂志,1947,9(1):83-110.

皮明庥.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亓冰峰.清季革命与君宪的论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66,19.

齐思和.孟子井田说辨.燕京学报,1948,35:101-127.

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1894-1949.北京:中华书局,1984.

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燕京学报,1932,11.(收入《钱宾四先生全集》第8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405-462,见此长文的第3节“关于田制”)

全广镇.两周金文通假字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9.

森时彦.《饮冰室文集》引用和书目录初稿(辛亥革命以前).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森时彦.梁启超的经济思想.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8-243.

森时彦.生计学和经济学之间:梁启超的political economy(初稿).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8.

沈桐生.光绪政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08.

帅鸿勋.王安石新法研述.台北:正中书局,1973.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孙翊刚,董庆铮.中国赋税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太邱.斥《新民丛报》驳土地国有之谬.民报,1907,17:61-85.

汤象龙.民国以前关税担保之外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1935,3(1):651-698.

唐庆增.中国上古经济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

陶大镛.亨利·乔治经济思想述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汪圣铎.两宋代财政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

王安石年谱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94.[内收(宋)詹大和《王荆文公年谱》(页3-9)、(清)顾栋高《王荆国文公年谱》(页13-164)、(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页165-762)]

王尔敏.晚清商约外交.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王国平.略谈晚清中外不平等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江海学刊,1997,1:126-132.

王国维.释币.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40:3215-3323.

王树槐.中国近代的外债.思与言,1968,5(6):33-38.

王同勋.墨家的经济思想.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43-373.

王业键.中国近代货币与银行的演进,1644-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1.

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1814-1919.台北:文海出版社,1955.

巫宝三.管子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巫宝三.先秦经济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吴慧.井田制考索.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吴景平.关于近代中国外债史研究对象的若干思考.历史研究,1997,4:53-73.

吴其昌.金文世族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91.

夏晓虹.十年一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序.2004.

夏晓虹.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县解(朱执信).土地国有与财政.民报,1907,15:67-99,16:33-71.

萧公权.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社会主义.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0.

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徐喜辰.井田制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北京:中华书局,1962.

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

许毅.清代外债史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许毅.清代外债史资料.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阎平.历史的悖论:评梁启超的开明专制思想.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91:120-12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

杨宏雨.论梁启超的政府干预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131:61-68.

杨宽.西周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

杨宽.战国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7.

杨汝梅.民国财政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尧秋根.清末公债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68:145-151.

叶世昌.梁启超的经济思想.贵阳师院学报,1980,(3).

叶坦.传统经济观大论争:司马光与王安石之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叶坦.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应学犁.梁启超在二十年代初社会主义问题争论中的角色.南京大学学报,1995,2:139-149.

俞建国.清末财政性外债及其对中国自主权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集刊,1988,10:43-93.

曾桂蝉.梁启超金融学说简介.广东金融研究,1983,(11).

曾我部静雄.宋代财政史.东京:大安,1973.

同类推荐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生意兴隆的48条法则

    本书是日本知名的餐饮业咨询专家氏家秀太,结合其亲自调研指导的250家餐饮店的经营案例,提出如何实现将亏损店做成盈利店的48个方案。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发达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及其实施、多边体系下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趋势、中国实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的现实基础等。
  •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概述,现代激励理论,东西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比较等。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热门推荐
  • 静辰独奏:无法独奏的爱情

    静辰独奏:无法独奏的爱情

    他原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富帅,富二代;但却家道衰败他成为了维也纳乐团第一个华人首席小提琴手;却在第一次作为首席演奏结束后,离开了维也纳乐团他只为寻找自己的爱人他从落魄走向辉煌他打造了自己的商业集团但是他却从没有放弃过小提琴财富并不等于爱情财富能带给他的东西只有自己懂得
  • 逍遥神皇

    逍遥神皇

    我本仁慈,却屠戮苍生;我本花心,却钓美无数;我本愚蠢,却玩转天下;我本道德,却与恶起舞;我本卑微,却君临天下!
  • 凤鸣九天:废柴五小姐

    凤鸣九天:废柴五小姐

    这是一个坑,她,现代的顶尖杀手,一场爆破让她魂穿异世;她,玄灵大陆九幽王朝四大家族之首落家的废柴五小姐,受尽凌辱,没爹没娘,当顶尖杀手变成绝世废材,沉封了多年的天赋猛的觉醒,废材?老子灵力,召唤术双修,丹药?不好意思,本小姐随手一炼,药渣都够你舔一辈子,神兽?某女一脸无辜的坐在上古火凤凰上,“你说什么?”男人?什么,太子来推婚?切,我男人一个眼神抛过去,你家男人就吓得尿裤子了!“小雪儿,该回家睡觉了”这个男人为毛对外人那么冷,回家就啃她呀
  • 烟台,起风了

    烟台,起风了

    曾经统治这个国度的王者,结果,烟台,起风了
  • 祖录

    祖录

    陨石天降,地球发生一场天翻地覆的改变。异兽,仙禽,修仙者,异能者,欲与天道比高。天道无情,毁其根基,少年一异能入道,欲封天。
  • 洪荒仙逆

    洪荒仙逆

    他本是一个勤奋质朴的少年,凭借天资聪慧修得绝世仙法,然而离奇的身世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众叛亲离讨仙伐逆,他的一生从此,万劫不复……
  • 戮仙之异界封神

    戮仙之异界封神

    何为水木之体?中百蛊能不死,尝万毒而不灭!既可练水木神丹,增添寿命,又可修水木神通,操掌天下水木。霍家弟子霍斌,不仅得此神体,更是得到了千年难见的水木圣体!他原不能修炼,被人当为废柴,受尽奚落。如今神体大成,一飞冲天!他夺天下至宝,掳天下神通,杀劲敌,灭仇人,一步步踏入武道巅峰!
  •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你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你

    她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后来因为一件件事情慢慢的发现了他的好,直到有一天,夏婉惜发现她喜欢上她了,当时她也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事实就是这样。她们直接会擦出什么眼的火花捏?
  • 天瑞奇侠传

    天瑞奇侠传

    每一名中华儿男心中都有两个梦:一是武侠梦;二是打鬼子。自明朝始,至今依然。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 夜探都市传说

    夜探都市传说

    居里夫人的画像、医务室里的模型、太平间里的风声、午夜最后一班车、多年无人光顾的老宅......在被各种高新科技武装的都市之中,都市传说依然盛行。以上几种更是曾经惊吓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一则恐怖灵异故事,小说里的主角要么是恰逢其会的倒霉蛋,要么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猛人。作为一名学生兼警察,宁安说:“我属于后者。”那么就让我们在夜色的掩映下、跟随宁安的脚步一起去一一探访那些都市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