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6600000039

第39章 易经与意境(2)

那么,如何以实出虚,创造出虚实结合的意境呢?以实出虚实际上就是以局部暗示整体,以个别暗示一般,以有限之小暗示无限之大。譬如写局部的实体来暗示、象征整体,局部是实,整体是虚。宋代画家郭忠恕,曾与几个画家同以《高峰图》为题作画,别人的画,把峰脚、峰腰、峰顶全部画出,长长地占满画面。郭忠恕则不然,他只在画面的一角画了“远山数峰”,再有一些流云,别处都是空白。人们从这“数峰”之外还可想象出山峦起伏、云水缭绕的一派浩瀚气势。这“实”的“远山数峰”的局部和“虚”的山峦云水整体,互相结合,产生了画的意境。王懋《野客丛书》说:“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然而使人见而心服者,在笔墨之外也。”这就是境生于象外,无笔墨处有无穷的意趣。

传说王安石任宰相时,苑中有石榴一丛,枝叶很茂盛,但只开了一朵花,于是写下了“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诗句。这一点红,以一总万,透露了一派盛春的气息,自然引发人想象到万紫千红的大好景象。以一代万,以少总多,以少、小见多、大,这是一种以实出虚的表现方法,其实也就是以典型化方法创造意境的过程。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刘知几《史通·叙事》云:“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葛立方《韵语阳秋》云:“尝鼎一脔,可以尽知其味”;王士祯《渔洋诗话》云:“一滴水可知大海味也”;唐人诗句“一叶落知天下秋”;民谚:“一滴水见太阳”、“一粒沙见大千世界”等等,都是说以一代万的典型化和以少、小见多、大的认识方法,也就是《易经》早就揭示的“履霜,坚冰至”的思想方法。见之于诗,唐末诗人郑谷改齐己《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被称为“一字师”。

苏轼诗:“谁知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竹外一枝斜更好”(《和秦太虚梅花》);叶绍翁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等等,都是以一代万、以实出虚的诗作例证。

钱钟书《谈艺录》中亦有一段精彩议论,他亦举诗例,说明以一概万,以少总多,以实出虚的艺术手法之可佳:“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

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其所言者情也,所写者景也。所言之不足,写之不尽,而余味深蕴者,亦情也、景也。试以《三百篇》例之,《车攻》之‘萧萧马鸣,悠悠斾旌’,写两小事,而军容之整肃可见;《柏舟》之‘心之忧矣,如匪浣衣’,举一家常琐事,而诗人之身份、性格、境遇,均可想象。《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景而情与之俱,征役之况、岁月之感,胥在言外。盖任何景物,横侧看皆五光十色;任何情怀,反复说皆千头万绪,非笔墨所易详尽。倘铺张描画,徒为元遗山所讥杜陵之‘珷玞’而已。挂一漏万,何如举一反三。”这就是说,诗要以少胜多,以典型之一而概万,才能以实出虚,情景有余不尽,乃具意境。

还有一种“侧写示虚”的方法,就是从侧面的间接的描写,来显示正面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创造意境的一种方法。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作画,“马蹄香”直接画不出,就用几只蜂蝶跟着马蹄飞舞来表现。以“白云生处有人家”为题作画,山上人家被云所遮画不出,也不必勉强画出,就在山下溪边画一担水桶,山间画一条歪斜小径,通向云间;既有人担水,可沿小径而上,知深山白云处必有人家。据说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这“蛙声十里”是听觉形象,要以线条、色彩、形体在二维空间范围内来表现,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齐白石通过想象构思,运用“侧写示虚”的方法,描绘出顺着山间溪水游动的一些蝌蚪,使观众看了这形象,想到十里外的山泉必有青蛙在,而喧闹的蛙声亦如响在耳边,这就突破了绘画艺术表现声音的局限,传神地表现出画题的意境。同样,美妙动人的音乐效果,诗人直接写不出,就用鸟兽风雨的感受来烘托,韦庄《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一弹猛雨随手来,再弹白雪连天起。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锦麟不动惟侧头,白马仰听空竖耳。”李贺写音乐之美,夸张、象征的手法用得更多,都为启发想象,引人进入那虚幻而美妙的境界。

写女子的美貌,有所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烘托法。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形象的刻画,就是侧重于间接的、侧面的描写、烘托: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样侧面描写、以实出虚创造出来的形象,更能给读者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和想象余地,想象中的罗敷之美,简直是绝伦惊世,倾国倾城。

诗歌中有所谓“从对面写起”的方法,也是一种间接的侧面描写,王夫之《姜斋诗话》称为“善于取影”:唐人《少年行》云:“白马金鞭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想知少妇遥望之情,以自矜得意,此善于取影者也。

这一首是王昌龄的《青楼曲》,不是少年战士自写跟从皇帝狩猎而归的威武雄姿,而是想象他的妻子在楼头看到这般威武情景,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骄傲,少年战士从此而自矜得意。想象之事对于主人公来说,是一种虚影,“取影”就是“取之象外”,曲折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与“从对面写起”相反,就眼前之景,预设想象之辞,也可引发读者想象出一番虚境。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由眼前“江风引雨入船凉”之景,想象别后意中之景,友人漂泊于潇湘之上,唯有孤舟相伴,在啼猿声中进入梦境。真幻叠加,意境幽远。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都是同样的手法。这似乎有规律性在,情景关系上,景为实,情为虚;空间大小关系上,有限之小为实,无限之大为虚;时间今昔、未来关系上,眼前之今日为实,过去及未来为虚。选取今日眼前典型之景,即可想象出昔日、未来无限情境。陆游诗句:“一千五百年前事,唯有滩声似旧时。”(《楚城》)李商隐“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驿》)都是今为实、昔为虚,令人想象久远以前的情境。而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更是今昔交错、虚实互转,令人想象,感慨万千,造成了隽永的诗境。

《易经》的思辨哲学,“一而多、多而一”尤重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乃形象思维的核心。整体思维的宗旨是必须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也就是说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互相转化的。上面讲到的以实出虚,虚实大小多少都是互相联系转化的。现再举诗例形象说明,试看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写了九种景物,也就是九个描述性意象的并置,妙在以“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情流线,把它们串联、交织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它具有张力,扩展,渲染出暮秋夕照下一番凄清苍凉的景象,传示游子乡思萦怀的情调,具有意境美。

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意境的综合美是个体与个体的有机关联所表现的美,是个体美的总和、融合与升华。因此,意境是艺术中最高一级的美。

同类推荐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大学全鉴

    大学全鉴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学。《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巨天中说易经

    巨天中说易经

    中国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易经智慧熏染着我们中华东方文明的本色。因为人的成败营谋与易经人文交织并行的历史,人的智思与智慧砺炼在人生谋取成功的过程中,参照和借鉴易经智慧,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人士协引其事业方向的重要温习和修炼。本书以成功学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中外事例,把深奥的易经古文阐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化解人生和管理中的诸多困惑。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热门推荐
  • 心心相印之我的原年哥哥

    心心相印之我的原年哥哥

    18岁的她来到这所有他在的大学,他是学校的篮球王子,追她的女生不计其数,而她只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他一面的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生,可她不知道,在她进入这所大学的时候已经被这枚帅哥哥盯上了,在校园里上演了一部浪漫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一起围观吧
  • 妖娆邪妃:废材七小姐

    妖娆邪妃:废材七小姐

    她,医术与暗杀无人能敌,死后被梦中神秘男子带入时空隧道,来到了古代,成为了宰相府的七小姐。任人摆弄?一生废柴?不!因为她来到了这个世界。她虽美如天仙,笑如烟花,但她比任何人都狠毒绝情。虽是绝代佳人,倾国倾城,但却只顾自己珍惜的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用自己的手段一手遮天。他,叱咤于妖魔界,拥有绝世美貌的美男,偏偏对她宠爱有加,疼之入骨,愿为她一生绝情。两人联手,犹如天地。神挡,杀神;魔挡,斩魔。两强联手,天下无敌!
  • tfboys之青春趣事

    tfboys之青春趣事

    本书主要以友情为主线,爱情在本书后几章会写到,三小只和三个逗比少女之间会发生什么趣事呢,一起期待吧。
  • 网游之神魔传说

    网游之神魔传说

    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他考上了最为著名的[中华]大学.一款震惊世界的游戏凭空出现,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看一个苦命的人儿是如何拥有极品属性/极品宠物/极品武器以及如何获得美人青睬?面对生死恋情他该何去何从......天地神魔,如何出世.尽在本书出现?
  • 文献:文苑经典集成

    文献:文苑经典集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献专著与其文化内涵。包括文献集成《管子》《七略》《汉魏丛书》《别录》《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百川学海》《续百川学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困学纪闻》等。
  • 逝尊

    逝尊

    山高昔路远,水浅恨情深,巡游九天上,修真当自强。
  • 爆笑小王妃王爷我们私奔吧

    爆笑小王妃王爷我们私奔吧

    “王妃,你看这良辰美景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男人销魂的说到。“嗯~,王爷你看今天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一些(………………此处省略1万字)”“所以~”男人一脸冷漠的问到。“所以今日不适行房事”“嗯?”“我……我来月事了”她一脸无奈得说道。
  • 斗鱼之最懒主播

    斗鱼之最懒主播

    天才网络掌控着偶然获得一个超级主播系统。系统要求:“你必须成为一名主播,还要是那种超一流的一线主播,否则你的生命将会被抹杀,如果完成任务,你可以成为最幸运的主播,拥有百万粉丝,还有好感度爆棚的女主播倾慕!”于海跃一天突然被外星系统附体,就接到了这样的任务。玛德,这种任务对于他这种天才来说还是难题吗?
  • 绝色毒医世子妃

    绝色毒医世子妃

    她,痴傻了十三年,贵为相府嫡女却连个姓氏都没有,自从母亲离世她便被丢在偏远的西院,那个所谓的父亲不闻不问,所谓的姐妹肆意打骂,一朝重生,她取名赢婳,斗庶妹,治庶母,整家规,她倒要让她们看看这秦家到底是谁做主!现代的金牌法医穿越到古代,究竟会搅起怎样一场风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阳与星星

    太阳与星星

    大四的女生尚雨星明明和好朋友约好在山顶露营,可是一场百年一见的流星雨竟然出现,把雨星送到了四年前,回到了大学刚刚开学的时候,自以为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雨星,却一步一步发现,未来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顺利,未来似乎迷雾重重,又有什么神奇的故事发生在雨星的身上呢?